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3553发布日期:2022-05-18 00:1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对食品的卫生以及安全都非常的重视,因此食品检测仪也被很多的食品厂家广泛使用,这里食品检测仪主要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测定。
3.一般,通过按键对食品检测设备进行操作,但由于食品检测设备放置的接触面非常平整,因此在按动按键时,食品检测设备的底座很容易打滑,因此需要人工进行手扶,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本体和设置在检测设备本体底部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包括:
6.移动套筒,所述移动套筒前后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预留槽,所述连接通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移动套筒滑动连接的连接环,且所述移动套筒贯穿所述连接通孔;
7.吸盘,所述吸盘的顶部与所述移动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盘顶部位于所述移动套筒外部周围呈环形开设有多个泄压孔;
8.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环,所述复位环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环设置在靠近所述连接通孔底部的位置,且与所述移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为所述移动套筒复位提供动力;
9.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施力板,所述杆体的底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周围呈环形设有多个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与所述泄压孔插接配合,所述密封杆用于对所述泄压孔进行密封;
10.所述杆体与所述吸盘顶部开设的滑孔滑动连接;
11.所述施力板前后侧均设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穿过所述预留槽,所述压力板用于对所述施力板进行施压;
12.所述施力板顶部设有顶部弹簧,所述施力板底部设有底部弹簧,所述顶部弹簧和所述底部弹簧均为所述密封板的密封提供压力。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设备本体与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插接配合,所述检测设备本体的四周位于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位置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
部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设有卡扣,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用于对所述检测设备本体进行固定。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的左右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倒“u”型的管状结构,所述把手的顶部周围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厚度0.5cm的合成橡胶,且合成橡胶表面设有多个凸点。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座为顶面积小于底面积的棱台结构,所述固定底座中心位置的底部设有防滑座,所述防滑座四周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滑座与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于增大所述固定底座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底面采用条形纹路的设计,用于增大与支持面接触的摩擦力,所述防滑座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条,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滑条的高度相同。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内壁涂有一层厚度为0.1cm的蜡涂层,蜡涂层优选采用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或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或发汗脱油,并补充精制制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主要成分为正构烷烃,也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数约为18~30,通过石蜡的润滑特性对所述防护圈起到润滑作用,进而降低所述移动套筒反复移动对其自身和所述连接环的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的顶部设有密封垫。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套筒顶部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的锥形结构。
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为厚度1.0cm的合成橡胶。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的顶面设有多个条形纹路。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该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中,通过设置的移动套筒和吸盘配合,使吸盘内部的空气被排出,从而通过大气压强的作用使吸盘与接触面固定,进而达到对固定底座固定的目的,因此在对检测设备按键进行按压无需用手扶住固定底座,达到提高检测设备便捷性的目的。
24.2、该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中,通过设置的移动杆和密封板配合,并使外界空气进入到吸盘内部,使其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对吸盘解除固定,从而达到快速使吸盘脱离接触面的目的。
25.3、该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中,通过设置的顶部弹簧和底部弹簧产生双重向上的弹力作用,使密封板与吸盘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增加密封的效果。
26.4、该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中,通过设置的复位环和复位弹簧配合,并使移动套筒受到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复位,从而使移动套筒接触固定后带动吸盘回收进入到固定底座内部,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移动套筒和吸盘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28.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29.图3为实施例1的把手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实施例1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31.图5为实施例1的固定底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实施例1的防滑座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实施例1的固定装置结构拆分图;
34.图8为实施例1的吸盘结构截面图;
35.图9为实施例1的复位机构结构拆分图;
36.图10为实施例1的移动杆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实施例1的移动套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实施例1的图1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39.图13为实施例1的连接环结构拆分图;
40.图14为实施例1的移动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41.图15为实施例1的固定底座和固定装置结构剖视图;
42.图16为实施例1的图15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
43.图17为实施例1的图15中的d处结构放大图。
44.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45.100、检测设备本体;
46.110、把手;111、防滑套;
47.120、限位板;121、卡槽;
48.200、固定底座;
49.210、连接通孔;211、连接环;2111、防护圈;
50.220、卡扣;230、垫片;
51.240、防滑座;241、连接板;242、防滑条;
52.300、固定装置;
53.310、移动套筒;311、预留槽;312、保护套;
54.320、吸盘;321、泄压孔;
55.330、复位机构;331、复位环;332、复位弹簧;
56.340、移动杆;341、密封板;3411、密封杆;3412、密封垫;342、杆体;343、施力板;3431、顶部弹簧;3432、底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9.实施例1
60.本发明提供一种底部固定稳定的食品检测设备,请参阅图1-图17所示,包括检测设备本体100和设置在检测设备本体100底部的固定底座200,固定底座200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210,连接通孔210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至少包括:
61.移动套筒310,移动套筒310前后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预留槽311,连接通孔210的顶部设有与移动套筒310滑动连接的连接环211,且移动套筒310贯穿连接通孔210,从而使吸盘320进入固定底座200的底部与接触面接触。
62.其中,吸盘320,吸盘320的顶部与移动套筒310底端固定连接,吸盘320顶部位于移动套筒310外部周围呈环形开设有多个泄压孔321,泄压孔321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到吸盘320内部,使内部气压与大气压强相同,以达到泄压的目的。
63.本实施例中的吸盘320优选采用真空吸盘,其工作原理如本技术领域工作人员所公知的那样,通过压力作用使吸盘320与接触面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通过压力差产生的作用力使真空吸盘与接触面固定。
64.本实施例的吸盘320具体使用时,先将带有检测设备本体100的固定底座200放置在待放置接触面的正上方,然后对移动套筒310进行施压使其沿连接环211向下滑动,移动套筒310带动吸盘320与接触面接触,继续施压,吸盘320受到压力作用将其与接触面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从而产生压力差,并通过压力差产生的作用力使真空吸盘与接触面固定,从而达到对固定底座200固定的目的,防止其受到按压按键时的作用力发生滑动。
65.移动杆340,移动杆340包括杆体342,杆体342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施力板343,杆体342的底部设有密封板341,密封板341的顶部周围呈环形设有多个密封杆3411,密封杆3411与泄压孔321插接配合,且密封杆3411与泄压孔321孔径相同,从而密封杆3411与泄压孔321插接时将其堵住进行密封,密封杆3411用于对泄压孔321进行密封。
66.杆体342与吸盘320顶部开设的滑孔滑动连接;
67.施力板343前后侧均设有压力板,压力板穿过预留槽311,预留槽311为压力板提供移动空间,同时压力板穿过预留槽311使其暴露在移动套筒310外部,便于对其进行施压,压力板用于对施力板343进行施压;
68.施力板343顶部设有顶部弹簧3431,施力板343底部设有底部弹簧3432,顶部弹簧3431和底部弹簧3432均为密封板341的密封提供压力,施力板343受到作用力向下移动,此时底部弹簧3432受到压缩产生向上的弹力,顶部弹簧3431受到拉伸也产生向上的弹力,因此双重向上的弹力作用使密封板341与吸盘320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增加密封的效果。
69.本实施例的移动杆340具体使用时,先对压力板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其受作用力作用带动施力板343向下移动,同时移动杆340与其做同步运动,然后移动杆340带动密封板341向下移动,此时密封杆3411逐渐脱离泄压孔321,脱离后,外界空气由泄压孔321进
入到吸盘320内部,此时吸盘320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无法产生压力差,吸盘320与接触面解除固定,而后停止对压力板施压,施力板343受到形变的底部弹簧3432和顶部弹簧3431的弹力作用复位,使密封杆3411插入泄压孔321内,继续对泄压孔321密封,以便于下次固定时使用。
70.具体的,复位机构330,复位机构330包括复位环331,复位环331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32,复位环331设置在靠近连接通孔210底部的位置,且与移动套筒31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32在移动套筒310向下移动时产生拉伸的形变,因此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作用,由于吸盘320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大气压力大于复位弹簧332产生的弹力作用,因此复位弹簧332无法进行复位,当吸盘320与接触面解除固定后复位弹簧332受到弹力作用复位,复位弹簧332用于为移动套筒310复位提供动力。
71.本实施例的复位机构330具体使用时,吸盘320与接触面解除固定,此时复位环331受到形变复位弹簧332产生的弹力作用,带动移动套筒310向上移动,从而使移动套筒310接触固定后带动吸盘320回收进入到固定底座200内部,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移动套筒310和吸盘320造成损伤。
72.本实施例中,检测设备本体100与固定底座200的顶部插接配合,检测设备本体100的四周位于固定底座200顶部的位置设有限位板120,限位板12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卡槽121,固定底座200顶部对应卡槽121的位置设有卡扣220,且卡槽121与卡扣220卡接配合,卡槽121和卡扣220用于对检测设备本体100进行固定。
73.本实施例的卡扣220具体使用时,先将检测设备本体100插入固定底座200的顶部,此时限位板120上的卡槽121与卡扣220对齐,然后按压检测设备本体100使卡槽121与卡扣220卡接,通过卡接产生的卡接力使检测设备本体100和固定底座200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对检测设备本体100和固定底座200进行移动,同时,卡接的方式方便检测设备本体100后期的拆卸与更换。
74.进一步的,检测设备本体100顶部的左右侧设有把手110,通过把手110便于对检测设备本体100进行搬运,把手110为倒“u”型的管状结构,为把手110提供握持空间,把手110的顶部周围套设有防滑套111,防滑套111为厚度0.5cm的合成橡胶,且合成橡胶表面设有多个凸点,通过合成橡胶自身高强度的弹性提高把手110握持时的舒适度,同时凸点增加了握持时的摩擦力,防止握持时出现打滑现象。
75.具体的,固定底座200为顶面积小于底面积的棱台结构,从而增大固定底座200底部与接触面支撑范围,进而提高固定底座200放置时的稳定性,固定底座200中心位置的底部设有防滑座240,防滑座240四周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板241,连接板241与固定底座200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防滑座240与固定底座200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于增大固定底座200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与接触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76.此外,固定底座200底部设有垫片230,垫片230底面采用条形纹路的设计,用于增大与支持面接触的摩擦力,同时对固定底座200底部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滑座240底部设有多个防滑条242,连接板241与防滑条242的高度相同,防滑条242进一步增加防滑座240底面与接触面的摩擦力。
77.除此之外,连接环211的内壁设有防护圈2111,防护圈2111内壁涂有一层厚度为0.1cm的蜡涂层,蜡涂层优选采用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溶剂
脱蜡或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或发汗脱油,并补充精制制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主要成分为正构烷烃,也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数约为18~30,通过石蜡的润滑特性对防护圈2111起到润滑作用,进而降低移动套筒310反复移动对其自身和连接环211的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78.进一步的,密封板341的顶部设有密封垫3412,进一步对泄压孔321进行密封。
79.具体的,移动套筒310顶部设有保护套312,保护套312为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的锥形结构,从而增大移动套筒310与手部的接触面积,在相同的作用力下,面积越大压强越小,通过减小压强降低按压移动套筒310时手部的疼痛感。
80.此外,保护套312为厚度1.0cm的合成橡胶,通过合成橡胶自身的弹性作用对手部起到保护的作用。
81.值得说明的是,合成橡胶由不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而成的品种多样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单体包括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异丁烯、氯丁二烯。
82.除此之外,保护套312的顶面设有多个条形纹路,保护套312保护的同时,增大摩擦力,避免发生打滑现象。
8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