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2051发布日期:2022-01-05 10: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水龙头作为控制水流大小和通断的设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现有的水龙头存在结构、功能单一等诸多缺点,难以与高品质生活较好地匹配。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各种饮水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问世,具体例如净热一体机、茶吧机、净水壶、茶饮机等。其中净热一体机作为饮水技术领域的新秀,可将原水进行过滤、加热并能直接给用户提供品质较高的饮用水的特点,并具有取水方便、占用空间小、功能集成化等优势,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现有的水龙头受限于传统的理念,不能与净热一体机的相关功能进行很好地适配,难以较好地满足用户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如果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能够更好地与净热一体机相适配的水龙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龙头支撑管、出水管路和水嘴组件,所述龙头主体安装于所述龙头支撑管上,所述龙头主体的悬臂端设有水嘴组件安装位,所述水嘴组件固设于所述水嘴组件安装位,所述龙头主体与所述龙头支撑管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路贯穿所述龙头主体和所述龙头支撑管并与所述水嘴组件连接;所述水龙头还设有排气管,于所述龙头主体和所述龙头支撑管的连接处设有排气管安装位,所述排气管固设于所述排气管安装位。
7.优选地,使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孔正对设置,所述排气孔位于背离所述龙头主体的出水部的一侧。
8.优选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转接管轴,所述龙头主体还包括安装端,所述转接管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端并与所述龙头主体固连设置,所述排气管安装位设于所述转接管轴上,所述排气管安装位位于所述安装端内。
9.优选地,使所述水嘴组件包括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悬臂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孔,所述出水接头限位锁止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出水管路包括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水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水路连通。
10.优选地,使所述出水接头还包括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包括环形分隔设置的第一出
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水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嘴配合安装的环形锁紧件,所述环形锁紧件内周设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稳流凸筋,所述稳流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下方。
11.优选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管路转接结构,所述管路转接结构上设有第一过渡通道、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三过渡通道;所述第一过渡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过渡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过渡通道与所述排气管气路连通设置。
12.优选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操控面板和电控板,所述操控面板与所述电控板电路连接,所述操控面板固设于所述龙头主体上并与所述龙头主体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控板固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3.所述管路转接结构上还设有卡线槽,所述水龙头还包括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穿经所述龙头支撑管并与所述电控板电力连接,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卡线槽卡接连接。
14.优选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一端与所述龙头支撑管的一端固连设置,所述安装管上设有管路转接结构固定位,所述管路转接结构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管内并与所述安装管固定连接。
15.优选地,使所述安装管上设有环形限位凸筋,所述龙头支撑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限位凸筋限位卡接设置,所述安装管的侧壁上设有连接位,于所述龙头支撑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位对位适配的限位孔,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经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连接位相连,以连接所述安装管和所述龙头支撑管;
16.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套设于所述安装管外且与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以将所述水龙头锁止于设定的安装位置。
17.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净热一体机,所述净热一体机包括过滤单元、加热储水单元和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水龙头,所述过滤单元经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设置,所述过滤单元经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的进水端水路连通设置,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的出水端经第三流体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经第四流体管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气路连通。
18.通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龙头及包括其的净热一体机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水龙头上设置排气管,使所述水龙头具有排气功能,进而使其能够对与其适配的需要进行排气的设备提供排气功能,避免相关设备由于内部压力过高而带来安全隐患。
20.2.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龙头主体上设置排气孔,使所述排气孔设置在位于背离所述龙头主体的出水部的一侧,并进一步使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孔正对设置,继而可以实现将排气引导至安全的位置,避免高温排气对用户造成伤害。
21.3.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嘴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出水接头,进一步使第一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水路连通,且使第二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水路连通,进而使所述水龙头能够对用户提供两种用水;例如将所述水龙头应用于净热一体机时,可以对用户提供经过滤后的冷水和经过滤、加热后的热水;使所述水龙头具有双出水的功能,并能更好地与净热一体机相适配,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2.4.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出水接头包括与所述出水嘴配合安装的环形锁紧件,并进一
步在所述环形锁紧件的内周设置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稳流凸筋,使所述环形锁紧件不仅能够起到对所述出水接头锁止固定作用,而且能够达到对出水起到稳流的效果,避免出热水时,造成热水的飞溅。
23.5.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龙头包括具有第一过渡通道、第二过渡通道和第三过渡通道的管路转接结构,可以将两个水路和一个气路引入所述水龙头,进而起到更好的流路过渡作用,也便于安装时的管路连接。
24.6.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龙头包括操控面板和电控板,使所述水龙头能够实现电力控制,继而使所述水龙头的使用更加智能化;将所述水龙头应用于净热一体机时,能够与净热一体机的主体部分起到更好的适配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另外,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管路转接结构上设置卡线槽,也有助于对导电线进行很好的约束,避免水龙头内部结构混乱。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的侧视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的主视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的剖视图;
29.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转接管轴的结构视图;
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转接管轴的剖视图;
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管路转接结构的结构视图;
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排气管的结构视图;
3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龙头主体的结构视图;
3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龙头主体的剖视图;
3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操控面板的结构视图;
3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出水接头的结构视图;
38.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环形锁紧件的结构视图;
3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安装管的结构视图;
40.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龙头所包括的锁紧结构的结构视图。
41.其中:
42.1龙头主体,11排气孔,12悬臂端,121定位孔,13安装端,14安装开口,
43.2龙头支撑管,21限位孔,
44.3水嘴组件,31出水接头,311第一出水管,312第二出水管,313出水嘴,32环形锁紧件,321稳流凸筋,
45.4排气管,
46.5转接管轴,
47.6管路转接结构,61第一过渡通道,62第二过渡通道,63第三过渡通道,64卡线槽,
48.7操控面板,
49.8容纳腔,
50.9安装组件,91安装管,911环形限位凸筋,92锁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2.如图1至图15所示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龙头支撑管2、出水管路和水嘴组件3,所述龙头主体1安装于所述龙头支撑管2上,所述龙头主体1的悬臂端12设有水嘴组件安装位,所述水嘴组件3固设于所述水嘴组件安装位,所述龙头主体1与所述龙头支撑管2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路贯穿所述龙头主体1和所述龙头支撑管2并与所述水嘴组件3连接;所述水龙头还设有排气管4,于所述龙头主体1和所述龙头支撑管2的连接处设有排气管安装位,所述排气管4固设于所述排气管安装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龙头主体1与所述龙头支撑管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龙头主体1与所述龙头支撑管2之间固连设置或者可转动连接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龙头主体1与所述龙头支撑管2可转动设置,以便于取水时调整所述水嘴组件3的出水角度。另外,所述出水管路的个数也不做具体限定,其可选择性地设为一个或多个,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场合的要求进行选择性适配;例如当所述水龙头作为净热一体机的出水龙头时,优选地使所述水龙头包括一个提供热水的出水管路,或包括一个提供热水的出水管路和一个提供冷水的出水管路。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水龙头上设置排气管4,使所述水龙头具有排气功能,进而使其能够对与其适配的需要进行排气的设备提供排气功能,避免相关设备由于内部压力过高而带来安全隐患。
5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龙头主体1上设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管4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孔11正对设置,所述排气孔11位于背离所述龙头主体1的出水部的一侧。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龙头主体1上设置排气孔11,使所述排气孔11设置在位于背离所述龙头主体1的出水部的一侧,并进一步使所述排气管4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孔11正对设置,进而可以实现将排气引导至安全的位置,避免高温热气对用户造成伤害。
54.作为前述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转接管轴5,所述龙头主体1还包括安装端13,所述转接管轴5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端13并与所述龙头主体1固连设置,所述排气管安装位设于所述转接管轴5上,所述排气管安装位位于所述安装端13内。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转接管轴5的一端设有多个卡爪,在所述安装端13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卡爪适配卡接的卡位,所述转接管轴5经所述卡爪与所述卡位卡接,以使所述转接管轴5与所述龙头主体1锁紧连接,使所述水龙头的安装更加方便。另外,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卡爪之间形成有所述排气管安装位,并在所述排气管4的侧壁上设置卡接结构(具体如图8所示),以使所述排气管4经所述卡接结构固定在所述转接管轴5上。
5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实施例、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及可变换的实施例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水嘴组件3包括出水接头31(如图12所示),所述出水接头31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出水管311和第二出水管312,所述悬臂端12设有向下延伸
的定位孔121,所述出水接头31限位锁止于所述定位孔121内,所述出水管路包括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第一出水管311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水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312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水路连通。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地使所述定位孔121向下并朝向接水位置倾斜设置,以便于用户接水。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嘴组件3包括具有第一出水管311和第二出水管312的出水接头31,进一步使第一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1水路连通,且使第二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12水路连通,进而使所述水龙头能够对用户提供两种用水;例如将所述水龙头应用于净热一体机时,可以对用户提供经过滤后的冷水和经过滤、加热后的热水;进而使所述水龙头具有双出水的功能,并能更好地与净热一体机相适配,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5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前述所有含有所述出水接头31的实施形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出水接头31还包括出水嘴313,所述出水嘴313包括环形分隔设置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1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12连通;如图13所示,所述水嘴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嘴313配合安装的环形锁紧件32,所述环形锁紧件32内周设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稳流凸筋321,所述稳流凸筋321位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下方。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环形锁紧件32的外周设有限位凸筋,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环形锁紧件32与所述出水接头31螺纹连接,当所述环形锁紧件32将所述出水接头31锁止于设定的安装位置时,所述限位凸筋与所述悬臂端12的端面相抵接;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所述出水接头31的安装可靠性,可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水管路的外周设置限位结构,在所述限位结构上设置安装孔,在安装时,连接件穿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龙头主体1的内部固连。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稳流凸筋321的数量不做具体的要求,只需达到能够使出水稳定流出即可。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出水接头31包括与所述出水嘴313配合安装的环形锁紧件32,具体如图13所示,并进一步在所述环形锁紧件32的内周设置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稳流凸筋321,使所述环形锁紧件32不仅能够起到对所述出水接头31锁止固定作用,而且能够达到对出水起到稳流的效果,避免出热水时,造成热水的飞溅。
57.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7所示,前述所有实施形式及可变换的实施形式还均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管路转接结构6,所述管路转接结构6上设有第一过渡通道61、第二过渡通道62和第三过渡通道63;所述第一过渡通道61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过渡通道62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过渡通道63与所述排气管4气路连通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过渡通道61和所述第二过渡通道62不做具体限定,其可选择性地使两者中的一个作为过流热水的过渡通道,两者中的另一个作为过流冷水的过渡通道。另外,所述管路转接结构6可选择性地设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龙头包括具有第一过渡通道61、第二过渡通道62和第三过渡通道63的管路转接结构6,可以将两个水路和一个气路引入所述水龙头,进而起到更好的流路过渡作用,也便于安装时的管路连接。
58.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前述所有实施形式及其可变换的实施形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操控面板7和电控板,所述操控面板7与所述电控板电路连接,所述操控面板7固设于所述龙头主体1上并与所述龙头主体1配合形成容纳
腔8,所述电控板固位于所述容纳腔8内;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龙头主体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操控面板7相适配的安装开口14,并使所述操控面板7与所述安装开口14适配连接;为了便于安装,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操控面板7的安装侧和所述龙头主体1中的一个上设置卡槽,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位适配的卡扣,所述控制面板经相互适配的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与所述龙头主体1卡接连接。为了进一步满足所述水龙头的穿线需求,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管路转接结构6上还设有卡线槽64,所述水龙头还包括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穿经所述龙头支撑管2并与所述电控板电力连接,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卡线槽64卡接连接。本技术通过使所述水龙头包括操控面板7和电控板,使所述水龙头能够实现电力控制,进而使所述水龙头的使用更加智能化;将所述水龙头应用于净热一体机时,能够与净热一体机的主体部分起到更好的适配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另外,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管路转接结构6上设置卡线槽64,也有助于对导电线进行很好的约束,避免水龙头内部结构混乱。
5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形式,前述所有实施形式及其可变换的实施形式还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水龙头还包括安装组件9,具体如图1至图3所示,使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安装管91,所述安装管91一端与所述龙头支撑管2的一端固连设置,所述安装管91上设有管路转接结构固定位,所述管路转接结构6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管91内并与所述安装管91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安装管91上设有环形限位凸筋911(如图14所示),所述龙头支撑管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限位凸筋911限位卡接设置,所述安装管91的侧壁上设有连接位,于所述龙头支撑管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位对位适配的限位孔21,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经所述限位孔21与所述连接位相连,以连接所述安装管91和所述龙头支撑管2;所述安装组件9还包括锁紧结构92(如图15所示),所述锁紧结构92套设于所述安装管91外且与所述安装管91螺纹连接,以将所述水龙头锁止于设定的安装位置。
6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净热一体机,所述净热一体机包括过滤单元、加热储水单元和前述任一实施形式所述的水龙头,所述过滤单元经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设置,所述过滤单元经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的进水端水路连通设置,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的出水端经第三流体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储水单元经第四流体管路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气路连通。在具体实施时,进一步优选地使所述净热一体机所包括的控制单元与所述水龙头所包括的操控面板7和电控板电力连接。在具体工作中,对所述净热一体机提供原水(自来水),原水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可直接经所述水嘴组件3对用户提供过滤后的冷水,还可使过滤后的净化水经所述加热储水单元加热后对用户提供饮用的热水。本技术所述净热一体机与具有所述操控组件的水龙头电力连接使所述净热一体机的使用更加智能化,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和生活品质。
61.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6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