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形物料输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0481发布日期:2022-03-09 09:5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形物料输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形物料输送阀。


背景技术:

2.物料输送阀俗称放料阀,主要由阀体、阀芯、阀杆、阀座、填料等零部件组成,作用是用来控制介质输送的开启和关闭;现有的物料输送阀流道阻力大,若使用在粘性较大或易结晶的介质工况时,介质很容易在阀门内发生结晶和凝固,进而造成阀门堵塞以影响正常流通,所以只能用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不适宜用作各类容器的输送、进料,导致适用范围较小;而且需要检修时,只能借助工具手动清除残留在阀门内的介质,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清除效果也较差,致使检修极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减小了流道阻力并扩大了适用范围,且极大的方便了检修的角形物料输送阀。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形物料输送阀,包括阀体、可拆卸的固定在阀体顶部的阀盖以及分别嵌设在阀体顶部和底部的导向套和阀座,还包括竖直穿插设置在阀盖、导向套和阀体中并可上下移动的阀杆,阀杆的下端还固定有阀芯,阀芯密封设于阀座中并可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部还套设有第一夹套,所述第一夹套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密封固定在阀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夹套与阀体之间形成了第一环形夹层;所述第一夹套与阀体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横向设置的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内端与阀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夹套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内端与第一环形夹层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夹套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二夹套,所述第二夹套的内端密封插接在第一夹套的一侧并与第一环形夹层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夹套的外端倾斜向上设置,对应地,所述阀体的一侧向外形成有倾斜向上设置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于第二夹套中,所述进料管的端部伸出到第二夹套的外端外部,所述第二夹套的外端密封固定在进料管的端部外壁上,所述第二夹套与进料管之间形成了第二环形夹层,所述第二夹套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的内端与第二环形夹层相互连通。
5.优选地,所述吹扫管的端部还密封套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部还固定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端盖与第一法兰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6.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管的外端还密封套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接管的外端还密封套接有第三法兰。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进料管倾斜设于阀体的一侧,进而有效减小了流道阻力;同时利用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与阀体之间形成的第一环形夹层和第二环形夹层以供高温蒸汽循环流动,进而对阀体内的介质进行持续的加热保温,从而彻底避免了进料管和阀体内的介质发生结晶和凝固以防止阀门发生堵塞,进而保
证了介质的正常流通以适用于粘性较大或易结晶的介质工况,从而既能用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又能用作各类容器的输送、进料以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能在检修前借助蒸汽自动将残留在阀门内的介质清除干净,进而大幅简化了操作并显著提升了清除效果以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检修。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b向剖面结构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13.如图1~3所示,一种角形物料输送阀,包括阀体1、可拆卸的固定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以及分别嵌设在阀体1顶部和底部的导向套3和阀座5,还包括竖直穿插设置在阀盖2、导向套3和阀体1中并可上下移动的阀杆4,阀杆4的下端还固定有阀芯6,阀芯6密封设于阀座5中并可上下移动;阀体1的外部还套设有第一夹套7,第一夹套7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密封固定在阀体1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夹套7与阀体1之间形成了第一环形夹层8;第一夹套7与阀体1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横向设置的吹扫管9,吹扫管9的内端与阀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夹套7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一接管13,第一接管13的内端与第一环形夹层8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夹套7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二夹套11,第二夹套11的内端密封插接在第一夹套7的一侧并与第一环形夹层8相互连通,第二夹套11的外端倾斜向上设置,对应地,阀体1的一侧向外形成有倾斜向上设置的进料管101,进料管101设于第二夹套11中,进料管101的端部伸出到第二夹套11的外端外部,第二夹套11的外端密封固定在进料管101的端部外壁上,第二夹套11与进料管101之间形成了第二环形夹层10,第二夹套11的一侧还密封插接有第二接管12,第二接管12的内端与第二环形夹层10相互连通。
14.吹扫管9的端部还密封套接有第一法兰14,第一法兰14的端部还固定有可拆卸的端盖15,端盖15与第一法兰14之间还设有密封垫16。
15.第一接管13的外端还密封套接有第二法兰17。
16.第二接管12的外端还密封套接有第三法兰18。
17.工作原理:介质经由进料管101进入到阀体1内部,然后借助外部执行机构驱动阀
杆4上升以带动阀芯6向上移动,当阀芯6离开阀座5的上端开口处并在移动到阀体1的内部时,介质经由阀座5向外输出,介质在阀体1内的流道短,停留时间少,所以减小了流道阻力。
18.高温蒸汽经由第一接管13通入到第一环形夹层8中,然后经由第二环形夹层10进入到第二接管12中,最后向外排出,进而对流经进料管101和阀体1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保温,从而防止介质因低温而发生结晶和凝固,进而造成阀门堵塞。
19.当需要检修时,必须先将残留在阀体1内的介质清除干净,这时,可打开端盖15并将高温蒸汽管道接入到第一法兰14上,进而使高温蒸汽经由吹扫管9进入到阀体1内部,从而对阀体1内部进行加热吹扫以将残留的介质清除干净以利于检修。
20.本实用新型将进料管101倾斜设于阀体1的一侧,进而有效减小了流道阻力;同时利用第一夹套7和第二夹套11与阀体1之间形成的第一环形夹层8和第二环形夹层10以供高温蒸汽循环流动,进而对阀体1内的介质进行持续的加热保温,进而彻底避免了进料管101和阀体1内的介质发生结晶和凝固以防止阀门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介质的正常流通以适用于粘性较大或易结晶的介质工况,进而既能用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又能用作各类容器的输送、进料以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能在检修前借助蒸汽自动将残留在阀门内的介质清除干净,进而大幅简化了操作并显著提升了清除效果以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检修。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