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3988发布日期:2022-01-08 00:4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施加至车辆的振动或冲击衰减的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包括减震器,该减震器由包括螺纹轴部和螺帽的进给螺纹机构部、及连接于螺纹轴部的马达构成。螺纹轴部,根据将螺帽的直进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围绕旋转轴旋转。螺纹轴部的旋转,经由旋转传递机构部而传递至马达,使马达内产生感应电动势。控制部,基于感应电动势,产生使马达反向旋转的旋转扭矩。螺纹轴部,根据承受该旋转扭矩而使螺帽的直进运动衰减。这样,悬架装置能够使施加至车辆的振动等衰减。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53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然而,根据防护罩或螺旋弹簧等的更换之类的维护性的观点,需要可分解地构成减震器。因此,减震器无法利用焊接等而一体化,通常需要利用螺帽等紧固部件来将减震杆的上部进行固定。
[0008]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这样的电磁式减震器,螺纹轴部的旋转负荷也会传递至螺帽等紧固部件,有可能导致螺帽等紧固部件松弛。紧固部件的松弛因为会成为减震器的分离或异响的原因,所以是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紧固部件的松弛的电磁式减震装置。
[0010]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震装置,设置于车体上,所述减震装置具备:电动机;螺纹轴部,其被传递了前述电动机的旋转扭矩而旋转;减震杆,其根据前述螺纹轴部的旋转而上下运动;减震器底座,其被固定于前述车体上,且对前述减震杆的上部进行弹性支撑;紧固部件,其被紧固于前述减震器底座的上端部,且将前述减震杆保持于前述减震器底座;及,负荷传递部,其设置在前述减震杆和前述减震器底座之间,且将从前述螺纹轴部传递至前述减震杆的旋转负荷传递至前述减震器底座。
[0012]
(2)、在(1)的减震装置中,前述负荷传递部也可具有:第一锯齿,其形成于前述减震杆的上部的外周面;及,第二锯齿,其形成于环状的内部件的内周面且与前述第一锯齿嵌合,所述环状的内部件的内周供前述减震杆的上部插入,并且外周部弹性支撑于前述减震器底座;并且,前述第一锯齿及前述第二锯齿中的一者相对于轴方向具有扭转角。
[0013]
(3)、在(2)的减震装置中,前述负荷传递部也可具有:第一突出部,其形成于前述内部件的外周面,且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及,一对第二突出部,其形成于前述减震器底座,
且以限制前述第一突出部的旋转的方式而配置成夹着隔着前述第一突出部配置。
[0014]
(4)、在(1)至(3)中的任一个减震装置中,前述螺纹轴部的螺纹槽方向,也可以是在前述减震装置收缩时,前述螺纹轴部向前述紧固部件的紧固方向旋转的方向。
[0015]
[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如下电磁式减震装置,该电磁式减震装置能够抑制紧固部件的松弛。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悬架装置的侧视图。
[0018]
图2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0019]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负荷传递部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减震杆和内部件的剖视图。
[0021]
图5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第一突出部及一对第二突出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0023]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悬架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再者,在图2中,省略配置于减震装置2的上端部且与车体固定的减震器底座等的记载而进行表示。前述图1及图2所示的悬架装置1用于四轮汽车等车辆。悬架装置1具有设置于车体上的减震装置2、及设置在减震装置2的直径方向外侧的弹簧3。
[0024]
减震装置2是电磁式减震器。减震装置2具有由圆筒状的内筒构成的减震杆4、供减震杆4可进退地插入的圆筒状的外筒5、及设置有外筒5的壳体6。减震杆4呈向下方开口的圆筒状。在减震杆4内部的下部设置有螺帽部7。螺帽部7呈向上下方向开口的圆筒状,且内孔被设为螺纹孔8。螺帽部7的外周面固定于减震杆4的内周面。外筒5呈向上下方向开口的圆筒状,且直径大于减震杆4的直径。
[0025]
壳体6,侧视呈大致矩形状且呈中空的壳状。在壳体6的上壁部9,形成有使壳体6内外连通的上部贯穿孔10。另外,在壳体6的上壁部9,与上部贯穿孔10相邻地形成有使壳体6内外连通的上部开口11。在壳体6的下壁部12,以与上部贯穿孔10对应的方式而向下方鼓出地形成有凹部13。另外,在壳体6的下壁部12,以与上部开口11对应的方式而形成有使壳体6内外连通的下部贯穿孔14。在上部贯穿孔10的内周面、凹部13的内周面及下部贯穿孔14的内周面中,分别设置有轴承15、16、17。上部贯穿孔10的轴承15和凹部13的轴承16位于同一轴线上。
[0026]
如图2所示,外筒5竖立设置于壳体6的上壁部9。此时,外筒5的轴方向下端部固定于壳体6的上壁部9,使得外筒5的内部和壳体6的内部经由上部贯穿孔10而连通。外筒5的内部具备螺纹轴部20,该螺纹轴部20具有供多个滚珠18进入的螺纹槽19。螺纹轴部20以下端部被容纳于壳体6内的状态,经由轴承15、16而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壳体6。在螺纹轴部20的被容纳于壳体6内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滑轮21。
[0027]
减震杆4旋套于螺纹轴部20。具体而言,减震杆4的螺帽部7隔着滚珠18而旋套于螺
纹轴部20。在减震杆4已旋套于螺纹轴部20的状态下,螺纹轴部20贯穿减震杆4的螺帽部7而位于减震杆4的内部。另外,在减震杆4已旋套于螺纹轴部20的状态下,在减震杆4的外周面和外筒5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圆筒状间隙22。设置于减震杆4的减震杆侧轴套23及设置于外筒5的外筒侧轴套24位于圆筒状间隙22中。减震杆侧轴套23是从减震杆4的外周面向直径方向外侧呈圆环状地伸出而形成。外筒侧轴套24是从外筒5的内周面向直径方向内侧呈圆环状地伸出而形成。
[0028]
根据此种结构,减震杆4可相对于外筒5而沿着轴方向位移。如上前述地设置减震杆侧轴套23及外筒侧轴套24,由此,能够维持减震杆4的姿势,并且减震杆侧轴套23和外筒侧轴套24接触,能够防止减震杆4脱离外筒5。
[0029]
如图2所示,在壳体6的上部开口11设置有电动机25。此时,电动机25的输出轴26穿过轴承17而贯穿壳体6的下壁部12。在输出轴26的被容纳于壳体6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滑轮27。第二滑轮27位于与设置于螺纹轴部20的第一滑轮21对应的位置。环形的皮带28卷绕于第一滑轮21及第二滑轮27。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25是以往众所周知的马达。
[0030]
减震器2藉由未图示的控制器控制。具体而言,螺纹轴部20,根据将减震杆4的直进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围绕螺纹轴部20的轴线旋转。螺纹轴部20的旋转,经由卷绕于第一滑轮21及第二滑轮27上的皮带28而传递至电动机25,使电动机25内产生感应电动势。控制器,基于前述感应电动势,产生使电动机25的输出轴26反向旋转的旋转扭矩。螺纹轴部20,根据承受前述旋转扭矩而使减震杆4的直进运动衰减。
[0031]
弹簧3例如是压缩弹簧即螺旋弹簧。弹簧3位于被设置在波纹管状的防护罩29的上侧弹簧承受件30和被设置在外筒5的下侧弹簧承受件31之间。减震器2以伸长的方式而受到弹簧3施力。
[0032]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2的负荷传递部100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2,除了具备前述电动机25、被传递了电动机25的旋转扭矩而旋转的前述螺纹轴部20、及根据螺纹轴部20的旋转而上下运动的前述减震杆4之外,还具备对减震杆4的上部进行弹性支撑的减震器底座32、作为将减震杆4保持于减震器底座32上的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及将从螺纹轴部20传递至减震杆4的旋转负荷传递至减震器底座32的负荷传递部100。
[0033]
减震器底座32位于车体和减震装置2之间,且根据未图示的螺栓等固定部件而固定于车体。减震器底座32具有上下地配置的上侧托架37和下侧托架38、位于上侧托架37和下侧托架38之间的空间中的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支撑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的橡胶垫托架34、及设置于下侧托架38的上橡胶垫35。
[0034]
上侧托架37呈向下方开口的圆筒状,且在下端部具有向直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圆环状的凸缘37a。下侧托架38呈向上方开口的圆筒状,且在上端部具有向直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圆环状的凸缘38a。上侧托架37和下侧托架38,在上侧托架37的凸缘37a和下侧托架38的凸缘38a重叠的状态下,利用焊接等而被固定。由此,在上侧托架37和下侧托架38之间,形成有由上侧托架37的内部和下侧托架38的内部构成的空间。
[0035]
在上侧托架37和下侧托架38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俯视呈圆环状,且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呈中空状,且在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切口。如图3所示,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以使轴方向沿着上侧托架37及下侧托架38的轴方向的方式,隔着橡胶垫托架34而被支撑于上侧托架37及下侧
托架38。
[0036]
上螺帽60是具有螺纹孔的螺帽,其被紧固于减震器底座32的上端部。再者,关于上螺帽60的紧固,将与负荷传递部100一起在后文中叙述。
[0037]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2的减震杆4和内部件50的剖视图。负荷传递部100设置在减震杆4和减震器底座32之间,且具有:第一锯齿44,其形成在减震杆4的上部的外周面;及,第二锯齿54,其形成在被弹性支撑于减震器底座32上的环状的内部件50的内周面。
[0038]
如图4所示,减震杆4的上部的直径阶段性地缩小,该减震杆4的上部从下依次具有杆大直径部41、杆中直径部42、杆小直径部43及杆前端部45。另外,内部件50呈向上下方向开口的圆筒状,且在上端部具有向直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内凸缘51。
[0039]
第一锯齿44呈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齿的锯齿状,且形成于杆小直径部43的外周面。再者,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锯齿44相对于轴方向具有扭转角。具体而言,第一锯齿44呈斜齿形状。第二锯齿54呈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齿的锯齿状,且形成于内部件50的内周面。
[0040]
因为是此种结构,所以减震杆4的上部被插入并被压入至内部件50的内周,第二锯齿54嵌合于第一锯齿44。具体而言,减震杆4的形成有第一锯齿44的杆小直径部43被嵌入至内部件50的形成有第二锯齿54的内周,第一锯齿44和第二锯齿54嵌合。在该嵌合状态下,内部件50载置于杆小直径部43和杆中直径部42之间的阶梯部。
[0041]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彼此的锯齿啮合并被压入,所以不会产生间隙,能够将减震杆4中产生的旋转负荷(扭矩)高效地经由减震器底座32传递至车体。即,从减震杆4传递来的扭矩,会从被压入的锯齿通过减震器底座32的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而被传递至车体,因此,能够抑制扭矩被传递至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的松弛。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根据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控制彼此的锯齿的啮合量来进行装拆。
[0042]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2的第一突出部55及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的剖视图。如图3及图5所示,负荷传递部100除了具有第一锯齿44和第二锯齿54之外,还具有被形成于内部件50的外周面的第一突出部55、及被形成于减震器底座32的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第一突出部55,向内部件50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地形成于内部件50的下部的外周面。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形成于减震器底座32,且以限制第一突出部55的旋转的方式而配置成夹着第一突出部55。更具体而言,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向上方突出地形成于下侧托架38的底面,并夹着第一突出部55而在减震器底座的圆周方向上位于隔开的位置。
[0043]
在像以往那样未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负荷传递部100的情况下,扭转负荷从减震杆4传递至减震器底座橡胶垫,由此,减震器底座橡胶垫的耐久度会恶化。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利用减震杆4和内部件50的锯齿压入之外,还能够利用由第一突出部55及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形成的金属接触的止动构造来切实地限制旋转。因此,能够对被输入至减震器底座橡胶垫33的扭转进行限制,从而能够提高耐久度。
[0044]
如上前述的结构的减震装置2,如图3所示,减震杆4的上端部弹性支撑于减震器底座32。具体而言,如上前述,减震杆4被插入至内部件50,并且上螺帽60旋套于已形成在杆前端部45的外周面的螺纹槽,由此,内部件50被紧固在上螺帽60和前述阶梯部之间。在该状态下,减震杆4的上部贯穿上侧托架37及下侧托架38,并且内部件50的凸缘被插入至减震器底
座橡胶垫33的切口,内部件50的外周部弹性支撑于减震器底座32。在上侧托架37上,设置有覆盖减震杆4的上端部的上盖36。这样,在减震杆4的上端部弹性支撑于减震器底座32的状态下,减震器底座32的一对第二突出部39、39,在减震器底座32的圆周方向上包夹第一突出部。
[0045]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2中,规定了螺纹轴部20的螺纹槽19的方向和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的紧固方向。具体而言,螺纹轴部20的螺纹槽19的方向是在减震装置2收缩时,螺纹轴部20向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的紧固方向旋转的方向。此处,在减震装置2伸长时和收缩时,螺纹轴部20的扭矩的方向相反。另外,螺纹轴部20的扭矩的方向取决于螺纹槽19的方向。通常,在碰撞(bump)侧,即在减震装置2收缩时,负荷的输入更大,因此,以在碰撞(bump)输入时,向紧固部件的上螺帽60拧紧的方向产生扭矩的方式,设定螺纹轴部20的螺纹槽19的方向。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确保了紧固度。
[0046]
再者,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化、改良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0047]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四轮汽车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应用于摩托车等车辆。
[0048]
附图标记
[0049]
1:悬架装置
[0050]
2:减震装置
[0051]
3:弹簧
[0052]
4:减震杆
[0053]
5:外筒
[0054]
6:壳体
[0055]
7:螺帽部
[0056]
8:螺纹孔
[0057]
9:上壁部
[0058]
10:上部贯穿孔
[0059]
11:上部开口
[0060]
12:下壁部
[0061]
13:凹部
[0062]
14:下部贯穿孔
[0063]
15、16、17:轴承
[0064]
18:滚珠
[0065]
19:螺纹槽
[0066]
20:螺纹轴部
[0067]
21:第一滑轮
[0068]
22:圆筒状间隙
[0069]
23:减震杆侧轴套
[0070]
24:外筒侧轴套
[0071]
25:电动机
[0072]
26:输出轴
[0073]
27:第二滑轮
[0074]
28:皮带
[0075]
29:防护罩
[0076]
30:上侧弹簧承受件
[0077]
31:下侧弹簧承受件
[0078]
32:减震器底座
[0079]
33:减震器底座橡胶垫
[0080]
34:橡胶垫托架
[0081]
35:上橡胶垫
[0082]
36:上盖
[0083]
37:上侧托架
[0084]
37a、38a:凸缘
[0085]
38:下侧托架
[0086]
39:第二突出部
[0087]
41:杆大直径部
[0088]
42:杆中直径部
[0089]
43:杆小直径部
[0090]
44:第一锯齿
[0091]
45:杆前端部
[0092]
50:内部件
[0093]
51:内凸缘
[0094]
54:第二锯齿
[0095]
55:第一突出部
[0096]
60:上螺帽(紧固部件)
[0097]
100:负荷传递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