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6051发布日期:2022-01-15 09:4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热水器的阀门,尤其涉及一种防冻阀以及应用有该防冻阀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燃气热水器通过排烟管与室外环境连通,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外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冷空气容易顺着排烟管进入热水器内部,造成热水器水路管路薄弱处冻裂,因此大部分燃气热水器都加装了电加热防冻裂装置,起到了一定防冻功能。电加热防冻裂装置必须在热水器通电状态下才能正常启动工作,有些用户有使用完热水器拔掉电源插头的习惯、或者家中停电、或者刚装修的房屋长时间不使用断电等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电加热装置无法启动,热水器管路冻裂。热水器水路通路通常为进水端为常开阀,出水端为常闭阀,如用户没有及时发现关闭进水阀,整机漏水,造成地板泡水,电气漏电等财产损失和安全问题。
3.为此,如一专利号为zl201020217544.0(授权公告号为cn201696668u)的中国实用新型《热水器用防冻阀》,其包括阀体和阀球,所述阀体内沿顺时针方向水平设有进水口、排水口、第三出口和出水口,且第三出口处设有堵头;所述阀球内设有呈t型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在进水状态下,第一通道与进水口相通,第二通道与第三出口相通,第三通道与出水口相通,在排水状态下,第一通道与出水口相通,第二通道与排水口相通,第三通道与第三出口相通,使用时阀球旋转90度便可以实现进水和排水的切换,但该防冻阀存在如下缺陷:当阀球由于在长时间的转动过程中容易与阀体内的密封环产生间隙,导致发生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发生漏水现象的防冻阀。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冻阀,包括有:
7.阀体,其内具有容置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均与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8.阀芯,能移动地设置在上述容置腔内,并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及
9.阀杆,一端穿过阀体和阀芯相连,另一端外伸于阀体外作为驱动端,其中,所述阀芯具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在所述阀杆带动阀芯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与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流体连通,在所述阀杆带动阀芯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过水通道与对应的出水口和排水口连通。
10.为了方便用户直接通过提拉的方式控制阀芯的移动,优选地,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手指穿过的提拉部,所述阀杆的一端具有能钩设在所述阀芯上的至少两个钩部,
对应地,所述阀芯具有供各个钩部钩设的嵌槽。
11.为了能够实现阀体的进水口能够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优选地,所述阀体的进水口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呈倒置“l”型,所述进水口位于倒置“l”型的竖向端,所述排水口位于倒置“l”型的横向端,而所述出水口则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之间。这样热水器进水接头上集成了排水防冻阀的功能,一阀两用,既是进水接头,又是排水防冻阀。
12.为了适应阀体的进水口能够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的设计,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更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包括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应的第一过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过水通道包括有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第三过水口和所述排水口相对应的第四过水口。
13.为了避免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与各自对应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排水口之间因配合不紧密而发生漏水现象,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的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的口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对应地,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的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
14.进一步地,第一过水通道位于第二过水通道之上。由于防冻阀的第一过水通道位于第二过水通道之上,为此该防冻阀的阀芯运动只有两个挡位,推至最下面即为进水挡位,提至最上面即为排水防冻挡位,结构简单牢靠。
15.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包括有机壳,所述机壳内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通过所述出水口直接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阀体的进水口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阀体上集成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排水口,并在阀芯上设置可与各通道连通的管道,只需移动阀芯即可实现供水和排水功能的转换,为实现燃气快速式热水器的自动控制提供一种防冻阀的实现方式,同时,两个过水通道的设计使得阀芯的运动方式可以由旋转转变为移动,能较好地避免发生阀芯和密封环长时间工作后产生间隙,防止水外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具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只需在热水器的进冷水管道上加装该装置即可,无需改变热水器的其他结构,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冬季预防冻裂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冻阀处于冬季预防冻裂时排水状态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芯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芯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5的剖视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上安装有防冻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该防冻阀包括有阀体1,其内具有容置腔10,阀体1上开设有均与容置腔10相连通的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排水口13,还包括有能移动地设置在上述容置腔10内的阀芯2,该阀芯2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及一端穿过阀体1和阀芯2相连的阀杆3,而阀杆3的另一端则外伸于阀体1外作为驱动端,其中,阀芯2具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21和第二过水通道22,在阀杆3带动阀芯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过水通道21与对应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相流体连通,在阀杆3带动阀芯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二过水通道22与对应的出水口12和排水口13连通,通过在阀体1上集成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以及排水口13,并在阀芯2上设置可与各通道连通的管道,只需移动阀芯2即可实现供水和排水功能的转换,为实现燃气快速式热水器的自动控制提供一种防冻阀的实现方式,同时,两个过水通道的设计使得阀芯2的运动方式可以由旋转转变为移动,能较好地避免发生阀芯2和密封环长时间工作后产生间隙,防止水外漏。
28.具体地,为了方便用户直接通过提拉的方式控制阀芯2的移动,阀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手指穿过的提拉部31,阀杆3的一端具有能钩设在阀芯2上的至少两个钩部32,对应地,阀芯2具有供各个钩部32钩设的嵌槽23,通过各个钩部32与嵌槽23相连,从而实现阀杆3与阀芯2的相连接。
29.另外,为了能够实现阀体1的进水口11能够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阀体1的进水口11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进水口11与排水口13呈倒置“l”型,进水口11位于倒置“l”型的竖向端,排水口13位于倒置“l”型的横向端,而出水口12则位于进水口11与排水口13之间。这样热水器进水接头上集成了排水防冻阀的功能,一阀两用,既是进水接头,又是排水防冻阀。本实施例为了适应阀体1的进水口11能够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的设计,优选地,第一过水通道21相对于第二过水通道22更靠近出水口12,第一过水通道21包括有与进水口11相对应的第一过水口211和出水口12相对应的第二过水口212,第二过水通道22包括有与出水口12相对应的第三过水口221和排水口13相对应的第四过水口222。由于防冻阀的第一过水通道21相对于第二过水通道22更靠近出水口12,即位于第二过水通道22之上,为此该防冻阀的阀芯2运动只有两个挡位,推至最下面即为进水挡位,提至最上面即为排水防冻挡位,结构简单牢靠。另外,为了避免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22与各自对应的进水口11、出水口12以及排水口13之间因配合不紧密而发生漏水现象,第一过水通道21的第一过水口211和第二过水口212的口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1a和第二密封圈21b,对应地,第二过水通道22的第三过水口221和第四过水口2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2a和第四密封圈22b。
3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防冻阀的热水器(参见图9),包括有机壳4,机壳4内的热交换器41,热交换器41包括有进水管42以及出水管43,阀体1通过出水口12直接连接在所述进水管42上,阀体1的进水口11直接作为进水口接头,安装时只需在热水器的进冷水管道上加装该装置即可,无需改变热水器的其他结构。
31.综上述,本防冻阀的使用过程如下:
32.a、当燃气热水器需要正常运行时,推动带有提拉部31的钥匙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阀芯2移动到容置腔10的最底部,此时阀芯2的第一过水通道21与对应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
12相流体连通,水由进水管42流入热水器,热水器正常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
33.b、当燃气热水器需要排水(排尽热水器内的水以防冻坏)时,首先打开热水器出水接头上的泄压阀(见图5),然后将带有提拉部31的钥匙向上拔,带动阀芯2向上运动,此时阀芯2的第二过水通道22与对应的出水口12和排水口13连通,此时热水器进出水口12均与大气连通,热水器内部的水沿着图2中的水流方向流出,完成排水动作,从而防止热水器冻坏,状态如图1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