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3434发布日期:2022-04-22 07:2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皮带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


背景技术:

2.单向缓冲皮带轮又叫交流发电机超越皮带轮,也就是俗称的发电机带离合。单向缓冲皮带轮一般由一个与多楔带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外圈、一个由冲压内圈、外圈和双滚针轴承组成的离合器单元、一个轴套以及两个密封圈组成。其功能是将交流发电机从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中解耦出来,因为交流发电机在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中具有最高的转动惯性矩。这就意味着,发电机单向缓冲皮带轮是多楔带只能单向驱动交流发电机。
3.现有的单向缓冲皮带轮具有单向打滑性能,即运转中若出现内圈转速(即转子转速)超过外圈转速的情况,皮带轮立即打滑,此时内圈与外圈之间脱离,起到缓冲的作用,但其缓冲性能不够全面,当内圈转速低于外圈转速时,则没有相应的制动手段来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具备内圈转速低于或高于外圈时都能自动打滑进行缓冲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单向缓冲皮带轮缓冲性能不够全面,当内圈转速低于外圈转速时,则没有相应的制动手段来进行缓冲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包括外圈,所述外圈内设置有内圈和连接环,且所述内圈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
6.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环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和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内圈相适配,且所述滚柱通过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连接;
7.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二凹槽,所述内圈上开设有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转板,且所述转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限位槽,所述滚柱上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且所述转杆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凹槽弹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和多个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环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环上
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片,所述内圈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密封片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圈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所述内圈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圈上还设置有端盖,且所述端盖与所述内圈相适配。
14.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在外圈内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以实现当内圈转速超过或低于外圈转速时皮带轮都能够自动打滑,进行缓冲保护,当内圈与外圈保持同步转速正常运行时,滚柱处于第一凹槽的内侧与内圈耦合,当内圈转速高于外圈的转速时,内圈相对于连接环顺时针转动,则滚柱发生打滑运动至第一凹槽的外侧部分脱离与内圈的耦合,使得内圈与连接环脱离,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而当内圈的转速低于外圈的转速时,内圈相对于连接环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凹槽的内壁会推动转板使其逆时针转动并抵住滚柱,然后将滚柱推起使其与内圈脱离耦合,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16.2、该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在滚柱上设置有限位块,在第一凹槽内开设有限位槽,通过限位块沿着限位槽内滑动可以对滚柱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在打滑和耦合时运动更加平稳,并且减缓其磨损程度。
17.3、该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通过将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均设置有六个,并呈圆周均匀排列在连接环上,可以进一步加强缓冲保护的性能,并使得内圈和连接环的受力均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1、外圈;2、内圈;3、连接环;4、第一缓冲机构;401、第一凹槽;402、第一复位弹簧;403、滚柱;404、限位块;405、限位槽;5、第二缓冲机构;501、第二凹槽;502、第三凹槽;503、转杆;504、转板;505、第二复位弹簧;6、密封片;7、轴承;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6,一种新型单向缓冲皮带轮,包括外圈1,外圈1内设置有内圈2和连接环3,且内圈2转动设置于连接环3内,连接环3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4和第二缓冲机构5;
28.第一缓冲机构4包括开设于连接环3上的第一凹槽401,第一凹槽401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02和滚柱403,滚柱403与内圈2相适配,且滚柱403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02与第一凹槽401弹性连接;
29.第二缓冲机构5包括开设于第一凹槽401内的第二凹槽501,内圈2上开设有第三凹槽502,且第三凹槽502与第二凹槽501相连通,第二凹槽501内转动设置有转杆503,转杆503上设置有转板504,且转板504滑动设置于第三凹槽502内。
30.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当内圈2转速超过外圈1转速时皮带轮能够自动打滑,进行缓冲保护,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4,第一凹槽401为弧形槽,第一复位弹簧40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凹槽401的内壁,另一端连接在滚柱403上,当内圈2与外圈1保持同步转速正常运行时,滚柱403处于第一凹槽401的内侧与内圈2耦合,当内圈2转速高于外圈1的转速时,内圈2相对于连接环3顺时针转动,则滚柱403发生打滑运动至第一凹槽401的外侧部分脱离与内圈2的耦合,使得内圈2与连接环3脱离,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31.而设置的第二缓冲机构5则是为了在内圈2的转速低于外圈1的转速时,也能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第二凹槽501和第三凹槽502分别开设在连接环3和内圈2上,转杆503的两端分别转动于第二凹槽501的两侧内壁,转板504设置于第二凹槽501上,当内圈2的转速低于外圈1的转速时,内圈2相对于连接环3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凹槽502的内壁会推动转板504使其逆时针转动并抵住滚柱403,然后将滚柱403推起使其与内圈2脱离耦合,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1-6,第一缓冲机构4还包括开设于第一凹槽401内的限位槽405,滚柱403上设置有限位块404,且限位块404滑动设置于限位槽405内。
34.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05开设在第二凹槽501的后侧,为一段弧形的槽,限位块404连接在滚柱403上,且限位块404和限位槽405均为t字形,通过限位块404沿着限位槽405内滑动可以对滚柱403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在打滑和耦合时运动更加平稳,并且减缓其磨损程度。
35.实施例3
36.请参阅图1-6,转杆50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505,且转杆503通过两个第二复位弹簧505与第二凹槽501弹性连接。
37.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复位弹簧505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凹槽501的两侧内壁连接,两个第二复位弹簧505的另一端分别与转杆503连接,通过两个第二复位弹簧505可以实现转板504的自动复位,当内圈2转速与外圈1重新同步后,转板504可以重新卡入第三凹槽502内增强内圈2与连接环3的连接强度。
38.实施例4
39.请参阅图1-6,第一缓冲机构4和第二缓冲机构5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缓冲机构4和多个第二缓冲机构5分别均匀设置于连接环3上。
4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缓冲机构4和第二缓冲机构5均设置有六个,并呈圆周均匀排列在连接环3上,可以进一步加强缓冲保护的性能,并使得内圈2和连接环3的受力均衡。
41.实施例5
42.请参阅图1-6,连接环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密封片6,内圈2转动设置于两个密封片6内。
43.本实施例中:两个密封片6分别设置在连接环3的前后两端并与连接环3紧密贴合,起到保护连接环3内的多个第一缓冲机构4和多个第二缓冲机构5稳定运行的作用。
44.实施例6
45.请参阅图1-6,外圈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7,内圈2设置于两个轴承7内。
4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两个轴承7可以起到支撑内圈2在外圈1内旋转,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的作用。
47.实施例7
48.请参阅图1-6,外圈1上还设置有端盖8,且端盖8与内圈2相适配。
49.本实施例中:端盖8起到密封外圈1和保护外圈1内部件被外界的水和污渍等影响运行的作用。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