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9116发布日期:2021-12-01 09:5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涉及飞机充蓄压器、支柱的高压腔使用附件,具体为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


背景技术:

2.顶阀是在给飞机充蓄压器、支柱的高压腔时使用的附件。现有顶阀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阀体ⅰ101上端口通过螺纹结构及密封垫圈ⅱ113安装密封盖110,转轴105穿出密封盖110并通过o形密封圈111密封,密封盖110和转轴105底端之间设有密封垫圈ⅰ112;旋转把手107的凹槽内通过螺母108、压片109及弹簧106安装于转轴105上端,转轴105下端通过销钉104安装拨杆103,拨杆103通过螺纹结构安装于顶杆102中央,顶杆ⅰ102下端设有顶针ⅰ116,阀体ⅰ101的下端出口安装铜垫圈114,阀体ⅰ101通过收口工艺安装活头ⅰ115;阀体ⅰ101侧面一体设有充气接口。
3.使用时,通过活头将顶阀和被测部件连接,通过铜垫圈与被测部件进行密封,活头通过收口工艺与阀体组合在一起,通过旋转把手驱动转轴旋转,拨杆同步旋转的同时驱动顶杆上下位移,进而调节顶针长度,顶开被测部件阀芯进行充气。此设计方式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铜垫圈为损耗件,外场不可更换;其次如外场出现漏气,o形密封圈现场无法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解决传统顶阀外场不可更换铜垫圈及o形密封圈的问题,不影响外场的使用。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侧面一体设有充气接口;所述阀体内通过螺纹贯穿装配有顶杆,所述阀体顶部内槽自下而上依次将垫圈ⅳ、垫圈ⅱ、垫圈ⅲ、垫圈

、防滑弹性垫圈、垫圈ⅰ套装于顶杆上,所述阀体顶部通过安装压紧螺母将垫圈ⅰ、防滑弹性垫圈、垫圈

、垫圈ⅲ、垫圈ⅱ、垫圈ⅳ压紧;所述顶杆上端安装有手柄;所述阀体下端部装配于活头内,所述阀体下部的环槽和活头上部的环槽之间通过两个半圆卡环件连接在一起,两个半圆卡环件封装于套环内,所述套环上端抵靠无耳挡圈、其下端通过位于活头上部卡簧环槽内的卡簧固定;所述顶杆下端设有能够穿出阀体下端出口的顶针,所述阀体下端出口周围安装有密封圈。
7.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采用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
8.优选的,所述垫圈ⅲ和垫圈ⅱ的形状为互相配合的楔形。
9.使用时,通过旋拧手柄驱动顶杆下移,顶针穿出阀体下端出口后顶开被测部件阀芯,通过充气接口进行充气。
10.本顶阀是将活头与阀体设计为外场可拆卸结构,利用两个半圆卡环件将活头和阀体卡接在一起,将套环套装在两个半圆卡环件外边,再将套环通过无耳挡圈和卡簧进行上下固定,密封圈为碳纤维聚四氟乙烯,可实现与被测部件的密封。如外场需更换密封圈时,
可现场拆卸活头,同时密封圈为非金属密封圈,可实现现场的更换。另外,将垫圈ⅲ、垫圈ⅱ设计为两个互相配合的楔形,如有漏气,外场可通过扳手紧固压紧螺母进行密封,如需更换垫圈ⅲ、垫圈ⅱ,可拧开手柄,然后松开压紧螺母后即可进行更换。
11.现有顶阀活头为收口工艺,内置的易损件铜垫片不可更换,如有漏气外场即不可使用,只能等待返回厂家更换,严重影响客户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实现外场可更换,如有漏气随时更换,方便用户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2.图1表示现有顶阀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阀结构示意图。
14.图1中:101

阀体ⅰ,102

顶杆ⅰ,103

拨杆,104

销钉,105

转轴,106

弹簧,107

旋转把手,108

螺母,109

压片,110

密封盖,111

o形圈,112

密封垫圈ⅰ,113

密封垫圈ⅱ,114

铜垫圈,115

活头ⅰ,116

顶针ⅰ。
15.图2中:201

手柄,202

防松螺母,203

弹垫,204

平垫,205

压紧螺母,206

垫圈ⅰ,207

防滑弹性垫圈,208

垫圈

,209

垫圈ⅲ,210

垫圈ⅱ,211

垫圈ⅳ,212

顶杆,213

阀体,214

无耳挡圈,215

半圆卡环件,216

套环,217

卡簧,218

活头,219

密封圈,220

顶针,221

充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7.一种外场可更换密封垫的顶阀,如图2所示,包括阀体213,阀体213侧面一体设有充气接口221;阀体213内通过螺纹结构贯穿装配有顶杆212,阀体213顶部内槽自下而上依次将垫圈ⅳ211、垫圈ⅱ210、垫圈ⅲ209、垫圈

208、防滑弹性垫圈207、垫圈ⅰ206套装于顶杆212上,阀体213顶部通过安装压紧螺母将垫圈ⅰ206、防滑弹性垫圈207、垫圈

208、垫圈ⅲ209、垫圈ⅱ210、垫圈ⅳ211压紧,其中垫圈ⅲ209和垫圈ⅱ210的形状为互相配合的楔形。
18.如图2所示,顶杆212上端通过m4防松螺母202、弹垫203、平垫204安装有手柄201。阀体213下端部装配于活头218内,阀体213下部的环槽和活头218上部的环槽之间通过两个半圆卡环件215连接在一起,两个半圆卡环件215封装于套环216内,套环216上端抵靠无耳挡圈214、其下端通过位于活头218上部卡簧环槽内的卡簧217固定。
19.如图2所示,顶杆212下端设有能够穿出阀体213下端出口的顶针220,阀体213下端出口周围安装有密封圈219,可通过活头218的下端出口封装。顶杆212,阀体213及活头218均是同轴设置,密封圈219采用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非金属密封圈),可实现与被测部件的密封。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阀是将活头218与阀体213为外场可拆卸结构,利用两个半圆卡环件215将活头218和阀体213卡接在一起,将套环216套装在两个半圆卡环件215外边,再将套环通过无耳挡圈214和卡簧217进行上下固定,密封圈219为碳纤维聚四氟乙烯,可实现与被测部件的密封。如外场需更换密封圈219时,可现场拆卸活头,同时密封圈219为非金属密封圈,可实现现场的更换。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阀将垫圈ⅲ209、垫圈ⅱ210设计为两个互相配合的楔形,如
有漏气,外场可通过扳手紧固压紧螺母5进行密封,如需更换垫圈ⅲ209、垫圈ⅱ210,可拧开手柄201,然后松开压紧螺母205后即可进行更换。
22.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