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流量控制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芯组件及动态平衡调节阀。
背景技术:2.目前,动态平衡调节阀主要用于供热、空调等非腐蚀液体介质的流量控制,手动设置既定的流量值后,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动态平衡调节阀可以根据系统实际情况的变化自动变化阻力系数,从而使流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提高系统能效,实现经济运行。
3.相关技术中,动态平衡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阀腔内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导流孔;阀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上设置有可以调节开口大小的透水口,透水口与导流孔形成通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透水口的大小,从而对流量进行控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应用时,有时需要将动态平衡阀完全封闭,此时常用的做法是将阀芯完全压入导流孔内对导流孔进行封闭,封闭效果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阀芯组件的封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阀芯组件及动态平衡调节阀。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阀芯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阀芯组件,包括内阀芯、外阀芯、电动阀芯和阀杆;所述内阀芯上设置有互相连通的透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阀芯套设于内阀芯外,所述外阀芯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内阀芯相对转动用于控制透水口的开口大小;所述电动阀芯设置于内阀芯内,所述电动阀芯与内阀芯相对滑动用于控制透水口的开闭;所述阀杆依次穿过外阀芯和内阀芯与电动阀芯连接,所述阀杆与内阀芯滑移配合,当所述阀杆转动时,所述内阀芯与阀杆同步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阀芯上的透水口和出水口形成液体流通的通道,人工旋拧阀杆,阀杆带动内阀芯在外阀芯内发生同步转动,挡板与内阀芯相对转动从而对透水口进行封堵,通过控制内阀芯转动的角度,可以控制透水口的开口大小,从而人工设定液体流量值;当需要截断液体流量时,人工或者使用其他驱动设备向下按压阀杆,阀杆带动电动阀芯向下滑移,从而可以对透水口进行封堵。通过设置内阀芯、外阀芯、电动阀芯和阀杆,通过阀杆控制电动阀芯的滑移即可对透水口进行封堵,也提高了阀芯组件的封堵效果。
9.可选的,所述内阀芯上靠近透水口的位置凸出设置有挡块,当所述内阀芯转动至透水口完全开启或者完全封闭时,挡块与挡板的端面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阀芯转动至透水口完全开启或者完全封闭时,挡块与挡板端部抵接,从而限制内阀芯的转动角度,提高流量调节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阀杆穿设于电动阀芯上,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电动阀芯一端与第一台阶抵接且另一端与阀杆通过卡簧限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台阶和卡簧共同将电动阀芯稳定限制在阀杆上,提高电动阀芯安拆维护的便捷性。
13.可选的,阀杆靠近电动阀芯一侧的外周面为多边形,所述内阀芯上设置有多边形的通孔,所述阀杆穿设于通孔中且与通孔滑移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与通孔采用多边形卡接的方式,阀杆既可以在通孔内滑移也可以带动内阀芯同步转动,提高阀杆与内阀芯装配的便捷性。
15.可选的,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电动阀芯与内阀芯相对滑移距离的第二台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电动阀芯的滑移距离,提高电动阀芯对透水口封堵的稳定性。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将阀腔分隔为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进液腔连通的进液管和与出液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阀芯组件设置于进液腔内且与导流孔对应,所述液腔与出液腔通过透水口以及导流孔形成的通道连通,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电动阀芯使透水口保持开启的推动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从进液管流入进液腔,然后通过透水口和导流孔形成的通道流入出液腔内并从出液管流出,旋拧阀杆,阀杆带动内阀芯在外阀芯内发生同步转动,挡板与内阀芯相对转动从而对透水口进行封堵,通过控制内阀芯转动的角度,可以控制透水口的开口大小,从而人工设定液体流量值;推动件可以将电动阀芯朝向远离阀座的方向推动,保证透水口处于开启的状态,当需要截断液体流量时,人工或者使用其他驱动设备向下按压阀杆,阀杆带动电动阀芯向下滑移,从而可以对透水口进行封堵。
20.可选的,当所述电动阀芯滑移至完全封闭透水口时,所述电动阀芯远离阀杆的一端与导流孔密封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阀杆带动电动阀芯对透水口进行封堵口,电动阀芯与阀座抵紧从而封闭导流孔。提高电动阀芯的封堵效果。
22.可选的,所述电动阀芯朝向导流孔的一面上凸出设置有与导流孔适配的密封凸沿,当所述电动阀芯完全封闭透水口时,所述密封凸沿嵌设于导流孔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阀芯对导流孔进行封堵时,密封凸沿嵌入导流孔内,从而提高电动阀芯对导流孔的封堵效果。
24.可选的,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环形的让位槽,所述内阀芯和外阀芯位端部位于让位槽中,所述进液腔内设置有与外阀芯远离阀座一端抵紧的按压塞,所述阀体上螺接有用于压紧按压塞的按压座,所述阀杆穿设于按压塞上且与按压塞滑移密封连接,所述阀杆与按压塞转动配合。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阀芯组件在阀腔内安拆的便捷性。
26.可选的,所述推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阀杆的滑移方向平行,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电动阀芯与内阀芯远离阀座的一端抵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可以推动电动阀芯朝向阀座的方向运动,从而保证透水口处于开启的状态,当需要截断流量时,向下按压阀杆,阀杆带动电动阀芯向下滑移,弹簧收缩,透水口封闭;当需要流通时,松开阀杆,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阀杆带动电动阀芯上移,透水口开启。提高透水口开闭的便捷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设置内阀芯、外阀芯、电动阀芯和阀杆,通过阀杆控制电动阀芯的滑移即可对透水口进行封堵,也提高了阀芯组件的封堵效果;
30.2.通过设置挡块,可以限制内阀芯的转动角度,提高流量调节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31.3.通过设置台阶,可以限制电动阀芯的滑移距离,提高电动阀芯对透水口封堵的稳定性;
32.4.通过设置阀座和导流孔,电动阀芯可以与阀座上的导流孔相互配合,在完全封闭透水口的同时封堵导流孔,进一步提高电动阀芯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阀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阀芯与外阀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杆、内阀芯、外阀芯和电动阀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芯组件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外阀芯;10、挡板;2、内阀芯;20、透水口;21、出水口;22、挡块;3、电动阀芯;30、密封凸沿;4、阀杆;40、第一台阶;41、第二台阶;42、限位环;5、阀体;50、进液管;51、出液管;52、导压孔;53、按压塞;54、按压座;55、阀盖;6、阀腔;60、进液腔;61、出液腔;7、阀座;70、导流孔;71、让位槽;8、推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阀芯组件。参照图1和图2,阀芯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阀芯1、内阀芯2、电动阀芯3和阀杆4;内阀芯2为中空筒状结构且侧壁上开设有透水口20,内阀芯2一端开设有出水口21,透水口20与出水口21形成通路;外阀芯1套设于内阀芯2外且与外阀芯1转动配合,外阀芯1朝向透水口20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弧形的挡板10,挡板10与内阀芯2转动配合且内壁与内阀芯2的外壁贴合,当内阀芯2在外阀芯1内转动时,挡板10与透水口20相对转动对透水口20进行封堵,通过控制内阀芯2在外阀芯1内的转动角度,可以控制透水口20的开口大小;内阀芯2的外壁上靠近透水口20的一端凸出设置有挡块22,当内阀芯2转动至透水口20完全开启或者完全封闭时,挡块22与挡板10的端面抵接,从而限制内阀芯2的转动角度。
41.参照图2和图3,电动阀芯3位于内阀芯2内且与内阀芯2滑移配合,电动阀芯3的直径与内阀芯2的内径适配,通过电动阀芯3的上下滑移实现透水口20的开闭;阀杆4沿轴向依次穿过外阀芯1和内阀芯2并与电动阀芯3固定连接,阀杆4与内阀芯2沿轴向滑移配合且可以带动内阀芯2在外阀芯1内同步转动,阀杆4与外阀芯1转动配合。
42.为了便于阀杆4与内阀芯2和外阀芯1的配合,阀杆4穿设于电动阀芯3上且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40,电动阀芯3一端与第一台阶40抵接,另一端与阀杆4通过卡簧限位;阀杆4与内阀芯2可以采用花键配合,从而使阀杆4与内阀芯2相对滑移的同时可以带动内阀芯2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阀杆4靠近电动阀芯3一侧的外周面为多边形,内阀芯2的端面上
开设有多边形的通孔,阀杆4穿设于通孔中且与通孔滑移配合,阀杆4上位于内阀芯2外设置有第二台阶41,用于限制电动阀芯3的滑移距离,并将电动阀芯3限制在内阀芯2内。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阀芯组件的实施原理为:内阀芯2上的透水口20和出水口21形成液体流通的通道,人工旋拧阀杆4,阀杆4带动内阀芯2在外阀芯1内发生同步转动,挡板10与内阀芯2相对转动从而对透水口20进行封堵,通过控制内阀芯2转动的角度,可以控制透水口20的开口大小,从而人工设定液体流量值;当内阀芯2转动至透水口20完全开启或者完全封闭时,挡块22与挡板10端部抵接,从而限制内阀芯2的转动角度,提高流量调节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44.当需要截断液体流量时,人工或者使用其他驱动设备向下按压阀杆4,阀杆4带动电动阀芯3向下滑移,从而可以对透水口20进行封堵,第二台阶41可以限制电动阀芯3的滑移距离,提高电动阀芯3对透水口20封堵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内阀芯2、外阀芯1、电动阀芯3和阀杆4,通过阀杆4控制电动阀芯3的滑移即可对透水口20进行封堵,也提高了阀芯组件的封堵效果。
4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参照图,动态平衡调节阀包括平衡调节阀包括阀体5,阀体5内开设有柱状的阀腔6,阀腔6内设置有阀座7,阀座7将阀腔6分隔为上方的进液腔60和下方的出液腔61,阀体5一侧设置有与进液腔60连通的进液管50,另一侧设置有与出液腔61连通的出液管51,阀座7上开设有导流孔70,阀芯组件设置于进液腔60内,内阀芯2的出水口21与导流孔70对应,进液腔60与出液腔61通过透水口20以及导流孔70形成的通道连通,阀体5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电动阀芯3使透水口20保持开启状态的推动件8。
46.参照图4和图5,阀体5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液管50和出液腔61的导压孔52;阀座7上开设有环形的让位槽71,内阀芯2和外阀芯1的端部位于让位槽71中,进液腔60内位于外阀芯1远离阀座7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塞53和用于使按压塞53与外阀芯1抵紧的按压座54,具体的,按压塞53可以使用弹性材料制成,按压座54与阀体5螺纹连接,在按压座54的作用下按压塞53与外阀芯1弹性抵紧,使外阀芯1保持稳定;阀杆4穿设于按压塞53上且与按压塞53密封配合,阀杆4可以转动且可以轴向滑移。
47.按压座54上密封配合有阀盖55,阀杆4远离阀座7的一端穿设于阀盖55上且与阀盖55密封配合,阀杆4可以转动且可以沿轴向滑移;阀杆4上同轴固接有限位环42,限位环42位于按压座54内且与按压座54滑移配合,推动件8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42以及按压塞53抵接,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推动阀杆4带动电动阀芯3上移,透水口20保持开启状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推动件8也可以为弹性片、互斥磁铁等。为了提高电动阀芯3的密封效果,电动阀芯3朝向导流孔70的一面上凸出设置有密封凸沿30,密封凸沿30与导流孔70适配,当下压阀杆4使电动阀芯3将透水口20完全封闭时,密封凸沿30嵌设于导流孔70内,从而对导流孔70进行堵塞封闭。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的实施原理为:液体从进液管50流入进液腔60,然后通过透水口20和导流孔70形成的通道流入出液腔61内并从出液管51流出,旋拧阀杆4,阀杆4带动内阀芯2在外阀芯1内发生同步转动,挡板10与内阀芯2相对转动从而对透水口20进行封堵,通过控制内阀芯2转动的角度,可以控制透水口20的开口大小,从而人工设定液体流量值。弹簧与限位环42抵接从而将电动阀芯3朝向远离阀座7的方向推动,保证透水口20处于开启的状态。
49.当需要截断液体流量时,向下按压阀杆4,阀杆4带动电动阀芯3向下滑移,弹簧收缩,透水口20封,闭密封凸沿30嵌入导流孔70内封闭导流孔70,从而提高电动阀芯3对导流孔70的封堵效果。当需要流通时,松开阀杆4,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阀杆4带动电动阀芯3上移,透水口20开启。通过电动阀芯3与阀座7上的导流孔70相互配合,在完全封闭透水口20的同时封堵导流孔70,进一步提高电动阀芯3的封堵效果。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