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0210发布日期:2021-07-16 20:4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变速箱是由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变速箱中的传动机构一般采用普通的齿轮传动。
3.随着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用户的驾驶环境也发生着转变,比如山路骑行越来越多、骑行坡度越来越大,便对电动三轮车动力系统的爬坡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为解决电动三轮车动力系统的爬坡动力问题,人们往往使用大速比后桥匹配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弱磁控制来提高动力系统的扭矩和车速。但对于半蓬电动三轮车来说,由于转速的大幅提高,动力系统噪音明显增大,而变速箱又控制着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变速箱势必也要提高其传动性能。由于电动三轮车上的变速箱一般是采用齿轮传动,根据齿轮转速的提高,会造成变速箱内齿轮润滑油的温度升高,粘度增强,起不到润滑效果,由此导致相邻齿轮之间的摩擦加重,出现变速箱噪声加重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此控制过程使变速箱本体内齿轮油的油温变化相对较小,使黏度稳定,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
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包括油温自动调节装置,所述油温自动调节装置由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油泵、输入管道、调温模块、输出管道以及变速箱本体构成;
6.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变速箱内齿轮润滑油的油温变化;
7.控制模块,连接于温度传感器右侧;
8.油泵,连接于控制模块下方;
9.输入管道,连接于油泵下方;
10.调温模块,连接于输入管道下方;
11.其中,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箱、所述调温箱内开设的调温腔、所述调温腔内开设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外部固定套接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上端左侧预留的进入口一、所述第二内腔底端右侧预留的进入口二、所述第一内腔右端内壁上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左端固定连接的热动元件;
12.输出管道,连接于调温模块右侧;
13.变速箱本体,连接于输出管道右侧。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腔分别通过进入口一、进入口二注入水溶液,第二内腔中注入三分之二的水溶液。
15.进一步的所述油泵和调温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输入管道底端与油泵
连接,所述输入管道上端穿过转接件内部与调温箱底端连接,所述输出管道上端固定连接于调温箱底端,所述输出管道底端穿过转接件固定连接于变速箱本体上端。
16.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包括底板、翅片和顶板;
17.底板,固定连接于油泵上端;
18.翅片,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所述翅片设有多组;
19.顶板,固定连接于翅片上端,所述顶板上端固定连接于调温箱底端。
2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翅片、顶板上均要预留竖向的安装通孔,所述底板、翅片、顶板上预留的安装通孔分别为两组,用于实现输入管道、输出管道的安装。
21.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道上端穿过调温箱与第一内腔相通,所述输出管道上端穿过调温箱与第一内腔相通。
22.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箱本体外部固定套接有隔音箱,隔音箱由箱体、吸音层、隔音层、反射层组成;
23.箱体,固定套接于变速箱本体外部;
24.反射层,固定黏结于箱体内壁上;
25.隔音层,固定黏结于反射层内壁上;
26.吸音层,固定黏结于隔音层内壁上,所述吸音层内壁紧贴变速箱本体外壁。
27.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层和隔音层之间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为两组,分别位于箱体前后两侧的吸音层和隔音层之间。
2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吸音层和隔音层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一、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二、所述连接杆左侧上滑动套接的滑块一、所述连接杆右侧上滑动套接的滑块二、所述滑块一上转动连接的第三固定轴、所述滑块二上转动连接的第四固定轴、所述隔音层上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轴、所述吸音层上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之间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之间铰接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之间铰接连接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之间铰接连接的第四连接杆。
2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一和滑块一之间、所述固定块二和滑块二之间均固定设有弹簧管。
3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1.1、温度传感器将变速箱本体内齿轮油的油温信息实时传递给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判断油泵是否需要开启,若齿轮油的油温差超过控制模块预设标准,那么控制模块便会启动油泵将齿轮油通过输入管道输送至调温模块,经由调温模块对齿轮油实现温度处理,处理后的齿轮油便经由输出管道实时输回变速箱本体;此过程使变速箱本体内齿轮油的油温变化相对较小,使黏度稳定,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
32.2、隔音箱有效降低变速箱本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缓冲机构更是进一步提高隔音箱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申请齿轮油温度调节控制图;
34.图2为本申请齿轮油温度调节结构图;
35.图3为图2中调温模块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2中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图2中变速箱本体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图3中隔音箱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图7中缓冲机构示意图。
41.图中:10温度传感器;
42.20控制模块;
43.30油泵;
44.40输入管道;
45.50调温模块、500调温箱、510调温腔、520第一内腔、530第二内腔、
46.540进入口一、550进入口二、560热动元件、570弹簧;
47.60输出管道;
48.70变速箱本体;
49.80转接件、810底板、820翅片、830顶板;
50.100隔音箱、110吸音层、120隔音层、130反射层、140箱体、150缓冲机构、151固定块一、152连接杆、153第三固定轴、154第二连接杆、155第一固定轴、156第一连接杆、157第四固定轴、158固定块二、159滑块二、160第三连接杆、161第二固定轴、162第四连接杆、163滑块一。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5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4.实施例一
55.请参阅图1

5,一种变速箱用静音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10、控制模块20、油泵30、输入管道40、调温模块50、输出管道60以及变速箱本体70;
56.温度传感器10,放置于变速箱本体70的油壳上,用于实时监测变速箱内齿轮润滑油的油温变化;
57.控制模块20,连接于温度传感器10右侧,通过温度传感器10传递的齿轮油的油温信息,可自动判断是否开启油泵30;
58.油泵30,连接于控制模块20下方,;
59.输入管道40,连接于油泵30下方,用于将变速箱本体70内的齿轮油传递到调温模块50;
60.调温模块50,连接于输入管道40下方,用于实现齿轮油的油温调整,使变速箱本体70内流通的齿轮油的油温变化相对较小、粘度稳定,润滑效果更好;
61.其中,所述调温模块50包括调温箱500、调温腔510、第一内腔520、第二内腔530、进入口一540、进入口二550、弹簧570、热动元件560;
62.调温箱500,固定连接于油泵30上端;
63.调温腔510,开设在调温箱500内部;
64.第一内腔520,开设在调温腔510内部,用于齿轮油的流通;
65.第二内腔530,固定套接于第一内腔520外部,用于实现齿轮油的降温处理;
66.进入口一540,开设在第二内腔530上端左侧,用于降温溶液的注入口;
67.进入口二550,开设在第二内腔530底端右侧,用于降温溶液的注入口;
68.弹簧570,固定连接于第一内腔520右端内壁上;
69.热动元件560,固定连接于弹簧570左端;
70.输出管道60,连接于调温模块50右侧,用于将调温箱内处理过的齿轮油实时输回变速箱本体70内;
71.变速箱本体70,连接于输出管道60右侧。
72.通过温度传感器10、控制模块20、油泵30、输入管道40、调温模块50、输出管道60、变速箱本体70构成油温自动调节装置。
73.所述温度传感器10将变速箱本体70内齿轮油的油温信息实时传递给控制模块20,通过控制模块20自动判断油泵30是否需要开启,若齿轮油的油温差超过控制模块20预设标准,那么控制模块20便会启动油泵30将齿轮油通过输入管道40输送至调温模块50,经由调温模块50对齿轮油实现温度处理,处理后的齿轮油便经由输出管道60实时输回变速箱本体70,以此完成齿轮油的油温控制,此过程使变速箱本体70内齿轮油的油温变化相对较小,使黏度稳定,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
74.当齿轮油进入调温箱500内的第一内腔520进行温差调整时,由于刚进入第一内腔520的齿轮油温度过高,热动元件560受热膨胀挤压弹簧570,使弹簧570收缩,从而将输出管道60上端堵塞,随着齿轮油温度的降低,热动元件恢复原状,弹簧复位,输出管道上端打开,从而将温度调整过的齿轮油输回到变速箱本体;
75.通过进入口一540、进入口二550向第二内腔530内注入降温溶液,该降温溶液选用水溶液;
76.所述第二内腔530内注入的水溶液为自身容积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第二内腔530内注入三分之二的水溶液,第一内腔520进入的齿轮油温度过高,第二内腔530的水溶液吸附第一内腔520中齿轮油的热量,使齿轮油的热度降低,而水溶液吸附热量后伴随着散热,而第二内腔530还留有三分之一的空间,便于水溶液散热。
77.所述油泵30和调温模块50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接件80,所述转接件80包括底板810、
翅片820和顶板830;
78.底板810,固定连接于油泵30上端,用于翅片820的安装支撑;
79.翅片820,固定连接于底板810上端,所述翅片820设有多组;
80.顶板830,固定连接于翅片820上端,所述顶板830上端固定连接于调温箱500底端。
81.所述底板810、翅片820、顶板830上均预留竖向的安装通孔,所述底板810、翅片820、顶板830上预留的安装通孔分别为两组,用于实现输入管道40、输出管道60的安装;
82.所述输入管道40底端与油泵30连接,所述输入管道40上端穿过转接件80内部与调温箱500底端连接,所述输出管道60上端固定连接于调温箱500底端,所述输出管道60底端穿过转接件80固定连接于变速箱本体70上端;
83.当齿轮油的油温差超过控制模块20预设标准,油泵30自动开启,齿轮油经由输入管道40进入调温箱500,经过调温箱500的调温处理,通过输出管道60输回变速箱本体70,在此过程中,输入管道40、输出管道60穿过转接件80,可以经由转接件80上的翅片820将齿轮油的一部热量向外传递,间接降低齿轮油进入第一内腔520时的温度。
84.为保证齿轮油进入第一内腔520并经由输出管道输60回到变速箱本体70,所述输入管道40上端穿过调温箱500与第一内腔520左端相通,所述输出管道60上端穿过调温箱500与第一内腔520右端相通,所述输出管道60位于输入管道40的右侧,由此形成一个回路;
85.为避免输入管道40、输出管道60上下两端的出口位置处齿轮油发生泄漏,所述输入管道40的上下两端外侧、输出管道60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套接密封套,该密封套选用橡胶密封套即可。
86.本申请实施例实际运行时,温度传感器10将变速箱本体70内齿轮油的油温信息实时传递给控制模块20,通过控制模20块判断油泵30是否需要开启,若齿轮油的油温差超过控制模块20预设标准,那么控制模块20便会启动油泵30将齿轮油通过输入管道40输送至调温模块50,经由调温模块50对齿轮油实现温度处理,处理后的齿轮油便经由输出管道60实时输回变速箱本体70。
87.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此过程使变速箱本体内齿轮油的油温变化相对较小,使黏度稳定,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
88.实施例二
89.请参阅图6

8,为进一步降低变速箱的噪声问题,所述变速箱本体70外部固定套接有隔音箱100,在变速箱本体70运作时,隔音箱100可实现变速箱本体70的隔音降噪。
90.所述隔音箱100包括箱体140、反射层130、隔音层120和吸音层110;
91.箱体140,固定套接于变速箱本体70外部;
92.反射层130,固定黏结于箱体140内壁上;
93.隔音层120,固定黏结于反射层130内壁上;
94.吸音层110,固定黏结于隔音层120内壁上,所述吸音层110内壁紧贴变速箱本体70外壁。
95.所述吸音层110选用无机泡沫金属吸音材料,材料内部有大量向外敞开且相互连通的微孔间隙,孔隙细小且分布均匀,声波可深达材料内部,声波与材料摩擦可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吸声系数与噪声频率正相关,高频噪音可更好地吸收;
96.所述反射层130可将声波反射回吸音层110,减少声波的逃逸;
97.所述隔音层120采用人造革塑料薄膜材料,将从吸音层110逃逸来的部分噪声进行吸收,对低频噪音可较好地吸收,从而明显降低变速箱的噪声。
98.所述吸音层110和隔音层120之间设有缓冲机构150,缓冲机构150为两组,分别位于箱体140前后两侧的吸音层110和隔音层120之间;
99.所述缓冲机构150包括连接杆152、固定块一151、固定块二158、滑块一163、滑块二159、第三固定轴153、第四固定轴157、第一固定轴155、第二固定轴161、第一连接杆156、第二连接杆154、第三连接杆160、第四连接杆162;
100.连接杆152,固定连接于吸音层110和隔音层120之间;
101.固定块一151,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52左端,所述固定块一151左端黏结固定于箱体140左端内壁上;
102.固定块二158,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52右端,所述固定块二158右端黏结固定于箱体140右端内壁上;
103.滑块一163,滑动套接于连接杆152左侧上;
104.滑块二159,滑动套接于连接杆152右侧上;
105.第三固定轴153,转动连接于滑块一163上;
106.第四固定轴157,转动连接于滑块二159上;
107.第一固定轴155,转动连接于隔音层120上;
108.第二固定轴161,转动连接于吸音层110上;
109.第一连接杆156,铰接连接于第一固定轴155和第四固定轴157之间;
110.第二连接杆154,铰接连接于第一固定轴155和第三固定轴153之间;
111.第三连接杆160,铰接连接于第二固定轴161和第四固定轴157之间;
112.第四连接杆162,铰接连接于第二固定轴161和第三固定轴153之间。
113.所述第一固定轴155转动连接于隔音层120上的一端穿过隔音层120转动连接于箱体140内壁上;
114.所述第二固定轴161转动连接于吸音层110上的一端穿过吸音层110转动连接于箱体140内壁上。
115.所述固定块一151和滑块一163之间、所述固定块二158和滑块二159之间均固定设有弹簧管,用于确保滑块一163、滑块二159相对滑动后可以复位。
116.当变速箱本体70运作时,其振动更是增大噪音,吸音层110紧贴变速箱本体70的外壁,从而带动四个连接杆伸缩,将变速箱传递到吸音层110上的振动减缓,因此传递到隔音层120上噪音声量被降低,间接提高隔音箱100的降噪效果。
117.本申请实施例实际运行时,变速箱本体70运作时,其产生的振动经由缓冲机构150实现减缓,传递到隔音层120上噪音声量被降低。
118.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隔音箱在变速箱本体实际运作时,有效降低变速箱本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缓冲机构更是进一步提高隔音箱的降噪效果。
1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