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585发布日期:2022-02-23 22:4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墨铸铁顶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


背景技术:

2.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小直径顶管施工时,采用的顶管管体采用球墨铸铁制作,寿命长,结构强度高,不容易损坏。
3.顶管施工时,需要在从顶管中向顶管的管壁外侧压出膨润土浆以减小管壁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进行顶进操作。目前的顶管施工时使用的顶管,未充分考虑膨润土浆能否在顶管外壁上均匀覆盖,导致膨润土浆在重力的作用下都流到顶管的下方,膨润土浆的润滑作用无法发挥,顶管管壁与土层之间摩擦力过大影响顶管施工效率的问题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该顶管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槽,膨润土浆从顶管中泵出压入到顶管的管壁与土层之间时,会流入导流槽中,膨润土浆在导流槽阻挡下,能够均匀的覆盖在顶管的管壁与土层之间,使顶管得到充分润滑,减小摩擦力,增加顶管施工的施工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包括顶管节和连接节,相邻所述顶管节之间通过连接节进行连接,所述顶管节和连接节的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能够阻挡膨润土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淌到顶管底部,所述顶管节的两侧设置有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插入连接节中,所述连接部外边缘设有若干导管槽,相邻连接部的导管槽相对布置,两两对接组成第一导管孔,膨润土浆从相邻两节所述顶管节连接处的第一导管孔中流出,避免了在顶管节上打孔,不用破坏顶管节的结构,维持了顶管节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节在第一导管孔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导管孔,所述连接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环流槽,所述环流槽的底部与第二导管孔连接,所述环流槽的两侧与导流槽底部连接,膨润土浆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导管孔和第二导管孔泵入到环流槽,膨润土浆经过环流槽流入导流槽中,使顶管得到充分润滑。顶进操作完成后,压入的膨润土浆置换为触变泥浆,来对顶管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导流槽的存在能够增加与触变泥浆的接触面积,增强触变泥浆的固定效果。
7.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所述导流槽的方向与顶管的设置方向形成扭转角a,所述扭转角a的范围在1-20度之间,膨润土浆从所述环流槽流入导流槽中后,在扭转角a的作用下会在导流槽中缓慢流淌,增强膨润土浆对顶管的管壁的润滑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相邻所述导流槽之间设置有隔离
条带进行隔离,所述隔离条带的截面形状也包括三角形。三角形的所述导流槽易于加工,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外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根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所在平面平行于顶管节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接节内侧面在定位槽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定位条带。当所述连接节与顶管节进行安装时,所述定位条带对准定位槽,才能正常安装,所述连接节外侧的导流槽才能与顶管节外侧的导流槽对齐,从而不影响膨润土浆在导流槽中的正常流动。
10.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所述连接节上的导流槽与顶管节上的导流槽倾斜角度相同,使膨润土浆在连接节和顶管节外侧导流槽中都能够正常流动,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不大于顶管节总厚度的1/4,所述导流槽的深度过大会影响顶管节的整体结构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环流槽的深度不大于导流槽的深度,所述环流槽中的膨润土浆需要流入到导流槽中进行润滑,如果环流槽的深度大于导流槽,会导致环流槽中的膨润土浆无法流入到导流槽中。
12.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形状包括半圆形,使所述导流槽能够容纳更多的膨润土浆在其中流动,进一步增强膨润土浆的润滑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所述顶管的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润滑用的膨润土浆从顶管中压出后,能够顺着导流槽缓缓流动,避免膨润土浆直接流到顶管下方,使顶管的外壁与土层之间进行充分润滑,减小摩擦力,提高了顶管施工的施工效率。膨润土浆压出顶管时经过的所述第一导管孔设置在相邻两节顶管节之间,又两节顶管节两节部的导管槽对接而成,不需要在顶管管壁上打孔,避免了破坏顶管结构,保证了顶管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环卫工作者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1中顶管去除连接节之后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1中顶管节侧视图;
20.图4为实施例1中顶管节局部结构视图;
21.图5为实施例1中连接节侧视图;
22.图6为实施例1中连接节局部结构视图;
23.图7为实施例1中扭转角a示意图;
24.图8为实施例1中顶管节和连接节安装结构剖面图;
25.图9为实施例2中顶管节局部结构视图;
26.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27.1、顶管节,11、连接部,12、定位槽,13、导管槽,2、连接节,21、定位条带,22、环流
槽,3、导流槽,31、隔离条带,4、第一导管孔,5、第二导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环卫工作者,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29.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方位“前后”、“左右”等,仅用来表达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不受实际应用中任何具体方向参照的约束。
30.实施例1
31.参见图1-图8,一种改进的球墨铸铁顶管,包括管节和连接节2,相邻所述顶管节1之间通过连接节2进行连接,所述顶管节1和连接节2的表面设置有导流槽3,所述导流槽3能够阻挡膨润土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淌到顶管底部,所述顶管节1的两侧设置有伸出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能够插入连接节2中,所述连接部11外边缘设有若干导管槽13,相邻连接部11的导管槽13相对布置,两两对接组成第一导管孔4,膨润土浆从相邻两节所述顶管节1连接处的第一导管孔4中流出,避免了在顶管节1上打孔,不用破坏顶管节1的结构,维持了顶管节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相邻所述顶管节1的前后连接部11之间设置有6个第一导管孔4,所述连接节2在第一导管孔4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导管孔5,所述连接节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环流槽22,所述环流槽22的底部与第二导管孔5连接,所述环流槽22的两侧与导流槽3底部连接,膨润土浆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导管孔4和第二导管孔5泵入到环流槽22,膨润土浆经过环流槽22流入导流槽3中,使顶管得到充分润滑,尽可能降低管壁外侧的摩擦阻力,以防止顶进操作时的顶力超过控制极限,而造成管材和其他施工器具破损。顶进操作完成后,压入的膨润土浆置换为触变泥浆,来对顶管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导流槽3的存在能够增加与触变泥浆的接触面积,增强触变泥浆的固定效果。
32.参见图7,所述导流槽3的方向与顶管的设置方向形成扭转角a,本实施例所述扭转角a的大小为15度,膨润土浆从所述环流槽22流入导流槽3中后,在扭转角a的作用下会在导流槽3中缓慢流淌,增强膨润土浆对顶管的管壁的润滑效果。
33.参见图2-图6,所述导流槽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相邻所述导流槽3之间设置有隔离条带31进行隔离,所述隔离条带31的截面形状也为三角形。三角形的所述导流槽3易于加工,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3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连接部11外侧表面设置有一根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设置在连接部11外侧顶部,所述定位槽12所在平面平行于顶管节1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接节2内侧面在定位槽12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定位条带21。当所述连接节2与顶管节1进行安装时,所述定位条带21对准定位槽12,才能正常安装,所述连接节2外侧的导流槽3才能与顶管节1外侧的导流槽3对齐,从而不影响膨润土浆在导流槽3中的正常流动。
3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节2上的导流槽3与顶管节1上的导流槽3倾斜角度相同,使膨润土浆在连接节2和顶管节1外侧导流槽3中都能够正常流动,所述导流槽3的深度不大于顶管节1总厚度的1/4,所述导流槽3的深度过大会影响顶管节1的整体结构强度。
36.进一步的,所述环流槽22的深度不大于导流槽3的深度,所述环流槽22中的膨润土浆需要流入到导流槽3中进行润滑,如果环流槽22的深度大于导流槽3,会导致环流槽22中
的膨润土浆无法流入到导流槽3中。
37.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中设置有安装有注浆装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喷嘴和注浆管路,所述注浆装置在每个第一导管孔4中都装有喷嘴,所述注浆管路设置在顶管中通过阀门与每个喷嘴相连,用于控制注压膨润土浆的顺序和压入量。从所述喷嘴中喷出的膨润土浆依次经过第一导管孔4和第二导管孔5,流入到连接节2的环流槽22中,待环流槽22中被膨润土浆填满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膨润土浆被挤入连接节2的导流槽3中,然后流入顶管节1的导流槽3中,因为导流槽3设置有15度的扭转角a,所以膨润土浆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在导流槽3中围绕顶管流淌,流淌过顶管与土层之间环状空隙的每一个角落,充分润滑,级大降低顶进摩擦阻力。顶进完成后,注浆装置中的膨润土浆置换为触变泥浆,触变泥浆按照膨润土浆的路径进行填充,待填充完毕,触变泥浆凝固后,能够使顶管外壁与土层进行固定,所述顶管表面设置的导流槽3能够增加触变泥浆的容纳量,也使触变泥浆能够均匀的填充在顶管表面与土层之间的缝隙中,增强触变泥浆的固定效果。
38.实施例2
39.参见图9,该实施例所述导流槽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使所述导流槽3能够容纳更多的膨润土浆在其中流动,进一步增强膨润土浆的润滑效果。
40.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他特征,均可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环卫工作者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