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776发布日期:2021-12-29 17:3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喇叭工作时,音圈带动音膜推动空气发声,同时会产生一个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当喇叭振幅越来越大时,音量越来越大,需要的驱动力越来越大,喇叭后腔产生的音波通过中框的空气传到终端的中框,再通过中框传到后盖,从而引起中框和后盖的震动,而后盖与中框与人体接触,后盖与中框的震动使得与人接触的部位会带来震动的不适感,喇叭工作时带来的反作用力也越来越大,这时反作用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另外,手机集成了很多器件,震动传到其他器件可能会带来性能损失甚至寿命缩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后盖;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后盖相对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呈流体状,所述减震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后盖抵接,另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池相对应。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非牛顿流体;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弹性材质,密封包裹所述非牛顿流体。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电池抵接,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电池抵接的部分设置有导热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分为:导热区,与所述电池相抵接,所述导热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内装有导热液;减震区,至少部分与所述电池抵接,所述减震区处设有非牛顿流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子减震装置,多个所述子减震装置阵列式分布。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子减震装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粘接于所述后盖和/或所述电池。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减震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后盖粘接,另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池粘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中框,所述后盖通过胶体与所述中框的边缘连接,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中框固定。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的体积大于所述减震装置的体积与所述电池的体积之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后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1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终端设备中设置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为流体状,当扬声器的震动通过空气传递到后盖时,减震装置与后盖抵接,流体状的减震装置可以减轻后盖的震动;另外,减震装置在另一侧,减震装置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电池抵接,与电池抵接,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电池处设置不利于散热且防震效果不好的缓震泡棉,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后盖与电池相对应区域的震动。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8.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3.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中设置扬声器(又称喇叭),扬声器工作时,音圈会带动音膜推动音膜前部的空气发声,同时会产生一个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即音膜会推动音膜后部的空气发声。随着扬声器对音量要求越来越大,扬声器音膜的振幅也越来越大,则需要驱动音膜的驱动力也越来越大,扬声器的后腔产生震动通过中框的空气传到终端的中框,再通过中框传到后盖,从而引起中框和后盖的震动,而后盖与中框与人体接触,后盖与中框的震动使得与用户接触的部位因震动而带来不适感,用户体验感不佳。
24.另外,终端设备中集成了很多电子器件,由于扬声器工作时音膜震动带来的反作用力也越来越大,这时反作用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如扬声器音膜的震动传到终端设备的其他器件可能会带来性能损失甚至寿命缩短的风险,因此减少扬声器的音膜震动对终端设备的中框、后盖以及内部电子器件的影响,越来越紧迫。
25.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一段时间会膨胀,因此在后盖对应电池区域的位置,需要留有膨胀间隙,因此在填充的缓震泡棉之前需要考虑电池的膨胀间隙,以此设定缓震泡棉的填充量。若缓震泡棉的填充量太多,鼓起的电池通过缓震泡棉将后盖顶起,不仅影响终端设备的外观,也无法减弱扬声器产生的震动对后盖的震动感。
26.为解决上述遇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后盖10、电池20以及减震装置30。其中,电池20,电池20与后盖10相对设置;减震装置30,减震装置30呈流体状,一侧与后盖10抵接,另一侧的至少部分与电池20抵接。
27.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翻译机、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等。在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8.终端设备的后盖10可以将终端设备内的各种电子器件包裹其内,此外,后盖10还可以影响整个终端设备的外观,因此维持后盖10不变形对整个终端设备的外观以及内部电子器件的保护至关重要。电池20与后盖10相对设置,是指,后盖10所包裹在内的电子器件中包括电池20,而电池20的其中一侧面与后盖10的内表面相对,但不接触,电池20与后盖10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可以在电池20膨胀后不会将后盖10顶起,使后盖10脱离终端设备或鼓起后影响终端设备的美观。
29.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包括减震装置30,减震装置30呈流体状,是指减震装置30可以流动。减震装置30位于电池20与后盖10之间的间隙中。减震装置30位于电池20与后盖10之间的间隙中,可以是减震装置30的两侧分别与电池20和后盖10抵接,也可以是减震装置30的其中一侧与后盖10抵接,减震装置30的另一侧与电池20不抵接。
30.当减震装置30的一侧与后盖10抵接,另一侧与电池20不抵接时,减震装置30的另一侧与电池20不接触,电池20膨胀时,只有膨胀到一定程度才会与减震装置30接触,因此,留给电池20膨胀的间隙比较大。
31.当减震装置30的两侧分别与电池20和后盖10抵接时,在电池20膨胀后,使得电池20与后盖10之间的间隙距离变小,从而挤压减震装置30,由于减震装置30呈流体状,减震装置30在电池20与后盖10的缓慢挤压下可以向减震装置30的侧部方向变形,从而避免因电池20的膨胀而顶起后盖10,使后盖10变形。
32.此外,减震装置30的两侧均与电池20和后盖10抵接,虽然减震装置30是流体,但减震装置30依旧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后盖10,从而在后盖10遭受震动时,减震装置30支撑后盖10,使后盖10的振幅减小。从而减少后盖10与用户接触的部位因震动而带来不适感。
33.另外,当减震装置30的其中一侧与后盖10抵接,另一侧不与电池20抵接时,电池20膨胀后与减震装置30的接触,减震装置30的变形与减震装置30的两侧分别与后盖10和电池20接触时,减震装置30受压变形一致。
34.在终端设备中设置减震装置30,减震装置30为流体状,当扬声器的音膜震动,音膜后端震动通过空气传递到后盖10,由于减震装置30与后盖10抵接,流体状的减震装置30可以减轻后盖10的震动,一方面,减震装置30与后盖10抵接后,减震装置30自身的重量减小了后盖10的振幅,从而减少了后盖10在与人体接触时的震动感。若要使后盖10震动,则需要大的音量和振幅才可以,因此可以减少音量低时的震动感。
35.另外,减震装置30在另一侧,减震装置30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电池20抵接,与电池20抵接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电池20处设置不利于散热且防震效果不好的缓震泡棉,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后盖10与电池20相对应区域的震动。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震装置30包括非牛顿流体31和密封套32。其中,密封套32为弹性材质,密封包裹非牛顿流体31。
37.具体地,非牛顿流体31,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非牛顿流体31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31。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
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31。
38.非牛顿流体31的主要特性是:流体的粘度会因为受到的压力或速度而变化,压力越大速度越快,粘度会增加,甚至可以成为暂时性的固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终端设备的扬声器在工作时,音圈会带动音膜推动音膜前部的空气发声,同时会产生一个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即音膜会推动音膜后部的空气发声,而音膜推动后部的空气发声,会通过容纳空间的空气传递到后盖10,从而引起后盖10的震动。
39.由于后盖10与减震装置30抵接,后盖10每震动一次,相当于后盖10给予非牛顿流体31瞬间的压力和快速的速度,又根据非牛顿流体31的特性,非牛顿流体31在受到压力或速度突然变化时,粘度会增加,从而呈现暂时性的固体。
40.固体状的非牛顿流体31,一方面,使后盖10的震动无法通过非牛顿流体31传递到终端设备的内部的其他电子器件。另一方面,由于后盖10与非牛顿流体31抵接,固态化的非牛顿流体31,不再变形,在后盖10震动时,从而可以阻止后盖10变形,进而阻止后盖10的震动,因此减少了后盖10在与人体接触时的震动感。
41.另外,非牛顿流体31还具有射流胀大、爬杆、无管虹吸或开口虹吸、湍流减阻等效应。其中,射流胀大是指,如果非牛顿流体31被迫从一个大容器,流进一根毛细管,再从毛细管流出时,可发现射流的直径比毛细管的直径大。射流的直径与毛细管直径之比,称为模片胀大率(或称为挤出物胀大比)。
42.爬杆效应是指,在一只有黏弹性流体(非牛顿流体31的一种)的烧杯里,旋转实验杆,对于黏弹性流体,却向杯中心流动,并沿杆向上爬,液面变成凸形,甚至在实验杆旋转速度很低时,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43.无管虹吸或开口虹吸是指,在虹吸实验时,将管子慢慢地从容器拨起时,可以看到虽然管子己不再插在液体里,液体仍源源不断地从杯中抽出,继续流进管里。湍流减阻是指,在加入高聚物添加剂后,猝发周期加大了,认为是高分子链的作用。
44.密封套32为弹性材质,是指密封套32可以弹性变形。非牛顿流体31被包裹在密封套32内,密封套32可以发生拉伸或收缩,可以随非牛顿流体31的流动改变形状,而不会限制非牛顿流体31的在受挤压时的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套32为橡胶套。橡胶密封套32将非牛顿流体31包裹其中,在电池20膨胀时,电池20向后盖10方向鼓起,从而使电池20与后盖10之间的间隙距离减小,挤压减震装置30。
45.由于电池20鼓起为缓慢鼓起,根据非牛顿流体31的特性,粘度不会变大,电池20鼓起会引起减震装置30中非牛顿流体31的变形。减震装置30向侧边变形,此时橡胶材质的密封套32会随非牛顿流体31的变形而变形。橡胶套质地柔软,韧性和弹性好,可以避免非牛顿流体31泄露出,避免损坏终端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
46.进一步地,减震装置30可以设置为一整个,减震装置30也可以由多个子减震装置组成。当减震装置30设置为一个时,减震装置30中的部分或全部与电池20抵接。减震装置30中的部分与电池20抵接是指,如图3所示,减震装置30的一侧全部与后盖10抵接,减震装置30的另一侧的其中一部分与电池20抵接,另一部分与终端设备中的其他电子器件抵接。
47.减震装置30中的全部与电池20抵接是指,如图4所示,减震装置30的一侧全部与后盖10抵接,减震装置30的另一侧全部与电池20抵接。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设置有多个子减震装置,多个子减震装置阵列式分布。
当减震装置30包括多个子减震装置时,可以是部分子减震装置设置在电池20区域,部分子减震装置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其他电子器件区域。
49.也可以是全部子减震装置设置在电池20区域。每个子减震装置都是独立的个体,即每个子减震装置具有独立的密封套32。当减震装置30包括多个子减震装置时,两个相邻子减震装置之间可以是邻接设置,也可以是间隔设置。
50.当子减震装置具有多个且间隔设置时,电池20膨胀挤压子减震装置,可以引起在电池20区域的子减震装置的变形。而非电池20区域的子减震装置无需被电池20挤压变形。另外,多个子减震装置呈阵列排列。
51.在安装过程中,多个子减震装置按照阵列式安装,方便且节省空间。在使用过程中,若其中一个子减震装置损坏,可单个或局部更换损坏的子减震装置,而无需更换整体的多个子减震装置,降低维修成本。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30与电池20抵接的部分设置有导热件。具体地,导热件设置在减震装置30靠近电池20的一侧。对应电池20区域的减震装置30设置有导热件,导热件内可以设置有导热液。导热件可以吸收电池20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后盖10和中框等零部件散发到终端设备的外部。从而避免热量过高导致电池20鼓起。
53.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装置30包括导热区和减震区。导热区与电池20相抵接,导热区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件。减震区的至少部分与电池20抵接,减震区内设有非牛顿流体31。
54.当减震装置30为一个时,减震装置30对应电池20的区域设置有导热件。此时导热件可以是独立于减震装置30外的结构,即导热件的一侧与减震装置30贴合,导热件的另一侧与电池20贴合。导热件的也可以包括独立的密封套,导热件的密封套内设置有导热液。在此实施例中,导热件可以由多个子导热件组成。排列方式可以是阵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5.当减震装置30为一个时,减震装置30对应电池20的区域设置有导热件。此时导热件是位于减震装置30内的结构,即,导热件位于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内。进一步地,减震装置30分为导热区和减震区。导热区包括至少一个导热件。减震装置30在减震区内设置非牛顿流体。
56.当减震装置30设置有多个子减震装置时,每个子减震装置各自包括一个密封套32,每个密封套32内各自设置有非牛顿流体31。导热件可以是独立于减震装置30外的结构。
57.当导热件是独立于减震装置30外的结构时,导热件可以设置在多个子减震装置对应电池20区域,此时,导热件可以一面与多个子减震装置贴合,另一面与电池20贴合。进一步地,导热件可以由多个子导热件组成。
58.当导热件是独立于减震装置30外的结构时,导热件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或多个子导热件,一个或多个子导热件与电池20抵接,减震装置30包括多个子减震装置。多个子减震装置中的部分与电池20抵接。
5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导热件由多个子导热件组成时,多个自导热件可以阵列式分布。上述提到的减震装置30由多个子减震装置组成时,多个子减震装置也可以阵列式分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中框40。由图2可知,中框40的一侧设置有屏幕90,另一侧设置有后盖10,中框40与后盖10固定连接。中框40与后盖10连接后,中框40与后盖1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60;电池20设置于容纳空间60内。再由图2所示,电池20与中框40固
定,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电池20无法向屏幕90方向鼓起,只能向后盖10方向鼓起。
61.电池20朝向后盖10的一侧与后盖10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30,减震装置30通过自身的变形可以避免电池20鼓起后对后盖10的挤压,从而保持终端设备的外观不变形。另外,减震装置30中的非牛顿流体31在固态化后,防止后盖10震动的同时,由于中框40与后盖10固定连接,因此也会避免中框40的震动。从而减少中款与用户接触的部位因震动而带来不适感,用户体验感佳。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30粘接于电池20和/或后盖10。由上述内容可知,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与后盖10抵接。具体地,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的一侧与后盖10粘接,从而保证减震装置30可以持续保持与后盖10的抵接,从而在后盖10震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的另一侧可以与电池20抵接,也可以与电池20间隔。当减震装置30的另一侧与电池20抵接时,可以只抵接不粘接,也可以粘接。
63.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与后盖10粘接,可以避免减震装置30在终端设备内移动,减震装置30的密封套32与电池20粘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防止减震装置30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在电池20膨胀挤压减震装置30时,可以使减震装置30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减震装置30局部受到挤压后,减震装置30中的非牛顿液体流走,使的电池20与后盖10抵接,造成后盖10鼓起而影响终端设备的外观。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减震装置30包括多个子减震装置时,多个子减震装置的一侧与后盖10粘接,多个子减震装置的另一侧与电池20粘接。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0通过胶体50与中框40的边缘连接固定。具体地,终端后盖10通过双面胶与中框40的边缘固定。采用双面胶固定后盖10与中框40,双面胶便宜、重量轻且粘度大,不仅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整体重量,还可以使后盖10与中框40的固定更加简单和便捷,降低后盖10与中框40连接的工艺难度以及节省成本。
6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20设置于容纳空间60内并与中框40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空间60的体积大于减震装置30的体积与电池20的体积之和。
67.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扬声器的后腔与容纳空间60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分别位于终端设备的顶端和底端。
68.如图3和图4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扬声器,且包括两个扬声器,分别为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两个扬声器分别位于终端设备的顶端和底端。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可以使终端设备实现立体音,音质效果更好,用户体验佳。
69.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均为开放后腔式扬声器,即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的后腔与容纳空间60连通,因此,第一扬声器70和第二扬声器80音圈产生的震动会通过容纳空间60的空气引起后盖10和中框40的震动。
70.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71.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
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72.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73.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74.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75.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76.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7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78.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