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6304发布日期:2022-06-22 00: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轮边结构中,轮毂轴承保证车轮在长时间、长里程中顺畅转动。一般汽车轮毂轴承钢珠在轮毂轴承内部的密封环境中运转,为了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轴承外部水、油脂、杂质不会进入轴承内部,而引起轴承钢珠、滚道的破坏。
3.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中,旋转件(磁性环)与轮速传感器通过相互间的磁电作用形成轮速信号,传统非驱动轮毂轴承中将磁性环或齿圈集成在轴承内部的旋转件上,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轮毂轴承上需要近距离靠近在磁性环或齿圈附近(间隙通常1mm左右),由于两者距离较近,使得轮速传感器必须深入轴承内部,实现轮速信号的产生。
4.轮速传感器深入轮毂轴承内部带来其他结构性问题——需要单独为轮速传感器与轴承安装位置设计密封结构,以防止轮毂轴承内部进入水或者异物,导致轴承异响、轴承的寿命的降低。由于供货市场上轮速传感器性能探测性能提升和高磁性橡胶在磁性环上应用,传感器和磁性环间的有效探测距离超过2mm,为轮速传感器与轮毂轴承磁性环间增加隔离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该轮毂轴承结构的轮速传感器与轮毂轴承磁性环间能够实现隔离,非驱动轮毂轴承为一个自身密封结构,将轮速传感器隔离在轴承外部,避免传统轮速传感器与轮毂轴承安装处密封不良问题;同时简化轮速传感器结构,取消其用于轴承密封的密封件,降低结构成本。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包括轴承端盖1、轴承外圈3、内侧钢珠4、内侧钢珠保持架5、外侧密封圈组件6、轮毂法兰8、外侧钢珠9、外侧钢珠保持架10、内圈11及磁性环12;所述轴承外圈3上安装有轴承端盖1;所述轴承端盖1上设置有轮速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轮速传感器;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为盲孔。
8.优选地,所述内圈11、内侧钢珠保持架5及外侧钢珠保持架10依次均套在轮毂法兰8上,所述内侧钢珠保持架5上放置有内侧钢珠4,所述外侧钢珠保持架10上放置有外侧钢珠9;轴承外圈3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内侧钢珠4的内侧与内圈11相接触、外侧与轴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钢珠9的内侧与轮毂法兰8相接触、外侧与轴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密封圈组件6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位于轮毂法兰8与轴承外圈3之间。
9.优选地,所述轴承端盖1过盈压装在轴承外圈3上。
10.优选地,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孔的位置是正对着磁性环12上的磁性橡胶。
11.优选地,所述轮毂法兰8的法兰外沿上设置有轮毂螺栓7。
12.优选地,所述轴承端盖1与轴承外圈3之间安装有轴承端盖密封圈2。
13.优选地,所述磁环12过盈套装在内圈11上,磁环12上的磁性橡胶与端盖空间上小间隙配合,磁环12与轴承端盖1不产生接触和干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利用非驱动轮毂轴承的自密封结构,减少轴承内部空间的密封数量,降低轮毂轴承密封风险;
16.2、能简化、去掉轮速传感器与轮毂轴承装接密封结构,降低结构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为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剖切视图;
19.图2为轮速信号探测距离放大示意图;
20.图3轮毂轴承总体半剖三维模型示意图;
21.图4轮毂轴承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中:1-轴承端盖、2-轴承端盖密封圈、3-轴承外圈、4-内侧钢珠、5-内侧钢珠保持架、6-外侧密封圈组件、7-轮毂螺栓、8-轮毂法兰、9-外侧钢珠、10-外侧钢珠保持架、11-内圈、12-磁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9.实施例1
3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包括轴承端盖1、轴承外圈3、内侧钢珠4、内侧钢珠保持架5、外侧密封圈组件6、轮毂法兰8、外侧钢珠9、外侧钢珠保持架10、内圈11及磁性环12;所述内侧钢珠保持架5及外侧钢珠保持架10均套在轮毂法兰8上,所述内侧钢珠保持架5上放置有内侧钢珠4,所述外侧钢珠保持架10上放置有外侧钢珠9;轴承外圈3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内侧钢珠4的内侧与内圈11相接触、外侧与轴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钢珠9的内侧与轮毂法兰8相接触、外侧与轴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密封圈组件6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位于轮毂法兰8与轴承外圈3之间。
31.所述轴承端盖1过盈压装在轴承外圈3上;所述磁环12过盈套装在内圈11上,磁环12上的磁性橡胶与端盖空间上小间隙配合,磁环12与轴承端盖1不产生接触和干涉。所述轴承端盖1上设置有轮速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轮速传感器;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为盲孔。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孔的位置是正对着磁性环12上的磁性橡胶。
32.所述轮毂法兰8上设置有轮毂螺栓7。
33.所述轴承端盖1与轴承外圈3之间安装有轴承端盖密封圈2。
34.所述轴承端盖留有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但孔是盲孔,孔底与轴承端盖主体一体成型,不需要对该位置单独做密封设计,端盖材料非磁性材料,轮速传感器透过端盖探测磁性橡胶的旋转形成轮速信号。即实现了轮速信号的输出,又在结构上提升了非驱动轮毂轴承内部的密封性能。
35.非驱动轮毂轴承的内部封闭空间由轮毂法兰8、外密封圈组件6、轴承外圈3、轴承端盖1和端盖密封圈封2闭形成,轴承在密封环境下运转,轮速传感器完全安装在封闭空间外部,轮速传感器安装位不用参与轴承内部封闭空间的密封,消除因轮速传感器安装位密封不良引起的非驱动轮毂轴承进水、进异物风险,进而保证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简化轮速传感器结构,取消其用于轴承密封的密封件,降低结构成本。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非驱动轮毂轴承结构,包括轴承端盖1、轴承外圈3、内侧钢珠4、内侧钢珠保持架5、外侧密封圈组件6、轮毂法兰8、外侧钢珠9、外侧钢珠保持架10、内圈11及磁性环12;所述轴承外圈3上安装有轴承端盖1;所述轴承端盖1上设置有轮速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轮速传感器;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为盲孔。所述内侧钢珠保持架5及外侧钢珠保持架10均套在轮毂法兰8上,所述内侧钢珠保持架5上放置有内侧钢珠4,所述外侧钢珠保持架10上放置有外侧钢珠9;轴承外圈3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内侧钢珠4的内侧与内圈11相接触、外侧与轴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钢珠9的内侧与轮毂法兰8相接触、外侧与轴
承外圈3相接触,外侧密封圈组件6套装在轮毂法兰8上,位于轮毂法兰8与轴承外圈3之间。
38.非驱动轮毂轴承端盖上有轮速传感器安装孔,轮速传感器伸进安装孔,靠近轴承内部齿圈、磁性环等轮速信号发生源,与轮速传感器共同作用形成轮速信号。传统结构中轮毂轴承安装传感器后通过传感器的密封圈等橡胶件与轮毂轴承的轮速传感器安装孔内壁、口外端面配合进行密封。密封结构设计不良、制件不良、装配不良等因素容易造成轮毂轴承密封失效(如进水),进而导致形成车辆的轮毂轴承异响、寿命降低。随着轮毂轴承内磁性环等应用更高磁性材料,允许传感器与磁性环间存在更大的探测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自密封结构,让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轴承外部,取消原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位的密封结构,降低非驱动轮毂轴承使用过程中的密封风险。
3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