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2971发布日期:2022-05-18 22:0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延长阀门使用寿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


背景技术:

2.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后,需要从开发地输运到使用地,管道运输是大量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首选方式,具有运输成本低、占地少、建设快、油气运输量大、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3.管道运输包括管道和管道阀门,通过控制管道阀门的启闭,能够控制管道流向等。管道阀门的阀瓣与阀杆连接,阀杆与气缸连接,气缸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接通,气缸活塞杆伸出,驱动阀杆带动阀瓣开启,阀门开启;电磁阀关闭,气缸活塞杆收回,驱动阀杆反向移动带动阀瓣关闭,阀门关闭。通过电磁阀控制管道阀门启闭,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但是,一旦电磁阀发生损坏断电,阀门就会失去控制。而管道及管道阀门通常埋设在地表下,维修难度相对较大。
4.因此,需要一种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来解决现有的管道阀门维修难度大、使用寿命受限的问题。
6.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包括:
7.供气总管,所述供气总管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供气总管另一端并列连通有至少两个支管;
8.至少两个电磁阀,每个所述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9.梭阀,所述梭阀包括多个进气端和出气端,每个所述进气端与一个所述支管连通;
10.伸缩气缸,所述出气端用于向所述伸缩气缸供气,以驱动所述伸缩气缸进行伸缩动作,所述伸缩气缸与管道阀门的阀杆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阀杆往复移动。
11.可选地,所述伸缩气缸和所述梭阀之间设置有快排阀,所述支管通过所述梭阀与所述快排阀连通,所述快排阀与所述伸缩气缸连通。
12.可选地,所述供气总管上设置有过滤件。
13.可选地,所述供气总管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
14.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减压阀,且所述第二减压阀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压力。
15.可选地,所述伸缩气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阀杆连接,以将所述活塞杆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转换为所述阀杆在圆弧或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
16.另外,可选地,所述曲柄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设置有轴销,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夹持在所述第一连杆的
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孔,所述轴销穿设在所述腰孔内,且能够在所述腰孔内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阀杆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管道阀门,所述管道阀门包括管道阀门主体以及如上述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所述管道阀门主体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上可转动连接有阀瓣,所述阀瓣能够密封或开启所述阀腔,所述阀瓣与阀杆连接,所述阀杆驱动所述阀瓣往复转动;所述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与所述管道阀门主体的所述阀杆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管道阀门主体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管道阀门主体上,所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19.另外,可选地,所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伸缩气缸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20.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通过增加支管的数量,且在每个支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支管的通断,能够起到多重保险作用,当一个电磁阀出现故障,导致一条支管无法接通时,其他支管以电磁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气流可以通过处于接通状态的支管,再通过梭阀进入伸缩气缸时,保持伸缩气缸以及管道阀门的使用状态,降低管道阀门的维修频率,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的阀瓣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25.图4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的阀瓣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26.图5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气路流程示意图。
27.其中附图标记:
28.10、启闭控制装置;11、过滤减压阀;12、第二减压阀;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梭阀;16、快排阀;17、伸缩气缸;18、安装板;19、曲柄连杆;20、管道阀门主体;21、支撑板;22、连接杆;23、阀杆;24、阀瓣;25、阀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的阀瓣开
启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的阀瓣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包括供气总管(未标识)、至少两个电磁阀、梭阀15和伸缩气缸17。
31.供气总管一端与气源连通,供气总管另一端并列连通有至少两个支管(未标识);
32.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33.梭阀15包括多个进气端和出气端,每个进气端与一个支管连通;
34.出气端用于向伸缩气缸17供气,以驱动伸缩气缸17进行伸缩动作,伸缩气缸17与管道阀门的阀杆23连接,且用于驱动阀杆23往复移动。
35.气源向供气总管供气,气流进入供气总管,供气总管与每个支管连通,气流可同时或择一地进入支管,每个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电磁阀的启闭能够控制支管的通断;电磁阀开启,则气流通过支管,否则,气流无法通过支管。在组装时,可保持每个电磁阀均处于得电状态,或者至少一个支管的电磁阀处于使用状态,至少一个支管上的电磁阀处于备用状态,当使用中的电磁阀失电时,备用的电磁阀可自动启动。管道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25,阀腔25上可转动连接有阀瓣24,阀瓣24能够密封或开启阀腔25,阀瓣24与阀杆23连接,阀杆23能够驱动阀瓣24往复转动。当任意一个电磁阀得电,该电磁阀对应的支管均保持接通,气流向梭阀15处聚集;当每个电磁阀均得电,则每个支管均保持接通,气流仍可向梭阀15处聚集;气流流经梭阀15后提供到伸缩气缸17,此时,如图3所示,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伸长,伸缩气缸17驱动阀杆23移动,阀杆23带动阀瓣24移动,以使阀腔25开启;只有当每个电磁阀均失电,气流无法通过支管向梭阀15聚集,此时,如图4所示,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缩回,伸缩气缸17驱动阀杆23反向移动,阀杆23带动阀瓣24反向移动,以使阀腔25关闭。
36.采用上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通过增加支管的数量,且在每个支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支管的通断,能够起到多重保险作用,当一个电磁阀出现故障,导致一条支管无法接通时,其他支管以电磁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气流可以通过处于接通状态的支管,再通过梭阀15进入伸缩气缸17时,保持伸缩气缸17以及管道阀门的使用状态,降低管道阀门的维修频率,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3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供气总管上连通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另一个支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可以设置为均接通电源,或者一用一备,如第一电磁阀13处于使用中,第二电磁阀14处于备用中,当使用中的第一电磁阀13失电时,备用的第二电磁阀14可自动启动。
3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阀包括但不限于两位三通电磁阀。
39.在本技术的一个事实例中,伸缩气缸17与阀杆23连接,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伸长,驱动阀杆23顺时针转动,阀杆23拉动阀瓣24移动,使阀腔25从封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当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缩短,驱动阀杆23逆时针转动,阀杆23推动阀瓣24移动,使阀腔25从开启状态切换至封闭状态。
4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梭阀15包括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出气端与每个进气端连通,梭阀15呈t字型,两个进气端相对设置,出气端位于两个进气端之间。
41.可选地,伸缩气缸17和梭阀15之间设置有快排阀16,支管通过梭阀15与快排阀16连通,快排阀16与伸缩气缸17连通。快排阀16设置在伸缩气缸17之前,使得梭阀15提供的气流经过快排阀16后再进入伸缩气缸17,保证气流稳定性,保证伸缩气缸17的有效运行。
4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快排阀16包括进气口、排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
端连通,排气口用于向伸缩气缸17供气,出气口能够与外部连通。
43.可选地,供气总管上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用于过滤气流中的杂质。通过设置过滤件,对气源提供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支管内,对支管上的电磁阀提供保护作用。
44.可选地,供气总管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气源提供高压气体,且压力通常高于管道阀门所需的气体压力,通过设置第一减压阀,可将供气总管的进口压力减至需要的出口压力,保证适合压力的气体进入支管。通过设置第一减压阀,能够调节供气总管的压力,保持供气总管和支管内压力相适应。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滤件集成在第一减压阀上,即可采用过滤减压阀11,同时实现过滤和减压作用。
46.可选地,至少一个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减压阀12,且第二减压阀12的压力低于第一减压阀的压力。当支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通过在至少一个支管上设置第二减压阀12,以将各个支管的压力设置为不同值,使得压力较小的支管,作为气流优先通过的支管。同时,将第二减压阀12的压力值设定为低于第一减压阀的压力值,能够保证气流从供气总管向支管移动。通过设置第二减压阀12,能够有效调节支管内的压力,保证气流从供气总管向支管正常供气。
4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供气总管上连通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另一个支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且在该支管上安装第二减压阀12。第二减压阀12的压力低于第一减压阀的压力,通常为0.05mpa。
48.可选地,伸缩气缸17上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设置有曲柄连杆19,曲柄连杆19远离活塞杆一端与阀杆23连接,以将活塞杆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转换为阀杆23在圆弧或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伸缩气缸17驱动活塞杆伸缩动作,但阀杆23需要进行往复转动,因此,在活塞杆和阀杆23之间设置曲柄连杆19,通过曲柄连杆19将活塞杆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转换为阀杆23在圆弧或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采用曲柄连杆19安装在活塞杆和阀杆23之间,以将活塞杆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转换为阀杆23在圆弧或圆周方向的往复转动,实现良好的传动效果。
49.另外,可选地,曲柄连杆19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设置有轴销,第二连杆一端夹持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二连杆上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孔,轴销穿设在腰孔内,且能够在腰孔内往复移动,第二连杆另一端与阀杆23连接。活塞杆伸长时,活塞杆上的第一连杆同步向上移动,第一连杆上的轴销沿着腰孔向上移动,并推动第二连杆绕销轴转动,第二连杆带动阀杆23同步转动,以驱动阀瓣24转动;活塞杆缩短时,活塞杆上的第一连杆同步向下移动,第一连杆上的销轴沿着腰孔向下移动,并拉动第二连杆绕销轴转动,第二连杆带动阀杆23同步反向转动,以驱动阀瓣24反向转动。采用上述曲柄连杆19,结构简单,易于驱动,能够实现精确的定位。
50.下面进一步介绍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使用过程。
51.图5为图1所示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气路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包括供气总管、支管、过滤减压阀11、第二减压阀12、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梭阀15、快排阀16、曲柄连杆19和伸缩气缸17。气源向供气总管供气,气流进入供气总管,经过过滤件,去除杂质,然后经过第一减压阀,将压力降低适合范围后,以便进入支管;支管可设置为两个,两个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设有第二电磁
阀14的支管上还安装有第二减压阀12,第二减压阀12的压力低于第一减压阀;供气总管与每个支管连通,气流可同时或择一地进入支管,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的启闭能够控制相应支管的通断;如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同时开启,则供气总管的气流分别通过两个支管;如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择一开启,则供气总管的气流通过开启的支管;如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均不开启,则供气总管的气流无法通过两个支管。在组装时,可保持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均处于得电状态,或者第一电磁阀13处于使用状态,第二电磁阀14处于备用状态,当第一电磁阀13失电时,第二电磁阀14可自动启动。管道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25,阀腔25上可转动连接有阀瓣24,阀瓣24能够密封或开启阀腔25,阀瓣24与阀杆23连接,阀杆23能够驱动阀瓣24往复转动。当任意一个电磁阀得电,气流可向梭阀15处聚集;气流流经梭阀15后,经快排阀16提供到伸缩气缸17,此时,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伸长,活塞杆上的第一连杆同步向上移动,第一连杆上的轴销沿着腰孔向上移动,并推动第二连杆绕销轴转动,第二连杆带动阀杆23同步转动,以驱动阀瓣24转动,以使阀腔25开启;只有当每个电磁阀均失电,气流无法通过支管向梭阀15聚集,此时,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缩回,活塞杆上的第一连杆同步向下移动,第一连杆上的销轴沿着腰孔向下移动,并拉动第二连杆绕销轴转动,第二连杆带动阀杆23同步反向转动,以驱动阀瓣24反向转动,以使阀腔25关闭。
5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管道阀门,管道阀门包括管道阀门主体20以及如上述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管道阀门主体20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25,阀腔25上可转动连接有阀瓣24,阀瓣24能够密封或开启阀腔25,阀瓣24与阀杆23连接,阀杆23驱动阀瓣24往复转动;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与管道阀门主体20的阀杆23连接。
53.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包括供气总管、至少两个电磁阀、梭阀15和伸缩气缸17。供气总管一端与气源连通,供气总管另一端并列连通有至少两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梭阀15包括多个进气端和出气端,每个进气端与一个支管连通;出气端用于向伸缩气缸17供气,以驱动伸缩气缸17进行伸缩动作,伸缩气缸17与管道阀门的阀杆23连接,且用于驱动阀杆23往复移动。气源向供气总管供气,气流进入供气总管,供气总管与每个支管连通,气流可同时或择一地进入支管,每个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电磁阀的启闭能够控制支管的通断;电磁阀开启,则气流通过支管,否则,气流无法通过支管。在组装时,可保持每个电磁阀均处于得电状态,或者至少一个支管的电磁阀处于使用状态,至少一个支管上的电磁阀处于备用状态,当使用中的电磁阀失电时,备用的电磁阀可自动启动。管道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25,阀腔25上可转动连接有阀瓣24,阀瓣24能够密封或开启阀腔25,阀瓣24与阀杆23连接,阀杆23能够驱动阀瓣24往复转动。当任意一个电磁阀得电,该电磁阀对应的支管均保持接通,气流向梭阀15处聚集;当每个电磁阀均得电,则每个支管均保持接通,气流仍可向梭阀15处聚集;气流流经梭阀15后提供到伸缩气缸17,此时,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伸长,伸缩气缸17驱动阀杆23移动,阀杆23带动阀瓣24移动,以使阀腔25开启;只有当每个电磁阀均失电,气流无法通过支管向梭阀15聚集,此时,伸缩气缸17的活塞杆缩回,伸缩气缸17驱动阀杆23反向移动,阀杆23带动阀瓣24反向移动,以使阀腔25关闭。
54.管道阀门采用上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与管道阀门主体20相互配合,通过增加支管的数量,且在每个支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支管的通断,能够起到多重保险作用,当一个电磁阀出现故障,导致一条支管无法接通时,其他支管以电磁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气流可
以通过处于接通状态的支管,再通过梭阀15进入伸缩气缸17时,保持伸缩气缸17以及管道阀门的使用状态,降低管道阀门的维修频率,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55.可选地,管道阀门主体20还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板21通过连接杆22连接在管道阀门主体20上,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连接在支撑板21上。支撑板21为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提供支撑作用,使得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集成在管道阀门主体20上,方便安装,同时减少占用空间。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管道阀门主体20上均匀分布与多个连接杆22,支撑板21连接在连接杆22远离管道阀门主体20的一端,管道阀门启闭装置连接在支撑板21上。
57.另外,可选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的伸缩气缸17上设置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与支撑板21可拆卸连接。供气总管、支管、第一减压阀、第二加压阀、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快排阀16和梭阀15均集成在伸缩气缸17上,伸缩气缸17通过安装板18连接在支撑板21上,支撑板21也可以为供气总管、支管、第一减压阀、第二加压阀、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快排阀16和梭阀15提供支撑作用。
58.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及管道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管道阀门启闭控制装置,通过增加支管的数量,且在每个支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支管的通断,能够起到多重保险作用,当一个电磁阀出现故障,导致一条支管无法接通时,其他支管以电磁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气流可以通过处于接通状态的支管,再通过梭阀进入伸缩气缸时,保持伸缩气缸以及管道阀门的使用状态,降低管道阀门的维修频率,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59.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