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3118发布日期:2022-11-23 02:0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换向阀是热泵型空调器的重要零件,包括电磁线圈、先导阀和主阀。通过电磁线圈与先导阀的共同作用实现主阀的换向,以切换制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从而使得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3.现有的换向阀的压差通常由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来建立,由于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需要带动整个系统来建立压差,且连接管路过长,因此换向阀通过换向实现制冷制热的整个过程比较久,且耗能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换向的换向阀。
5.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换向阀,包括互相连通的主阀和先导阀,所述先导阀驱动所述主阀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所述换向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的增压装置,且所述增压装置分别与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能够对所述先导阀增压,以提供所述主阀换向的压力差。
7.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通过在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设置所述增压装置,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技术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所述主阀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具有主阀腔,所述主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三流通口;所述先导阀包括导阀体,所述导阀体内具有导阀腔,所述导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相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具有主阀腔,所述主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口;所述先导阀包括导阀体,所述导阀体内具有导阀腔,所述导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流通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互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相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体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四流通口;所述导阀体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阀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连接管。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通口通过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流通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通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路上,所述第一流通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管路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体包括位于所述主阀体相对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主阀体和所述导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主阀腔连通,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主阀体和所述导阀体之间还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连通口,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主阀腔连通,并使所述主阀腔和所述导阀腔互通;所述换向阀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所述主阀腔两端的压力值。
1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所述主阀腔两端的压力值,从而判定所述换向阀是否处于正常换向状态,或者是否失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增压装置之间,以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1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增压装置之间,以此测量从所述增压件流出的流体的压力,从而判定压力值是否达到换向所需压力,若已经达到换向所需压力,则使所述增压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所述增压装置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增压装置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启/停。
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增压装置上设置所述控制器,以此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工作时间,从而实现所述增压装置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为小型压缩机或者气泵增压设备。
20.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换向阀,所述压缩机连接于所述换向阀。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换向阀,通过在所述主阀和所述先导阀之间设置所述增压装置,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技术能够更
快更便捷的建立起所述主阀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制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30.100、换向阀;10、主阀;11、主阀体;111、主阀腔;1111、第一流通口;1112、第二流通口;1113、第三流通口;1114、第四流通口;1115、第一腔室;1116、第二腔室;1117、第三腔室;112、第一端部;113、第二端部;12、活塞单元;121、密封圈;13、滑阀组件;20、先导阀;21、导阀体;211、导阀腔;2111、第一连通口;2112、第二连通口;2113、第三连通口;2114、第四连通口;30、增压装置;31、控制装置;311、第一压力传感器;40、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11、第二压力传感器;42、第三连接管;43、第四连接管;431、第三压力传感器;44、第五连接管;101、空调系统;50、压缩机;60、室外机;70、室内机;80、节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4.请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换向阀100,该换向阀100应用于空调系统101中,通过切换制冷剂的流通路径,来实现制冷、制热以及化霜模式的切换。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00为四通换向阀,在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100还可为五通换向阀、六通换向阀等其他类型的换向阀。
35.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换向阀100包括互相连通的主阀10和先导
阀20,先导阀20驱动主阀10实现换向阀100的换向。主阀10包括主阀体11,主阀体11内具有主阀腔111。主阀体11上开设有与主阀腔111连通的第三流通口1113。先导阀20包括导阀体21,导阀体21内具有导阀腔211。导阀体21上开设有与导阀腔21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2111。
36.进一步地,换向阀10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40。第一连接管40一端连接于第一连通口211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流通口1113,且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第一连接管40互相连通。
37.进一步地,主阀体1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流通口1111对应设置的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即,第一流通口1111开设于主阀体11的一侧面上,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开设于主阀体11相对应的另一侧面上,且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位于主阀体11的同侧。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通口1111为“d”口,第二流通口1112为“e”口,第三流通口1113为“s”口,第四流通口1114为“c”口。
39.在其他实施例中,主阀体11上还可开设有第五流通口、第六流通口或者其他流通口,在此不作限定。
40.进一步地,导阀体21上还与第一连通口2111对应设置的第二连通口2112、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四连通口2114。即,第一连通口2111开设于导阀体21的一侧面上,第二连通口2112、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四连通口2114开设于导阀体21相对应的另一侧面上,且第二连通口2112、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四连通口2114位于导阀体21的同侧。
4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通口2111为“d”口,第二连通口2112为“a”口,第三连通口2113为“b”口,第四连通口2114为“c”口。
42.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阀体21上还可开设有第五连通口、第六连通口或者其他连通口,在此不作限定。
43.具体地,先导阀20还包括电磁线圈(图未示)、先导滑阀(图未标)和弹簧(图未标)。先导滑阀和弹簧互相连接的设置于导阀腔211内。当电磁线圈通电时,先导滑阀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朝向压缩弹簧的方向滑动;当电磁线圈断电时,先导滑阀在弹簧推力的作用下朝向弹簧回复自然状态的方向滑动。通过先导滑阀在导阀腔211内滑动以实现先导阀20的换向。电磁线圈用于驱动先导滑阀在导阀腔211内滑动。
44.进一步地,主阀腔111内设有能够在主阀腔111内滑动的滑阀组件13以及能够驱动滑阀组件13滑动的活塞单元12。滑阀组件13连接于活塞单元12上。当活塞单元12两端产生压力差时,便能够驱动滑阀组件13在主阀腔111内滑动,以实现换向阀100的换向。
45.具体地,主阀体11包括位于主阀体11相对两端的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3。活塞单元12将主阀腔111分成了第一腔室1115、第二腔室1116和第三腔室1117三个腔室。第一腔室1115位于靠近第一端部112的一端,第二腔室1116位于靠近第二端部113的一端,第三腔室1117则位于滑阀组件13所围设而成的空间内。
46.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腔室1117能够连通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流通口。
47.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腔室1115、第二腔室1116和第三腔室1117均密封且不互通,如此才能在主阀腔111内形成高低压差,从而驱动活塞单元12的运动。
48.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换向阀100还可以设置为大容量四通阀。此时第一流通
口1111、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均匀开设于主阀体11的四周,且第一流通口1111、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中的任意相邻两流通口的轴线互相垂直。
49.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容量四通阀中,第一流通口1111、第二流通口1112、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四流通口1114分别为高压进气口、蒸发口、低压排气口和冷凝口。因为此处为大容量四通阀的现有特性,便不再进行赘述。
50.具体地,活塞单元12两端均形成有驱动腔(图未示),该驱动腔与先导阀20连接,通过先导阀20来驱动活塞单元12,使得活塞单元12在主阀腔111内滑动,以实现大容量四通阀不同流通口的连通以及连通状态的切换。
5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通口1111通过先导阀20连通至主阀体1的第二端部113的驱动腔,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先导阀20连通至主阀体1的第一端部112的驱动腔,由于第一流通口1111处的冷媒压力大于第三流通口1113处的冷媒压力,此时活塞单元12朝向第一端部112滑动并位于第一端部112位置,第一流通口1111与第二流通口1112连通,第四流通口1114与第三流通口1113连通,空调系统101处于正常的制热状态。
52.当需要进行制冷时,先导阀20首先进行活塞单元12在主阀腔111内的位置调整,使得第一流通口1111通过先导阀20连通至主阀体11的第一端部112的驱动腔,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先导阀20连通至主阀体11的第二端部113的驱动腔,在此过程中,活塞单元12在主阀体11的第一端部112的驱动腔内的高压冷媒压力作用下,朝向第二端部113滑动并位于第二端部113,从而使得空调系统101处于制冷状态。
53.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阀100还包括增压装置30,增压装置30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上,且增压装置30通过第一连接管40分别与主阀腔111和导阀腔211相连通。增压装置30能够对先导阀20增压,以提供主阀10换向的压力差。
5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换向阀的压差通常由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来建立。以失电制冷四通阀为例,在冬天机组需要运行制热的时候,机组首先需要运行制冷模式,待换向阀内部建立压差实现换向后才能实现制热,这个过程便是一个是能源损耗的过程;另外的,由于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的流体需要通过主阀流入先导阀中,而后再从先导阀流出流向主阀的其中一端来建立主阀两端的高低压差,这个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需要流经空调系统中的多根管路,且空调系统中管路长度均较长,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不仅压缩机持续耗能,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压力损失,因此换向阀实现换向的整个过程不仅耗时久,而且耗能高。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主阀10和先导阀20之间设置增压装置30,相比传统的换向阀100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技术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主阀10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换向阀100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换向阀100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55.在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三流通口1113,且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第一连接管40互相连通;增压装置30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上,且增压装置30的进口端连接于第三流通口1113,增压装置30的出口端连接于第一连通口2111。
56.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即,当换向阀100设置为大容量四通阀时,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一流通口1111,且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一流通口1111
通过第一连接管40互相连通;增压装置30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上,且增压装置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一流通口1111连通。由于第一流通口1111还连通于空调系统101中的压缩机50,则相当于增压装置30的进口连通于压缩机50的排气口,增压装置30的出口连通于先导阀20的第一连通口2111。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的两实施方式中,增压装置30既可以连接在压缩机50的排气口和先导阀20的第一连通口2111之间,也可以连接在压缩机50的吸气口和先导阀20的第一连通口2111之间,在此不作限定。
58.进一步地,换向阀100还包括第二连接管41、第三连接管42和第四连接管43。其中,第二连接管41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口2112,另一端伸入第一端部112中与第一腔室1115连通,并使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连通口2112互通;第三连接管42一端连接于第三连通口2113,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流通口1113,并使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三流通口1113通过第三连接管42互通;第四连接管43一端连接于第四连通口2114,另一端伸入第二端部113中与第二腔室1116连通,并使第二腔室1116和第四连通口2114互通。
5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40一端连接于第一连通口2111,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连接管42上,且与第三连接管42互通。由于第三连接管42的其中一端与第三流通口1113相连通,因此将第一连接管40与第三连接管42相连接也可并使第一连接管40通过第三连接管42与第三流通口1113连通。
60.进一步地,增压装置30上设置有控制装置31,控制装置31用于控制增压装置30的启/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耗能以及实现增压装置30的即开即停,便需要对增压装置30的启/停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分为两种,控制增压装置30的工作时间以及控制增压装置30的压力状态。现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依次阐述。
61.通过控制增压装置30的工作时间来控制增压装置30的启/停。控制装置31包括设置于增压装置30上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增压装置30的工作时间来控制增压装置30的启/停。
62.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可以为换向阀100中的一个控制终端。控制器能够通过发送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由于增压装置30的容积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数次试验能够计算得出增压装置30增压过程所需的固定时间,将该固定时间输入控制器中,控制器便能在增压装置30运行该固定时间后对增压装置30进行控制关闭,从而实现增压装置30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63.通过控制增压装置30的压力状态来控制增压装置30的启/停。控制装置31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11,第一压力传感器311设置于第一连通口2111和增压装置30之间,以控制增压装置30的启/停。
6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增压装置30通过增压使得换向阀100换向所需的压力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第一连通口2111和增压装置30之间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311,以对增压装置30所增加的压力值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测量从增压装置30流出的流体的压力,从而判定压力值是否达到换向所需压力,若已经达到换向所需压力,则控制增压装置30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增压装置30的即开即停,达到节省耗能的目的。
65.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11设置于第一连通口2111和增压装置30之间,而不是第三流通口1113和增压装置30之间,是因为增压装置30连接于第一连接管
40上时,第三流通口1113和增压装置30之间是增压装置30的进口端,第一连通口2111和增压装置30之间是增压装置30的出口端。进口端为低压端,出口端为高压端。此处需要监测的是增压装置30增压后的压力值是否达到换向所需压力,因此需要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11设置于增压装置30的出口端。
66.优选地,增压装置30为小型压缩机或者气泵增压设备。且小型压缩机或者气泵增压设备的功率均远远小于空调系统中压缩机的功率,如此才能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压装置3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增压设备,在此不作限定。
67.进一步地,换向阀100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41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431。第二压力传感器411设置于第二连接管41上靠近第一端部112的位置,第三压力传感器431设置于第四连接管43上靠近第二端部113的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41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431分别用于测量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的压力值。
6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之间需要形成压力差,才能在压强的作用下推动活塞单元12运动。在第二连接管41上靠近第一端部112的位置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411,以及在第四连接管43上靠近第二端部113的位置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431便是为了实时监测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的压力值变化,若是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无法形成压力差,则需要排查是主阀腔111漏气还是活塞单元12失效引发的换向阀100无法正常换向,从而判定所述换向阀100是否处于正常换向状态,或者是否失效。
69.如图2所示,活塞单元12上设有密封圈121。通过设置密封圈121来保证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的密闭性,防止第一腔室1115和第二腔室1116漏气而使得阀腔内无法形成高低压差,避免四通换向阀100因此而换向失效。
70.优选地,密封圈121为o型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圈121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密封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71.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1,包括压缩机50以及换向阀100,压缩机50连接于换向阀100上。
72.具体地,空调系统101还包括第五连接管44。第五连接管44连接于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一流通口1111之间且第三流通口1113和第一流通口1111通过第五连接管44互相连通。压缩机50设置于第五连接管44上。第三流通口1113与压缩机50的进口端连接,第一流通口1111与压缩机50的出口端连接。
7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40一端连接于第一连通口2111,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50的进口管路上。由于第三流通口1113与压缩机50的进口管路相通,因此将第一连接管40与压缩机50的进口管路相连通也可并使第一连接管40通过第三连接管42与第三流通口1113连通。
74.进一步地,空调系统101还包括室外机60、室内机70以及位于室内机70和室外机60之间的节流元件80。室外机60的出口端与节流元件80的进口端相连,室外机60的进口端与第四流通口1114相连接。节流元件80的出口端连接于室内机70的进口端,室内机70的出口端与第二流通口1112相连接。
75.如图3所示,当空调系统101运行制冷时,电磁线圈断电,弹簧推动先导滑阀向左滑动,此时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四连通口2114互相连通,增压装置30从出口端流出高压流体自第一连通口2111流向第四流通口1114,高压流体自第四流通口1114通过第四连接管43流
入第二腔室1116中形成高压区;由于第三流通口1113连接压缩机50的进口端,形成低压流体通过第三连接管42流入第三连通口2113,由于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二连通口2112相通,低压流体通过第二连接管41流入第一腔室1115中形成低压区;此时活塞单元12在压差的作用下向第一端部112移动,第一流通口1111与第四流通口1114相通,由于第一流通口1111连接于压缩机50的出口端,形成高压流体自第四流通口1114流入室外机60(作为冷凝器)向室外散热,再经毛细管进入室内机70(作为蒸发器),再通过室内机70流入第二流通口1112,由于第二流通口1112与第三流通口1113相通,最后从第三流通口1113回到压缩机50中,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76.如图4所示,当空调系统101运行制热时,电磁线圈通电,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推动先导滑阀向右滑动,此时第一连通口2111和第二连通口2112互相连通,增压装置30从出口端流出高压流体自第一连通口2111流向第二流通口1112,高压流体自第二流通口1112通过第二连接管41流入第一腔室1115中形成高压区;由于第三流通口1113连接压缩机50的进口端,形成低压流体通过第三连接管42流入第三连通口2113,由于第三连通口2113和第四连通口2114相通,低压流体通过第四连接管43流入第二腔室1116中形成低压区;此时活塞单元12在压差的作用下向第二端部113移动,第一流通口1111与第二流通口1112相通,由于第一流通口1111连接于压缩机50的出口端,形成高压流体自第二流通口1112流入室内机70(作为冷凝器)向室内散热,再经毛细管进入室外机60(作为蒸发器),再通过室外机60流入第四流通口1114,由于第四流通口1114与第三流通口1113相通,最后从第三流通口1113回到压缩机50中,完成整个制热循环。
77.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向阀100,该换向阀100通过在主阀10和先导阀20之间设置增压装置30,相比传统的换向阀中利用机组自身压差换向,本技术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主阀10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换向阀100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换向阀100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78.如图5至图6所示,图5为当换向阀100为大容量四通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大容量四通阀位于空调系统101中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79.值得注意的是,当换向阀100为大容量四通阀时,在第一流通口1111与第一连通口2111之间连通有增压装置30,该方案也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建立起主阀10内的高低压差来实现换向阀100的换向,如此便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换向需求在任何时间实现换向,提高了换向阀100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8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