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7841发布日期:2022-01-26 19:3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大部分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各轴承润滑油量分配方式采用轴承进油通道上装设节流孔板限制流量的方式。轴承进油节流孔板的直径由主机厂家提前给定并预先装设在轴承部套上,机组正常运行润滑油总流量由润滑油泵提供,由各轴承节流孔板对各轴承进行油量分配。根据现有系统设计方式,各轴承的润滑油流量在机组运行中无法调整,机组在运行中各轴承的负载会有一些变化,另外因为轴系负载调整结果与设计值的偏差,各轴承不可避免会出现轴承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
3.大部分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进油管道上只有冷油器后的正常滤网(设计孔径较大),为了行业标准规范,其后的进油管道未设计滤网。机组停机阶段以及检修阶段的滤油工作,机组只能通过临时增设滤油机的方式加快油循环的进度,通常机组在其他工作完成后,油循环阶段会安排2~4天左右的工期以达到机组启动前润滑油质合格的要求。通过在各轴承进油管道末端增设可拆卸的润滑油滤网,可以有效提高油循环效率,减少油循环的时间和机组不必要的停机备用时间。
4.根据现有润滑油系统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汽轮发电机组在各轴承进油管道未设计滤网,停机检修期间润滑油过滤只能通过临时增设滤油机,影响润滑油过滤时间,导致机组启动前准备时间增加。同时各轴承的润滑油进油量在安装工作结束后就无法改变,即便在运行期间轴承金属温度升高或轴承工作异常,也无法在线对润滑油流量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润滑油系统各轴承油量在线调整和增设滤网的技术,合理利用设备改造,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包括:滤网、润滑油供油母管、油量调整阀、进油管道、压力监测系统和流量监测系统;
8.所述滤网的进口与润滑油供油母管相连通,所述滤网的出口与油量调整阀的入口相连;所述油量调整阀的出口与进油管道相连通;所述压力监测系统设置在油量调整阀两侧;所述流量监测系统设置在进油管道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10.所述滤网采取激光打孔形式制成。
11.所述滤网为可拆卸结构。
12.所述润滑油供油母管的入口连接润滑油系统冷油器后供油管道。
13.所述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油量调整阀两侧的第一压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压力测量装置。
14.所述第一压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压力测量装置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器相连。
15.所述流量监测系统为设置在油量调整阀的出口管道上的流量测量装置。
16.所述流量测量装置与第二信号处理器相连。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润滑油滤油过程可以有效缩短油循环时间,提高机组可用时间,同时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对于工作异常的轴承及时进行必要的润滑油流量调整,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型。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示意图。
22.其中:1-滤网,2-润滑油供油母管,3-油量调整阀,4-润滑油系统冷油器后供油管道,5-进油管道,6-压力监测系统,7-流量监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过滤及油量在线调整装置,包括滤网1;润滑油供油母管2;油量调整阀3;润滑油系统冷油器后供油管道4;各轴承润滑油进油管道5;压力监测系统6;流量监测系统7。
31.滤网1,所述滤网1采取激光打孔形式,进口与润滑油供油母管2相连接,出口与油量调整阀3的入口相连接;
32.润滑油供油母管2,所述润滑油供油母管2的入口连接润滑油系统冷油器后供油管道4,出口连接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的滤网2;
33.油量调整阀3,所述油量调整阀3的入口连接滤网1,出口连接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润滑油进油管道5;
34.压力监测系统6,所述压力监测系统6在所述油量调整阀3的进口管道上以及出口管道上,用于调整经过油量调整阀3的润滑油流量。
35.流量监测系统7,所述流量监测系统7在所述油量调整阀3的出口管道上,用于监测经过油量调整阀3的实际润滑油流量。
36.所述滤网1采取可拆卸结构。机组停止运行阶段,装入滤网1加快润滑油冲洗速度,待油质合格取出润滑油滤网;所述压力监测系统6包括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的进口管道上的第一压力测量装置61,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出口管道上的第二压力测量装置62。所述流量监测系统7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的出口管道上的第一流量测量装置71。
37.润滑油通过滤网1,进入油量调整阀3,进入各轴承的润滑油经过油量调整阀控制,最终进入各轴承润滑油进油管道。
38.滤网1,在检修和停机的油循环过滤阶段投入使用。润滑油油质可以最快速度达到机组启动前的要求水平,润滑油通过滤网1(此时滤网处于过滤状态),进入油量调整阀3(此时调整阀开至最大),最终进入各轴承润滑油进油管道。当润滑油油质符合启动要求后,将滤网1(此时滤网处于拆除状态)中的滤网拆除,以满足行业规范的要求。滤网1在上述运行方式下,在达到启动所需润滑油油质标准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节省油循环的时间。
39.油量调整阀3,在机组运行及停止的各工况均可投入使用。汽轮发电机组在各种工况下,润滑油先通过滤网1(停机阶段滤网投入工作,运行状态滤网拆除),再流经油量调整阀3(运行阶段调整阀初始位置是厂家给定的阀门开度),最后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润滑油进油管道。当轴承工作出现异常变化(温度或者稳定性异常),可以通过油量调整阀3调整润滑油流量至系统应达值。机组各种工况下均能满足轴承润滑油流量在线调整分配。
40.滤网1的控制策略如下:机组停机阶段或润滑油油质低于标准应达值阶段,滤网1
中的滤网应装入,所述部件应处于滤网工作状态。润滑油油质达到机组启动前标准要求后,滤网1中的滤网应及时拆除,此时滤网1不具备过滤功能,只是作为润滑油流经油量调整阀3前的通道。
41.油量调整阀3的控制策略如下:机组运行阶段,油量调整阀3的阀门开度应处于汽轮机厂家设计流量对应开度,如果运行中润滑油流量需要调整,则应调整油量调整阀3。调整过程应结合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的进口管道上的第一压力测量装置61以及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出口管道上的第二压力测量装置62,计算油量调整阀3前后的压力差,根据阀门流量特性曲线得到润滑油应达流量,并与设置在油量调整阀3的出口管道上的第一流量测量装置71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42.本实施实例中,既可以保证润滑油系统滤网布置满足行业规范要求,又可以使润滑油油循环时间缩短,同时可以实现各轴承润滑油供油流量的动态调整,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型。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