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0688发布日期:2021-12-22 15:1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音管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规的pvc排水管在排水时,由于水流垂直降落时流速较大,冲击管壁后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出现了内置消音结构的螺旋消音管,螺旋消音管内设置导流的螺旋筋,在水流下降流动过程中进行导流,减少水流对管壁的无规则冲击,能够降低噪音。但是现有的螺旋消音管结构强度通常不高,在部分易受到冲击的场所使用时,存在裂管危险。
3.公开号为cn21034468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消音管,其有效的消除由于水流冲击产生的噪音,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
4.但上述方案不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音管结构,能够提高消音管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增加消音管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提供一种消音管结构,包括外管和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筋连接,所述空腔处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内设有吸能结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消音管结构,支撑结构、吸能结构的设置用于吸能和缓震,能够提高消音管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9.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外管的内壁连接的第一支撑部,还包括与内管的外壁连接的第二支撑部,所述吸能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内壁与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内管的外壁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均通过支撑条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条上远离所述吸能结构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减小支撑结构在安装时其与内管、外管之间的摩擦。
12.优选地,所述吸能结构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厚度。
13.优选地,所述吸能结构为橡胶垫。
14.优选地,所述吸能结构与支撑结构之间通过粘接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流筋。
16.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防护层。防护层的设置能够增强外管表面的结构强度,提高其冲击性能。
17.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由塑料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防护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消音管结构,支撑结构、吸能结构的设置用于吸能和缓震,能够提高消音管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音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与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24]1‑
外管,2

内管,3

空腔,4

连接筋,5

支撑结构,51

第一支撑部,52

第二支撑部,53

支撑条,6

吸能结构,7

螺旋导流筋,8

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音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外管1和设于外管1内的内管2,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3,外管1与内管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筋4连接,空腔3处设有支撑结构5,支撑结构5内设有吸能结构6。
[0029]
支撑结构5、吸能结构6的设置用于吸能和缓震,能够提高消音管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其中,内管2的内壁均布有多个螺旋导流筋7。本实施例中连接筋4均布于空腔3内。
[0030]
其中,支撑结构5包括与外管1的内壁连接的第一支撑部51,还包括与内管2的外壁连接的第二支撑部52,吸能结构6设于第一支撑部51与第二支撑部52之间,如图1至图3所示。
[0031]
还有,外管1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护层8,防护层8的厚度为0.5~1mm。防护层的设置能够增强外管1表面的结构强度,提高其冲击性能。
[0032]
使用时,可将具有吸能结构6的支撑结构5置于消音管结构中易受到冲击的位置进行定点防护。在外管1受到冲击后,冲击传导至支撑结构5,支撑结构5受压,吸能结构6受到冲击后压缩进行冲击吸收,能够减弱内管2表面受到的瞬时冲击能量,从而保护内管2,以提高消音管结构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0033]
实施例2
[003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上靠近外管1内壁的一侧连接
有支撑条53,第二支撑部52上靠近内管2外壁的一侧也连接有支撑条53。外管1的内壁与第一支撑部51之间、内管2的外壁与第二支撑部52之间均通过支撑条53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第二支撑部52均为由pvc制成的支撑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条53与外管1内壁、内管2外壁可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也能够仅与外管1内壁、内管2外壁相接触。
[0035]
其中,支撑条53上远离吸能结构6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减小支撑结构5在安装时其与内管2、外管1之间的摩擦,如图3所示。
[0036]
其中,吸能结构6的厚度不小于第二支撑部52的厚度。第一支撑部51与第二支撑部52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中吸能结构6为橡胶垫。
[0037]
其中,吸能结构6的两侧与第一支撑部51、第二支撑部52之间通过粘接连接。
[003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层8为由热塑型塑料与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防护层。
[0039]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