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349发布日期:2021-12-29 17:3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可见的万向联轴器都是采用双轴连接以实现角度调整的,但是对于不在同一轴线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二者皆不能移动,因此联轴器在旋转的时候需要不停的进行角度变换以适应固定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但是在万向联轴器角度持续变换的时候,联轴器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处也会持续伸缩滑动,而对于这种轴向的补偿并没有人去考虑,因此导致万向联轴器所能适应的角度都较小并且损耗极高,而且对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向距离发生改变的情况则只能听之任之,等联轴器损坏了直接进行更换,即增加生产成本又需要耗费人工对联轴器进行更换。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包括:输入端座、输出端座、径向补偿装置和轴向补偿装置;所述输入端座设置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端座通过所述径向补偿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座连接,所述轴向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座上,且所述输出端座通过所述轴向补偿装置与输出轴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输入端座包括输入管和输入卡件;所述输入卡件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端部,所述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管插接,所述输入卡件为c形,所述输入卡件的前壁和后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转轴孔,所述输入卡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输出端座包括传动轴套和输出卡件;所述输出卡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的端部,所述输出卡件通过所述传动轴套与所述轴向补偿装置连接,所述输出卡件为c形,所述输出卡件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孔,所述输出卡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轴向补偿装置包括传动轴管和输出管;所述传动轴管设置在所述输出管的端部,所述传动轴管与所述传动轴套插接,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输出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定
位螺钉,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管插接。
8.优选的是,所述径向补偿装置包括水平轴组、竖直轴组和连接组;所述竖直轴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水平轴组贯穿所述连接组,所述连接组通过水平轴组与所述第一转轴孔连接,所述连接组通过所述竖直轴组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组包括水平管和两个竖直旋转轴;所述竖直旋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管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水平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环槽,所述水平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三定位螺钉,所述竖直轴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旋转轴上,所述水平轴组贯穿所述水平管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螺钉与所述水平管连接。
10.优选的是,所述竖直轴组包括竖直滑套和卡接盘;所述竖直滑套设置在所述竖直旋转轴上,所述卡接盘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卡接盘上设置有竖直轴孔,并且所述竖直轴孔贯穿所述凸台,所述竖直旋转轴通过所述竖直滑套与所述竖直轴孔连接,所述卡接盘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水平轴组包括水平滑套和水平旋转轴;所述水平滑套设置在所述水平管内,所述水平旋转轴贯穿所述水平滑套和第一转轴孔,且所述水平旋转轴通过所述水平滑套与所述水平管连接。
12.优选的是,所述输入卡件的前壁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水平旋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输入卡件通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槽之间的配合与所述水平旋转轴连接,所述水平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台,所述水平旋转轴的端部通过卡台与所述输入卡件的后壁连接。
13.优选的是,所述传动轴套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传动轴套通过定位弹簧与所述输出管连接。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当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发生角度偏移不在同一轴线上的时候,与输入轴连接的输入端座和与输出轴连接的输出端座会通过径向补偿装置自动进行角度调整,可以在保证输入轴与输出轴无论处于什么角度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自动调节补偿,防止因为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导致断轴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联轴器补偿径向及角度偏差时,为轴向提供可串动余量,保证被连接两轴不受轴向推力,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动调节轴向补偿装置和输出端座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轴向的长度调整和补偿,可以有效防止联轴器从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脱落,除此之外为了适应间距较大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轴向补偿装置和输出端座之间还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定位弹簧,用来对轴向补偿装置进行位置限定作用,防止输出轴的轴向位移过大导致轴向补偿装置从输出端座中脱落,同时还可以防止在进行轴向补偿调整的时候轴向补偿装置冲击输出端座的速度过快力量过大导致输出端座和轴向补偿装置损坏,当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线移动距离较小所需的轴向补偿距离较小的时候可以将定位弹簧拆除,以降低联轴器的生产成本和复杂程度。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理解。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输入端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输出端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径向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管的剖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管的剖视图。
26.图中:1输入端座、11输入管、12输入卡件、13第一定位孔、14第一定位螺钉、15第一定位槽、16第一转轴孔、17定位板、2输出端座、21传动轴套、22输出卡件、23第二转轴孔、3径向补偿装置、31水平轴组、311水平滑套、312水平旋转轴、313卡槽、314卡台、32竖直轴组、321竖直滑套、322卡接盘、323凸台、324竖直轴孔、33连接组、331水平管、332竖直旋转轴、4轴向补偿装置、41传动轴管、42输出管、43第二定位孔、44第二定位螺钉、45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8.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9.如图1

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包括:输入端座1、输出端座2、径向补偿装置3和轴向补偿装置4;所述输入端座1设置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端座1通过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与所述输出端座2连接,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座2上,且所述输出端座2通过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与输出轴连接。
3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联轴器的时候,输入端座1和输出端座2之间通过径向补偿装置3进行连接,当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出现偏离不在同一轴线上的时候,径向补偿装置3会自动调整输入端座1的旋转轴线和输出端座2和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从而保证在扭矩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轴的情况,并且输入端座1和输入轴进行连接固定,轴向补偿装置4与输出轴连接固定,因此当输入轴和输出轴两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联轴器会随着输入轴移动,轴向补偿装置4会随着输出轴移动,此时轴向补偿装置4会自动改变其与输出端座2的相对位置,从而进行轴向补偿,在轴向补偿装置4和输出端座2之间还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定位弹簧,以对轴向补偿装置4进行限位作用,防止轴向补偿装置4从输出端座2上脱落。
3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当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发生角度偏移不在同一轴线上的时候,与输入轴连接的输入端座1和与输出轴连接的输出
端座2会通过径向补偿装置3自动进行角度调整,可以在保证输入轴与输出轴无论处于什么角度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自动调节补偿,防止因为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导致断轴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联轴器补偿径向及角度偏差时,为轴向提供可串动余量,保证被连接两轴不受轴向推力,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4可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动调节轴向补偿装置4和输出端座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轴向的长度调整和补偿,可以有效防止联轴器从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脱落,除此之外为了适应间距较大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轴向补偿装置4和输出端座2之间还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定位弹簧,用来对轴向补偿装置4进行位置限定作用,防止输出轴的轴向位移过大导致轴向补偿装置4从输出端座2中脱落,同时还可以防止在进行轴向补偿调整的时候轴向补偿装置4冲击输出端座2的速度过快力量过大导致输出端座2和轴向补偿装置4损坏,当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线移动距离较小所需的轴向补偿距离较小的时候可以将定位弹簧拆除,以降低联轴器的生产成本和复杂程度。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座1包括输入管11和输入卡件12;所述输入卡件12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端部,所述输入管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3和第一定位槽15,所述第一定位槽15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孔13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5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13内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14,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管11插接,所述输入卡件12为c形,所述输入卡件12的前壁和后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转轴孔16,所述输入卡件1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16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连接。
3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输入端座1是安装在输入轴上的,输入轴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15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台,将输入轴插入到输入管11中,然后将第一定位螺钉14安装进第一定位孔13内,并通过第一定位螺钉14的底部抵住第一定位台的顶部,从而实现输入轴与输入管11之间的连接固定,由此便完成了输入轴与输入端座1之间的连接固定,输入卡件12为c形,并且第一转轴孔16设置在输入卡件12相对的两个面上,然后只需要将径向补偿装置3通过第一转轴孔16进行连接固定就可以完成输入端座1和径向补偿装置3之间的连接固定。
3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输入轴通过第一定位台和第一定位槽15之间的配合,实现了通过输入轴便可以带动输入端座1旋转的效果,同时第一定位螺钉14和第一定位孔13之间的配合可以使第一定位螺钉14更好的对第一定位台施加压力,保证输入轴和输入管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输入卡件12的c型结构方便与径向补偿装置3之间的安装与连接。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座2包括传动轴套21和输出卡件22;所述输出卡件22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21的端部,所述输出卡件22通过所述传动轴套21与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连接,所述输出卡件22为c形,所述输出卡件22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孔23,所述输出卡件2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23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连接。
3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安装的时候输出卡件22通过第二转轴孔23与径向补偿装置3进行连接,输出卡件22和输入卡件12均为c形且输出卡件22和输入卡件12呈法向设置并通过径向补偿装置3实现连接,因此通过径向补偿装置3可以实现输出卡件22和输入卡件12的相互独立旋转,输出卡件22通过传动轴套21与轴向补偿装置4连接,传动轴套21内壁上设置有可以与轴向补偿装置4啮合的齿,由此轴向补偿装置4和传动轴套21之间可以实现
扭矩的传动,并且轴向补偿装置4在传动轴套21内可以滑动,由此来实现轴向的调节和补偿。
3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输出卡件22和输入卡件12法向设置,可以让径向补偿装置3同时连接输入卡件12的前、后壁和输出卡件22的上、下壁,这样输出卡件22和输入卡件12既可以通过径向补偿装置3实现连接,又可以以径向补偿装置3为轴相互独立旋转进行角度补偿,同时传动轴套21通过内壁的齿与轴向补偿装置4进行啮合安装,由此来实现传动轴套21与轴向补偿装置4之间的扭矩传递,轴向补偿装置4还可以在传动轴套21内滑动以实现轴向的调节和补偿。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包括传动轴管41和输出管42;所述传动轴管41设置在所述输出管42的端部,所述传动轴管41与所述传动轴套21插接,所述输出管4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3和第二定位槽45,所述第二定位槽45设置在所述输出管4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孔43内设置有第二定位螺钉44,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管42插接。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传动轴管41为齿轮轴并且传动轴管41和输出管42连通,在安装的时候将输出轴从输出管42插入至传动轴管41内,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45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台,将输出轴插入输出管42之后将第二定位螺钉44安装进第二定位孔43中,并通过第二定位螺钉44的底部抵住第二定位台的顶部,从而实现输出轴与输出管42之间的连接固定。由此便完成了输出轴与轴向补偿装置4之间的连接固定,传动轴管41则插入到传动轴套21内,使传动轴管41外壁的齿与传动轴套21内壁的齿相啮合,从而实现扭矩的传递。
4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输出轴通过第二定位台和第二定位槽45之间的配合,实现了通过轴向补偿装置4带动输出轴旋转的效果,同时第二定位螺钉44和第二定位孔43之间的配合可以使第二定位螺钉44更好的对第二定位台施加压力,保证输出轴和输出管4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输出轴一直插入到传动轴管41内可以增大轴向补偿装置4对输出轴的扭矩传递,同时通过传动轴管41和传动轴套21之间相互啮合的齿的作用可以实现大扭矩传递,并且在扭矩传递的时候当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的轴向距离发生变化后,传动轴管41和传动轴套21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进行轴向的调节和补偿。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包括水平轴组31、竖直轴组32和连接组33;所述竖直轴组32设置在所述连接组3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水平轴组31贯穿所述连接组33,所述连接组33通过水平轴组31与所述第一转轴孔16连接,所述连接组33通过所述竖直轴组32与所述第二转轴孔23连接。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径向补偿装置3通过连接组33将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进行连接,水平轴组31在连接组33内可以进行旋转,从而使连接在水平轴组31上的输入卡件12进行旋转,同理,通过竖直轴组32既可以实现输出卡件22和连接组33的连接,还可以实现输出卡件22的旋转。
4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输入卡件12可以以水平轴组31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输出卡件22可以以竖直轴组32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因为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呈法向设置,所以可以保证输入卡件12和输出卡件22可以相互独立旋转互不影响,同时通过连接组33将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进行连接,便可以在输入卡件12沿输入轴轴向旋转的时候通过连接组33将扭矩传递给输出卡件22,并带动输出卡件22旋转,当输
入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发生角度偏移的时候通过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便可以实现角度自动调节,保证扭矩的传递避免因角度偏差而出现断轴的情况。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33包括水平管331和两个竖直旋转轴332;所述竖直旋转轴332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管331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水平管33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槽,所述水平管3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三定位螺钉,所述竖直轴组3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旋转轴332上,所述水平轴组31贯穿所述水平管331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螺钉与所述水平管331连接。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水平管331用来和水平轴组31进行连接固定,水平轴组31穿过水平管331的内部,并且在水平管33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槽用来设置防滑垫圈防止水平轴组31在水平管331内转动和移动,同时还通过将第三定位螺钉安装在第三定位孔内来完成对水平轴组31的进一步固定,第三定位孔位于环槽的位置,通过将第三定位螺钉的底面抵住水平轴组31的外壁来实现对水平轴组31的连接固定,并且连接组33为了进行扭矩传递在水平管331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竖直旋转轴332,竖直旋转轴332和水平管331呈法向,从而确保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可以呈法向安装。
4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水平管331和竖直旋转轴332呈法向设置从而确保安装在其上的水平轴组31和竖直轴组32可以呈法向安装,并且竖直旋转轴332和水平管331的一体设计可以保证扭矩的传递,减少在分体连接时因扭矩过大导致的连接组33损坏的概率,在水平管33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来安装防滑垫圈的环槽,并在环槽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可以通过第三定位螺钉对水平管331内的水平轴组31进行固定和连接。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轴组32包括竖直滑套321和卡接盘322;所述竖直滑套321设置在所述竖直旋转轴332上,所述卡接盘322的底部设置有凸台323,所述卡接盘322上设置有竖直轴孔324,并且所述竖直轴孔324贯穿所述凸台323,所述竖直旋转轴332通过所述竖直滑套321与所述竖直轴孔324连接,所述卡接盘322通过所述凸台323与所述第二转轴孔23连接。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安装竖直轴组32的时候,将竖直旋转轴332穿过输出卡件22的第二转轴孔23,然后将竖直滑套321套接在竖直旋转轴332上,并且在竖直滑套321外套接卡接盘322,这样卡接盘322便可以以竖直旋转轴332为轴进行旋转,卡接盘322通过凸台323与第二转轴孔23连接,于是输出卡件22便可以以竖直旋转轴332为轴进行旋转,进而进行竖直方向的角度调节。
4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竖直滑套321套在竖直旋转轴332的外壁上使得卡接盘322可以带动输出卡件22以竖直旋转轴332为轴进行旋转,从而使输出卡件22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角度调节。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轴组31包括水平滑套311和水平旋转轴312;所述水平滑套311设置在所述水平管331内,所述水平旋转轴312贯穿所述水平滑套311和第一转轴孔16,且所述水平旋转轴312通过所述水平滑套311与所述水平管331连接。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安装的时候将水平滑套311套在水平旋转轴312的外壁上,并将水平旋转轴312连同水平滑套311一并安装在水平管331内,并通过环槽内的防滑垫圈与水平滑套311的外壁进行连接,将第三定位螺钉的底面与水平滑套311的外壁进行连
接,从而完成水平滑套311在水平管331内的固定,然后将水平旋转轴312穿过第一转轴孔16从而实现与输入卡件12的连接,以此保证输入卡件12可以以水平旋转轴312为轴进行旋转并进行水平方向的角度调节。
5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水平滑套311固定在水平管331内,使得输入卡件12可以以水平旋转轴312为轴进行旋转,从而使输入卡件1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角度调节。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卡件12的前壁上设置有定位板17,所述水平旋转轴312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13,所述定位板17与所述卡槽313卡接,所述输入卡件12通过所述定位板17与所述卡槽313之间的配合与所述水平旋转轴312连接,所述水平旋转轴312的一端设置有卡台314,所述水平旋转轴312的端部通过卡台314与所述输入卡件12的后壁连接。
5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水平旋转轴312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其从输入卡件12后壁的第一转轴孔16插入,穿过水平滑套311和水平管331之后从输入卡件12前壁的第一转轴孔16插出,直至卡台314与输入卡件12的后壁卡接,然后将定位板17与卡槽313卡接并固定在输入卡件12的前壁上以实现对水平旋转轴312与输入卡件12的卡接和固定。
5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水平旋转轴312可以通过卡台314与输入卡件12后壁的卡接防止水平旋转轴312掉落,同时通过定位板17与卡槽313的卡接并配合卡台314可以实现水平旋转轴312在输入卡件12上的固定和连接。
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套21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传动轴套21通过定位弹簧与所述输出管42连接。
5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传动轴套21的端部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定位弹簧,根据联轴器的使用场合不同,可以选择是否安装定位弹簧,当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距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场合,可以选择不安装定位弹簧,以减少成本精简设备,避免额外的破损和维护,当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距会有较大变化的场合则需要配置定位弹簧,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距突然减小的时候,避免输出管42的端部与传动轴套21的端部发生碰撞导致设备损坏,并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距突然增大的时候,防止传动轴管41从传动轴套21内滑出导致轴向补偿装置4与输出端座2分离。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