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6282发布日期:2022-06-15 00: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缓冲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溢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缓冲溢流阀。


背景技术:

2.安全溢流阀在系统中起安全保护作用,当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安全阀顶开,将系统中的一部分气体排入大气,使系统压力不超过允许值,从而保证系统不因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安全阀又称溢流阀,安全阀顾名思义是保证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关键安全应用保障,为了保证安全阀的正常工作及延长安全阀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缓冲溢流阀其在使用时,其内部的先导阀的阀芯是直接与复位弹簧之间相连接,当复位弹簧出现错位或偏移的现象,容易导致阀芯的错位以及偏移,影响到整个缓冲溢流阀的工作,且当溢流阀内部的两个阀芯出现卡顿的现象时,其内部无法正常的工作,容易对其内部的零件以及溢流阀造成损坏,影响其后续的使用,实用性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缓冲溢流阀其在使用时,其内部的先导阀的阀芯是直接与复位弹簧之间相连接,当复位弹簧出现错位或偏移的现象,容易导致阀芯的错位以及偏移,影响到整个缓冲溢流阀的工作,且当溢流阀内部的两个阀芯出现卡顿的现象时,其内部无法正常的工作,容易对其内部的零件以及溢流阀造成损坏,影响其后续的使用,实用性偏低的缺点,而提出的缓冲溢流阀。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芯,且第一阀芯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壳体,且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且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外控口,且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防患机构,所述防患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对接槽,且对接槽与第二阀芯的顶端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第二阀芯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且第二阀芯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且第三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塞,且第一隔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与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相连接,且第一隔板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阀芯的顶端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塞与第一通槽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隔板通过第三复位弹簧与第二通槽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第二阀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第二壳体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一阀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移动块之间构成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移动块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辅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出油口的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并且挡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塞,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且第四复位弹簧通过第三通孔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与连接管的内壁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压力表,且第二壳体的顶端一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且缓震弹簧与第二导管的内部底端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三滑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第二导管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连接有多个l型板,且l型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二橡胶塞与第二通孔的内部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四复位弹簧与连接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二隔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杆通过缓震弹簧与第二导管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滑块与固定板的顶端之间为相对连接。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手拧螺栓穿过l型板与安装板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手拧螺栓通过l型板与安装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实用新型中,在防患机构的作用下,当第一阀芯以及第二阀芯出现卡住的现象时,第二壳体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使第二阀芯上的第一通槽内部的第一橡胶塞向外挤压,其内部的压力超过对接块与对接槽的连接力时,可使对接块从对接槽的内部分离,便于将第一橡胶塞从第一通槽的内部取出,便于第二壳体内部的油通过第一通槽流
向出油口的内部,防止因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出现卡住的现象,导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内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其使用。
2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导管的作用,通过第一导管内部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移动,可使第一滑块连接的移动块带动着第一复位弹簧以及第一阀芯的移动,第一导管、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滑槽是防止第一复位弹簧出现错位或偏移的现象,导致第一阀芯出现对位不准的现象,影响到第一阀芯无法正常的工作,以及影响到到整个溢流阀的正常工作。
27.3、本实用新型中,在辅助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第四复位弹簧的作用,可使其一侧连接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便于第二滑块连接的第二隔板进行移动,便于将第二隔板一侧连接的第二橡胶塞移动到第二通孔的内部,可有效的防止当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出现卡住的现象时,通过第二橡胶塞将第二通孔堵住,防止出油口外部的空气传输到第二壳体的内部,防止其因内部的空气过多,导致其内部的气压越大,影响到第一隔板无法正常的打开,从而使溢流阀无法正常的工作,影响其后续的使用。
28.4、本实用新型中,在压力表的作用下,通过压力表对第二壳体的内部进行监测,当第二壳体的内部为正常工作时,其内部是一个压力,当其内部的第一隔板打开工作时,其内部的压力与正常工作时的压力会不一样,通过观测压力表上的数值,便于知晓第二壳体的内部是否为正常工作,方便及时对其内部进行检修以及维护,防止影响到后续的正常工作。
29.5、本实用新型中,在手拧螺栓的作用下,通过将手拧螺栓转入到l型板以及安装板的内部,便于将安装板安装在第二壳体的顶端,通过防护板的作用,可防止外物与压力表之间发生碰撞,可使防护板通过支撑杆向第二导管的内部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导管内部的缓震弹簧的作用,可对冲击力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其将防护板以及压力表撞坏,通过第二导管内部的固定板的作用,当支撑杆通过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的内部移动到一定的距离时,可使第三滑块与固定板相接触,便于将支撑杆进行挡住,防止支撑杆带动着防护板移动到压力表的表面,对其表面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例说明:
38.1、第一壳体;2、调节杆;3、连接块;4、第一阀芯;5、第一复位弹簧;6、第二壳体;7、进油口;8、出油口;9、第二阀芯;10、第二复位弹簧;11、外控口;12、防患机构;1201、对接槽;1202、第一通槽;1203、第二通槽;1204、第三复位弹簧;1205、第一隔板;1206、第一橡胶塞;1207、对接块;1208、第一导管;1209、第一通孔;1210、第一滑槽;1211、第一滑块;1212、移动块;13、辅助机构;1301、连接管;1302、挡板;1303、第二通孔;1304、第三通孔;1305、第二滑
槽;1306、第二滑块;1307、第二隔板;1308、第二橡胶塞;1309、第四复位弹簧;1310、连接板;1311、压力表;1312、安装板;1313、第二导管;1314、第三滑槽;1315、第三滑块;1316、支撑杆;1317、缓震弹簧;1318、固定板;1319、防护板;1320、l型板;1321、手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图7所示,缓冲溢流阀,包括有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且调节杆2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块3,第一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阀芯4,且第一阀芯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5,第一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壳体6,且第二壳体6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7,第二壳体6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8,且第二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阀芯9,第二阀芯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0,且第二复位弹簧10与第二壳体6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外控口11,且第二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防患机构12,防患机构12的内部包括有对接槽1201,且对接槽1201与第二阀芯9的顶端之间为嵌合连接,第二阀芯9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1202,且第二阀芯9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1203,第二通槽1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1204,且第三复位弹簧1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1205,第一隔板1205与第二阀芯9的顶端之间为相对连接,第一橡胶塞1206与第一通槽1202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橡胶塞1206的直径与第一通槽1202的直径相同,便于将第一通槽1202堵住,防止油的泄漏,第一隔板1205通过第三复位弹簧1204与第二通槽1203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第二阀芯9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0与第二壳体6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第三复位弹簧1204便于第一隔板1205能够进行伸缩移动的,防止第一隔板1205从第二阀芯9的表面脱落,对其内部的工作造成影响;
41.第一隔板1205与第二阀芯9的顶端之间为相对连接,第一橡胶塞1206与第一通槽1202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橡胶塞1206的直径与第一通槽1202的直径相同,便于将第一通槽1202堵住,防止油的泄漏,第一隔板12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塞1206,且第一隔板1205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1207,对接块1207与对接槽1201的内部之间相连接,且第一隔板1205通过对接块1207与对接槽12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对接块1207与对接槽1201之间的连接力要大于第一复位弹簧5以及第二复位弹簧10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6内部的油直接将第一隔板1205打开,连接块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1208,且第一导管1208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09,第一导管1208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1210,且第一滑槽1210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一滑块1211,第一滑块1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212,且移动块1212与第一复位弹簧5的顶端之间相连接,第二壳体6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13,第一导管1208两侧的第一通孔1209便于油的排出,且第一导管1208便于对第一复位弹簧5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偏移,影响到第一阀芯4的使用;
42.第一阀芯4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与移动块1212之间构成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移动块1212通过第一滑块1211与第一滑槽12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第一滑块1211与第一滑槽1210便于移动块1212进行移动,同时第一滑块1211与第一滑槽1210便于对第一复位弹簧5
以及第一阀芯4进行定位,便于第一阀芯4的工作;
43.辅助机构13的内部包括有连接管1301,且连接管1301与出油口8的一侧之间相连接,连接管1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302,且挡板13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303,并且挡板130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1304,连接管1301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1305,且第二滑槽1305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二滑块1306,第二滑块13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307,且第二隔板1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塞1308,第二隔板1307通过第二滑块1306与第二滑槽130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支撑杆1316通过缓震弹簧1317与第二导管1313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第二滑块1306与第二滑槽1305是便于第二隔板1307带动这第二橡胶塞1308进行移动的,便于对第二橡胶塞1308与第二通孔1303进行定位对接的,第二橡胶塞1308与第二通孔1303的内部之间相连接,第二滑块1306通过第四复位弹簧1309与连接板1310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第四复位弹簧1309便于将第二滑块1306在第二滑槽1305的内部移动,便于将第二橡胶塞1308与第二通孔1303进行连接,第二滑块1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1309,且第四复位弹簧1309通过第三通孔1304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10,并且连接板1310与连接管1301的内壁一侧之间相连接,第二壳体6的顶端安装有压力表1311,且第二壳体6的顶端一侧连接有安装板1312,安装板1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导管1313,且第二导管1313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1314,第三滑槽1314的内部套接插设有第三滑块1315,且第三滑块13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16,支撑杆1316通过第三滑块1315与第三滑槽131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滑块1315与固定板1318的顶端之间为相对连接,防护板1319的一侧安装有透明罩,便于观测压力表1311上的数值,第三滑块1315与第三滑槽1314便于支撑杆1316以及防护板1319进行移动的;
44.支撑杆13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1317,且缓震弹簧1317与第二导管1313的内部底端之间相连接,第三滑槽13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18,且固定板1318与第二导管1313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杆13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319,第二壳体6的顶端连接有多个l型板1320,且l型板132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321,手拧螺栓1321穿过l型板1320与安装板1312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手拧螺栓1321通过l型板1320与安装板1312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手拧螺栓1321便于对安装板1312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压力表1311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外物将压力表1311的表面玻璃损坏,影响到压力表1311的使用,第二橡胶塞1308与第二通孔1303的大小相同,便于通过第二橡胶塞1308与第二通孔1303的连接,当第一阀芯4与第二阀芯9卡住时,可防止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壳体6的内部,防止其内部的压强过大,导致第一隔板1205无法正常的打开。
4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将手拧螺栓1321转入到l型板1320以及安装板1312的内部,便于将安装板1312安装在第二壳体6的顶端,通过防护板1319的作用,可防止外物与压力表1311之间发生碰撞,可使防护板1319通过支撑杆1316向第二导管1313的内部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导管1313内部的缓震弹簧1317的作用,可对冲击力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其将防护板1319以及压力表1311撞坏,通过第二导管1313内部的固定板1318的作用,当支撑杆1316通过第三滑块1315在第三滑槽1314的内部移动到一定的距离时,可使第三滑块1315与固定板1318相接触,便于将支撑杆1316进行挡住,防止支撑杆1316带动着防护板1319移动到压力表1311的表面,对其表面造成损坏,通过压力表1311对第二壳体6的内部进行监测,当第二壳体6的内部为正常工作时,其内部是一个压力,当其内部的第一隔板1205
打开工作时,其内部的压力与正常工作时的压力会不一样,通过观测压力表1311上的数值,便于知晓第二壳体6的内部是否为正常工作,方便及时对其内部进行检修以及维护,防止影响到后续的正常工作,当第一阀芯4以及第二阀芯9出现卡住的现象时,第二壳体6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使第二阀芯9上的第一通槽1202内部的第一橡胶塞1206向外挤压,其内部的压力超过对接块1207与对接槽1201的连接力时,可使对接块1207从对接槽1201的内部分离,便于将第一橡胶塞1206从第一通槽1202的内部取出,便于第二壳体6内部的油通过第一通槽1202流向出油口8的内部,防止因第一阀芯4与第二阀芯9出现卡住的现象,导致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6的内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其使用,通过第一导管1208内部的第一滑块1211在第一滑槽1210的移动,可使第一滑块1211连接的移动块1212带动着第一复位弹簧5以及第一阀芯4的移动,第一导管1208、第一滑块1211以及第一滑槽1210是防止第一复位弹簧5出现错位或偏移的现象,导致第一阀芯4出现对位不准的现象,影响到第一阀芯4无法正常的工作,以及影响到到整个溢流阀的正常工作,通过第四复位弹簧1309的作用,可使其一侧连接的第二滑块1306在第二滑槽1305的内部进行移动,便于第二滑块1306连接的第二隔板1307进行移动,便于将第二隔板1307一侧连接的第二橡胶塞1308移动到第二通孔1303的内部,可有效的防止当第一阀芯4与第二阀芯9出现卡住的现象时,通过第二橡胶塞1308将第二通孔1303堵住,防止出油口8外部的空气传输到第二壳体6的内部,防止其因内部的空气过多,导致其内部的气压越大,影响到第一隔板1205无法正常的打开,从而使溢流阀无法正常的工作,影响其后续的使用,就这样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