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紧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0460发布日期:2022-04-14 12:1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紧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卡紧圈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卡紧圈结构。


背景技术:

2.卡紧圈,也叫挡圈或卡簧,属于紧固件的一种,供装在机器、设备的轴槽或孔槽中,起着阻止轴上或孔上的零件轴向运动的作用。
3.密封套安装于孔的内壁时,常搭配卡紧圈加以张紧,而卡紧圈因留有缺口,导致密封套对应于卡紧圈缺口处的位置所受到来自卡紧圈的张紧力较小,进而影响密封套和孔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卡紧圈缺口处的张紧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卡紧圈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紧圈本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卡紧圈本体,包括卡紧圈本体,所述卡紧圈本体为弹性材质,所述卡紧圈本体呈环状且设有缺口;
7.当卡紧圈本体使用时,所述卡紧圈本体对应于缺口的两端相互交叉重叠用于遮盖缺口。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卡紧圈本体使用时,由于卡紧圈本体对应于缺口的两端相互交叉重叠将缺口遮盖,卡紧圈本体缺口处的张紧力得到了加强,改善了卡紧圈缺口的张紧力不足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卡紧圈本体对应于缺口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当卡紧圈本体使用时,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用于供缠绕固定。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实际使用时,可以用扎带或绳子将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缠绕固定,提高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互重叠交叉遮盖缺口时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一设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部二设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一和所述连接孔二用于供固定件穿过以实现将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缠绕固定。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提高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缠绕固定的操作便捷性,且连接孔一以及连接孔二还可供工具插入定位,以便卡紧圈整体的安装。
13.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一和所述连接部二分别由卡紧圈本体对应于缺口的两端向内折弯形成。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时,可通过将弹簧钢直接折弯形成卡紧圈本体、连接部一以及连接部二,提高加工生产的便利性。
15.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一远离卡紧圈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环状部,所述连接孔一为连接部一的环状部的中心孔,所述连接部二远离卡紧圈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环状部,所述
连接孔二为连接部二的环状部的中心孔。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加工时,可通过折弯形成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提高加工生产的便利性。
17.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一靠近连接部二的一端设有供连接部二嵌入的嵌槽一,所述连接部二靠近连接部一的一端设有供连接部一嵌入的嵌槽二;
18.所述连接部一沿卡紧圈本体的径向内壁设有凸起部一,所述连接孔一于凸起部一上开设;所述连接部二沿卡紧圈本体的径向内壁设有凸起部二,所述连接孔二于凸起部二上开设。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嵌槽一和嵌槽二,通过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互相嵌入的方式,提高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在交叉重叠遮盖缺口时的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嵌槽一沿卡紧圈本体径向的两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一;所述嵌槽二沿卡紧圈本体径向的两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二;
21.所述连接部一的厚度以及连接部二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卡紧圈本体的厚度一半。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互交叉重合时的厚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方便安装。
23.可选的,所述嵌槽一沿卡紧圈本体轴向的一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一,所述嵌槽二沿卡紧圈本体轴向的一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二,且嵌槽一沿卡紧圈本体轴向的贯穿方向和嵌槽二沿卡紧圈本体轴向的贯穿方向相反;
24.当所述连接部一嵌入嵌槽二以及连接部二嵌入嵌槽时,所述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相互背离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卡紧圈本体轴向的两个端面平齐。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连接部一嵌入嵌槽二以及连接部二嵌入嵌槽一,且连接部一嵌入嵌槽二以及连接部二嵌入嵌槽一时,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相互背离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卡紧圈本体轴向的两个端面平齐,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26.可选的,所述卡紧圈本体靠近连接部一的一端设有供连接部二抵接的抵接面一,所述卡紧圈本体靠近连接部二的一端设有供连接部一抵接的抵接面二。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面一和抵接面二,减少因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过度重叠而造成卡紧圈本体出现断裂、破损的可能性,提高卡紧圈本体装配过程的稳定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设置卡紧圈本体对应于缺口的两端能够相互交叉重叠将缺口遮盖,使得卡紧圈本体缺口处的张紧力得到了加强,改善了卡紧圈缺口的张紧力不足的问题;
30.(2)通过设置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实际使用时,可以用扎带或绳子将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缠绕固定,提高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相互重叠交叉遮盖缺口时的稳定性;
31.(3)通过设置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提高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缠绕固定的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33.图2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34.图3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35.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卡紧圈本体;2、缺口;3、连接部一;4、连接部二;5、环状部;6、连接孔一;7、连接孔二;8、嵌槽一;9、嵌槽二;10、凸起部一;11、凸起部二;12、抵接面一;13、抵接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卡紧圈结构。
39.实施例一
40.参照图1和图2,包括卡紧圈本体1,卡紧圈本体1呈环状且设置有缺口2,卡紧圈本体1对应于缺口2的两端分别沿径向向内折弯形成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连接部一3上开设有连接孔一6,连接部二4上开设有连接孔二7。
41.连接部一3远离卡紧圈本体1的一端折弯成环状部5,连接孔一6为连接部一3的环状部5的中心孔。连接部二4远离卡紧圈本体1的一端折弯成环状部5,连接孔二为连接部二4的环状部5的中心孔。
42.卡紧圈本体1的轴向截面为圆面,卡紧圈本体1的材质采用弹簧钢,实际生产加工时,卡紧圈本体1、连接部一3、连接孔一6、连接部二4以及连接孔二7均由同一根弹簧钢折弯成型。
4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卡紧圈本体1使用时,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互交叉重叠,将缺口2遮盖,然后在连接孔一6以及连接孔二7穿入扎带或者绑绳等紧固件将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互缠绕箍筋,提高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互重叠交叉遮盖缺口2时的稳定性。通过加强整体性,改善卡紧圈本体1的缺口2处的张紧力不足的问题。
44.实施例二
45.参照图3和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卡紧圈本体1的轴向截面呈方形,且连接部一3的结构和连接部二4的结构均不同,连接部一3的厚度和连接部二4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卡紧圈本体1的厚度的一半。连接部一3靠近连接部二4的端面开设有供连接部二4嵌入的嵌槽一8,嵌槽一8沿卡紧圈本体1径向的两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一3,且嵌槽一8沿卡紧圈本体1轴向的一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一3。
46.连接部二4靠近连接部一3的端面开设有供连接部一3嵌入的嵌槽二9,嵌槽二9沿卡紧圈本体1径向的两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二4,且嵌槽二9沿卡紧圈本体1轴向的一个侧壁贯穿连接部二4。嵌槽二9沿卡紧圈本体1轴向的贯穿方向和嵌槽一8沿卡紧圈本体1轴向的贯穿方向相反。
47.连接部一3沿卡紧圈本体1径向的内壁其靠近缺口2的一侧固定有凸起部一10,连接孔一6沿卡紧圈本体1的轴线方向贯穿凸起部一10。连接部二4沿卡紧圈本体1径向的内壁其靠近缺口2的一侧固定有凸起部二11,连接孔二7沿卡紧圈本体1的轴线方向贯穿凸起部二11。
48.当连接部一3嵌入嵌槽二9以及连接部二4嵌入嵌槽一8时,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互交叉重叠,连接部一3与连接部二4相互背离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卡紧圈本体1轴向的两个端面平齐。
49.卡紧圈本体1靠近连接部一3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面一12,卡紧圈本体1靠近连接部二4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面二13。当连接部一3抵接于抵接面二13且连接部二4抵接于抵接面一12时,卡紧圈本体1处于弹性变形的极限位置,若继续将卡紧圈本体1压缩,则易使卡紧圈本体1发生塑性变形,容易使卡紧圈本体1出现破损、断裂等现象。
5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连接部一3嵌入嵌槽二9,连接部二4嵌入嵌槽一8,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之间相互交叉重叠将缺口2遮盖,减少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互交叉重叠时的厚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设置抵接面一12和抵接面二13,以限定卡紧圈本体1压缩的极限位置,减少卡紧圈本体1过度压缩的可能性,提高卡紧圈本体1的使用耐久。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