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8908发布日期:2021-10-30 09:1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阀,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


背景技术:

2.气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气体流量大小的阀门,气阀的进气接头与进气管路相连接,气阀的出气接头与出气管路相连接,当气阀开启启闭件时,气体通过进气接头进入至气阀内,然后通过出气接头流入至出气管路内,以供使用。
3.气阀的启闭件主要依靠一个环状的橡胶圈来完成自身两端的密封,当橡胶圈由于老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弹性弱化后,橡胶圈则会变得松动,橡胶圈便无法再对启闭件进行密封,当气阀的启闭件关闭时,由于密封不佳,极易出现漏气的情况,导致气阀在关闭状态时依旧有部分气体渗漏至与出气接头相连接的出气管路内,易引发意外,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它能够有效避免在气阀关闭时有气体渗漏至出气接头内引发意外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启闭腔以及设于启闭腔内的启闭件,启闭件呈球型,启闭件上端设有阀杆,阀杆上端向上穿出阀体并设有手轮,阀体左侧设有与启闭腔相贯通的进气接头,阀体右侧设有与启闭腔相贯通的出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头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左端内设有与其左侧槽壁相贴合的橡胶圈;所述启闭件右端向右穿入至橡胶圈内孔内;所述橡胶圈内孔左端孔口设有一与启闭件外壁相贴合的密封面;所述调节槽内设有一位于橡胶圈右侧的调节环;所述出气接头右端内设有一与调节环相匹配的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调节环左端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活动杆右端面与活动孔孔底相贴合;所述活动杆左端向外穿出至活动孔外,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活动杆的左端之间通过一挤压环相连接;所述橡胶圈右端面设有一与挤压环相匹配的挤压槽,挤压环左端嵌于挤压槽内;所述挤压环右端面与调节环左端面之间设有若干套于活动杆外的小弹簧;所述调节环左端面外边沿设有一将橡胶圈右部围合在内的挤压结构。
7.所述挤压环与挤压槽皆呈左窄右宽状,挤压环外壁与挤压槽内壁相贴合;所述挤压环左端面与挤压槽槽底之间具有外撑间距。
8.所述挤压结构包括设于调节环左端面外边沿的挤压段,挤压段左端设有一套于橡胶圈右部外的导向段,挤压段与导向段皆呈环形;所述挤压段内壁设有一呈左宽右窄的锥面;所述橡胶圈右端外边沿卡于导向段与挤压段的交界位置;所述导向段内壁与橡胶圈外壁相贴合,导向段外壁与调节槽内壁相贴合,导向段左端面与调节槽左侧槽壁之间具有挤压间距。
9.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螺接于出气接头右端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左端面与调
节环右端面之间设有大弹簧,大弹簧弹力大于小弹簧弹力。
10.所述调节环内孔右端孔口向右延伸出一呈环形的左限位部;所述固定环内孔左端孔口向左延伸出一呈环形的右限位部;所述左限位部嵌于大弹簧左端内,右限位部嵌于大弹簧右端内。
11.所述调节槽上下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右端槽口位于出气接头右端面上;所述调节环上下两侧外壁上设有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滑槽左侧槽壁之间具有活动间距。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能够通过橡胶圈的密封面与启闭件右端外壁之间的贴合形成一道密封,有效保证橡胶圈与启闭件之间的密封性,即使橡胶圈由于弹性弱化导致松动,也能够通过小弹簧与挤压环将松动的橡胶圈的密封面再次紧压在启闭件右端外壁上,且能够通过自动调节装置以及挤压结构进一步保证橡胶圈与启闭件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始终保证橡胶圈与启闭件之间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在气阀的启闭件关闭时出现漏气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气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启闭腔2以及设于启闭腔2内的启闭件3,启闭件3呈球型,启闭件3上端设有阀杆4,阀杆4上端向上穿出阀体1并设有手轮5,阀体1左侧设有与启闭腔2相贯通的进气接头6,阀体1右侧设有与启闭腔2相贯通的出气接头7,所述出气接头7内壁设有一呈环形的调节槽8;所述调节槽8左端内设有与其左侧槽壁相贴合的橡胶圈9;所述启闭件3右端向右穿入至橡胶圈9内孔内;所述橡胶圈9内孔左端孔口设有一与启闭件3外壁相贴合的密封面10;所述调节槽8内设有一位于橡胶圈9右侧的调节环11;所述出气接头7右端内设有一与调节环11相匹配的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调节环11左端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活动孔12;所述活动孔1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13,活动杆13右端面与活动孔12孔底相贴合;所述活动杆13左端向外穿出至活动孔12外,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活动杆13的左端之间通过一挤压环14相连接;所述橡胶圈9右端面设有一与挤压环14相匹配的挤压槽15,挤压环14左端嵌于挤压槽15内;所述挤压环14右端面与调节环11左端面之间设有若干套于活动杆13外的小弹簧22;所述调节环11左端面外边沿设有一将橡胶圈9右部围合在内的挤压结构。
18.所述挤压环14与挤压槽15皆呈左窄右宽状,挤压环14外壁与挤压槽15内壁相贴合;所述挤压环14左端面与挤压槽15槽底之间具有外撑间距28。
19.所述挤压结构包括设于调节环11左端面外边沿的挤压段16,挤压段16左端设有一套于橡胶圈9右部外的导向段17,挤压段16与导向段17皆呈环形;所述挤压段16内壁设有一呈左宽右窄的锥面18;所述橡胶圈9右端外边沿卡于导向段17与挤压段16的交界位置;所述
导向段17内壁与橡胶圈9外壁相贴合,导向段17外壁与调节槽8内壁相贴合,导向段17左端面与调节槽8左侧槽壁之间具有挤压间距19。
20.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螺接于出气接头7右端内的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左端面与调节环11右端面之间设有大弹簧21,大弹簧21弹力大于小弹簧22弹力。
21.所述调节环11内孔右端孔口向右延伸出一呈环形的左限位部23;所述固定环20内孔左端孔口向左延伸出一呈环形的右限位部24;所述左限位部23嵌于大弹簧21左端内,右限位部24嵌于大弹簧21右端内。
22.所述调节槽8上下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滑槽25,限位滑槽25右端槽口位于出气接头7右端面上;所述调节环11上下两侧外壁上设有与限位滑槽25相匹配的限位块26;所述限位块26与限位滑槽25左侧槽壁之间具有活动间距27。
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4.橡胶圈9内孔左端孔口内的密封面10与启闭件3右端外壁相贴合,能够有效形成一道密封,保证气阀的启闭件3处于关闭状态时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
25.当橡胶圈9由于材质老化或其他原因弹性弱化时,橡胶圈9开始松动,密封面10不再紧贴于启闭件3右端外壁上,此时小弹簧22则会利用自身弹力向左顶动挤压环14,而挤压环14嵌于橡胶圈9右端面的挤压槽15内,当挤压环14左移时,橡胶圈9随之左移,密封面10再次被紧压在启闭件3右端外壁上,再次保证启闭件3与密封面10之间的密封性,且在挤压环14左移的同时,外撑间距28不断变小,而挤压环14与挤压槽15皆呈左窄右宽状,挤压环14外壁与挤压槽15内壁相贴合,随着外撑间距28不断变小,挤压环14外壁则会不断向外挤压挤压槽15内壁,致使橡胶圈9向外膨胀,随着橡胶圈9膨胀,橡胶圈9的密封面10则会进一步贴合于启闭件3右端外壁上,进一步提高启闭件3与密封面10之间的密封性。
26.即使小弹簧22由于使用时期过程导致弹性弱化,同样能够借助大弹簧21保证橡胶圈9的密封面10与启闭件3右端外壁之间的贴合程度,大弹簧21的弹力大于小弹簧22的弹力,当小弹簧22弹力弱化时,大弹簧21则会利用自身弹力直接向左顶动调节环11,此时活动杆13右端面与活动孔12孔底相贴合,当调节环11左移时,调节环11能够通过活动杆13向左顶动挤压环14,利用挤压环14使橡胶圈9的密封面10始终贴合于启闭件3外壁上,与此同时,随着调节环11左移,挤压段16随之左移,而橡胶圈9右端外边沿卡于导向段17与挤压段16的交界位置,当挤压段16左移时,挤压段16则会利用自身内壁的锥面18不断向橡胶圈9右端外边沿进行挤压,而橡胶圈9右端外边沿与处于橡胶圈9内孔左端孔口位置的密封面10刚好彼此处于对角位置,当橡胶圈9右端外边沿被挤压时,密封面10则会进一步被压向启闭件3外壁上,进一步保证橡胶圈9与启闭件3之间的密封性。
27.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橡胶圈9的密封面10与启闭件3右端外壁之间的贴合形成一道密封,有效保证橡胶圈9与启闭件3之间的密封性,即使橡胶圈9由于弹性弱化导致松动,也能够通过小弹簧22与挤压环14将松动的橡胶圈9的密封面10再次紧压在启闭件3右端外壁上,且能够通过自动调节装置以及挤压结构进一步保证橡胶圈9与启闭件3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始终保证橡胶圈9与启闭件3之间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在气阀的启闭件3关闭时出现漏气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28.调节环11内孔右端孔口向右延伸出呈环形的左限位部23,固定环20内孔左端孔口向左延伸出呈环形的右限位部24,左限位部23嵌于大弹簧21左端内,右限位部24嵌于大弹
簧21右端内,左限位部23与右限位部24能够有效限制大弹簧21左右两端的位置,避免大弹簧21被压缩或张开时出现侧弯的情况,保证大弹簧21被压缩或张开时的稳定性。
29.调节槽8上下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滑槽25,限位滑槽25右端槽口位于出气接头7右端面上,调节环11上下两侧外壁上设有与限位滑槽25相匹配的限位块26,限位块26与限位滑槽25左侧槽壁之间具有活动间距27,限位块26与限位滑槽25之间的配合能够避免调节环11横向移动时出现旋转的情况,从而保证通过调节环11向左顶动挤压环14时的稳定性,避免挤压环14利用自身与挤压槽15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橡胶圈9旋转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