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炼乳无菌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灌装管线。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灌装生产线采用了无菌灌装,无菌冷灌装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对产品进行冷(常温)灌装,这是相对于通常采用在一般条件下进行的高温热灌装方式而言的,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时,设备上可能会引起产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的部位均保持无菌状态,所以不必在产品内添加防腐剂,也不必在产品灌装封口后再进行后期杀菌,就可以满足长货架期的要求,同时可保持产品的口感、色泽和风味;
3.目前,大多是无菌灌装机通过无菌灌装管线对待灌装的炼乳进行输送,而现有的一些无菌灌装管线大都结构单一,管线中不同管道之间的连接处没有做保护处理,从而导致外界细菌容易从连接处进入管道内并污染待灌装的炼乳,进而影响无菌灌装质量,另外现有的一些无菌灌装管线虽然在管道连接处加装了保护结构,但大都为固定式结构,不便于拆装,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灌装管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灌装管线,该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灌装管线利用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套设,再将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接,并将蒸汽出口与蒸汽源回收端连接,使蒸汽穿过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并形成蒸汽屏障,实现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处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细菌容易从连接处进入管道内并污染待灌装的炼乳的问题。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灌装管线,包括相互连接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螺纹管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螺纹管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所述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套设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蒸汽保护罩的顶端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底端分别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第一蒸汽保护罩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二蒸汽保护罩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条形通孔并固定有与条形通孔匹配的卡条。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靠近第二管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管道靠近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密封槽匹配的密封圈。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均固定有与第二密封槽匹配的密封半环。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蒸汽保护罩顶端与第一蒸汽保护罩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一蒸汽保护罩底端与第二蒸汽保护罩的连接处固定有与第三密封槽匹配的密封条。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管道支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设于管道支架内侧,所述管道支架底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安装有锁紧螺栓。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利用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套设,再将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接,并将蒸汽出口与蒸汽源回收端连接,使蒸汽穿过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并形成蒸汽屏障,实现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处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细菌容易从连接处进入管道内并污染待灌装的炼乳的问题,保证了无菌灌装质量,通过将卡条穿过条形通孔并延伸至上连接块的上方,再将卡条旋转九十度,使卡条与条形通孔垂直分布,即可完成卡接,实现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的快速安装,再次将卡条转动至与条形通孔方向一致,并将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分离即可实现拆卸,使用方便,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面剖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a处放大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侧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侧面剖视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蒸汽保护罩和第二蒸汽保护罩正视;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蒸汽保护罩俯视图;
1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螺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道支架侧视图。
20.其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螺纹管;4、外螺纹;5、第一蒸汽保护罩;6、第二蒸汽保护罩;7、蒸汽进口;8、蒸汽出口;9、上连接块;10、条形通孔;11、下连接块;12、转杆;13、卡条;14、第一密封槽;15、密封圈;16、第二密封槽;17、密封半环;18、第三密封槽;19、密封条;20、管道支架;21、安装板;22、锁紧螺栓;23、螺杆;24、套管;25、橡胶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2.实施例一
23.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气屏障保护的无菌
灌装管线,包括相互连接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螺纹套接有螺纹管3,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螺纹管3匹配的外螺纹4,螺纹管3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套设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第一蒸汽保护罩5的顶端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底端分别设有蒸汽进口7和蒸汽出口8,将利用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套设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再将蒸汽进口7与蒸汽源连接,并将蒸汽出口8与蒸汽源回收端连接,使蒸汽穿过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并形成蒸汽屏障,实现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连接处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细菌容易从连接处进入管道内并污染待灌装的炼乳的问题,第一蒸汽保护罩5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上连接块9,上连接块9上开设有条形通孔10,第二蒸汽保护罩6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下连接块11,下连接块11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的顶端贯穿条形通孔10并固定有与条形通孔10匹配的卡条13,通过将卡条13穿过条形通孔9并延伸至上连接块9的上方,再将卡条13旋转九十度,使卡条13与条形通孔9垂直分布,即可完成卡接,实现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的快速安装,再次将卡条13转动至与条形通孔9方向一致,并将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分离即可实现拆卸。
24.第一管道1靠近第二管道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4,第二管道2靠近第一管道1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密封槽14匹配的密封圈15,通过密封圈15和第一密封槽14的配合实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密封性。
25.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6,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均固定有与第二密封槽16匹配的密封半环17,通过密封半环17和第二密封槽16的配合实现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密封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26.第二蒸汽保护罩6顶端与第一蒸汽保护罩5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三密封槽18,第一蒸汽保护罩5底端与第二蒸汽保护罩6的连接处固定有与第三密封槽18匹配的密封条19,通过密封条19和第三密封槽18的配合实现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的密封连接,起到密封作用。
27.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均设有管道支架20,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均设于管道支架20内侧,管道支架20底端连接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上对称安装有锁紧螺栓22,将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放入管道支架20内,并通过锁紧螺栓22对管道支架20进行固定安装,从而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起到支撑作用。
28.实施例二
29.根据图9所示,管道支架20底端固定有螺杆23,螺杆23下部螺纹套设有套管24,套管24底端通过旋转轴承与安装板21顶端连接,管道支架20内侧还固定有橡胶软垫25,通过转动套管24调节套管24与管道支架20的距离,从而便于对管道支架20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支撑环境。
30.在炼乳无菌贯穿输送的过程中,将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套设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套设时将卡条13转动至与条形通孔9方向一致,当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连接后,卡条13穿过条形通孔9并延伸至上连接块9的上方,此时将卡条13旋转九十度,使卡条13与条形通孔9垂直分布,完成卡接,然后将蒸汽进口7与蒸
汽源连接,并将蒸汽出口8与蒸汽源回收端连接,使蒸汽穿过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并形成蒸汽屏障,实现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连接处的保护,当需要对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进行拆卸时,再次将卡条13转动至与条形通孔9方向一致,并将第一蒸汽保护罩5和第二蒸汽保护罩6分离即可。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