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泵及其快换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5444发布日期:2022-03-26 15:0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润滑泵及其快换油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泵及其快换油箱。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系统中需要使用润滑泵对轴承、齿轮等部位进行润滑,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00992u、授权公告日为2020.05.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润滑系统的电动油脂泵,包括油罐和下泵体装置,油罐上设置有一个支架,支架分别与油罐盖和法兰连接座连接,支架上部设置有一组吊环,油罐的腔体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锥弹簧和压油活塞,压油活塞通过其外缘的密封圈与油罐内壁密封,油罐底部通过过渡法兰与下泵体装置固定连接,过渡法兰与油罐盖之间连接一组支撑杆,增强结构强度。这种电动油脂泵的油罐盖上设置加油口,便于加注润滑脂,配置的大容积油罐延长了风机的充脂间隔。
3.这种电动润滑泵需要补油时,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携带润滑脂、加油设备等工具进行高空作业,加油设备重量较重,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并且风电设备内空间狭小,操作空间有限,造成加油效率低的问题。由于高空作业人员的人工工时费很高,润滑泵的加油效率对油泵的维护成本影响较大,造成润滑泵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4.针对该问题,本技术的申请人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2719132u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可快速更换的油箱解决目前润滑泵需要工作人员携带加油设备到高空对油箱进行加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在需要更换油箱时,通过锁紧螺钉将绳索锁定,保持压油活塞的位置,避免油箱拆除后压油活塞继续运动挤出油箱中的剩余油脂。通过旋拧油箱的箱体将油箱从泵头上拆下,拆下后,将新的油箱拧在泵头上固定,然后旋拧锁紧螺钉,解除对绳索的锁定,使压油活塞对油箱内的润滑脂施加压力,完成油箱的更换。换下来的油箱通过工厂内的润滑脂加注机再次加油后可以继续使用,在向油箱内充油结束后锁定拉直状态的绳索,避免润滑脂受压被挤出。
5.可见,当转运油箱时,为防止弹簧活塞将油箱内的润滑脂从油箱下部的出油口挤出,需要利用绳索和对应的锁定机构限定弹簧,但是由于绳索为柔性的,其拉拽压油活塞或弹簧时容易导致受力偏斜,进而导致压油活塞卡滞,影响正常使用;再者,由于拉绳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上拉,操作比较费力,而且不太安全;对于较大的油箱,弹簧的弹力更大,以上问题则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泵,用于解决目前的快换式润滑泵采用拉绳拉弹簧的方式费力、易卡滞且不够安全的技术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润滑泵所使用的快换油箱。
7.本实用新型的快换油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快换油箱包括箱体、压油活塞和压油弹簧,压油活塞滑动密封装配在箱体内,箱体上配置有用于实现快换油箱与泵头可拆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箱体靠近泵头的端部具有与
泵头密封对接的缩口结构,缩口结构包括供润滑脂进入泵头内腔的油箱出油口,压油弹簧作用在压油活塞上,用于对压油活塞施加作用力以将箱体内的润滑脂压入泵头内腔,快换油箱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出油口处的密封塞以及与密封塞相连的控制结构,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密封塞在油箱需要出油时开启油箱出油口、在油箱不需要出油时关闭油箱出油口。
9.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当需要转移油箱时,为了防止油箱内的压油弹簧将箱体内的润滑脂从下部的油箱出油口中挤出,可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密封塞将油箱出油口封堵上,箱体内的润滑脂无法流出,密封腔体内的润滑脂也可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反之,当需要加油或者出油时,通过控制结构将密封塞开启,并控制密封塞持续处于开启状态,确保可以顺利进出润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绳索以挤压压油弹簧,因此操作起来比较轻松,而且不涉及拉弹簧时偏斜卡滞及不完全的问题,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完成油箱更换、注油和使用过程的切换操作。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结构为连接在密封塞的上部的提杆,提杆的上部可移动的装配在箱体的上部,通过向上移动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上行而开启油箱出油口,通过向下移动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下行而封闭油箱出油口。
11.进一步地,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螺纹孔,提杆的上部具有螺纹段,提杆与箱盖通过螺纹配合。
12.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穿孔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13.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提杆和/或密封塞上设置有磁体,箱盖和/或压油活塞上设有可与所述磁体磁吸的铁磁性材料,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14.或者,所述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与提杆通过螺纹配合,通过旋拧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上下移动。
15.或者,所述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16.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控制结构包括固定穿装在箱盖上且向箱体内延伸的空心杆,密封塞的上部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从空心杆中穿过,空心杆的下部与密封塞之间设置有压簧,绳索上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在密封塞被提起后通过锁定绳索以阻止绳索朝向油箱出油口的方向移动。
17.进一步地,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套和锁定螺钉,锁定套套设在绳索上且位于空心杆的上方,锁定螺钉沿锁定套的径向旋装在锁定套上,锁定螺钉挤压绳索以将绳索相对于锁定套固定,锁定套的下端与空心杆的上端抵顶配合。
18.或者,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塞下部的顶杆,顶杆向下延伸至油箱出油口之外,顶杆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提供给顶杆向下的作用力的顶压弹簧。
1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密封塞具有弹性。
20.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泵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1.润滑泵包括泵头和可拆固定在泵头上的油箱,油箱包括箱体、压油活塞和压油弹簧,压油活塞滑动密封装配在箱体内,箱体上配置有用于实现快换油箱与泵头可拆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箱体靠近泵头的端部具有与泵头密封对接的缩口结构,缩口结构包括供润
滑脂进入泵头内腔的油箱出油口,压油弹簧作用在压油活塞上,用于对压油活塞施加作用力以将箱体内的润滑脂压入泵头内腔,油箱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出油口处的密封塞以及与密封塞相连的控制结构,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密封塞在油箱需要出油时开启油箱出油口、在油箱不需要出油时关闭油箱出油口。
22.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当需要转移油箱时,为了防止油箱内的压油弹簧将箱体内的润滑脂从下部的油箱出油口中挤出,可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密封塞将油箱出油口封堵上,箱体内的润滑脂无法流出,密封腔体内的润滑脂也可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反之,当需要加油或者出油时,通过控制结构将密封塞开启,并控制密封塞持续处于开启状态,确保可以顺利进出润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绳索以挤压压油弹簧,因此操作起来比较轻松,而且不涉及拉弹簧时偏斜卡滞及不完全的问题,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完成油箱更换、注油和使用过程的切换操作。
2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结构为连接在密封塞的上部的提杆,提杆的上部可移动的装配在箱体的上部,通过向上移动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上行而开启油箱出油口,通过向下移动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下行而封闭油箱出油口。
24.进一步地,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螺纹孔,提杆的上部具有螺纹段,提杆与箱盖通过螺纹配合。
25.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穿孔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26.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提杆和/或密封塞上设置有磁体,箱盖和/或压油活塞上设有可与所述磁体磁吸的铁磁性材料,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27.或者,所述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与提杆通过螺纹配合,通过旋拧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上下移动。
28.或者,所述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29.或者,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控制结构包括固定穿装在箱盖上且向箱体内延伸的空心杆,密封塞的上部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从空心杆中穿过,空心杆的下部与密封塞之间设置有压簧,绳索上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在密封塞被提起后通过锁定绳索以阻止绳索朝向油箱出油口的方向移动。
30.进一步地,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套和锁定螺钉,锁定套套设在绳索上且位于空心杆的上方,锁定螺钉沿锁定套的径向旋装在锁定套上,锁定螺钉挤压绳索以将绳索相对于锁定套固定,锁定套的下端与空心杆的上端抵顶配合。
31.或者,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塞下部的顶杆,顶杆向下延伸至油箱出油口之外,顶杆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提供给顶杆向下的作用力的顶压弹簧。
3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密封塞具有弹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油箱内密封塞关闭油箱出油口的剖视图;
35.图3为油箱内密封塞开启油箱出油口的剖视图;
36.图4为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泵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油箱与泵头通过抱箍连接时的后侧视图;
39.图7是油箱与泵头通过抱箍连接时的前侧视图;
40.图8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实施例2中油箱的剖视图(油箱出油口关闭);
41.图9为图8中油箱出油口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实施例3中油箱的剖视图(油箱出油口关闭);
43.图1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实施例3中油箱的剖视图(油箱出油口开启);
44.图12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实施例4中泵头与油箱拆开后的立体图;
45.图13为图12对应的润滑泵的纵剖示意图(油箱安装后);
46.图14为图13中锁定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47.图15为锁定机构锁定前的状态示意图;
48.图16为锁定机构锁定后的状态示意图;
49.图1-7中:1-泵头;11-壳体;12-泵头盖板;121-插接头;122-环形凸起;2-油箱;21-箱体;212-箱盖;2121-螺纹孔;217-出油口;22-压油活塞;23-压油弹簧;24-拉杆;28-通气接头;29-防尘堵头;6-排气管;61-排气口;7-排气接头;8-抱箍;81-抱箍臂;82-螺栓,821-销孔;83-螺母;85-卡槽;86-限位板;200-密封塞;300-提杆;301-螺纹段;400-密封环套;500-锁定螺母;
50.图8-9中新增标注:201-中导向立柱;2171-网孔顶板;600-顶杆;601-底板;700-顶压弹簧;
51.图10-11中新增标准:800-空心杆;810-绳索;820-压簧;830-导向杆;840-上板;850-锁定套;860-锁定螺钉;
52.图12-16中:1-泵头;2-油箱,21-箱体,22-压油活塞,23-压油弹簧;3-压环;4-加强立柱,41-套管部,411-长槽,412-挡止槽,413-锁定凹槽;5-内滑转杆,51-挡销,52-挡止套,53-挡止螺母;6-锁定机构,61-铰轴,62-锁定手柄,621-锁定凸起,622-锁定叉,6221-穿孔,6222-开口,620-弧形槽,623-锁定螺杆,624-锁定销,62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
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润滑泵和油箱使用的是润滑脂,即文中“油”的描述均是特指的润滑脂。
58.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具体实施例1:
59.如图1所示,润滑泵包括泵头1和油箱2,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泵相比现有的润滑泵的主要特点在于,油箱2可拆固定在泵头1上,可以整体拆下更换,便于润滑泵润滑脂更换。油箱和泵头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见公开号为cn212719132u的实用新型专利,本文简述如下:
60.油箱2包括箱体21、压油活塞22和压油弹簧23,压油活塞22滑动密封装配在箱体21内,箱体21包括箱筒、箱盖212和泵头配合板(即箱体的出油口所在的底板),箱盖212和泵头配合板固定在箱筒的两端,箱盖212和泵头配合板通过拉杆24固定,箱筒夹装在箱盖212与泵头配合板之间。压油弹簧23顶在压油活塞22与箱盖212之间,用于对压油活塞22施加压力将油箱2内润滑脂挤出。泵头配合板上设有供润滑脂进入泵头内腔的油箱出油口217。泵头配合板形成箱体底部的缩口结构,其他实施例中,缩口结构可以是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漏斗状结构。
6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泵头1包括壳体11和固定在壳体11上的泵头盖板12,壳体11内有泵头内腔,泵头内腔内设有用于将油脂泵出的柱塞副。泵头盖板12上设有外凸的泵头接头121,泵头接头121内有泵头接头孔,泵头接头孔与泵头内腔连通,泵头配合板上设有插孔,插孔供泵头接头121插入并在泵头接头121插入后,使箱体内腔与泵头内腔相通,使油箱2内润滑脂能够通过插孔挤入到泵头内腔中。泵头接头121与插孔内壁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泵头接头121与插孔插接后,径向密封圈被径向压缩,实现泵头接头121与插孔的密封,减少漏油。泵头1与油箱2通过泵头接头121与插孔插接的方式连接,便于拆卸和密封,能够实现油箱2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62.如图6-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油箱2螺纹连接固定在泵头1上,泵头盖板12上有环形凸起122,环形凸起122的外周设置有泵头螺纹,泵头配合板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壁上设置有泵头配合板螺纹,泵头配合板螺纹与泵头螺纹配合,实现油箱2与泵头1的固定。通过环形凸起122与环形凹槽可以增加油箱2与泵头1的配合面面积,提高油箱2与泵头1的防尘密封效果。需要更换油箱2时,将油箱2直接从泵头1上拆下,更换上新的油箱2即可。
63.泵头配合板螺纹构成箱体上用于与泵头可拆固定的可拆固定结构,其他实施例中,可拆固定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泵头配合板边沿处的配合板固定孔,泵头盖板的边沿处设置与配合板固定孔对应的泵头固定孔,泵头配合板通过穿过配合板固定孔和泵头固定孔的固定螺栓与泵头可拆固定。
64.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箱2与泵头1的密封效果,泵头配合板与泵头1之间有轴向密封
圈,轴向密封圈设置在泵头配合板和泵头盖板12在压油活塞22移动方向上相互压紧的配合面之间,泵头盖板12上设有密封圈槽,轴向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圈槽内。轴向密封圈在油箱2固定在泵头1上后被轴向压缩,对泵头配合板与泵头盖板12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同时也防止润滑脂泄漏。
65.在油箱2未装至泵头1上时,压油弹簧23如果持续施加压力压油,容易使箱体21内的润滑脂处于高压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油箱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出油口217处的密封塞200以及与密封塞200相连的控制结构,密封塞200采用锥台状结构,材质可以是弹性的软橡胶以增加密封效果。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密封塞200在油箱需要出油时开启油箱出油口217、在油箱不需要出油时关闭油箱出油口217。控制结构为连接在密封塞200的上部的提杆300,提杆300的上部可移动的装配在箱体21的上部,通过向上移动提杆300以带动密封塞200上行而开启油箱出油口217,通过向下移动提杆300以带动密封塞200下行而封闭油箱出油口217。本实施例中,箱体21的上部设有箱盖212,箱盖212上设有螺纹孔,提杆300的上部具有螺纹段301,提杆300与箱盖212通过螺纹配合。为了确保提杆300能够保持上下移动,且确保压油活塞22上下腔中不会窜油,设置了密封环套400,可以为提杆300导向,同时增强了压油活塞22的导向性能,而且确保提杆300相对于压油活塞22移动时在界面处时刻处于密封状态。
66.在使用时,当需要转移油箱时,为了防止油箱内的压油弹簧将箱体21内的润滑脂从下部的油箱出油口217中挤出,可通过旋拧提杆300以带动密封塞200下行,从而将油箱出油口217封堵上,而且可根据手感确定是否将油箱出油口217封堵严密,使得箱体21内的润滑脂无法流出,此时压油活塞22下方构成密封腔,密封腔体内的润滑脂也可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然后通过旋拧锁定螺母500而锁死提杆300,以确保安全;反之,当需要加油或者出油时,先松开锁定弹簧,然后通过反向旋转提杆300,使提杆300上行而带动密封塞200上行,从而开启油箱出油口217,达到合适位置后,再拧紧锁定螺母500,以控制密封塞200持续处于该开启状态,确保可以顺利进出润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绳索以挤压压油弹簧,因此操作起来比较轻松,而且不涉及拉弹簧时偏斜卡滞及不完全的问题,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完成油箱更换、注油和使用过程的切换操作。
67.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压油活塞22的活动,箱盖212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通气孔处设有通气接头28,通气接头28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防尘堵头29。其他实施例中,箱盖上可以直接开孔连通箱体与外界。
68.本实施例中的压油弹簧23为组合式弹簧,包括两个锥形弹簧,相邻锥形弹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座连接,本实施例中弹簧连接座设置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两个锥形弹簧之间,另一个设置在底部锥形弹簧的下端,用于与压油活塞22顶压配合,为了使底部的弹簧连接座与压油活塞22同轴,压油活塞22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呈倒锥形,弹簧连接座顶在定位槽的槽壁上,在定位槽的作用下,弹簧连接座与压油活塞22同轴。
6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泵头1内设置有排气管6,泵头1的壳体11上安装有连通泵头1内腔和泵头1外侧的排气接头7,排气管6与排气接头7连通。排气管6呈环形,排气管6上设有多个排气口61,多个排气口61在排气管6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排气管6水平布置,排气管6围成的圆环中心与润滑泵泵座的中心重合。排气口61的类型有四种,具体包括朝上、朝下、朝内以及朝外的四种类型的排气口61,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方便
了油腔内空气的排出。设置排气管6能够在首次注油时排出空气,能够避免在润滑润滑脂向泵头1内腔中填充时,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而裹挟在润滑润滑脂中影响泵头1正常抽注油的问题发生。
70.此外,排气管6上的排气口61的尺寸为1-3mm,使排气口61对润滑脂有一定的阻尼作用,排气口61被润滑脂堵上后,在注油过程中润滑脂不会继续向排气管6内流动,但是当油腔内润滑脂没有没过排气口61,气体压力较大时,可以冲破被润滑脂封堵的排气口61进入排气管6内排出,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在首次注油时润滑脂不会大量从排气管6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气管6为尼龙管。排气接头7的外侧孔口处设有堵头,堵头作为封堵结构在首次注油完成后通过堵头来关闭排气通道,保证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油箱2。
71.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泵使用场合是油箱2与泵头1上下布置,其他实施例中,润滑泵也可以适用于油箱与泵头水平或者倾斜布置的场合。
72.如图2、6、7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抱箍8将泵头配合板和泵头盖板12的边沿包住并固定,实现油箱2的固定,泵头配合板的边沿形成油箱上靠近泵头端部的第一凸沿,第一凸沿圆周分布且沿径向向外延伸,泵头盖板12的边沿形成泵头上与第一凸沿沿压油活塞移动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二凸沿。抱箍8包括两个抱箍臂81,两个抱箍臂81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82连接,通过与螺栓82配合的螺母83可以调节抱箍的松紧度。抱箍臂81设有朝向泵头配合板中心的抱箍槽,抱箍8通过抱箍槽包住并抱紧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本实施例中,抱箍槽截面呈u形,其他实施例中,抱箍槽截面也可以呈c形。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上设置凹槽,抱箍臂卡入凹槽内将油箱与泵头固定。
73.本实施例中螺栓82为搭接式螺栓,螺栓铰接在其中一个抱箍臂81上,另一个抱箍臂81上设有供螺栓81卡入的卡槽85,螺栓82摆动至卡入卡槽85后,通过拧紧螺母使抱箍8抱紧,将泵头1与油箱2固定起来,这种固定方式适合于体积相对较小的中小型油箱。其中螺栓和设置在抱箍臂上的卡槽构成机械开合结构。在螺栓82上,还设置有销孔821,销孔821的位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在拧紧螺母而使抱箍8抱紧的状态下,销孔821刚好露出在螺母的背向卡槽85的一侧,即在此时,向销孔821中插入销钉或者其他锁具后可以对螺母进行挡止,防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动,进而保证抱箍8时刻处于抱紧的状态,以确保油箱与泵油之间连接的安全性。
74.本实施例中,箱筒与箱盖212、箱筒与泵头配合板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75.两个抱箍臂81上均设有抱箍上设有背向泵头延伸限位板86,限位板86处于抱箍背向泵头一侧,抱在箱体21的外周,对箱体21周向限位。通过限位板能够防止油箱晃动,提高油箱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板86构成抱箍上的用于抱在箱体外周的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抱箍背向泵头的一侧。
76.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实施例2: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箱体21中设置有中导向立柱201,中导向立柱201的上端固定在箱盖212上,下端悬空,压油活塞22沿轴向导向滑动装配在中导向立柱201上。
77.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塞200下部的顶杆600,顶杆600的下端设有底板601,油箱出油口217处固定有网孔顶板2171,网孔顶板2171上具有多个过油孔,顶杆600向下延伸至油箱出油口217之外,顶杆600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提供给顶杆600向下的作用力的顶压弹簧700,顶压弹簧700的上端与网孔顶板2171抵顶配合,顶压弹簧700的下端与底板
601抵顶配合。在使用时,在转运油箱时,由于顶压弹簧700的作用,带动密封塞200向下移动而将油箱出油口217封堵上,而且由于油箱上部具有压油弹簧和压油活塞,其可通过密封塞200上方的润滑脂给密封塞200施加压力,使得密封塞200密封的更加紧密;当需要加油时或者在油箱装在泵头上使用时,当向下放置油箱时,顶杆600被加油设备和泵头上的结构顶起,如图9所示,从而带动密封塞200上行,开启油箱出油口217,油箱内的润滑脂在压油弹簧和压油活塞的挤压下从油箱出油口217,经过网孔顶板2171的网孔,进入至泵头的内腔中;当更换油箱时或者向油箱内加油结束时,直接向上拿下油箱,密封塞200在顶压弹簧700的作用力下复位,实现再次将油箱出油口217密封的目的。
78.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实施例3,如图10-1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结构包括固定穿装在箱盖上且向箱体内延伸的空心杆800,密封塞200的上部连接有导向杆830,导向杆830的上端连接有绳索810,导向杆830的上端可在空心杆800中滑动,绳索810的另一端从空心杆800中穿过,空心杆800的下部与密封塞200之间设置有压簧820,空心杆800的下部连接有上板840,压簧820套设在导向杆830中,压簧820的下端与密封塞200抵顶配合,压簧820的上端与上板840抵顶配合,绳索810上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在密封塞200被提起后通过锁定绳索810以阻止绳索810朝向油箱出油口217的方向移动。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套850和锁定螺钉860,锁定套850套设在绳索810上且位于空心杆800的上方,锁定螺钉860沿锁定套850的径向旋装在锁定套850上,锁定螺钉860挤压绳索810以将绳索810相对于锁定套850固定,锁定套850的下端与空心杆800的上端抵顶配合。
79.使用时,在转运油箱时,松开绳索810上的锁定螺钉860,使得绳索810可以自由伸缩,由于压簧820的作用力,使得密封塞200自动挤压在油箱出油口217处以将油箱出油口217密封,从而避免转运时油箱内的润滑脂流出;当需要向油箱内加注润滑脂或者油箱在泵油上使用时,此时需要开启油箱出油口217,此时可通过上拉绳索810以带动密封塞200上行并挤压压簧820,由于压簧820的尺寸和弹性力远小于压油弹簧,上拉时并不费力,当密封塞200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保持绳索810的拉紧状态不放松,同时将锁定套850一定至靠近空心杆800的上端位置处,然后拧紧锁定螺钉860,即可将绳索810相对于锁定套850锁定,锁定套850的下端与空心杆800的上端抵顶配合,防止弹簧复位,保持油箱出油口217处于开启的状态。
80.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泵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润滑泵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低液位检测模块,低液位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油箱液位并在油箱内液位处于设定最低液位时给控制装置反馈信号以控制润滑泵停机。本实施例中低液位检测模块设置在油箱上,通过激光传感器检测油箱内的液位。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线性位移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油箱中的活塞的位置,活塞的位置反应的就是油箱内润滑脂的液位,从而方便根据液位高低进行更智能的操控或起到提醒作用或在最低液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润滑泵停机。
81.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穿孔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如密封圈、防滑涂层等,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82.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的上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穿孔,提杆穿装在穿孔中,提杆和/或密封塞上设置有磁体,箱盖和/或压油活塞上设有可与磁体磁吸的铁磁性材料,以
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铁磁性材料如铁钴镍等,磁体如钕铁硼等。
83.在其他实施例中,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与提杆通过螺纹配合,通过旋拧提杆以带动密封塞上下移动。
84.在其他实施例中,提杆外套设有套杆,套杆上部固定在箱体上,套杆的孔壁和/或提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碍提杆沿轴向移动的阻尼结构,如密封圈、防滑涂层等,以阻止被提起的提杆自动下落。
85.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泵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油箱的外部套有透明防尘罩。
86.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的实施例6,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泵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2-16所示,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了压紧件相对于加强立柱4的固定方式以及用于将油箱2向下压紧的方式,具体为:压环3的两端分别转动装配有内滑转杆5,内滑转杆5的下端设有挡销51,即在内滑转杆5的下端垂直设置螺纹孔,挡销51通过螺纹连接在该螺纹孔中,加强立柱4的上端设有套管部41,套管部41下端具有内螺纹,而加强立柱4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套管部41与加强立柱4通过螺纹连接,套管部41的壁上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槽411,长槽411的下端设有与长槽411垂直连通的挡止槽412,内滑转杆5与套管部41的内腔导向滑动配合,挡销51与长槽411导向滑动配合,通过旋转内滑转杆5旋转以带动挡销51转动至挡止槽412内以实现压环3相对于加强立柱4的连接。
87.内滑转杆5的上端连接有挡止套52,挡止套52上大下小以构成环形台阶,挡止套52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内螺纹孔连接在内滑转杆5上端的螺纹段上,挡止套52的下端还具有外螺纹,挡止套52的下端连接有挡止螺母53,挡止螺母53通过螺纹连接在该外螺纹上。压环3安装在挡止螺母53与环形台阶之间,压环3的厚度小于挡止螺母53与环形台阶之间的间隔,压环3的两端还设置有锁定机构6,锁定机构6包括可上下摆动的锁定手柄62,锁定手柄62上具有锁定凸起621,套管部41上设置有与锁定凸起621适配的锁定凹槽413,通过下压锁定手柄62以使锁定凸起62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压环3朝向油箱2挤压,锁定手柄62上于朝向套管部41一侧设有锁定叉622,锁定叉622的两根叉指上分别设有穿孔6221,两穿孔6221同轴设置,两个穿孔6221上可拆穿装有锁定螺杆623,锁定螺杆623的前端垂直连接有锁定销624。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螺杆623也可替换为普通的机械锁具或者一些电子、电磁的锁具等。
88.使用时,当需要更换油箱2时,将锁定螺杆623从锁定叉622上取下,上抬锁定手柄62以释放压环3,使得压环3从压紧油箱2的状态解除,然后旋转内滑转杆5,使其挡销51从挡止槽412中脱离,然后向上推动压环3,内滑转杆5即可在套管部41的内孔中滑动,而挡销51则沿着长槽411滑动,上提压环3后,即可给油箱2的拆卸和更换留出足够的空间;更换油箱2后,向下推动压环3,使压环3压在油箱2上部,然后旋转内滑转杆5,使其挡销51重新处于挡止槽412内,然后向下拉锁定手柄62,锁定手柄62的锁定凸起621在锁定凹槽413内偏心转动,进而对锁定凹槽413的上侧壁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压环3与油箱2彼此靠近,实现对油箱2的压紧,随后将锁定螺杆623旋转90度,使其锁定销624从开口6222穿过,然后再旋转回来,松手后,在压簧625的作用下,锁定螺杆623向后移动,锁定销624即可卡在弧形槽620内,实现锁定。该方案可以多重锁定,确保油箱2在随设备旋转时不会松动或甩出,确保了安全。
89.本实用新型快换油箱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快换油箱的结构与上述润滑泵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箱的结构相同,具体不再赘述。
9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