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接增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198发布日期:2023-03-29 0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接增接口,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鞍型体(1)以及第二鞍型体(2),所述第一鞍型体(1)或第二鞍型体(2)上设有支管接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鞍型体(2)在与所述第一鞍型体(1)相连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3)以及卡扣(4),所述第一鞍型体(1)在与所述第二鞍型体(2)相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6)以及卡槽(5),所述卡扣(4)与所述卡槽(5)相卡接,所述第二安装孔(6)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中设置有紧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为一端设置有销帽(42)的销(41),所述销帽(4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销(41)的横截面积,所述销(41)位于所述卡槽(5)中,所述销帽(42)与所述卡槽(5)相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包括用于所述销帽(42)通过的第一通孔(51)以及用于限定销(41)的第二通孔(52),所述第一通孔(51)与所述第二通孔(52)相连通,所述销帽(42)与所述第二通孔(52)相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1)为圆形孔,所述第二通孔(52)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销帽(42)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为l型,所述卡扣(4)包括一体成型的条形柱体(43)与楔块(44),所述条形柱体(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鞍型体(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楔块(44)相连,所述卡槽(5)为l型,所述条形柱体(43)位于所述卡槽(5)中,且所述楔块(44)与所述卡槽(5)所在的第一鞍型体(1)的上表面相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包括矩形槽(54)以及设于所述矩形槽(54)中的凸块(53),所述凸块(53)与所述矩形槽(54)形成所述的卡槽(5),所述楔块(44)与所述凸块(53)相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深度值大于所述卡扣(4)的高度值。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3)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6)的侧面与所述条形柱体(43)相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安装孔(6)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对应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以及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接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鞍型体(1)以及所述第二鞍型体(2)上均设有加强筋(8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活接增接口。一种活接增接口,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鞍型体以及第二鞍型体,所述第一鞍型体或第二鞍型体上设有支管接头,所述第二鞍型体在与所述第一鞍型体相连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卡扣,所述第一鞍型体在与所述第二鞍型体相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以及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紧固件。安装人员先将卡扣安装在卡槽中,使第一鞍型体与第二鞍型体的一端固定,然后通过固定件将第一鞍型体与第二鞍型体的另一端固定,即完成对第一鞍型体与第二鞍型体的紧密安装。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人力和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陶钶 陈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