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下工作的阀门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7374发布日期:2022-04-22 11: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下工作的阀门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电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工作的阀门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阀门是在管道中控制管道通断的控制元件,传统的阀门是手动的,每次对阀门进行调节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而在一次工作中,该项工作使用阀门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根据当前工作的流程决定,但是工作人员不可能24小时控制阀门,所以为了方便控制,以及快速启闭阀门,人们提出了阀门电动装置,它可以远程控制阀门的启闭,快速启闭阀门,弥补了人工控制阀门的不足之处,但是有些管道是安装在水下的,对于这种阀门,必须要把阀门电动装置安装在水下,这是因为水由电磁屏蔽效果,会对阀门与阀门电动装置之间的通讯产生影响,而当阀门电动装置安装在水下时,也要在其外侧安装防护罩,阻挡水流,保证阀门电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现有的防护罩安装在阀门电动装置的外侧,并在防护罩内部安装密封圈,阻挡水进入防护罩内部,即使开设了用于连接导线的开口,也在开口上安装密封圈,还有直接将防护罩焊接在阀门电动装置外侧,并通过防水胶堵住焊接部位,防止水流进入防护罩内部,保证阀门电动装置的正常运行;
3.但是,现有的阀门电动装置防护罩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虽然现有的防护罩可以保护阀门电动装置,使其免收水流的干扰,但是现有的防护罩都是对阀门电动装置本体进行保护,而阀门电动装置需要电源才可以进行工作,而电源不设置在水下,需要使用导线将阀门电动装置与陆地上的电源连接,而水下的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出现碎石随着水底暗流撞击到导线表面,损坏导线,不仅导致阀门电动装置停止工作,而且水是导体,会使断线处附近的水域通电,对水底的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影响,破坏自然环境,不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理念,降低了现有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工作的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电动装置本体、防护罩、管道、左半管、右半管、凸起块、防漏块、固定块、紧固螺栓,所述阀门电动装置本体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侧壁开设有供电孔,所述防护罩外侧壁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对应供电孔设置,所述管道分为左半管和右半管两部分,所述管道外侧壁安装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凸起块两两分别设置在管道的两端端头,所述凸起块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管道外侧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左半管和右半管的连接处,所述固定块两端和管道外侧壁分别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管道内部安装有防漏块,所述防漏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漏块分别设置在左半管和右半管的连接处。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6.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通过在现有裸露的导线外侧安装管道,实现了保护导线的功能,达到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目的,在本技术使用时,阀门电动装置与其外部现有的防护罩正常安装,在为阀门电动装置本体连接电源导线时,在电源导线外侧管道,并在管道外侧安装固定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当有碎石随着水底暗流撞击导线时,也只会撞击到管道外侧壁,不会对内部的导线造成损坏,管道的左半管和右半管通过固定块连接,固定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使得左半管和右半管稳定连接,外界水不会进入管道内部,且在管道内部左半管和右半管的连接处安装防漏块,进一步加强左半管与右半管的连接,保证外界水不会进入管道内部,不会对导线造成影响,保证导线的正常工作,不会出现漏电的现象,保护环境,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根管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漏块结构示意图。
12.如图:1-阀门电动装置本体,11-防护罩,12-管道,13-左半管,14-右半管,15-凸起块,16-防漏块,17-固定块,18-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工作的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电动装置本体1、防护罩11、管道12、左半管13、右半管14、凸起块15、防漏块16、固定块17、紧固螺栓18,阀门电动装置本体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1,防护罩11侧壁开设有供电孔,防护罩11外侧壁安装有管道12,管道12对应供电孔设置,管道12分为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两部分,管道12外侧壁安装有凸起块15,凸起块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起块15两两分别设置在管道12的两端端头,凸起块15中部开设有通孔,管道12外侧壁设置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为弧形结构,固定块17的数量为n个,n个固定块17分别设置在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的连接处,固定块17两端和管道12外侧壁分别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安装有紧固螺栓18,管道12内部安装有防漏块16,防漏块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漏块16分别设置在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的连接处。
15.实施例2
16.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本技术的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拼接,并在拼接后管道12外侧安装固定块17,将固定块17的螺纹孔对准管道12外侧的螺纹孔,安装固定块17,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固定块17,按照同样的步骤安装全部的固定块17,之后将防漏块16装入管道12内部,并焊接,进一步保证左半管13与右半管14的稳定连接,防止水流进入管道12内部,影响导线的正常工作,之后将固定安装在现有的防护罩11外侧,外界螺栓穿过本技术凸起块15的通孔中,进行固定,将管道12的一端固定在防护罩11外侧,之后将另一根管道12一端与安装在防护罩11外侧的管道12连接,将两个管道12的凸起块15对应设置,并在通孔中
安装外界螺栓,连接两个管道12,按照同样的原理连接多个管道12,之后将阀门电动装置的导线装入管道12内部,使其一端连接陆地上的电源,一端连接阀门电动装置本体1,为阀门电动装置进行供电;
17.在本技术使用时,阀门电动装置与其外部现有的防护罩11正常安装,在为阀门电动装置本体1连接电源导线时,在电源导线外侧管道12,并在管道12外侧安装固定块17,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当有碎石随着水底暗流撞击导线时,也只会撞击到管道12外侧壁,不会对内部的导线造成损坏,管道12的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通过固定块17连接,固定块17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使得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稳定连接,外界水不会进入管道12内部,且在管道12内部左半管13和右半管14的连接处安装防漏块16,进一步加强左半管13与右半管14的连接,保证外界水不会进入管道12内部,不会对导线造成影响,保证导线的正常工作,不会出现漏电的现象,保护环境,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