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1935发布日期:2021-12-25 01:0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


背景技术:

2.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高层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用混凝泵车通过泵管传输到设计混凝土浇筑位置,由于混凝土泵送时的冲击力较大,需要在楼层里加固,一般情况是使用木方塞紧混凝土传料洞口和泵管之间的空隙,此方法容易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造成刚性破坏,造成混凝土的开裂、漏水等质量问题。由此,为减少混凝土泵送中完成结构的破坏,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施工且可重复利用,需要针对性的设计混凝土泵管安装架体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用以解决竖向混凝土泵管的便捷安装、固定减震以及安装架体的适应性和可循环性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包含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泵管架体,泵管架体包含连接于底板上的底架体、连接于顶板下方的顶架体、连接于底架体和顶架体之间的一组标准架体以及连接于标准架体与顶架体之间的夹持减震组件;
6.所述夹持减震组件包含夹震下杆、连接于夹震下杆上的夹震下挡板、连接于夹震下挡板上方的夹震上杆、连接于夹震上杆顶部的夹震顶板、连接于夹震上杆上部的横夹杆以及连接于横夹杆上的夹震管连箍,所述夹震管连箍内穿接泵管;所述夹震下杆下端插入标准架体上,夹震顶板插入顶架体内且夹震顶板在顶架体内上方设置有弹簧。
7.进一步的,所述底架体包含呈方形布置的底竖杆、水平连接于相邻底竖杆之间的底横杆、可拆卸连接于底竖杆中下部的底连箍、连接于底竖杆底部并与底板连接的底连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底横杆上的底剪刀撑。
8.进一步的,所述底剪刀撑顶部与标准架体可拆卸连接,底剪刀撑中心处还连接有应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
9.进一步的,所述标准架体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标竖杆、连接于标竖杆底部的标连箍,水平连接于相邻标连箍之间的标下横杆、连接于标竖杆上部的标外连板、水平连接于相邻标外连板之间的标上横杆、连接于标下横杆和标上横杆之间的标剪刀撑以及连接于标竖杆底部的标竖连筒。
10.进一步的,所述标竖连筒对应下标准架体中标竖杆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竖连筒高度不少于为100mm。
11.进一步的,所述标竖杆中部还固定连接有连筒,连筒外侧面连接有斜撑,所述斜撑与底板或下部结构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顶架体包含呈方形的顶竖杆、连接于定竖杆下部的顶连箍、水平连接于相邻顶连箍之间的顶下横杆、连接于顶竖杆上部的顶外连板、水平连接于相邻顶外连
板之间的顶上横杆、连接于顶下横杆和顶上横杆之间的顶剪刀撑以及连接于标竖杆顶部的顶垫板;所述顶垫板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且顶垫板与标竖杆可拆卸连接;标竖杆为管状件。
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高度适应夹震顶板至顶垫板之间的高度差,弹簧位于标竖杆内且分别与夹震顶板和顶垫板之间接触连接、分离式连接或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夹震管连箍为两个半环形箍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夹震管连箍合围直径适应泵管外径且二者连接处设置有防滑圈。
15.进一步的,所述横夹杆呈x形,交叉点处连接夹震管连箍;横夹杆与夹震上杆通过横连箍可拆卸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架体和顶架体的设置,其中底架体利于为上部结构提供基础支撑,顶架体一方面为下部结构提供顶部的支撑,另一方面为夹持减震组件提供了安装基础;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标准架体的设置,既利于适应性现场施工高度,又可通过预先可拆卸连接的连筒和斜撑,增强竖向和侧向的支承力;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减震组件的设置,利于对竖向泵管进行固定,且通过上部弹簧的设置,可在泵管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其向上的冲击力进行减缓;
20.本实用新型可最小化的减少混凝土泵送中对结构的破坏,以免造成对结构质量的损害,引起后期修补增加施工成本;此管架体系制造时成本较低,能多次使用,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图1是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底架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标准架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标准架体、连筒和斜撑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顶架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夹持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夹震管连箍及其连接结构俯视图。
28.附图标记:1

顶板、2

底板、3

底架体、31

底竖杆、32

底横杆、33

底连箍、34

底连板、35

底剪刀撑、4

标准架体、41

标竖杆、42

标下横杆、43

标连箍、44

标上横杆、45

标外连板、46

标剪刀撑、47

标竖连筒、5

顶架体、51

顶竖杆、52

顶下横杆、53

顶上横杆、54

顶连箍、55

顶外连板、56

顶剪刀撑、57

顶垫板、6

夹持减震组件、61

夹震下杆、62

夹震下挡板、63

夹震上杆、64

夹震顶板、65

弹簧、66

横夹杆、67

横连箍、68

夹震管连箍、7

泵管、8

连筒、9

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至如7所示,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架体系,包含连接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泵管架体,泵管架体包含连接于底板2上的底架体3、连接于顶板1下方的顶架体5、连接于底架体3和顶架体5之间的一组标准架体4以及连接于标准架体4与顶架体5之间的夹持减震组件6。
30.如图2所示,底架体3通过钢件制作而成。底架体3包含呈方形布置的底竖杆31、水平连接于相邻底竖杆31之间的底横杆32、可拆卸连接于底竖杆31中下部的底连箍33、连接于底竖杆31底部并与底板2连接的底连板34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底横杆32上的底剪刀撑35。
31.所述底剪刀撑35顶部与标准架体4可拆卸连接,底剪刀撑35中心处还连接有应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其中底连箍33连接底横杆32和底竖杆31,并通过销杆可拆卸连接。
32.如图3和图4所示,标准架体4通过钢件制成。标准架体4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标竖杆41、连接于标竖杆41底部的标连箍43,水平连接于相邻标连箍43之间的标下横杆42、连接于标竖杆41上部的标外连板45、水平连接于相邻标外连板45之间的标上横杆44、连接于标下横杆42和标上横杆44之间的标剪刀撑46以及连接于标竖杆41底部的标竖连筒47。
33.本实施例中,标竖连筒47对应下标准架体4中标竖杆41顶部套接或销接连接,标竖连筒47高度不少于为100mm。标竖杆41中部还固定连接有连筒8,连筒8外侧面连接有斜撑9,所述斜撑9与底板2或下部结构固定连接。其中连筒8与标竖杆41卡接,连筒8与斜撑9连接节点为铰接,可根据支撑角度进行调节而后固定。
34.如图5所示,顶架体5通过钢件制作而成。顶架体5包含呈方形的顶竖杆51、连接于定竖杆下部的顶连箍54、水平连接于相邻顶连箍54之间的顶下横杆52、连接于顶竖杆51上部的顶外连板55、水平连接于相邻顶外连板55之间的顶上横杆53、连接于顶下横杆52和顶上横杆53之间的顶剪刀撑56以及连接于标竖杆41顶部的顶垫板57。顶垫板57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且顶垫板57与标竖杆41可拆卸连接;标竖杆41为管状件。其中顶竖杆51根据后续弹簧65的直径设计其内径和壁厚。
35.如图6和图7所示,夹持减震组件6通过钢件制作而成。夹持减震组件6包含夹震下杆61、连接于夹震下杆61上的夹震下挡板62、连接于夹震下挡板62上方的夹震上杆63、连接于夹震上杆63顶部的夹震顶板64、连接于夹震上杆63上部的横夹杆66以及连接于横夹杆66上的夹震管连箍68,所述夹震管连箍68内穿接泵管7。夹震下杆61下端插入标准架体4上,夹震顶板64插入顶架体5内且夹震顶板64在顶架体5内上方设置有弹簧65。
36.本实施例中,弹簧65高度适应夹震顶板64至顶垫板57之间的高度差,弹簧65位于标竖杆41内且分别与夹震顶板64和顶垫板57之间接触连接、分离式连接或固定连接。夹震管连箍68为两个半环形箍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夹震管连箍68合围直径适应泵管7外径且二者连接处设置有防滑圈。横夹杆66呈x形,交叉点处连接夹震管连箍68;横夹杆66与夹震上杆63通过横连箍67可拆卸连接。应用时,根据泵管7在层间的高度,间隔设置夹震管箍和横夹杆66,横夹杆66与对应的竖杆通过抱箍连接,由此更好的固定泵管7。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