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
背景技术:2.球阀是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现有的部分球阀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会聚集较多的杂质污垢,可能会导致阀体的堵塞,需要将阀体拆开才能将污垢排出,过程比较繁琐,清洁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方便排污,同时,可有效防止阀体的堵塞,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包括阀体和排污组件;
5.阀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阀体内配合有阀球,所述阀体的顶部设有阀杆,且阀杆穿过阀体与阀球的顶部固定连接,且阀体的底部设有筒座,所述筒座内间隙配合有排污座,所述阀体上设有驱动组件;
6.排污组件:包括下圆槽、中圆槽、排污槽和密封座,所述下圆槽设于排污座的底面,所述中圆槽设于下圆槽的顶面,所述排污槽设于中圆槽的顶面,且排污槽与阀球的内部连通,所述密封座与排污槽对应配合。
7.进一步的, 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密封盘和限位盘,所述密封盘设于密封座的底面,且密封盘与中圆槽对应配合,所述限位盘设于密封盘的底面,且限位盘与下圆槽对应配合,排污组件可通过将密封座与排污槽脱离,并使限位盘脱离出下圆槽,即可将阀球内聚集的污垢从排污槽排出。
8.进一步的,还包括环形槽和密封圈,所述环形槽设于密封盘的表面边缘处,所述密封圈嵌于环形槽内,在密封座与排污槽对应配合后,此时密封圈与中圆槽的顶面对应贴合,同时利用密封盘的压力,可使密封圈通过发生形变与中圆槽的顶面紧密贴合,进而可实现密封座与排污槽之间的密封。
9.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槽、滑环和密封环,所述密封槽设于筒座的内侧顶部,所述滑环设于密封槽的底面,所述密封环设于阀球的底侧,且密封环和滑环对应配合,利用滑环和密封环的配合,可避免流体介质进入筒座而发生泄漏。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架、导杆、上楔块和弹簧,所述支架设于筒座的底面,所述导杆的顶端贯穿支架的底面与限位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楔块设于导杆的底
端,所述弹簧套接在导杆上,且弹簧位于支架和上楔块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架板、螺杆和下楔块,所述架板设于排水端的底侧,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架板的侧面,所述下楔块通过底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且上楔块和下楔块的斜面对应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可通过转动螺杆,实现下楔块的直线滑动,下楔块通过与上楔块的配合,即可实现下楔块的向上移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继而可通过导杆带动密封座与排污槽配合,即可实现排污槽的密封,反之,反向转动螺杆,下楔块随着弹簧自动复位,当限位盘完全脱离下圆槽后,即可实现阀球内污垢的自动排出。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具有以下好处:
13.1、本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的排污组件可通过将密封座与排污槽脱离,并使限位盘脱离出下圆槽,即可将阀球内聚集的污垢从排污槽排出,利用滑环和密封环的配合,可避免流体介质进入筒座而发生泄漏。
14.2、本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可在密封座与排污槽对应配合后,此时密封圈与中圆槽的顶面对应贴合,同时利用密封盘的压力,可使密封圈通过发生形变与中圆槽的顶面紧密贴合,进而可实现密封座与排污槽之间的密封。
15.3、本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的驱动组件可通过转动螺杆,实现下楔块的直线滑动,下楔块通过与上楔块的配合,即可实现下楔块的向上移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继而可通过导杆带动密封座与排污槽配合,即可实现排污槽的密封,反之,反向转动螺杆,下楔块随着弹簧自动复位,当限位盘完全脱离下圆槽后,即可实现阀球内污垢的自动排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阀体、11进水端、12排水端、13阀球、14阀杆、2筒座、21排污座、3排污组件、31下圆槽、32中圆槽、33排污槽、34密封座、35密封盘、36限位盘、4环形槽、41密封圈、5密封槽、51滑环、52密封环、6驱动组件、61支架、62导杆、63上楔块、64弹簧、65架板、66螺杆、67下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包括阀体1和排污组件3;
22.阀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端11和排水端12,阀体1内配合有阀球13,阀体1的顶部设有阀杆14,且阀杆14穿过阀体1与阀球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阀体1的底部设有筒座2,筒座2内间隙配合有排污座21,阀体1上设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支架61、导杆62、
上楔块63和弹簧64,支架61设于筒座2的底面,导杆62的顶端贯穿支架61的底面与限位盘36的底面固定连接,上楔块63设于导杆62的底端,弹簧64套接在导杆62上,且弹簧64位于支架61和上楔块63之间,驱动组件6还包括架板65、螺杆66和下楔块67,架板65设于排水端12的底侧,螺杆6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架板65的侧面,下楔块67通过底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66上,且上楔块63和下楔块67的斜面对应滑动连接;
23.排污组件3:包括下圆槽31、中圆槽32、排污槽33和密封座34,下圆槽31设于排污座21的底面,中圆槽32设于下圆槽31的顶面,排污槽33设于中圆槽32的顶面,且排污槽33与阀球13的内部连通,密封座34与排污槽33对应配合,排污组件3还包括密封盘35和限位盘36,密封盘35设于密封座34的底面,且密封盘35与中圆槽32对应配合,限位盘36设于密封盘35的底面,且限位盘36与下圆槽31对应配合。
24.其中:还包括环形槽4和密封圈41,环形槽4设于密封盘35的表面边缘处,密封圈41嵌于环形槽4内;还包括密封槽5、滑环51和密封环52,密封槽5设于筒座2的内侧顶部,滑环51设于密封槽5的底面,密封环52设于阀球13的底侧,且密封环52和滑环51对应配合。
25.反向转动螺杆66,下楔块67随着弹簧64自动复位,当限位盘36完全脱离下圆槽31后,即可实现阀球13内污垢的自动排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排污的防堵塞球阀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转动螺杆66,实现下楔块67的直线滑动,下楔块67通过与上楔块63的配合,即可实现下楔块67的向上移动,弹簧64处于压缩状态,继而可通过导杆62带动密封座34与排污槽33配合,在密封座34与排污槽33对应配合后,此时密封圈41与中圆槽32的顶面对应贴合,同时利用密封盘35的压力,可使密封圈41通过发生形变与中圆槽32的顶面紧密贴合,进而可实现密封座34与排污槽33之间的密封,反之,反向转动螺杆66,下楔块67随着弹簧64自动复位,当限位盘36完全脱离下圆槽31后,即可实现阀球13内污垢的自动排出,利用滑环51和密封环52的配合,可避免流体介质进入筒座2而发生泄漏。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