满装滚子轴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6086发布日期:2021-05-28 14:3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满装滚子轴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轴承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转速下的满装圆柱滚子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的特点,但其需要的安装空间大,加工难度高,同时轴承套圈与轴和壳体的配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如行星架的装配。轴承套圈需要保证强度,在轴承的结构中占据大量的空间,但作用性低。同时圆柱轴承保持架占据轴承1/2的空间,且对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的轴向传动量需要保证足够小,防止两列保持架的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高,自身重量低,摩擦力矩低,安装方便的满装滚子组件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满装滚子轴承组件,包括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以及设置在滚动体的两侧的侧挡圈,所述侧挡圈与滚动体端面配合定位。

进一步地,若干滚动体和两侧的侧挡圈直接装配至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之间形成的轴承安装孔内,相对运动体为与旋转体产生相对运动的结构,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旋转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相对运动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为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提供旋转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侧挡圈与滚动体端面接触,轴承安装后存有间隙,可小幅度轴向窜动。侧挡圈端面进行磨加工,保证表面粗糙度,滚动体端面无穴,为平滑端面,降低摩擦力矩。

进一步地,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表面包覆有防止滚动体脱落的隔套,所述隔套为刚性件,隔套包括内隔套和外隔套,内隔套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外隔套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套包括短内隔套和长内隔套,短内隔套与滚动体的接触长度小于滚动体轴向高度的一半,短内隔套和长内隔套配合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短内隔套与滚动体的接触长度为滚动体轴向高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套与滚动体的滚动面接触的部分为环形的径向限位部,径向限位部的两侧设置有与侧挡圈配合对滚动体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凸起,滚动体和侧挡圈放置在径向限位部与轴向限位凸起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隔套的宽度与滚动体轴向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体设置两列,两列滚动体之间设置中挡圈,两列滚动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挡圈与滚动体端面接触配合,中挡圈端面磨加工,存在轴向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装配在行星架壳体和行星轴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轴承组件取消了内圈、外圈的设计,降低了轴承套圈与轴和壳体的配合难度的同时减小了轴承套圈的装配空间,为滚动体提供更大的尺寸空间,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轴承组件采用满装圆柱滚子轴承设计,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同时滚动体的圆周方向分布存在间隙,降低轴承组件的旋转阻力,取消保持架,减小保持架的旋转阻力,减少摩擦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单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

图2为实施例2中双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

图3为实施例2中双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在行星架中的装配图;

图中:1、侧挡圈,2、滚动体,3、外隔套,4、中挡圈,5、短内隔套,6、长内隔套,7、行星轴,8、行星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单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包括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2以及设置在滚动体的两侧的侧挡圈1,所述侧挡圈1与滚动体2端面配合定位。采用双面侧挡圈1限制滚动体的轴向窜动,加工简单。所述侧挡圈与滚动体端面直接接触,轴承安装后存有间隙,可小幅度轴向窜动。侧挡圈端面进行磨加工,保证表面粗糙度,滚动体端面无穴,为平滑端面,降低摩擦力矩。若干滚动体2和两侧的侧挡圈1直接装配至旋转体和与旋转体相对运动的相对运动体之间形成的轴承安装孔内,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旋转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相对运动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为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提供旋转支撑。轴承组件采用满装圆柱滚子轴承设计,在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轴承的旋转阻力,取消保持架结构,减少旋转过程中保持架的拖曳,减少摩擦力矩。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支撑机械旋转体并起到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可以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本发明取消了轴承内圈、外圈及保持架的设计,直接通过满装滚子为机械旋转体提供旋转支撑力,适用于一些装配空间较小或配合难度高的场合,节省装配空间的时提高轴承的承载力。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指代的是需要通过轴承进行支撑运转的两个相对运动的机械体,适用于本发明轴承组件的多为轴和外部壳体。

进一步地,由于轴承组件取消了内圈、外圈的设计,为避免环形排布的滚动体脱落分离,在放置和运输的过程中,若干滚动体的表面包覆有防止滚动体脱落的隔套,所述隔套为塑料材质,弹性形变小,能保证若干滚动体的排列状态不易改变的同时不会损伤滚动体表面,为滚动体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隔套包括内隔套和外隔套3,外隔套3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外径,外隔套的宽度与滚动体轴向高度相同,内隔套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所述内隔套包括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短内隔套5与滚动体的接触长度为滚动体轴向高度的三分之一,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配合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短内隔套5的长度到达滚动体轴向高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的防止运输过程轴承的散套,同时在轴承组件安装时,率先取下短内隔套5后,将侧挡圈1安装在轴上,保留外隔套3和长内隔套6,将整个组件推入到轴和壳内,外隔套3和长内隔套6自然脱落。由于满装滚子轴承组件是圆周方向存在间隙,跟轴和壳都是间隙配合的,可以很容易的安装进行,此时轴外径和壳内径即为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套与滚动体的滚动面接触的部分为环形的径向限位部,径向限位部的两侧设置有与侧挡圈配合对滚动体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凸起,滚动体和侧挡圈放置在径向限位部与轴向限位凸起形成的空间内,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截面均为l型结构,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的径向限位部接触靠近,两个与侧挡圈配合的轴向限位凸起分布在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相互远离的一侧。

本轻质高转速无保持架单列滚子组件轴承,经过使用证明,轴承承载能力高,摩擦力矩小,安装方便可行。

实施例2

参见附图2-3,双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包括沿环形设置的两列滚动体,两列滚动体之间通过中挡圈4隔开,中挡圈4端面与滚动体端面直接接触,中挡圈4端面磨加工,存在轴向间隙,两列滚动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挡圈1,所述侧挡圈1与滚动体2端面配合定位。所述侧挡圈与滚动体端面直接接触,轴承安装后存有间隙,可小幅度轴向窜动。侧挡圈端面进行磨加工,保证表面粗糙度,滚动体端面无穴,为平滑端面,降低摩擦力矩。采用双面侧挡圈1和中挡圈4限制滚动体的轴向窜动,且加工简单。两列滚动体2、中挡圈5和两侧的侧挡圈1直接装配至旋转体和与旋转体相对运动的相对运动体之间形成的轴承安装孔内,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旋转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的滚动面与相对运动体直接接触。若干滚动体为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提供旋转支撑。轴承组件采用满装圆柱滚子轴承设计,在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轴承的旋转阻力,将原始的保持架与滚动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改为滚动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矩。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支撑机械旋转体并起到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可以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本发明取消了轴承内圈、外圈及保持架的设计,直接通过满装滚子为机械旋转体提供旋转支撑力,适用于一些装配空间较小或配合难度高的场合,节省装配空间的时提高轴承的承载力。旋转体和相对运动体指代的是需要通过轴承进行支撑运转的两个相对运动的机械体,适用于本发明轴承组件的多为轴和外部壳体。

进一步地,由于轴承组件取消了内圈、外圈的设计,为避免环形排布的滚动体脱落分离,在放置和运输的过程中,两列滚动体的表面包覆有防止滚动体脱落的隔套,所述隔套为塑料材质,弹性形变小,能保证若干滚动体的排列状态不易改变的同时不会损伤滚动体表面,为滚动体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隔套包括内隔套和外隔套3,外隔套3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外径,外隔套的宽度与两列滚动体轴向高度相同,内隔套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所述内隔套包括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短内隔套5与滚动体的接触长度为滚动体轴向高度的三分之一,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配合包覆在沿环形设置的若干滚动体的内径。短内隔套5的长度到达靠近短内隔套的滚动体的轴向高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的防止运输过程轴承的散套,同时在轴承组件安装时,率先取下短内隔套5后,将侧挡圈1安装在轴上,保留外隔套3和长内隔套6,将这个组件推入到轴和壳内,外隔套3和长内隔套6自然脱落。由于满装滚子轴承组件是圆周方向存在间隙,跟轴和壳都是间隙配合的,可以很容易的安装进行,此时轴外径和壳内径即为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套与滚动体的滚动面接触的部分为环形的径向限位部,径向限位部的两侧设置有与侧挡圈配合对滚动体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凸起,滚动体和侧挡圈放置在径向限位部与轴向限位凸起形成的空间内,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均为l型结构,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的径向限位部接触靠近,两个与侧挡圈配合的轴向限位凸起分布在短内隔套5和长内隔套6相互远离的一侧。

本轻质高转速无保持架双列滚子组件轴承,经过使用证明,轴承承载能力高,摩擦力矩小,安装方便可行。

本发明的双列满装滚子轴承组件应用于变速器中行星架的装配,两列滚动体装配在行星轴7和行星架壳体8之间,两列滚动体之间通过中挡圈4隔开,行星轴7内设置有连通中挡圈4的油槽,所述中挡圈只是分开两列滚子,跟轴和壳没有配合,都是存在间隙的;两列滚动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挡圈1,所述侧挡圈跟轴和壳没有配合,因为轴承组件两侧的配合件为异形件,无法磨加工,将侧挡圈端面进行磨加工,与滚动体配合,降低摩擦。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