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1483发布日期:2022-02-12 14:1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舵体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在高档遥控玩具,如飞机、潜艇模型,遥控机器人中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舵体是船舶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舵体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在航天方面,舵体应用广泛。航天方面,导弹姿态变换的俯仰、偏航、滚转运动都是靠舵体相互配合完成的。
3.现有的舵体缺乏保护装置,在船舶上的舵体长时间处于动荡环境,如果不能很好的对舵体进行减震保护,容易导致舵体损坏,且现有的舵体大多数缺乏过载保护装置,当舵体过载时,扭矩增大容易导致舵体上的齿轮和转轴损坏。
4.因此需要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部设有舵体本体,所述舵体本体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舵体支撑板,所述舵体支撑板下侧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舵体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内旋转连接有舵体主轴,所述舵体主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保护壳体内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下端表面旋转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保护壳体外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上旋转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第一轴套内部,所述第一轴套内部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过载保护弹簧,所述过载保护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承载板上侧,所述转轴下端贯穿保护壳体顶部,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保护壳体内部底部表面和两侧表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内部一侧筒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层,所述保护壳体另外两侧内部表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凸起。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舵体本体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舵体线,所述保护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线孔,所述舵体线贯穿线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齿轮的厚度大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的厚
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减震弹簧、弹性减震凸起和第一减震弹簧,将舵体本体安装在保护壳体内部,当舵体本体处于动荡的环境中时,弹性减震凸起和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减震保护,舵体本体表面与弹性减震层接触,通过挡板推动减震柱在减震套筒内滑动,进一步带动减震柱挤压第二减震弹簧进一步对舵体本体进行减震保护,能够在动荡环境中有效对舵体进行减震保护,延长舵体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过载保护弹簧、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启动舵体本体带动舵体主轴转动,舵体主轴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进一步带动转轴和第一齿轮转动,进一步对载体进行操控,当载体过载时,压板进一步推动承载板挤压过载保护弹簧,进一步使转轴向下运动,进一步带动第四齿轮向下运动,进一步使第四齿轮脱离第三齿轮,进一步保护第二齿轮和舵体主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保护壳体;2、第一轴套;3、第一齿轮;4、转轴;5、线孔;6、舵体线;7、舵体支撑板;8、舵体本体;9、第二轴套;10、第二齿轮;11、固定轴;12、压板;13、过载保护弹簧;14、第一减震弹簧;15、第二减震弹簧;16、减震柱;17、挡板;18、减震套筒;19、弹性减震层;20、舵体主轴;21、第三齿轮;22、第四齿轮;23、弹性减震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实施例1,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内部设有舵体本体8,舵体本体8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舵体支撑板7,舵体支撑板7下侧设有第一减震弹簧14,舵体本体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9,第二轴套9内旋转连接有舵体主轴20,舵体主轴2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保护壳体1内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下端表面旋转连接有第三齿轮21,保护壳体1外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2,第一轴套2上旋转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转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12,压板12设置在第一轴套2内部,第一轴套2内部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过载保护弹簧13,过载保护弹簧13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压板12设置在承载板上侧,转轴4下端贯穿保护壳体1顶部,转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2;启动舵体本体8带动舵体主轴20转动,舵体主轴20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1转动,第三齿轮21转动进一步带动转轴4和第一齿轮3转动,进一步对载体进行操控,当载体过载时,压板12进一步推动承载板挤压过载保护弹簧13,进一步使转轴4向下运动,进一步带动第四齿轮22向下运动,进一步使第四齿轮22脱离第三齿轮21,进一步保护第二齿轮10和舵体主轴20。
27.实施例2,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舵体本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内部设有舵体本体8,舵体本体8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舵体支撑板7,舵体支撑板7下侧设有第一减震弹簧14,舵体本体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9,第二轴套9内旋转连接有舵体主轴20,舵体主轴2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保护壳体1内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下端表面旋转连接有第三齿轮21,保护壳体1外部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2,第一轴套2上旋转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转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12,压板12设置在第一轴套2内部,第一轴套2内部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过载保护弹簧13,过载保护弹簧13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压板12设置在承载板上侧,转轴4下端贯穿保护壳体1顶部,转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2;保护壳体1内部底部表面和两侧表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套筒18,减震套筒18内部一侧筒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15,第二减震弹簧15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柱16,减震柱16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7,挡板17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层19,保护壳体1另外两侧内部表面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凸起23;将舵体本体8安装在保护壳体1内部,当舵体本体8处于动荡的环境中时,弹性减震凸起23和第一减震弹簧14进行减震保护,舵体本体8表面与弹性减震层19接触,通过挡板17推动减震柱16在减震套筒18内滑动,进一步带动减震柱16挤压第二减震弹簧15进一步对舵体本体8进行减震保护。
28.实施例3,请参照图1、2、3和4,舵体本体8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舵体线6,保护壳体1一侧表面开设有线孔5,舵体线6贯穿线孔5;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21啮合连接;第四齿轮22与第三齿轮21啮合连接;第三齿轮21的厚度大于第二齿轮10和第四齿轮22的厚度。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舵体本体8安装在保护壳体1内部,当舵体本体8处于动荡的环境中时,弹性减震凸起23和第一减震弹簧14进行减震保护,舵体本体8表面与弹性减震层19接触,通过挡板17推动减震柱16在减震套筒18内滑动,进一步带动减震柱16挤压第二减震弹簧15进一步对舵体本体8进行减震保护,将第一齿轮3与载体连接,启动舵体本体8带动舵体主轴20转动,舵体主轴20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转动带动第三齿轮
21转动,第三齿轮21转动进一步带动转轴4和第一齿轮3转动,进一步对载体进行操控,当载体过载时,压板12进一步推动承载板挤压过载保护弹簧13,进一步使转轴4向下运动,进一步带动第四齿轮22向下运动,进一步使第四齿轮22脱离第三齿轮21,进一步保护第二齿轮10和舵体主轴20。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