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2484发布日期:2021-11-29 22:3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楔带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


背景技术:

2.在物流滚筒行业中,支撑滚筒的部件通常为特制的楔带轮带动长轴滚筒旋转,利用其内径的套圈或加强筋结构与长轴滚筒紧配合,通过多楔带作用带动长轴旋转,实现包裹运输;
3.因装配原因,楔带轮内部的加强筋结构与断面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空间,但该产品工作环境中,各种运输包裹有从上到下所产生的冲击力要求该部件至少能承受50~100kg货物运载;而传统技术中的解决办法是在内径加强筋与端面3的中空位置压入一枚轴承,利用轴承缓冲压力,以满足抗冲击力要求;但传统技术中该方式成本很高(一枚正常的深沟球轴承的造价结合压入工艺,成本大约在四元左右,而该部件在设备中是以万件甚至十万件单位数量安装的),并且轴承自身也会被这种冲击力所破坏失效从而频繁更换,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性损失与资源的浪费。
4.为此,提出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包括楔式带轮,所述楔式带轮的内侧壁均匀一体成型有内径加强筋,所述楔式带轮的外表面均匀一体成型有楔带槽,所述楔式带轮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有蜂窝缓冲层;
7.所述蜂窝缓冲层包括十五个第一矩形支撑筋部、十五个第二矩形支撑筋部、十五个第一弧形支撑筋部、十五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十五个第二弧形支撑筋、锥环和斜面套圈,所述第一矩形支撑筋部的两侧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弧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矩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矩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弧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一体成型,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支撑筋部相斥的一面与两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对称一体成型,所述第三矩形支撑筋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与两个第二弧形支撑筋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弧形支撑筋的外表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三矩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矩形支撑筋部和所述第三矩形支撑筋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锥环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锥环的外表面后部与所述斜面套圈的外表面一体成型。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径加强筋的后表面一体成型有撑脚,所述撑脚的外表面与所述楔式带轮的内侧壁一体成型。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竖流道。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后表面一体成型有缓冲圆角。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缓冲套筒。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内侧壁后部一体成型有凸缘环。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内侧壁中部一体成型有锥面。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内侧壁均匀一体成型有倾斜面。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式带轮的具体材料为pa型尼龙改性材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一、通过蜂窝缓冲层的设计,利用十八个支撑筋互相叠加配合,共十五组叠加环形阵列形成一道减震层,可以极大的缓冲来自不同方位的冲击力,并且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压入轴承直接应用即可满足性能要求,在注塑成型的帮助下,支撑筋可以快速成型且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采用;
18.二、本实用新型为pa66型尼龙改性工程材料,该材料在耐热、冲击强度耐疲劳、低摩擦等多方面应用得到验证,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的金属压铸或者机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材料密度仅为目前金属材料的五分之一,方便运输安装与更换的同时,轻巧节能且噪音低;
19.三、本实用新型的尼龙改性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实现了产品应用领域更广、适应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式带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区放大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缓冲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带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楔式带轮;101、竖流道;102、缓冲圆角;103、缓冲套筒;104、凸缘环;105、锥面;106、倾斜面;2、楔带槽;3、内径加强筋;301、撑脚;4、蜂窝缓冲层;401、第一矩形支撑筋部;402、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3、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4、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5、第二弧形支撑筋;406、锥环;407、斜面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式多楔带轮组件,包括楔式带轮1,楔式带轮1的内侧壁均匀一体成型有内径加强筋3,楔式带轮1的外表面均匀一体成型有楔带槽2,楔式带轮1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有蜂窝缓冲层4;
30.蜂窝缓冲层4包括十五个第一矩形支撑筋部401、十五个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十五个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3、十五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十五个第二弧形支撑筋405、锥环406和斜面套圈407,第一矩形支撑筋部401的两侧面与两个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3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3的外表面与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3的外表面一体成型,两个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相斥的一面与两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对称一体成型,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与两个第二弧形支撑筋405一体成型,第二弧形支撑筋405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和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的外表面与锥环406的外表面一体成型,锥环406的外表面后部与斜面套圈407的外表面一体成型。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内径加强筋3的后表面一体成型有撑脚301,撑脚301的外表面与楔式带轮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撑脚301负责为内径加强筋3进一步分担与承载其所配合长轴滚筒的压力,避免其尼龙外表皮受到长时间负载荷导致外表皮撕溃的现象。
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竖流道101;竖流道101在配合模具注塑射出时,可以以更大的面积进行原料灌载,使整体装置成型时密度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紧凑,使用寿命更久。
3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后表面一体成型有缓冲圆角102;在楔式带轮1配合长轴滚筒时,缓冲圆角102相较于平面结构,其曲面特性可以有效分担部分负载压力,辅助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缓冲套筒103;缓冲套筒103在整体结构中部,也就是应力系数集中的部位进行加厚处理,可以有效分担部分负载压力,辅助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3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内侧壁后部一体成型有凸缘环104;凸缘环104可以帮助整体装置提高配合长轴滚筒的摩擦力,辅助提高配合强度与工作效率。
3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内侧壁中部一体成型有锥面105;锥面105在配合长轴滚筒时,在尼龙材质以及应力的作用下会被挤压并压缩,从而整体装置提高配合长轴滚筒的摩擦力,辅助提高配合强度与工作效率。
3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内侧壁均匀一体成型有倾斜面106;倾斜面106的竖向倾斜角度为30

45
°
,倾斜面106可以对蜂窝缓冲层4的内部形成环形三角槽结构,利用三角形的高支撑强度特性可以有效分担部分负载压力,辅助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节省部分注塑材料。
3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楔式带轮1的具体材料为pa66型尼龙改性材料;该材料在耐热、冲击强度耐疲劳、低摩擦等多方面应用得到验证,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的金属压铸或者机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材料密度仅为目前金属材料的五分之一,方便运输安装与更换的同时,轻巧节能且噪音低;并且传统技术
中,常规金属材质多楔带轮无法应用在例如医药、食品等特殊行业(因表层电镀、锈蚀等原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尼龙改性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实现了产品应用领域更广、适应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39.本实施例中:楔式带轮1提供两种不同长度的技术方案,以适应配合市场上不同型号的长轴滚筒的尺寸;楔式带轮1上表面至下表面的距离为59mm或69mm,其中楔式带轮1的前表面至后表面为59mm的型号可以适应20cm至50cm的短轴滚筒,楔式带轮1的前表面至后表面为69mm的型号可以适应50cm至100cm的长轴滚筒。
40.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通过蜂窝缓冲层4的设计,利用一个第一矩形支撑筋部401、三个第二矩形支撑筋部402、四个第一弧形支撑筋部403、三个第三矩形支撑筋部404和三个第二弧形支撑筋405互相叠加配合,共十五组叠加环形阵列形成一道减震层,并在锥环406与斜面套圈407的作用下将蜂窝缓冲层4向内倾斜布置,实现外部应力向内流通并缓解吸收,可以极大的缓冲来自不同方位的冲击力,并且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压入轴承直接应用即可满足性能要求,在注塑成型的帮助下,支撑筋可以快速成型且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采用;
41.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楔式带轮1的具体材料为pa66型尼龙改性材料;该材料在耐热、冲击强度耐疲劳、低摩擦等多方面应用得到验证,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的金属压铸或者机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材料密度仅为目前金属材料的五分之一,方便运输安装与更换的同时,轻巧节能且噪音低;并且传统技术中,常规金属材质多楔带轮无法应用在例如医药、食品等特殊行业(因表层电镀、锈蚀等原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尼龙改性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实现了产品应用领域更广、适应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