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4814发布日期:2021-11-29 21:1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
3.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监控装置通常是固定安装在墙壁上的,因此不便于对其进行移动和携带,尤其是涉及在学校中使用的监控设备,当学生课余时间或者需要上户外课时,监控设备的无法移动就会造成无法对学生在室外时的实时监控,因此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以及身体状况出现不良反应时,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无法及时的发现,进而会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对校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具备可以对其进行携带以及根据情况进行方便的安装等优点,解决了监控设备的无法移动就会造成无法对学生在室外时的实时监控,因此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以及身体状况出现不良反应时,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无法及时的发现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外壳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为桶形的承载杆,承载杆上设置有监控本体,承载杆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上端与底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磁条,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承载杆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外壳外表面的螺纹环,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下端为弧形面的支撑腿,支撑腿上开设转动孔,转动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部,转轴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内部下端,螺纹环的内壁上开设有辅助槽,支撑腿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接在辅助槽内部的地锥。
9.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收纳槽呈十字形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且内部结构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承载杆下侧内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支撑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不与支撑杆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不与圆槽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环,齿环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圆槽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载块,承载块上设置有齿槽,齿环上的齿牙活动卡接在齿槽的内部,监控本体固定连接在承载块上。
11.优选的,所述承载杆的内壁上开设有为l形的滑动槽,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不与伸缩杆接触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竖槽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承载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电池,承载杆的外表面镶嵌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和储电池以及监控本体均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承载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不与伸缩槽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不与复位弹簧接触的一端为弧形,外壳的内壁上同样开设有与卡杆相互适配的伸缩槽,伸缩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槽呈十字形设置在承载杆的外表面且结构相同。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当需要对监控本体进行携带移动时,只需要转动支撑腿使其重新卡入收纳槽的内部,此时再次转动螺纹环,使得支撑腿上的地锥重新卡入辅助槽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腿不会随意的从收纳槽的内部脱离,此时再将底座与外壳的上端进行分离,向下按压监控本体,监控本体受力使得转盘以及伸缩杆向下进行移动,因此伸缩杆缩入支撑杆的内部,此时限位杆滑至滑动槽竖槽的底部,因此转动监控本体,监控本体受力带动转盘以及伸缩杆和支撑杆转动,因此限位杆滑动至滑动槽横槽的内部,进而滑动槽对限位杆进行限制,因此使得监控本体缩入承载杆的内部,进而方便将承载杆装入外壳的内部,因此方便对其进行携带以及安装,进而可以对学生在户外上课时所位于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因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避免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老师可以进行及时的制止,进而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进而保证校方与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7.2、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的螺纹环,向上转动螺纹环,螺纹环向上移动使得地锥从辅助槽的内部脱离,此时支撑腿不在受到螺纹环的限制,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因此发生转动,使得支撑腿从收纳槽的内部弹出,因此地锥插入地面,进而完成对外壳与地面之间的固定,保证监控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随意的移动,同时保证其监控画面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其抗风能力,同时将监控本体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因此使得监控本体能够得到良好的防护,避免在对其携带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提高其使用寿命。
18.3、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的收纳槽为四个且呈十字形,因此加大外壳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该设备在使用中更加的稳定和牢固,因此保证监控效果,避免出现监控画面模糊不清晰的现象。
19.4、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当监控本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监控角度时,向下按压齿环,齿环受力向下进行移动,此时弹簧发生收缩,因此齿环上的齿牙与承载块上的齿槽脱离,此时转动监控本体,监控本体受力带动承载块在连接轴上进行转动,因此完成对监控本体监控角度的调节,当调节完毕以后不在对齿环受力,弹簧发生扩张使得齿环上的齿牙与承载块上的齿槽重新卡接,进而完成对监控本体的固定,因此使得监控本体能够始终保持在所需要的的角度,进而使得监控本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因此提高监控效果。
20.5、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的储电池与监控本体的电性连接,因此
使得监控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在单独的牵扯外部电源线,因此使得其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设置的充电接口,进而可以方便对储电池进行电能补充,进而保证储电池能够对监控本体进行正常的供电,因此保证监控本体的正常使用。
21.6、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的卡杆,当承载杆装入外壳的内部时,卡杆受到外壳内壁的挤压,因此缩入承载杆所设置的伸缩槽的内部,当卡杆移动至外壳所开设的伸缩槽的位置时,复位弹簧释放推力将卡杆推入外壳所开设的伸缩槽的内部,因此完成对承载杆装入外壳内部时的固定,进而避免承载杆从外壳的内部随意脱离,因此保证监控本体的安全,避免其出现摔坏的现象,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监控本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与支撑杆结构示意前视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前视图。
29.图中:1外壳、101收纳槽、102支撑腿、103转动孔、104转轴、105扭力弹簧、106地锥、2底座、3磁条、4螺纹环、401辅助槽、5承载杆、501充电接口、502转盘、503圆槽、504弹簧、505齿环、506连接轴、507储电池、508限位杆、509滑动槽、510伸缩杆、511支撑杆、512拉簧、513复位弹簧、514卡杆、515伸缩槽、6监控本体、601承载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外壳1下端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为桶形的承载杆5,承载杆5上设置有监控本体6,承载杆5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上端与底座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磁条3,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承载杆5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32.支撑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外壳1外表面的螺纹环4,外壳1的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01,收纳槽101的内部设置有下端为弧形面的支撑腿102,支撑腿102上开设转动孔103,转动孔1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4,转轴104上设置有扭力弹簧105,扭力弹簧105的两个扭力臂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104的表面与转动孔103的内部,转轴104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01的内部下端,螺纹环4的内壁上开设有辅助槽401,支撑腿102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接在辅助槽401内部的地锥106,收纳槽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收纳槽101呈十字形设置在外壳1的外表面且内部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的螺纹环4,当需要使用监控本体6,向下拉动底座2,底座2受
力带动监控本体6从外壳1的内部脱离,因此将底座2放置在外壳1的上端,进而使得底座2上的磁条3与外壳1上的磁条3相互吸附,因此完成对监控本体6的固定和安装,进而向上转动螺纹环4,螺纹环4向上移动使得地锥106从辅助槽401的内部脱离,此时支撑腿102不在受到螺纹环4的限制,扭力弹簧105的两个扭力臂因此发生转动,使得支撑腿102从收纳槽101的内部弹出,因此地锥106插入地面,进而完成对外壳1与地面之间的固定,保证监控本体6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随意的移动,同时保证其监控画面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其抗风能力,当需要对监控本体6进行携带移动时,只需要转动支撑腿102使其重新卡入收纳槽101的内部,此时再次转动螺纹环4,使得支撑腿102上的地锥106重新卡入辅助槽401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腿102不会随意的从收纳槽101的内部脱离,此时再将底座2与外壳1的上端进行分离,因此将支撑杆511重新插入外壳1的内部,进而完成对监控本体6的收纳,因此使得该设备在进行携带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将监控本体6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因此使得监控本体6能够得到良好的防护,避免在对其携带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提高其使用寿命;
33.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承载杆5下侧内壁上的支撑杆511,支撑杆5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510,支撑杆5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簧512,拉簧512不与支撑杆511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510上,伸缩杆5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02,承载杆5的内壁上开设有为l形的滑动槽509,伸缩杆51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8,限位杆508不与伸缩杆510接触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动槽509竖槽的内部,转盘502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503,圆槽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04,弹簧504不与圆槽503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环505,齿环505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圆槽503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06,连接轴50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载块601,承载块601上设置有齿槽,齿环505上的齿牙活动卡接在齿槽的内部,监控本体6固定连接在承载块601上,承载杆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电池507,承载杆5的外表面镶嵌有充电接口501,充电接口501和储电池507以及监控本体6均电性连接,充电接口501和储电池507均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当监控本体6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监控角度时,向下按压齿环505,齿环505受力向下进行移动,此时弹簧504发生收缩,因此齿环505上的齿牙与承载块601上的齿槽脱离,此时转动监控本体6,监控本体6受力带动承载块601在连接轴506上进行转动,因此完成对监控本体6监控角度的调节,当调节完毕以后不在对齿环505受力,弹簧504发生扩张使得齿环505上的齿牙与承载块601上的齿槽重新卡接,进而完成对监控本体6的固定,因此使得监控本体6能够始终保持在所需要的的角度,进而使得监控本体6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因此提高监控效果;当监控本体6需要进行携带时,向下按压监控本体6,监控本体6受力使得转盘502以及伸缩杆510向下进行移动,因此伸缩杆510缩入支撑杆511的内部,此时限位杆508滑至滑动槽509竖槽的底部,因此转动监控本体6,监控本体6受力带动转盘502以及伸缩杆510和支撑杆511转动,因此限位杆508滑动至滑动槽509横槽的内部,进而滑动槽509对限位杆508进行限制,因此使得监控本体6缩入承载杆5的内部,进而方便将承载杆5装入外壳1的内部,因此方便对其进行携带;
34.承载杆5的外表面开设有伸缩槽515,伸缩槽5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13,复位弹簧513不与伸缩槽515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514,卡杆514不与复位弹簧513接触的一端为弧形,外壳1的内壁上同样开设有与卡杆514相互适配的伸缩槽515,伸缩槽5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槽515呈十字形设置在承载杆5的外表面且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的卡杆514,当承载杆5装入外壳1的内部时,卡杆514受到外壳1内壁的挤压,因此缩入承载杆5
所设置的伸缩槽515的内部,当卡杆514移动至外壳1所开设的伸缩槽515的位置时,复位弹簧513释放推力将卡杆514推入外壳1所开设的伸缩槽515的内部,因此完成对承载杆5装入外壳1内部时的固定,进而避免承载杆5从外壳1的内部随意脱离,因此保证监控本体6的安全,避免其出现摔坏的现象,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35.工作原理:该便携式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在使用时;
36.第一步:通过设置的螺纹环4,当需要使用监控本体6收,向下拉动底座2,底座2受力带动监控本体6从外壳1的内部脱离,因此将底座2放置在外壳1的上端,进而使得底座2上的磁条3与外壳1上的磁条3相互吸附,因此完成对监控本体6的固定和安装;
37.第二步:向上转动螺纹环4,螺纹环4向上移动使得地锥106从辅助槽401的内部脱离,此时支撑腿102不在受到螺纹环4的限制,扭力弹簧105的两个扭力臂因此发生转动,使得支撑腿102从收纳槽101的内部弹出,因此地锥106插入地面,进而完成对外壳1与地面之间的固定;
38.第三步:当需要对监控本体6进行携带移动时,只需要转动支撑腿102使其重新卡入收纳槽101的内部,此时再次转动螺纹环4,使得支撑腿102上的地锥106重新卡入辅助槽401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腿102不会随意的从收纳槽101的内部脱离,此时再将底座2与外壳1的上端进行分离;
39.第四步:向下按压监控本体6,监控本体6受力使得转盘502以及伸缩杆510向下进行移动,因此伸缩杆510缩入支撑杆511的内部,此时限位杆508滑至滑动槽509竖槽的底部,因此转动监控本体6,监控本体6受力带动转盘502以及伸缩杆510和支撑杆511转动,因此限位杆508滑动至滑动槽509横槽的内部,进而滑动槽509对限位杆508进行限制,因此使得监控本体6缩入承载杆5的内部,进而方便将承载杆5装入外壳1的内部,因此方便对其进行携带;
40.第五步:通过设置的卡杆514,当承载杆5装入外壳1的内部时,卡杆514受到外壳1内壁的挤压,因此缩入承载杆5所设置的伸缩槽515的内部,当卡杆514移动至外壳1所开设的伸缩槽515的位置时,复位弹簧513释放推力将卡杆514推入外壳1所开设的伸缩槽515的内部,因此完成对承载杆5装入外壳1内部时的固定。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