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9823发布日期:2022-04-21 18:5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给排水管道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根据中国市政道路下设施现状,一般设置有不同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煤气、给水、排水管道等等。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3.传统用于市政给排水的两根管道的连接结构通常是两根管道的一端均焊接有法兰盘,通过用多个螺栓将两个法兰盘进行连接,来对两根管道进行固定连接,然而对管道进行对接时,两根管道之间如果距离不够,往往需要对管道整体进行移动,不能根据两根管道之间的距离调整连接结构,管道铺设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伸入至第二连接套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套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内侧套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于第二连接套的内侧,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环、套筒、弹簧、滑杆和第二压环,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螺丝,两个所述连接螺丝的一端均横向贯穿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后螺纹套接有连接螺帽。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压环的一侧与第一管道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压环的一侧与第二管道的一侧贴合,所述套筒、弹簧和滑杆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套筒、弹簧和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套筒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套筒的内侧,所述滑杆的一端伸出至套筒外后与第二压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套筒和滑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压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压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套的一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与第一管道的一端紧密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管道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侧与第二管道的一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套的一端内侧紧密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槽,所述第一托槽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管道放置于第一托槽的第一弧形凹槽内侧,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槽,所述第二托槽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管道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管道放置于第二托槽上的第二弧形凹槽内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将第二连接套套设在第二管道的一端,将第一连接套套设在第一管道的一端,将压缩机构放置于第二连接套的内侧,进而将两个连接螺丝的一端均横向贯穿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后与对应的连接螺帽螺纹连接,并根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距离来调整第一连接套伸入至第二连接套内侧的距离,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套的一端对第一管道进行挤压,通过第一管道对第二压环进行挤压,同时通过若干个套筒、弹簧和滑杆的共同配合使第一压环对第二管道的一端进行挤压,进而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稳定连接,使得两根管道在对接时距离不够可以进行调整,操作方便。
13.2、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提升了本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能,通过第二支撑杆的设置实现对第二连接套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托槽和第一支撑杆的配合设置实现对第一管道进行支撑,通过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托槽的配合设置实现对第二管道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14.图1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中的a处放大图。
16.图3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中的局部剖视图。
17.图4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中第一托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中第二托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第一管道1、第一托槽2、第一支撑杆3、安装底板4、第二支撑杆5、第三支撑杆6、第二托槽7、第二管道8、压缩机构9、第一压环901、套筒902、弹簧903、滑杆904、第二压环905、第一连接套10、连接螺丝11、连接螺帽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连接套14、第二密封圈1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套10和第二连接套14,所述第一连接套10的一端伸入至第二连接套14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套10的内侧套设有第一管道1,所述第二连接套14的内侧套设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8之间设置有压缩机构9,所述压缩机构9设置于第二连接套14的内侧,所
述压缩机构9包括第一压环901、套筒902、弹簧903、滑杆904和第二压环905,所述第二压环905的一侧与第一管道1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压环901的一侧与第二管道8的一侧贴合,所述套筒902、弹簧903和滑杆904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套筒902、弹簧903和滑杆90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套筒902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套筒902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环9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904滑动连接于套筒902的内侧,所述滑杆904的一端伸出至套筒902外后与第二压环9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03套设于套筒902和滑杆904的外侧,所述弹簧903的一端与第一压环9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03的另一端与第二压环9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第一密封圈13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套10的一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圈13的另一侧与第一管道1的一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二管道8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5,所述第二密封圈15的一侧与第二管道8的一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15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套14的一端内侧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套10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螺丝11,两个所述连接螺丝11的一端均横向贯穿于第一连接套10和第二连接套14后螺纹套接有连接螺帽12,所述第二连接套1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4,所述安装底板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槽2,所述第一托槽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管道1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管道1放置于第一托槽2的第一弧形凹槽内侧,所述安装底板4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6,所述第三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槽7,所述第二托槽7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管道8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管道8放置于第二托槽7上的第二弧形凹槽内侧。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3.在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8进行对接安装时,通过将第二连接套14套设在第二管道8的一端,将第一连接套10套设在第一管道1的一端,将压缩机构9放置于第二连接套14的内侧,进而将两个连接螺丝11的一端均横向贯穿于第一连接套10和第二连接套14后与对应的连接螺帽12螺纹连接,并根据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8之间的距离来调整第一连接套10伸入至第二连接套14内侧的距离,通过第一连接套10的一端对第一管道1进行挤压,通过第一管道1对第二压环905进行挤压,同时通过若干个套筒902、弹簧903和滑杆904的共同配合使第一压环901对第二管道8的一端进行挤压,当第一密封圈13受压后与第一管道1、第一连接套10和第二连接套14贴合的更紧密,第二密封圈15受压后与第二管道8和第二连接套14贴合的更紧密,进而通过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5的设置,提升了本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能,通过第二支撑杆5的设置实现对第二连接套14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托槽2和第一支撑杆3的配合设置实现对第一管道1进行支撑,通过第三支撑杆6和第二托槽7的配合设置实现对第二管道8进行支撑。
2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