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

文档序号:27893489发布日期:2021-12-08 19:0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


背景技术:

2.刹车盘是汽车在制动时的重要部件,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大型载重车辆,现有的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是摩擦元件从两侧夹紧制动盘而产生制动,这种制动方式极容易造成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的快速磨损,因此需要一种力学性能更好的刹车盘用于刹车制动,由于同时刹车盘的长期摩擦会使得刹车盘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地散发,会影响刹车盘的本身强度,进而影响整个车辆的刹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包括刹车装置,安装在所述刹车装置上侧的夹持装置,安装在所述刹车装置侧面的散热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有第一刹车片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刹车片侧面安装有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管,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表面开设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侧面安装有转轴,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以及限位轮由碳化硅材料制成。所述碳化硅材料包括超精密切削sicp/al复合材料。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片前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侧开设有若干固定孔。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扇叶,所述扇叶侧面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侧面安装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块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外侧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和所述第二刹车片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片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夹持片之间安装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和所述圆孔插接配合,夹持杆两端安装有杆头,所述夹持片由碳化硅材料制成。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内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第二限位槽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片侧面安装有伸缩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该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中,通过限位轮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中转动连接,从而实现了整个装置对于车辆的刹车减速效果,由于整个装置并不是直接通过卡死车轮来给车辆减速的,因此对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磨损更小,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力学性能,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同时整个装置易于驾驶员多次短暂的连续刹车。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1的第一刹车片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1的第二刹车片结构示意图其一;
16.图4为实施例1的第二刹车片结构示意图其二;
17.图5为实施例1的夹持装置结构拆分图;
18.图6为实施例1的散热转轴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20.100、刹车装置;
21.110、第一刹车片;111、第一限位槽;112、固定块;1121、固定槽;1122、固定孔;
22.120、第二刹车片;121、第二限位槽;122、连接管;123、连接柱;124、连接孔;
23.200、夹持装置;
24.210、夹持片;211、转轴;212、限位轮;213、圆孔;
25.220、夹持杆;221、杆头;
26.230、伸缩杆;
27.300、散热装置;
28.310、扇叶;311、转动杆;312、固定杆;313、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请参阅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包括刹车装置100,安装在刹车装置100上侧的夹持装置200,安装在刹车装置100侧面的散热装置300,刹车装置100包括有第一刹车片110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1,第一刹车片110侧面安装有第二刹车片120,第二刹车片120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1,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管122,夹持装置200包括有夹持片210,夹持片210表面开设有限位轮212,
限位轮212侧面安装有转轴211,限位轮212和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优选采用碳化硅材料,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卫星轴承、激光反射镜和光学座架等高要求零件的新型工程材料,使得限位轮212和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提高了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通过限位轮212在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21中转动连接,从而实现了整个装置对于车辆的刹车减速效果,由于整个装置并不是直接通过卡死车轮来给车辆减速的,因此对于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的磨损更小,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同时整个装置易于驾驶员多次短暂的连续刹车,限位轮212和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所采用的是工件材料为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件基体为铝合金,增强相为碳化硅颗粒,碳化硅颗粒的杨氏模量为420000mpa,碳化硅颗粒的泊松比为0.14,碳化硅颗粒的传导率为81mj*mm*s*℃,碳化硅颗粒的比热容为427,铝合金材料的杨氏模量为70600mpa,铝合金材料的泊松比为0.34,铝合金材料的传导率为180mj*mm*s*℃,铝合金材料的比热容为880,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合了碳化硅和铝合金的优良特性,使得限位轮212和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的杨氏模量,泊松比,传导率,比热容都得到了提高,而膨胀系数相较于普通的钢材料更低,因此限位轮212和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的特性更好,同时本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最大应力值远小于碳化硅颗粒脆性断裂临界值,因此整个装置的力学性能相较于传统钢材质的刹车盘的力学性能更好。所述碳化硅材料包括超精密切削sicp/al复合材料。
33.本实施例中,第一刹车片110前侧安装有固定块112,固定块112前侧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22,便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车辆上。
34.进一步的,散热装置300包括有扇叶310,扇叶310侧面安装有转动杆311,转动杆311侧面安装有若干固定杆312,固定块112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21,固定杆312和固定槽1121固定连接,在刹车装置100运行的时候,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专门的装置以便于散热,当刹车装置100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转动杆311转动,进而带动扇叶310转动,快速散热,同时固定杆312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
35.更进一步的,扇叶310外侧安装有保护壳313,保护壳313和第二刹车片120固定连接,保护壳313保护内部的扇叶310,表面受到外界的损伤。
36.具体的,夹持片210表面开设有圆孔213,夹持片210之间安装有夹持杆220,夹持杆220和圆孔213插接配合,夹持杆220两端安装有杆头221,杆头221的半径优选大于夹持杆220的大小,避免夹持片210滑脱,夹持片210由碳化硅材料制成。
37.值得说明的是,连接管122内侧安装有连接柱123,第二限位槽121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24,通过连接柱123和连接管122螺纹连接以及连接柱123和连接孔124螺纹连接,将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固定安装在一起。
38.此外,夹持片210侧面安装有伸缩杆230,便于车辆通过伸缩杆230夹持控制整个装置。
39.本实施例中的力学性能好的刹车盘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限位轮212在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21中转动连接,从而实现了整个装置对于车辆的刹车减速效果,由于整个装置并不是直接通过卡死车轮来给车辆减速的,因此对于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的磨损更小,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同时整个装置易于驾驶员多次短暂的连续
刹车,在刹车装置100运行的时候,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专门的装置以便于散热,当刹车装置100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转动杆311转动,进而带动扇叶310转动,快速散热,同时固定杆312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连接柱123和连接管122螺纹连接以及连接柱123和连接孔124螺纹连接,将第一刹车片110和第二刹车片120固定安装在一起。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