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6279发布日期:2022-02-12 13:5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慧楼宇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就了智慧楼宇化建设,智慧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将数据进行整合,集成楼控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多项数据源,从而对建筑内部空间和楼栋设施等进行观测,因此在智慧楼宇建设中监控装置是十分常见的。
3.目前,专利号为cn201920678772.9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防破坏结构的监控装置,包括保护箱、第一护盖、第二护盖,所述保护箱内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
‑‑
电动推杆下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面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所述摄像头前面安装有镜头罩,所述摄像头前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上面设置有尾板,所述尾板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间安装有第
‑‑
销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下面设置有扁板,所述扁板下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间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连接座下面安装有所述第一护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破坏结构的监控装置,通过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将保护箱封闭,增强了对摄像头的保护,避免了摄像头被破坏,增加了安全性。但是本技术方案的监控装置没有安全防护效果,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很容易被损坏,而且整个装置无法对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如果摄像头被收回,则摄像头的视线受到了阻挡,无法对保护箱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
4.因此,针对上述监控装置没有安全防护效果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监控装置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该监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安全防护效果,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很容易被损坏,而且整个装置无法对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如果摄像头被收回,则摄像头的视线受到了阻挡,无法对保护箱外部的情况进行监控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该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摄像头外侧用于改变所述摄像头角度的角度调节模块、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外侧用于防护的防护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模块内部用于遮挡灰尘的顶盖模块、设置于所述防护模块上侧用于安装的安装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上侧用于旋转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后侧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均匀分布在防护模块后侧,所述防护模块上侧连接有用于固定所
述驱动模块的固定架,所述防护模块前侧开设有用于摄像头出入的出口,所述摄像头下侧设有固定块。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监控装置时,先将摄像头安装在角度调节模块的内侧,然后再将整个装置搬运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再把安装模块贴合在房顶上,用螺栓加以固定,再将电源线与房顶内部的预留线连接起来,再打开装置的开关,使得驱动模块带动防护模块旋转,使摄像头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防护模块的设置,可以将摄像头包裹起来,防护模块内部的防护结构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可以缓冲作用力,避免外力对摄像头造成损坏,同时防护模块前侧设有开口,不会阻挡住摄像头的视线,通过顶盖模块可以用来阻挡灰尘,也能阻挡外力撞击,避免摄像头被损坏,通过散热元件将防护模块内部的热量从防护模块后部传递出去,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摄像头的损坏,通过驱动模块驱动防护模块整体转动,再配合角度调节模块进行角度调节,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控,避免监控存在死角。
10.优选地,所述防护模块包括防撞箱,所述防撞箱底部设有用于减震的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上侧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角度调节模块的底板,所述防护模块内部设有可弹性伸缩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顶盖模块的固定板。通过防撞箱可以将摄像头包裹起来,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在整个装置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外力对摄像头造成损伤。
11.进一步的,所述顶盖模块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上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挡板的第二滑块,所述挡板后侧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挡板移动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前侧。通过第三气缸推动挡板左右移动,可以改变挡板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摄像头的上部分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落在摄像头上,同时在发生外力的时候能够挡住外力避免对摄像头造成损坏。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滑板,所述滑板下侧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滑板的第一滑块,所述滑板上侧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摄像头转动方向的支撑架。通过支撑架的设置,可以用来支撑摄像头,保持摄像头在支撑架上进行转动,不会发生偏移,第一滑块可以固定滑板的移动方向,避免滑板与底板脱落。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上侧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摄像头转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轴安装在固定块内侧,所述滑板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滑板移动的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可以改变摄像头在防撞箱内的位置,使得摄像头尽可能地延伸出去,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控,避免有视觉盲区的存在,通过第一气缸推动摄像头的后半部分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以改变摄像头的角度,从而更好地进行监控。
14.优选地,所述安装模块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侧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房顶上,支撑杆预留驱动模块的位置,避免驱动模块挡住而发生无法安装的现象。
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侧设有用于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侧。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连接轴的转动,从而带动防撞箱转动,可以实现摄像头全方位地旋转,进行全方位地监控。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监控装置通过防护
模块的设置,可以将摄像头包裹起来,防护模块内部的防护结构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可以缓冲作用力,避免外力对摄像头造成损坏,同时防护模块前侧设有开口,不会阻挡住摄像头的视线,通过顶盖模块可以用来阻挡灰尘,也能阻挡外力撞击,避免摄像头被损坏,通过散热元件将防护模块内部的热量从防护模块后部传递出去,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摄像头的损坏,通过驱动模块驱动防护模块整体转动,再配合角度调节模块进行角度调节,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控,避免监控存在死角。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控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控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控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角度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控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顶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标记为:1、摄像头;2、角度调节模块;3、防护模块;4、顶盖模块;5、安装模块;6、驱动模块;7、散热元件;8、固定架;9、防撞箱;10、减震元件;11、底板;12、弹性元件;13、固定板;14、滑板;15、第一滑块;16、支撑架;17、第一气缸;18、固定块;19、第二气缸;20、挡板;21、第三气缸;22、第二滑块;23、连接板;24、支撑杆;25、安装板;26、驱动箱;27、驱动电机;2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5.实施例1
26.本具体实施方式是智慧楼宇用具有安全防护效果的监控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1、安装于摄像头1外侧用于改变摄像头1角度的角度调节模块2、安装于角度调节模块2外侧用于防护的防护模块3、安装于防护模块3内部用于遮挡灰尘的顶盖模块4、设置于防护模块3上侧用于安装的安装模块5、设置于安装模块5上侧用于旋转的驱动模块6;其特征在于,防护模块3后侧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元件7,散热元件7均匀分布在防护模块3后侧,防护模块3上侧连接有用于固定驱动模块6的固定架8,防护模块3前侧开设有用于摄像头1出入的出口,摄像头1下侧设有固定块18。
27.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散热元件7可以是散热片,也可以是散热风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28.其中,防护模块3包括防撞箱9,防撞箱9底部设有用于减震的减震元件10,减震元件10上侧连接有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模块2的底板11,防护模块3内部设有可弹性伸缩的弹性
元件12,弹性元件12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顶盖模块4的固定板13,顶盖模块4包括挡板20,挡板20上侧设有用于固定挡板20的第二滑块22,挡板20后侧连接有用于推动挡板20移动的第三气缸21,第三气缸2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3前侧,角度调节模块2包括滑板14,滑板14下侧连接有用于固定滑板14的第一滑块15,滑板14上侧连接有用于固定摄像头1转动方向的支撑架16,滑板14上侧设有用于推动摄像头1转动的第一气缸17,第一气缸17通过轴安装在固定块18内侧,滑板14连接有用于推动滑板14移动的第二气缸19。挡板20可以是平板,也可以呈一定角度弯折,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29.同时,安装模块5包括连接板23,连接板23上侧连接有用于支撑连接板23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上侧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板25,驱动模块6包括驱动箱26,驱动箱26内侧设有用于驱动的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设有连接轴28,连接轴28固定安装在固定架8上侧。驱动电机27的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30.该监控装置其角度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顶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31.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摄像头1的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智慧楼宇的室内或室外环境,选择可防水或不防水的摄像头1,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32.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监控装置时,先将摄像头1安装在角度调节模块2的内侧,然后再将整个装置搬运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再把安装模块5贴合在房顶上,用螺栓加以固定,再将电源线与房顶内部的预留线连接起来,再打开装置的开关,使得驱动模块6带动防护模块3旋转,使摄像头1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防护模块3的设置,可以将摄像头1包裹起来,防护模块3内部的防护结构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可以缓冲作用力,避免外力对摄像头1造成损坏,同时防护模块3前侧设有开口,不会阻挡住摄像头1的视线。
33.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