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7851发布日期:2021-11-10 08:5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


背景技术:

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其中,旋转阻尼器使产品获得平缓的机械运动,提升产品的品质及寿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能有效降低产品使用时产生的噪音,更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3.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式阻尼器一般都不能双向全周旋转,且采用单轴承装配,其摩擦扭矩大,运行精度不够理想,并不能满足某些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例如飞机使用的阻尼器。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包括:座体,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内壁光滑的型腔,且该座体上端开设有贯通该型腔的轴孔;轴芯,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油腔,且该轴芯外侧设置有若干贯通该油腔的油孔,该轴芯上端通过上轴承安装于座体上部,且该轴芯上端穿过轴孔伸出于该座体上端面外;封装盖,其固定安装于座体中型腔的下端,并密封接触;该封装盖上部安装有下轴承,所述轴芯下端穿设固定于该下轴承中;封装盖具有贯通上下端面并与轴芯中油腔的下端开口对应的螺孔;密封螺丝螺旋固定于该螺孔中,并将该螺孔封堵;所述座体中型腔的内壁与轴芯外壁及封装盖上端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腔室及油腔均灌注有阻尼油。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芯上端成型有阶梯部及位于该阶梯部上端的上轴体,该上轴承固定套设于该阶梯部上,且该上轴体穿过所述的轴孔伸出于该座体上端面外;所述轴芯下端成型有变窄的下轴体,该下轴体插装固定于该下轴承中。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轴承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垫片,该第一垫片与型腔上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且该第一垫片还套设于上轴体外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上轴体外围,并密封接触。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装盖上端外围设置有若干道呈上下层分布的密封槽,且该密封槽内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与座体的型腔内壁接触,使该封装盖与座体形成密封装配。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中型腔的下内壁设置有用于将封装盖限定于座体中的卡簧,且该卡簧上端面与封装盖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中型腔的下内壁成型有环槽,所述卡簧卡嵌于该环槽中。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装盖整体收容于座体的型腔中,该座体下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测试扭矩的缺口。
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芯上端面向下开设有定位槽。
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芯中上轴体的外围设置有限位槽。
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螺丝外围还套设有第三密封圈,该第三密封圈与封装盖下端面接触,以形成密封结构。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支撑轴芯上端和下端,以此减小轴芯与座体之间的摩擦扭矩,从而实现更小的扭矩,并可提高运行精度,可适用于飞机或者需要更小阻尼力的阻尼器;所述座体中的型腔与轴芯中的油腔通过油孔连通,以在在灌注有阻尼油后,该轴芯能够相对座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全周旋转,且在旋转时,该轴芯的油腔与座体光滑的型腔内的阻尼油会被挤压以产生阻尼力,以达到双向全周旋转阻尼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轴芯的立体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座体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见图1

6所示,为一种双向全周旋转飞机阻尼器,其包括:座体1,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内壁光滑的型腔11,且该座体1上端开设有贯通该型腔11的轴孔12;轴芯2,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油腔21,且该轴芯2外侧设置有若干贯通该油腔21的油孔22,该轴芯2上端通过上轴承3安装于座体1上部,且该轴芯2上端穿过轴孔12伸出于该座体1上端面外;封装盖4,其固定安装于座体1中型腔11的下端,并密封接触;该封装盖4上部安装有下轴承5,所述轴芯2下端穿设固定于该下轴承5中;封装盖4具有贯通上下端面并与轴芯2中油腔21的下端开口对应的螺孔41;密封螺丝6螺旋固定于该螺孔41中,并将该螺孔41封堵;所述座体1中型腔11的内壁与轴芯2外壁及封装盖4上端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腔室及油腔21均灌注有阻尼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轴承3和下轴承4分别支撑轴芯2上端和下端,以此减小轴芯2与座体1之间的摩擦扭矩,从而实现更小的扭矩,并可提高运行精度,可适用于飞机;所述座体1中的型腔11与轴芯2中的油腔21通过油孔22连通,以在在灌注有阻尼油后,该轴芯2能够相对座体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全周旋转,且在旋转时,该轴芯的油腔21与座体1光滑的型腔内的阻尼油会被挤压以产生阻尼力,以达到双向全周旋转阻尼的目的。
25.所述油腔21内壁光滑,该轴芯2外部也光滑。
26.所述轴芯2上端成型有阶梯部23及位于该阶梯部23上端的上轴体24,该上轴承3固定套设于该阶梯部23上,且该上轴体24穿过所述的轴孔12伸出于该座体1上端面外,其保证
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其中,所述上轴承3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垫片31,该第一垫片31与型腔11上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2,且该第一垫片31还套设于上轴体24外围;所述第一密封圈32套设于上轴体24外围,并密封接触,以此保证装配结构的密封性处于较高状态。
27.所述轴芯2下端成型有变窄的下轴体20,该下轴体20插装固定于该下轴承5中。
28.所述封装盖4上端外围设置有若干道呈上下层分布的密封槽42,且该密封槽42内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3,该第二密封圈43与座体1的型腔11内壁接触,使该封装盖4与座体1形成密封装配,保证装配不会露油。
29.所述座体1中型腔11的下内壁设置有用于将封装盖4限定于座体1中的卡簧13,且该卡簧13上端面与封装盖4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14,即该卡簧13配合第二垫片14将封装盖4稳定的限定于座体1中。其中,所述座体1中型腔11的下内壁成型有环槽15,所述卡簧13卡嵌于该环槽15中。
30.所述封装盖4整体收容于座体1的型腔11中,该座体1下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测试扭矩的缺口16,其便于本实用新型安装,并可提高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31.所述轴芯2上端面向下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轴芯2中上轴体24的外围设置有限位槽26,该定位槽25及限位槽26均用于与外部的结构装配,可提高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32.所述密封螺丝6外围还套设有第三密封圈61,该第三密封圈61与封装盖4下端面接触,以形成密封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进或旋出密封螺丝6以调节轴芯2的油腔21容积,以此可调节阻尼力的大小。
33.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精度可达到

0.002~

0.006mm。
34.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密封圈均可更换,且还可以拧出密封螺丝6,以排出阻尼油,更换新的阻尼油,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即在长时间使用而造成损坏时,通过更换密封圈和阻尼油,以此实现修复,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轴承3和下轴承4分别支撑轴芯2上端和下端,以此减小轴芯2与座体1之间的摩擦扭矩,从而实现更小的扭矩,并可提高运行精度,可适用于飞机或者需要更小阻尼力的阻尼器;所述座体1中的型腔11与轴芯2中的油腔21通过油孔22连通,以在在灌注有阻尼油后,该轴芯2能够相对座体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全周旋转,且在旋转时,该轴芯的油腔21与座体1光滑的型腔内的阻尼油会被挤压以产生阻尼力,以达到双向全周旋转阻尼的目的。
36.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