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3925发布日期:2021-12-14 23: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高度,梁板是楼盖中相互作用梁、板的结合,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体系是目前使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楼盖形式,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建筑物有着很大的影响,整浇楼盖中梁、板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受力和变形,在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3.梁、板混凝土浇筑是指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筑,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最终浇筑成型,在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时,需要使用观测设备对浇筑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保证施工质量,但是,现有的质量监控监控范围小,不方便移动,不能根据调节观测高度和角度,使用不方便,而且安装不方便,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包括观测设备,所述观测设备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连接块,且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块为一组,两个底板上的其中一组连接块相互对应,且两组连接块通过两个第二螺栓进行固定,两个底板上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两侧均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车体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内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保护盒的上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摄像头的下端,所述保护盒的两侧均设有照明装置,所述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个底板的一端进行对接,然后通过第二螺栓将两个底板上的两组连接块进行固定,再将底板安装在需要浇铸区域的一侧;s2、固定好之后,将行走机构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通过升降机构将安装板调节
至合适的高度,继而将照明装置和摄像头调节至对应的高度;s3、车体安装结束后,操作人员撤离,开始进行浇铸作业;s4、混凝土浇铸时,行走机构带动车体在第二凹槽内往复移动,从而利用摄像头进行辅助观测,当需要调节摄像头的角度时,利用调节装置对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进行多角度的观测;s5、在夜间作业中,为了不影响监控效果,通过照明装置提供照明,辅助观测。
6.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空腔内一端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空腔的两端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两个转动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轴上,两个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且同一侧的两个滚轮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滚轮分别安放在两个第二凹槽内。
7.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二空腔一端侧壁上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固定有转动轮,所述第三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三螺杆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盒,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贯穿安装盒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安装盒内,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安装盒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且滑块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贯穿安装盒和支撑柱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安装板的下端。
8.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保护腔内底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保护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横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板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横板的上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横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丝杆,两个丝杆和第一螺杆上共同贯穿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转动连接在保护腔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在保护腔内的顶部,且两个丝杆分别位于第一螺杆的两侧,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贯穿保护腔的一端侧壁并转动连接在摄像头的下端。
9.优选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在保护盒两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ed灯。
10.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一螺栓。
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第三螺纹通孔,所述车体的上端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下端延伸至螺纹盲孔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行走机构的配合,解决了在观测过程中只能在固定位置进行监控的问题,实现了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从而扩大观测范围,提高监控质量;2、通过升降机构和调节装置之间的配合,解决了在监控过程中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实现了方便高度和角度调节的功能,扩大了观测范围,能多角度的全方
位的对浇筑过程进行实时观测,保证施工质量;3、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之间的配合,解决了安装不方便,降低了安装效率的问题,实现了能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效率,方便检修;综上所述,该设备解决了在浇筑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观测的问题,实现了在观测时能根据需要移动位置、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扩大了观测范围,提高了观测质量,能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对浇筑过程进行实时观测,规避了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发生,实现了自动化,保证施工质量,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底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支撑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车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的保护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第一凹槽的侧视图。
14.图中:1底板、2车体、3滚轮、4支撑杆、5安装板、6保护盒、7摄像头、8连接板、9 led灯、10支撑柱、11转动轮、12固定板、13第一螺栓、14安装块、15连接块、16横板、17竖板、18竖杆、19丝杆、20移动板、21伺服电机、22第一螺杆、23第一锥形齿轮、24安装盒、25第二螺杆、26滑槽、27滑块、28第二锥形齿轮、29第三螺杆、30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第二螺栓、33驱动电机、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参照图1

7,一种集成混凝土梁板浇筑过程质量监控的成套技术,包括观测设备,观测设备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连接块15,且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块15为一组,两个底板1上的其中一组连接块15相互对应,两组连接块15通过两个第二螺栓32进行固定,将两个底板1通过第二螺栓32对接起来,方便安装和拆卸,两个底板1上均设有第一凹槽30,第一凹槽30内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凹槽31,第一凹槽30内设有车体2,车体2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两侧均设有行走机构,车体2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板12,车体2在移动时,带动固定板12移动,固定板12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柱10,固定板12带动支撑柱
10移动,支撑柱10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5,通过升降机构来调节安装板5的高度,安装板5的上端固定有保护盒6,从而通过安装板5来调节保护盒6的高度,保护盒6内设有保护腔,保护腔内设有调节装置,保护盒6的上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竖板17,两个竖板17之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7,调节装置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摄像头7的下端,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摄像头7的观测角度,保护盒6的两侧均设有照明装置,通过照明装置为其提供辅助观测,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个底板1的一端进行对接,然后通过第二螺栓32将两个底板1上的两组连接块15进行固定,再将底板1安装在需要浇铸区域的一侧;s2、固定好之后,将行走机构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31内,通过升降机构将安装板5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继而将照明装置和摄像头7调节至对应的高度;s3、车体2安装结束后,操作人员撤离,开始进行浇铸作业;s4、混凝土浇铸时,行走机构带动车体2在第二凹槽31内往复移动,从而利用摄像头7进行辅助观测,当需要调节摄像头7的角度时,利用调节装置对摄像头7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进行多角度的观测;s5、在夜间作业中,为了不影响监控效果,通过照明装置提供照明,辅助观测。
17.本发明中,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空腔内一端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的另一端侧壁上,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34,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4转动,第一齿轮3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5,第一齿轮34带动第二齿轮35转动,第一空腔的两端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两个转动轴36,第二齿轮35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轴36上,第二齿轮35带动转动轴36转动,两个转动轴36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3,转动轴36带动滚轮3转动,且同一侧的两个滚轮3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滚轮3分别安放在两个第二凹槽31内,滚轮3带动车体2在第二凹槽31内移动,从而方便带动车体2移动。
18.本发明中,升降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二空腔一端侧壁上的第三螺杆29,第三螺杆29的一端固定有转动轮11,转动轮11带动第三螺杆29转动,第三螺杆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第三螺杆29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23,第三螺杆29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3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28,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8转动,第二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盒24,第二锥形齿轮28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杆25,第二锥形齿轮28带动第二螺杆25转动,第二螺杆25的上端贯穿安装盒24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安装盒24内,第二螺杆2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第二螺杆25带动支撑杆4调节高度,支撑杆4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27,安装盒24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与滑块27对应的滑槽26,且滑块27安装在滑槽26内,方便支撑杆4调节高度,支撑杆4的上端贯穿安装盒24和支撑柱10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柱10的上端,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在安装板5的下端,支撑杆4方便调节安装板5的高度。
19.本发明中,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保护腔内底部的伺服电机21,保护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横板16,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横板16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横板16的上端,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一螺杆22,伺服电机21带动第一螺杆22转动,横板16的上端固定有两个丝杆19,两个丝杆19和第一螺杆22上共同贯穿设有移动板20,通过丝杆19来固定移动板20的方向,避免移动板20在移动的时候错位,移动板20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
第一螺杆22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转动连接在保护腔内的一端侧壁上,丝杆19的上端固定在保护腔内的顶部,且两个丝杆19分别位于第一螺杆22的两侧,移动板20的上端固定有竖杆18,移动板20在调节高度的时候,带动竖杆18调节高度,竖杆18的上端贯穿保护腔的一端侧壁并转动连接在摄像头7的下端,通过竖杆18调节摄像头7的角度,从而方便根据需要调节观测角度,扩大观测范围。
20.本发明中,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在保护盒6两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远离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ed灯9,led灯9提供照明,从而方便提供辅助观测。
21.本发明中,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安装块14,安装块14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一螺栓13,通过第一螺栓13方便将底板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22.本发明中,固定板12上设有四个第三螺纹通孔,车体2的上端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第三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下端延伸至螺纹盲孔内,通过第三螺栓方便将固定板12安装在车体2上,方便安装和拆卸。
23.本发明中,在使用时,先通过第二螺栓32将两个或者多个底板1对接起来,然后通过第一螺栓13将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四个滚轮3分别安放在两个第二凹槽31内,通过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4转动,第一齿轮34带动第二齿轮35转动,第二齿轮35带动其中一个转动轴36转动,从而带动滚轮3在第二凹槽31内移动,继而带动车体2移动位置,车体2移动带动固定板12上端的支撑柱10移动,需要调节支撑杆4的高度时,通过转动转动轮11,转动轮11带动第三螺杆29转动,第三螺杆29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8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8带动第二螺杆25转动,第二螺杆25带动支撑杆4调节高度,从而带动安装板5调节高度,继而带动保护盒6调节高度,需要调节观测角度的时候,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22转动,第一螺杆22带动移动板20调节高度,从而带动竖杆18调节高度,继而带动摄像头7调节观测角度,方便对浇筑过程进行实时观测。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