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7682发布日期:2022-06-04 1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第三输送管(5)和智能控制机构(6);过滤管(2),连接在第一输送管(1)的右端;第二输送管(3),连接在过滤管(2)的右端;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安装在第二输送管(3)的中部,所述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的下部设置有阀体(41),阀体(4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412),且阀体(41)的上端安装有上阀盖(42),所述上阀盖(4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顶罩(43),且顶罩(43)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固定板(431),所述上阀盖(42)的上端设置有下固定板(420),所述上固定板(431)和下固定板(420)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组外固定杆(430);第三输送管(5),安装在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的右端;智能控制机构(6),安装在两组外固定杆(430)的中部前方,所述智能控制机构(6)的右侧面上安装有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1)、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和第三输送管(5)之间相连通设置,且第一输送管(1)、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和第三输送管(5)之间的介质输送方向由左至右,并且各个管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1)内中部设置有阀口(415),且阀口(415)中堵塞有阀芯(435),所述阀芯(435)的中心固定有阀杆(434),且上固定板(431)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座(432),并且阀杆(434)的上端头安装在顶罩(43)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1)内左部开设有上输送通道(414),且上输送通道(414)的左端设置有入口端(411),所述阀体(41)内右部开设有下输送通道(416),且下输送通道(416)的右端设置有出口端(410),下输送通道(416)的底部设置有下凹槽(413),并且阀杆(434)和下凹槽(413)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431)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上连接座(432),且上连接座(432)和下固定板(420)之间设置有防护套(422),所述防护套(422)的上端外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上连接杆(433),上连接杆(433)的上端头固定在上连接座(432)上,所述防护套(422)的下端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下连接杆(421),且下连接杆(421)的下端头固定在下固定板(420)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34)的上部杆体套置在防护套(422)中,且阀杆(434)在垂直方向上伸缩活动,并且防护套(422)和阀杆(43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中上部设置有显示屏(63),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中下部设置有控制面板(62),所述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左部安装有流量表(61),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右部安装有压力表(64),所述智能控制机构(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两组外连接板(60),且每边的外连接板(60)的后端均套置在对应一侧的外固定杆(430)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包括:过滤管、第二输送管、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第三输送管和智能控制机构;过滤管连接在第一输送管的右端;输送管连接在过滤管的右端;智能阀门控制机构安装在第二输送管的中部,所述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的下部设置有阀体,且阀体的上端安装有上阀盖,所述上阀盖的上方平行设置有顶罩,输送管安装在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的右端;智能控制机构安装在两组外固定杆的中部前方,所述智能控制机构的右侧面上安装有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设置方便智能化操控阀门开启和关闭,且操作精准严实,避免发生介质泄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更加实用和智能化。更加实用和智能化。更加实用和智能化。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兰陵智控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6/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