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5627发布日期:2022-02-09 13:5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流体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的流体控制组件集成有阀部件(如单向阀),如何使阀部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是一个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有阀部件的流体控制组件,有利于使阀部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块、阀部件以及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连接块,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为形成所述第一通道的壁的一部分,至少部分所述堵头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堵头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阀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阀部件包括阀座,沿所述第一通道的轴向,所述阀座位于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堵头之间,所述阀座的一端面与所述凸缘部抵接,所述阀座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堵头抵接。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块、阀部件以及堵头,流体控制组件还具有第一通道和凸缘部,至少部分第一通道位于连接块,至少部分堵头位于第一通道,堵头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阀部件位于第一通道,阀部件包括阀座,沿第一通道的轴向,阀座位于凸缘部和堵头之间,阀座的一端面与凸缘部抵接,阀座的另一端面与堵头抵接,通过堵头和凸缘部对阀座抵接限位,减少了相关技术中原本的对阀座限位的卡簧部件,有利于阀部件结构简单,同时有利于阀部件的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7.图1是流体控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爆炸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中连接块的内部通道和安装腔的连通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图1中第一阀元件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图1中第二阀元件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一个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流体控制组件应用于热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系统示意图;
13.图7是图6中热管理系统的第二工作模式的系统示意图;
14.图8是图6中热管理系统的第三工作模式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16.参见图1,流体控制组件100可以应用于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可以为车辆热管理系统,如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连接块1、热交换元件2以及阀元件,阀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阀元件包括第一阀元件31、第二阀元件32,连接块1具有第一安装腔101和第二安装腔102,至少部分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一安装腔101,第一阀元件31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至少部分第二阀元件32位于第二安装腔102,第二阀元件32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阀元件31和/或第二阀元件32与连接块1之间还可以进行有密封设置,有利于减小或防止工作流体从阀元件与连接块1之间的装配间隙外漏。热交换元件2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元件2包括连接板21,热交换元件2通过连接板21与连接块1螺钉固定。热交换元件2可以涉及两种工作流体(如制冷剂和冷却液)间的热交换,具体地,热交换元件2具有不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内的工作介质(如可以为制冷剂)和第二流道内的工作流体(如冷却液)可以进行热交换。
17.参见图1和图2,连接块1具有通道,通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道包括第四通道11、第五通道12、第三通道13、第六通道14以及第七通道15,第一阀元件31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进一步地,当第一阀元件31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时,第一阀元件31包括两个工作位置,当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阀元件31节流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定义节流连通为改变从第四通道11流向第五通道12或从第五通道12流向第四通道1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当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阀元件31直通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定义直通连通为不改变或者趋于不改变(如压损范围<1%)从第四通道11流向第五通道12或从第五通道12流向第四通道1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第二阀元件32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三通道13和第六通道14,进一步地,当第二阀元件32连通第三通道13和第六通道14时,第二阀元件32节流连通第三通道13和第六通道14。热交换元件2包括若干层叠的板片,沿板片的层叠方向,第六通道14和第七通道15分别在连接块1上具有朝向热交换元件2的端口,热交换元件2的第一流道通过端口分别与第六通道14、第七通道15连通,热交换元件2的第二流道可以与热管理系统中的其他组件的通道连通,如与电池冷却组件内的通道连通。
18.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元件31具有第一阀芯311和第三阀口312,第一阀芯311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三阀口312进而在第三阀口处形成节流或直通,第四通道11能够通过第三阀口312与第五通道12节流连通或直通连通,相应地,第二阀元件32具有第二阀芯321和第二阀口322,第二阀芯321同样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二阀口322进而在第二阀口322处形成节流,第三通道13能够通过第二阀口322与第六通道14节流连通。定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三阀口312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为与第三阀口312的中心轴线重合的中心截面,定义第三阀口312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w1,定义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二阀口322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面为与第二阀口322的中心轴线重合的中心截面,定义第二阀口322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w2,两者满足关系:4w2≤w1≤7w2。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四通道11、第五通道12、第三通道13、第六通道14、第七通道15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部分位于连接块1,如连接块1具有形成
第四通道11的槽或孔,位于连接块1的第四通道11的槽或孔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其他元件形成的第四通道11的槽或孔组合形成完整的第四通道11;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阀元件31还可以为带节流槽的球阀或柱状阀等。
19.参见图1和图2,流体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三阀元件33和第四阀元件34,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16和第一通道17,第二通道16与第一通道17连通,第一通道17与第三通道13连通,连接块1还具有第三安装腔103和第四安装腔104,至少部分第三阀元件33位于第三安装腔103,第三阀元件33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第三阀元件33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三通道13,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三阀元件33能够直通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三通道13。至少部分第四阀元件34位于第四安装腔104,第四阀元件34和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第四阀元件34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二通道16和第七通道15,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四阀元件34能够直通连通第二通道16和第七通道15。第三阀元件33和/或第四阀元件34与连接块1之间还可以进行有密封设置,有利于防止工作流体从第三阀元件33和/或第四阀元件34与连接块1之间的装配间隙泄漏。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通道16和/或第一通道17同样还可以部分位于连接块1,即连接块1具有形成第二通道16和/或第一通道17的槽或孔,位于连接块1的第二通道16和/或第一通道17的槽或孔分别与流体控制组件100的其他元件形成的第二通道16和/或第一通道17的槽或孔组合形成完整的第二通道16和/或第一通道17。
20.参见图1、图2及图5,流体控制组件100还包括阀部件35和堵头36,至少部分堵头36位于第一通道17,堵头36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堵头36与连接块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地,堵头36与连接块1之间还可以进行有密封设置,有利于防止工作流体的外漏,堵头36用于封堵第一通道17的加工开口。在本实施例中,阀部件35为单向阀,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阀部件35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阀。阀部件35位于第一通道17,阀部件35在流体压差作用下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沿第一通道17的轴向,至少部分阀部件35比第二通道16和第一通道17连通的连通口161靠近第三通道13设置,具体地,阀部件35的第一阀口比连通口161靠近第三通道13设置。这样,工作流体能够从第二通道16通过连通口161进入第一通道17,并通过阀部件35实现与第三通道13的正向导通,进而流入第三通道13。阀部件35包括阀座351和阀芯352,阀座351位于至少部分阀芯352的外周,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凸缘部105,至少部分凸缘部105位于连接块1,凸缘部105为形成第一通道17的壁的一部分。沿第一通道17的轴向,阀座351位于凸缘部105和堵头36之间,阀座351的一端面与凸缘部105抵接,阀座351的另一端面与堵头36抵接,阀座351分别通过凸缘部105和堵头36抵接限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述的抵接需理解为包括直接抵接或间接抵接,如在阀座351的端面与堵头36之间还设置有一垫片时,即此时阀座351的端面与堵头36之间的抵接为间接抵接。进一步地,阀座351与连接块1之间还可以进行有密封设置,有利于防止流体从阀座351与连接块1之间的装配间隙内漏。阀座351形成第一阀口,阀芯352在流体压差力作用下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阀口,进而正向打开或反向关闭第一阀口,进而实现工作流体从第二通道16到第三通道13的正向导通,工作流体从第三通道13到第二通道16的反向截止,具体地,阀芯352包括正压面353和背压面354,沿第一通道17的轴向,正压面353比背压面354靠近连通口161设置,当作用于正压面353的压力大于作用于背压面354的压力时候,阀芯352远离阀座351,正向打开第一阀口,实现工作流体从第二通道16到第三通道13的正
向导通,当作用于正压面353的压力小于作用于背压面354的压力时,阀芯352反向关闭第一阀口(此时阀芯352与阀座351密封抵接),实现工作流体从第三通道到第二通道16的反向截止。通过堵头36对阀部件35的阀座352限位,有利于减少阀部件35的零部件数量,如减少了原本用于限位阀座352的卡簧部件,有利于使阀部件35结构简单,同时有利于阀部件35的安装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堵头36还具有连通孔361和容纳腔362,连通孔361连通容纳腔362和连通口161,连通孔36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连通孔361可以沿容纳腔362的径向等圆周分布,这样使流体流动相对稳定,部分阀部件35可以位于容纳腔362,如在本实施例中阀部件的部分阀杆和至少部分弹性件位于容纳腔362,设置连通孔361,有利于使工作流体从第二通道16的连通口161流入容纳腔362作用于阀芯的正压面353,通过连通孔361快速地使阀部件35动作。
21.参见图1和图2,流体控制组件100还具有接口,流体控制组件100通过接口实现与热管理系统中其他元件的对接连通,接口包括第一接口41、第二接口42、第三接口43、第四接口44、第五接口45,其中第一接口41形成为第四通道11的一部分,至少部分第一接口41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第一侧的外壁面,第二接口42形成为第五通道12的一部分,至少部分第二接口42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第二侧的外壁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的外壁面和第二侧的外壁面为连接块1的两对立外壁面。第一阀元件31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一阀元件31能够节流连通和直通连通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第三接口43形成为第三通道13的一部分,至少部分第三接口43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第三侧的外壁面,第三阀元件33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一接口41和第三接口43,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三阀元件33直流连通第一接口41和第三接口43。第六通道14具有用于与热交换元件2连通的第一端口141,第六通道14通过第一端口141与热交换元件2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二阀元件32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三接口43和第一端口141,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二阀元件32节流连通第三接口43和第一端口141。第七通道15同样具有用于与热交换元件2连通的第二端口151,第七通道15通过第二端口151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端口141和第二端口151的朝向相同或者说至少部分第一端口141、至少部分第二端口151位于连接块1的第四侧的外壁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的外壁面和第四侧的外壁面为连接块1的两对立外壁面,热交换元件2通过连接板21螺钉固定安装于连接块1的第四侧。第四接口44形成为第二通道16的一部分,至少部分第四接口44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第三侧的外壁面,第五接口45形成为第七通道15的一部分,至少部分第五接口45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第二侧的外壁面,第四阀元件34能够连通和不连通第四接口44和第五接口45,进一步地,在连通时,第四阀元件34直流连通第四接口44和第五接口45。设置接口的开口位于连接块1的不同侧的外壁面,有利于充分利用连接块1的空间,使连接块1小型化,同时有利于接口在与其他元件对接时避免干涉。
22.参见图1,流体控制组件100还包括安装支架5,流体控制组件100通过安装支架5固定于车辆或其他设备,安装支架5与连接块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5与连接块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安装支架5安装于不同与连接块1的接口开口所在侧的一侧,或者说安装支架5安装于连接块1的第五侧。另外,阀元件安装于连接块1的第六侧,其中第五侧和第六侧为连接块1的两对立侧。设置热交换元件2、安装支架5以及阀元件位于连接块1的不同侧且不为接口开口所在侧,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连接块1的空间,使连接块1小型
化,进而有利于使流体控制组件100结构紧凑。
23.流体控制组件100可以应用于热管理系统,参见图6至图8,为流体控制组件100应用于热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201、储液器202、蒸发器203、冷凝器204、室外换热器205以及膨胀阀206,在相关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中,蒸发器203、冷凝器204以及膨胀阀206能够集成为相关组件,其中冷凝器204的出口与第一接口41对接连通,第二接口42与室外换热器205的进口对接连通,室外换热器205的出口与第四接口44对接连通,第三接口43通过膨胀阀206与蒸发器203的进口对接连通第五接口45通过储液器202与压缩机201的进口对接连通,压缩机201的出口与冷凝器204的进口对接连通,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理系统还可以不包括储液器202,即第五接口45与压缩机201的进口对接连通。
24.参见图1至图8,流体控制组件100应用于热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三种工作模式:
25.第一工作模式:第一阀元件31、第二阀元件32打开,第三阀元件33、第四阀元件34关闭,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一阀元件31直通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第二阀元件32节流连通第三通道13和第六通道14,第一接口41、第四接口44为进口,第二接口42、第三接口43、第五接口45为出口。
26.具体地,压缩机201出口侧的高温高压工作流体(如制冷剂)经冷凝器204冷凝散热后通过第一接口41流入第四通道11,通过第一阀元件31直通流入第五通道12,并从第二接口42流向室外换热器205,经室外换热器205再次冷凝散热后通过第四接口44流入第二通道16,并在阀部件35的正向导通下通过第一通道17流入第三通道13,位于第三通道13的工作流体一部分经第二阀元件32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工作流体流向第六通道14,并通过第一端口141流入热交换元件2的第一流道,与热交换元件2的第二流道内的另一工作流体(如冷却液)热交换吸热后通过第二端口151流入第七通道15,并通过第五接口45流出;位于第三通道13的工作流体的又一部分从第三接口43流向膨胀阀206,经膨胀阀20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工作流体流入蒸发器203,经蒸发器203蒸发吸热后从蒸发器203的出口流出,与从第五接口45流出的工作流体汇合后经储液器202气液分离后流向压缩机的进口,进行下一个循环。
27.第二工作模式:第一阀元件31、第二阀元件32、第三阀元件33、第四阀元件34均打开,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一阀元件31节流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第二阀元件32节流连通第三通道13和第六通道14,第三阀元件33直通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三通道13,第四阀元件34直通连通第二通道16和第七通道15,第一接口41、第四接口44为进口,第二接口42、第五接口45为出口。
28.具体地,压缩机201出口侧的高温高压工作流体经冷凝器204冷凝散热后通过第一接口41流入第四通道11,位于第四通道11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通过第一阀元件31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工作流体流入第五通道12,并通过第二接口42流向室外换热器205,经室外换热器205蒸发吸热后通过第四接口44流入第二通道16,并流入第一通道17位于阀部件35的正压侧(低压);位于第四通道11的工作流体的又一部分通过第三阀元件33直通流入第三通道13,并流入第一通道17位于阀部件35的背压侧(高压),由于阀部件35的背压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大于节流后位于阀部件35的正压侧的工流体压力,此时阀部件35在压差作用下反向截止,即第二通道16与第三通道13不连通。位于第二通道16内的工作流体(低压)通过第四阀元件34直通流入第七通道15;位于第三通道13内的工作流体(高压)通过第二阀元件32节
流后变为低温低压工作流体流向第六通道14(此模式下膨胀阀206关闭),并通过第一端口141流入热交换元件2的第一流道,与热交换元件2的第二流道内的另一工作流体热交换吸热后通过第二端口151流入第七通道15,与从第二通道16流入第七通道15的工作流体汇合后从第五接口45流出,经储液器202气液分离后流向压缩机201的进口,进行下一个循环。
29.第三工作模式:第一阀元件31打开,第二阀元件32、第三阀元件33、第四阀元件34关闭,第一阀元件3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第一阀元件31直通连通第四通道11和第五通道12,第一接口41为进口,第二接口42、第三接口43为出口。
30.具体地,压缩机201出口侧的高温高压工作流体经冷凝器204冷凝散热后通过第一接口41流入第四通道11,通过第一阀元件31直通流入第五通道12,并从第二接口42流向室外换热器205,经室外换热器205再次冷凝散热后通过第四接口44流入第二通道16,并在阀部件35的正向导通下通过第一通道17流入第三通道13,由于第二阀元件32关闭,位于第三通道13内的工作流体从第三接口43流向膨胀阀206,经膨胀阀20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工作流体流入蒸发器203,经蒸发器203蒸发吸热后从蒸发器203的出口流出,经储液器202气液分离后流向压缩机201的进口,进行下一个循环。
3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