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4214发布日期:2022-01-15 09:4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热水器的阀门,尤其涉及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燃气热水器通过排烟管与室外环境连通,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外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冷空气容易顺着排烟管进入热水器内部,造成热水器水路管路薄弱处冻裂,因此大部分燃气热水器都加装了电加热防冻裂装置,起到了一定防冻功能。电加热防冻裂装置必须在热水器通电状态下才能正常启动工作,有些用户有使用完热水器拔掉电源插头的习惯、或者家中停电、或者刚装修的房屋长时间不使用断电等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电加热装置无法启动,热水器管路冻裂。热水器水路通路通常为进水端为常开阀,出水端为常闭阀,如用户没有及时发现关闭进水阀,整机漏水,造成地板泡水,电气漏电等财产损失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防冻阀。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冻阀,包括有:
6.阀体,其内具有容置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均与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水接头接口以及与热交换器连接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8.进水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并用于排出热交换器中进水接口内的水;
9.出水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并用于排出热交换器中出水接口内的水;
10.阀芯,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具有过水部,并能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过水部分别与进水接头接口和进水接口以及进水排水口和出水排水口相流体连通,而在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过水部分别与进水接口和进水排水口以及出水接口和出水排水口相流体连通;以及
11.阀杆,一端穿过阀体和所述阀芯相连,另一端外伸于阀体外作为驱动端。
12.为了实现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的进水接口内的水和出水接口内的水都能分别从其对应的进水排水口和出水排水口中排出,优选地,所述过水部包括有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在所述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接头接口和进水接口相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排水口和出水排水口相流体连通;在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
进水接口和进水排水口相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出水接口和出水排水口相流体连通。这样在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进水接口内的水依靠其重力可以从进水排水口中排出,出水接口内的水依靠其重力可以从出水排水口中排出,从而实现进水接口以及出水接口中的水能彻底排尽。
13.为了能够在阀芯内优化地设置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包括有夹角呈锐角并相连通的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所述第二过水通道包括有夹角呈锐角并相连通的第三过水管和第四过水管,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相对设置。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的夹角为72
°
,所述第三过水管和第四过水管的夹角为72
°

15.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如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所述机壳内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接口与进水接口对接,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管对接,所述出水接口与所述出水管对接,所述进水排水口和出水排水口均连接到机器外部与大气连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阀体上集成有进水接头接口、进水接口、出水接口、进水排水口以及出水排水口,并设置有与阀杆联动的阀芯,只需转动阀杆即可实现供水和排水功能的转换,为实现燃气快速式热水器的自动控制提供一种防冻阀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具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只需在热水器的进冷水管道上加装该装置即可,无需改变热水器的其他结构,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冬季防冻状态时的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安装在热水器上处于正常进水状态时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安装在热水器上处于冬季防冻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防冻阀包括有阀体1,该阀体1具有容置腔10,并且在阀体1上开设有均与容置腔10相连通的进水接头接口11以及与热交换器4连接的进水接口12和出水接口13,还包括有设置在阀体1上的进水排水口14,该进水排水口14与容置腔10相连通并用于排出热交换器4中进水接口12内的水,阀体1上还设置有出水排水口15,该出水排水口15与容置腔10相连通并用于排出热交换器4中出水接口13内的水,另外,在容置腔10内还设置有阀芯2,该阀芯2具有过水部,并能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阀芯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过水部分别与进水接头接口11和进水接口12
以及进水排水口14和出水排水口15相流体连通,而在阀芯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过水部分别与进水接口12和进水排水口14以及出水接口13和出水排水口15相流体连通;最后,还包括有一端穿过阀体1和阀芯2相连的阀杆5,该阀杆5的另一端外伸于阀体1外作为驱动端,通过在阀体1上集成有进水接头接口11、进水接口12、出水接口13、进水排水口14以及出水排水口15,并设置有与阀杆联动的阀芯2,只需转动阀杆即可实现供水和排水功能的转换。
25.具体地,如图5和6所示,为了实现热水器的热交换器4的进水接口12内的水和出水接口13内的水都能分别从其对应的进水排水口14和出水排水口15中排出,过水部包括有第一过水通道21和第二过水通道22,在阀芯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过水通道21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接头接口11和进水接口12相流体连通,第二过水通道22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排水口14和出水排水口15相流体连通;在阀芯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过水通道21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接口12和进水排水口14相流体连通,第二过水通道22的两端分别对应与出水接口13和出水排水口15相流体连通。这样在阀芯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进水接口12内的水依靠其重力可以从进水排水口14中排出,出水接口13内的水依靠其重力可以从出水排水口15中排出,从而实现进水接口12以及出水接口13中的水能彻底排尽。而为了能够在阀芯2内优化地设置第一过水通道21和第二过水通道22,第一过水通道21包括有夹角呈锐角并相连通的第一过水管211和第二过水管212,第二过水通道22包括有夹角呈锐角并相连通的第三过水管221和第四过水管222,第一过水通道21和第二过水通道2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水管211和第二过水管212的夹角为72
°
,第三过水管221和第四过水管222的夹角为72
°
。最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如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包括有机壳3以及设置机壳3内的热交换器4,热交换器4包括有进水管41以及出水管42,进水接头接口11与进水接口12对接,进水接口12与进水管41对接,出水接口13与出水管42对接,进水排水口14和出水排水口15均连接到机器外部与大气连通。
26.综上,本防冻阀在进水和排水状态下的水路通路具体如下:
27.正常状态时(参考图3和5),第一过水通道21的第一过水管211与进水接头接口11、第一过水通道21的第二过水管212与进水接口12相流体连通,而第二过水通道22的第三过水管221与进水排水口14,第二过水通道22的第四过水管222与出水排水口15相流体连通;
28.冬季预防冻裂时(参考图4和6),旋转阀杆5外的旋钮50,此时第一过水通道21的第一过水管211与进水排水口14、第二过水管212与进水接口12相流体连通,第二过水通道22的第三过水管221与出水排水口15、第四过水管222与出水接口13相流体连通,这样进水接口12和出水接口13内的水依靠其重力可以从出水排水口15和进水排水口14中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