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装置和一种工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4484发布日期:2021-12-15 10:5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重装置和一种工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重装置和一种工程设备。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设备工作时,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执行对应的操作,由于地面环境复杂,有可能会存在地面较滑或者不平整的问题,经常需要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配重来调节机器的重量和重心,从而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及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平衡稳定性以满足工作要求。但是,目前用于调整工程机械设备重量的配重,仅能起到单一的配重作用,无法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重心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重装置和一种工程设备,在进行配重的同时,能够对待配重的机身进行重心调节。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容纳机构,安装在待配重的机身上,构造为存装配重物料;以及重心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中,用于调节所述配重物料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中的分布以调整所述配重物料的重心。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容纳机构上设有用于装卸所述配重物料的开口;其中,所述配重装置进一步包括:翻转机构,将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和所述机身相连,所述翻转机构构造为:带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翻转以从所述开口处卸料。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装配在所述机身上,所述配重容纳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拉动组件,构造为:拉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绕所述转轴翻转。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容纳机构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缆绳,一端固定在所述机身上;以及拉动电机,装配在所述机身上,所述缆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拉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端卷放缆绳以带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翻转。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包括:区域分隔组件,设置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所述区域分隔组件构造为:将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分隔为多个存装所述配重物料的区域。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域分隔组件包括:分区隔板,固定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将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所述配重物料的隔间。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包括:称重组件,构造为称量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存装的所述配重物料。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容纳机构进一步包括:外箱体以及内箱体;其中,所述内箱体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内,用于盛装配重物料;所述称重组件的
称重组件本体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的底面上,所述称重组件的称量端与所述内箱体底面连接。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设备,包括:所述工程设备的机身;以及前述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的配重装置,构造为安装于所述机身。
1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程设备为铣刨机;其中,所述配重装置装配在所述铣刨机的机身的尾部;其中,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包括:分区隔板,固定在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将所述配重容纳机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所述配重物料的隔间,所述隔间沿着所述铣刨机的机身的宽度方向分布。
14.本技术在使用时,待配重的可以是一些工程设备,将配重容纳机构安装在待配重的机身上时,配重容纳机构能够调节机身的重量以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满足工作要求;并且能够调整配重容纳机构连同机身整体的重心,从而使得机身能够在重心更稳定的情况下达到更佳的工作效率。通过重心调节机构调节配重物料在配重容纳机构中的重心,不仅能起到配重的作用,还能够调节配重容纳机构连同配重物料整体的重心,从而更精细地调节机身、配重容纳机构和配重物料整体的重心,能够对机身的多个方向上的平衡性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安装配重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拆下配重装置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安装配重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重装置中配重容纳机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安装配重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拆下配重装置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配重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配重容纳机构2和重心调节机构4;其中,配重容纳机构2安装在待配重的机身1上,配重容纳机构2构造为存装配重物料3;重心调节机构4安装在配重容纳机构2中,重心调节机构4构造为:调节配重物料3在配重容纳机构2中的分布以调整配重物料3的重心。
2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待配重的可以是一些工程设备,将配重容纳机构2安装在待配重的机身1上时,配重容纳机构2能够调节机身1的重量以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满足工
作要求;并且能够调整配重容纳机构2连同机身1整体的重心,从而使得机身1能够在重心更稳定的情况下达到更佳的工作效率。配重容纳机构2仅起到存装配重物料3的作用,配重物料3可以随时从配重容纳机构2中取出,以便于运输配重容纳机构2。通过重心调节机构4调节配重物料3在配重容纳机构2中的重心,不仅能起到配重的作用,还能够调节配重容纳机构2连同配重物料3整体的重心,从而更精细地调节机身1、配重容纳机构2和配重物料3整体的重心,能够对机身1的多个方向上的平衡性进行调节。
24.具体的,例如配重容纳机构2装配在机身1的尾部时,若需要调节机身1宽度方向上的重心以在宽度方向上达到更好的平衡性时,可以通过调节配重物料3在配重容纳机构2中,沿着机身1宽度方向上的分布,来调节配重容纳机构2连同配重物料3整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重心。
25.具体的,配重物料3可以是工作现场中易取得的物料,包括但不限于砂石、泥土、路面沥青废料等,配重物料便可以在作业现场获取,降低了工程施工中的运输重量,满足工作需求和运输需求。
26.在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容纳机构2可随时拆卸,在运输过程中可拆下配重容纳机构2,将机身1和配重容纳机构2分开运输,从而便于运输工作。当机身1不需要配重时,也可将配重容纳机构2拆下可节省机身1的占用空间及降低机身1的负载,拆下时的机身1的部分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在机身1需要配重时,将配重容纳机构2装上即可。
27.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身安装配重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配重容纳机构2上设有用于装卸配重物料3的开口;其中,配重装置进一步包括:翻转机构5,将配重容纳机构2和机身1相连,翻转机构构造为:带动配重容纳机构2翻转以从所述开口处卸料。
28.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翻转机构5带动配重容纳机构2翻转时,可翻转为如图4的状态,配重物料3从配重容纳机构2的上方开口倒出,可以将配重容纳机构2内存装的配重物料3卸出以清理配重物料3,清理完成后翻转机构5可带动配重容纳机构2向上翻转回到图1所示的状态。
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翻转机构5包括:转轴52和拉动组件;其中,转轴52装配在机身1上,配重容纳机构2转动连接在转轴52上;拉动组件构造为:拉动配重容纳机构2绕转轴52翻转。
30.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转轴52的转动连接,使得配重容纳机构2以可转动的形式与机身1相互连接,拉动组件为转动过程提供动力。具体的,转轴52可以包括有连接销,连接销固定在机身1上,配重容纳机构2上可设置挂钩,将挂钩挂在连接销上实现可转动;此外,转轴52可以是铰轴,铰轴安装在机身1上,配重容纳机构2通过铰链形式转动安装在铰轴上实现可转动。具体的,拉动组件可采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机身1上,液压油缸的油杆铰接在配重容纳机构2上,油杆伸缩时便可以带动配重容纳机构2翻转。
3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配重装置进一步包括:配重容纳机构2上设置有滑轮21;如图3和图4所示,拉动组件包括:缆绳53和拉动电机51;其中,缆绳53的一端固定在机身1上;拉动电机51装配在机身1上,缆绳53的另一端绕过滑轮21后与拉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动力输出端卷放缆绳53以带动配重容纳机构2翻转。
3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滑轮21可设置于配重容纳机构2的侧面的外壁上,拉动电机
51、缆绳53和滑轮21形成动滑轮系统,缆绳53的一端可以是卷在拉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上,当拉动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转动时能够收卷或放卷缆绳53。当拉动电机51收卷缆绳53使得拉动电机51和滑轮21之间的缆绳53长度缩短时,滑轮21靠近拉动电机51,即配重容纳机构2向上翻转;当拉动电机51放卷缆绳53使得拉动电机51和滑轮21之间的缆绳53长度增大时,滑轮21远离拉动电机51,即配重容纳机构2向下翻转。
3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重心调节机构4包括:区域分隔组件,设置在配重容纳机构2内,区域分隔组件构造为:将配重容纳机构2内分隔为多个存装配重物料的区域。
3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区域分隔组件通过分隔配重容纳机构2内部区域的方式,来实现配重容纳机构2中配重物料的重心可调化。区域分隔组件可以在配重容纳机构2内形成多个隔间,通过在不同位置的隔间里填装配重物料,便可调节配重物料的重心,使得配重物料和配重容纳机构2整体的重心可调。其中,隔间的数量越多,配重物料的重心调节自由度越高。
3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区域分隔组件包括:分区隔板,固定在配重容纳机构2内,将配重容纳机构2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配重物料的隔间。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分区隔板的形式来分隔配重容纳机构2内的区域,多个隔间相互独立以避免配重物料在不同隔间之间流窜。具体的,在配重容纳机构2翻转至最高状态时,分区隔板处于基本竖直的状态,以进一步避免配重物料在不同隔间之间流窜。分区隔板可以将隔间以需要的排布方式分隔,例如当配重装置设置在机身尾部时,隔间可以沿着机身的宽度方向分布,可以选择在特定几个隔间中存装配重物料,以沿着机身宽度方向来调节重心;例如当配重装置设置在机身侧边时,隔间可以沿着机身的长度方向分布,可以选择在特定几个隔间中存装配重物料,以沿着机身长度方向来调节重心;例如当配重装置设置在机身内部时,隔间可以沿着需要的特定方向来布置,可以选择在特定几个隔间中存装配重物料,以沿着该特定方向来调节重心。
36.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重装置中配重容纳机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配重容纳机构2包括:称重组件22,构造为称量配重容纳机构2内存装的配重物料。
3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能够得知配重容纳机构2内存装的配重物料的重量。可以避免在装入过多的配重物料导致机身1超载;并且,在调节配重物料在配重容纳机构2中的储量时,能够获取到数据支撑。具体的,例如当需要向配重容纳机构2内装入配重物料时,根据机身1的最高载荷,实时查看称重组件22称得的配重物料的重量数据,根据重量数据控制加入配重物料的量,以防机身1超载。再例如需要精确地调节机身1连同配重容纳机构2和配重物料的整体重心时,经过计算得知去除配重物料的精确数据,在去除配重物料时可通过称重组件22可精确控制配重物料的去除量,从而实现整体重心的精确调节。
38.在一时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配重容纳机构进一步包括:外箱体23以及内箱体24;其中,内箱体24设置于外箱体23内,用于盛装配重物料;其中,称重组件22的称重组件本体设置在外箱体23内的底面上,称重组件22的称量端与内箱体24底面连接。
39.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分体的外箱体23和内箱体24,使得称重组件22能够对内箱体24进行称重,当向内箱体24内装入配重物料时,内箱体24相对于外箱体23向下下沉,称重组件22便可以称得内箱体24与配重物料整体的重量,再将称得的重量减去内箱体
24的重量即可得到配重物料的重量。
4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包括:工程设备的机身以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配重装置,配重装置构造为安装于机身。
41.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工程设备可以是各类设备,例如起重机、挖掘机、牵引车和旋挖钻机等等,将配重装置安装在机身上,从而实现对工程设备的重心调节,使得工程设备的平衡性更佳,提高了工程设备的工作效率。配重装置可以随时从机身上拆下,并且配重装置内的配重物料的重心可调,从而能够更精细地调节工程设备整体的重心。
42.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工程设备为铣刨机;其中,配重装置102装配在铣刨机的铣刨机本体101的尾部。重心调节机构包括:分区隔板,固定在配重容纳机构内,将配重容纳机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配重物料的隔间,隔间沿着铣刨机的机身的宽度方向分布。
4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铣刨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不平整的环境下使用,在地面不平整时需要对铣刨机本体101的平衡性进行调整。由于配重装置102安装在铣刨机本体101尾部,因此将配重装置102安装在铣刨机本体101尾部可以调节铣刨机的重量,以及对铣刨机长度方向上的重心进行调节。当配重装置102安装在铣刨机本体101长度方向上的尾部时,在实现调节重量和重心调节的同时,可通过调节多个隔间中的配重物料的分布,来调节配重物料在配重容纳机构中的重心,由于隔间沿着铣刨机本体101的宽度方向分布,因此通过在多个隔间中分配配重物料,便可以实现对铣刨机的宽度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
4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45.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46.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和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47.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