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9084发布日期:2022-05-18 20:0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角阀结构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角阀结构。
3.

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角阀通常采用球形阀芯,在球形阀芯上设置通孔,并通过旋钮带动球形阀芯转动,进而使得通孔连通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但在长时间使用后,球形阀芯与角阀主体之间产生磨损,球形阀芯与角阀主体之间密封性不足,容易造成漏水等现象。
5.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6.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角阀结构。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角阀结构,包括角阀主体,所述角阀主体内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相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转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露出在所述容纳腔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时用于密封所述出水通道的密封块,所述阀芯包括主体部和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弹臂,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块的安装槽,所述弹臂的一侧设置有挤压部,所述弹臂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配后伸入至所述安装槽内并抵在所述密封块上的抵触部;角阀关闭时所述挤压部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使得在所述容纳腔内壁的作用下所述抵触部将所述密封块抵在所述出水通道上完成密封;角阀开启时所述挤压部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使得所述抵触部将所述密封块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
1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开口槽使得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开口槽与所述安装槽相通,所述弹臂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装配后所述抵触部插设在所述开口槽内并抵在所述密封块上。
1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挤压部上设置有耐磨凸块使得装配后所述挤压部通过所述耐磨凸块抵在所述容纳腔内壁上。
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装配后所述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
1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角阀主体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转动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并部分露出在所述角阀主体外,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周向固定连接。
1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装配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容纳腔内壁上。
1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旋钮内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
内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旋钮通过固定螺丝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1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关闭限位台阶和开启限位台阶,装配后限位柱活动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当所述限位柱抵在所述关闭限位台阶上时,所述密封块抵在出水通道上完成密封,当所述限位柱抵在所述开启限位台阶上时,所述密封块从出水通道上移开。
17.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角阀主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角阀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开口的密封盖,所述角阀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装配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
18.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角阀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盖还设置有装配后插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内的凸缘,所述凸缘内形成有插入腔,所述第二转动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还设置有装配后插设在所述插入腔内的第二连接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所述弹臂在所述容纳腔内壁的作用下或在水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密封块一侧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抵触部或水将所述密封块抵在所述出水通道上,完成密封,利用水的压力以及所述抵触部的作用力,加强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漏水。
20.【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角阀主体和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27.图7是角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8.图8是角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9.图9是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0.图10是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1.图11是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33.【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如附图1至附图12所示,一种角阀结构,包括角阀主体1,所述角阀主体1内设置有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所述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之间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相通的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内转动设置有阀芯2,所述阀芯2露出在所述容纳腔13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旋钮3,所述阀芯2上设置有密封时用于密封所述出水
通道12的密封块4,所述阀芯2包括主体部21和一端与所述主体部21相连的弹臂22,所述主体部2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块4的安装槽24,所述弹臂22的一侧设置有挤压部221,所述弹臂22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配后伸入至所述安装槽24内并抵在所述密封块4上的抵触部222;角阀关闭时所述挤压部221抵在所述容纳腔13的内壁上使得在所述容纳腔13内壁的作用下所述抵触部222将所述密封块4抵在所述出水通道12上完成密封;角阀开启时所述挤压部221抵在所述容纳腔13的内壁上使得所述抵触部222将所述密封块4抵在所述容纳腔13的内壁上;所述主体部21的另一侧设置有容纳槽23,所述安装槽24的底壁上开设有开口槽241使得所述容纳槽23通过所述开口槽241与所述安装槽24相通,所述弹臂2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23的底壁固定连接,装配后所述抵触部222插设在所述开口槽241内并抵在所述密封块4上;所述挤压部221上设置有耐磨凸块223使得装配后所述挤压部221通过所述耐磨凸块223抵在所述容纳腔13内壁上;所述弹臂22的一端还设置有加强筋224;装配后所述弹臂22在所述容纳腔13内壁的作用下或在水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密封块4一侧摆动,从而使得所述抵触部222或水将所述密封块4抵在所述出水通道12上,完成密封,利用水的压力以及所述抵触部222的作用力,加强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漏水,并且在使用时仅耐磨凸块223与所述容纳腔13内壁接触,角阀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阀芯2仅有耐磨凸块223产生磨损,同时耐磨凸块223的磨损也并不会造成密封块4密封性的下降,所述耐磨凸块223依然抵在所述容纳腔13内壁上,所述抵触部222依然会将所述密封块4抵在所述出水通道12上,以此保持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漏水等情况的发生。
36.如附图6和附图9至附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25,所述主体部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26,装配后所述第一转动部25、第二转动部26、所述主体部21和所述容纳腔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29;当转动所述旋钮3使得所述阀芯2带动所述密封块4移动并不再抵在所述出水通道12上时,水即可从所述进水通道11进入所述容纳腔13内,并通过水流通道29流入所述出水通道12,同时还可以转动所述旋钮3控制所述密封块4占据所述所述出水通道12上的面积大小,从而控制水流量的大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37.如附图1至附图7和附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阀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3相通的第一开口14,所述第一转动部25远离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7,所述第一连接部27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14内并部分露出在所述角阀主体1外,所述旋钮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7周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25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51,所述第一密封槽25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装配后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密封槽251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容纳腔13内壁上;所述旋钮3内开设有连接通孔31,所述第一连接部27内设置第一螺纹孔271,所述旋钮3通过固定螺丝6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6穿过所述通孔31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7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柱272,所述第一开口14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弧形槽141,所述弧形槽141内设置有关闭限位台阶142和开启限位台阶143,装配后限位柱272活动设置在所述弧形槽141内;当所述限位柱272抵在所述关闭限位台阶142上时,所述密封块4抵在出水通道12上完成密封,当所述限位柱272抵在所述开启限位台阶143上时,所述密封块4从出水通道12上移开;所述限位柱272不仅用于防止装配后所述阀芯2与所述旋钮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且所述限位柱272还用于定位,防止在角阀关闭时用户
不清楚密封块4是否已经抵在出水通道12上完成密封;当所述限位柱272抵在所述关闭限位台阶142上时,所述密封块4抵在出水通道12上完成密封,此时角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限位柱272抵在所述开启限位台阶143上时,所述密封块4从出水通道12上移开,水即可从所述进水通道11进入所述容纳腔13内,并通过水流通道29流入所述出水通道12,此时角阀处于开启状态,无需再采用其他零件对角阀的开关进行定位,减少零件的数量,方便制造,减少成本。
38.如附图1至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阀主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3相通的第二开口15,所述角阀主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开口15的密封盖7,所述角阀主体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5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6,所述第二密封槽16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装配后所述第二密封圈8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二密封槽16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8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密封盖7的内壁上;所述角阀主体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5一端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外螺纹17,所述密封盖7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17相适配的内螺纹71,所述密封盖7还设置有装配后插设在所述第二开口15内的凸缘72,所述凸缘72内形成有插入腔73,所述第二转动部26远离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还设置有装配后插设在所述插入腔73内的第二连接部28;角阀主体1上设置第二开口15,方便阀芯2从所述第二开口15装入所述容纳腔13内,同时方便在制造时设置所述第一开口14以及方便注塑时在所述第一开口14与容纳腔13之间形成的台阶,并进行脱模;装配后所述第二连接部28插设在所述插入腔73内,加上第一连接部27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14内,使得在所述阀芯2的两端同时对阀芯2进行轴向定位,从而使得装配后阀芯2的轴线与所述容纳腔13的轴线重合,防止若只在第一连接部27处对阀芯2进行定位时,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第二转动部26与容纳腔13的内壁接触造成阀芯2和容纳腔13的内壁出现磨损的现象,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