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碎冰机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3863发布日期:2022-07-29 23:2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碎冰机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冰箱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碎冰机及冰箱。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现有在售碎冰机外形尺寸比较大。其动力输出装置的外壳厚度通常超过42mm,会直接影响冰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考虑到冰箱内部集成化空间布置,需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扁平化的碎冰机动力输出装置。
3.此外,市场上在售碎冰机,其内部动力源通常使用有刷直流电机。有刷电机内部设置有碳刷,碳刷切换连接电极时会产生电火花。这种电机内部结构不能满足iec防爆测试标准
4.并且,由于有刷电机无自检功能(转速,转向,电流),因此市场上在售碎冰机需要通过外接辅配元器件才能实现异常保护功能。现有碎冰机动力输出装置需要通过外部控制才能消除卡冰,摆脱堵转状态。现有碎冰机由于动力输出方式单一,无法直接根据碎冰效果要求,在恒定力矩的状态下,在任意时间段实现不同转速、转向的调节。
5.同时,由于市场上在售碎冰机内部齿轮由金属齿轮和不锈钢输出轴,通过螺栓结构连接、组合使用。因此,金属齿轮会显著增加驱动装置负载重量;转动运行过程中,有因连接装配不可靠产生的故障,以及金属件长期在低温低湿的状态下表面可能会产生锈渍。
6.因此,客户希望设计有一款轻型化、小型化、控制方式灵活且噪音优于当前在售产品的新型碎冰机。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碎冰机及冰箱,本技术碎冰机及冰箱,其通过工程塑料一体成型的出力轴配合无刷电机驱动,能够降低碎冰机动力输出装置整体重量和体积,能够通过软件算法对无刷电机灵活控制以实时调整扭矩输出提高碎冰效率。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用于驱动碎冰机的碎冰装置,其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无刷电机,其作为动力源,用于提供驱动力矩且具有自检功能,能够检测并调节无刷电机的转速、转向、电流;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其从动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运转;一体式出力轴,其底部与所述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相啮合,其顶部凸出于齿轮箱上表面,用于输出扭矩驱动碎冰装置运转碎冰;所述一体式出力轴由工程塑料一体成型。
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一体式出力轴包括:出力轴驱动齿轮,其位于一体式出力轴的底部,从动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出力轴耦合件,其设置在出力轴驱动齿轮的顶部端面,所述出力轴耦合件与碎冰装置相耦合,驱动碎冰装置运转;所述出力轴驱动齿轮位于齿轮箱内部,其底部端面位于齿轮箱底部;所述出力轴耦合件由齿轮箱内部垂直伸出,凸出于齿轮箱上表面。
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一体式出力轴还包括环形筋面,其与连接筋的顶部连接为一整体,环绕设置于出力轴耦合件的底部外周与出力轴驱动齿轮的内周之间;齿轮箱的上表面沿出力轴耦合件外周内凹形成出力轴抵接圈,所述出力轴抵接圈的底部端面设置于环形筋面的顶部,所述出力轴抵接圈的底部端面与环形筋面的顶部端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安装槽,用于安装出力轴密封圈;所述出力轴密封圈由出力轴抵接圈及环形筋面抵接固定,环绕设置于出力轴耦合件的外周底部与出力轴驱动齿轮的内周之间。
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出力轴耦合件为具有环扇形截面的柱状结构,其顶部端面沿碎冰装置的安装方向设置有由出力轴耦合件中部向两侧收缩的导向斜面;并且,所述出力轴耦合件沿环扇形截面径向的厚度保持一致。
12.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出力轴耦合件内部还设置有金属加强芯。
13.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齿轮箱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由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还沿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外周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固定设置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14.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上盖内侧由其顶部内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包围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各齿轮外周的顶部弧形挡壁;所述下盖内侧由其底部内壁向上延伸形成有包围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各齿轮外周的底部弧形挡壁。
15.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齿轮箱内部还在无刷电机输出轴所连接的蜗杆外周设置有半封闭储油槽,所述半封闭储油槽中远离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一侧封闭,所述半封闭储油槽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之间设置有轴向开口结构。
16.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半封闭储油槽包括:顶部油槽,其由上盖顶部内壁向下内凹形成,所述顶部油槽同轴设置于蜗杆顶部外周;底部油槽,其由下盖底部内壁向上内凹形成,所述底部油槽同轴设置于蜗杆底部外周;所述顶部油槽与底部油槽之间沿蜗杆轴线方向在远离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外侧设置有抵接壁,底部油槽与顶部油槽的抵接壁上、下端面之间密封抵接;所述顶部油槽与底部油槽之间沿蜗杆轴线方向在接近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不超过蜗杆直径。
17.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齿轮箱中还在上盖、下盖之间相互对接的两侧壁边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固定设置有出线密封圈;电机出线贯穿所述出线密封圈,连接齿轮箱中无刷电机以及外部控制端。
18.同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碎冰机,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出力轴耦合件的顶部端面可沿碎冰装置的安装方向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出力轴耦合件沿其环扇形截面径向的厚度保持一致;碎冰装置内部可设置有与所述出力轴耦合件侧部相匹配的耦合端,安装过程中所述耦合端的底部端面沿出力轴耦合件顶部的导向斜面向下移动至出力轴耦合件底部;运行过程中,耦合端与出力轴耦合件侧部相互抵接同步转动。
19.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碎冰机。
20.有益效果
21.本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除电机及安装螺钉以外全部由工程塑料成型,且选择以
无刷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无刷电机驱动齿轮系实现一体式出力轴输出。本技术能够通过无刷电机灵活提供对出力轴的驱动方式,能够在保持恒力矩的输出的状态下,可调整一体式出力轴的转速和转向,从而灵活解决卡冰,堵转问题。无刷电机结构更为紧凑,其可有效压缩动力输出装置的齿轮箱外壳厚度至30mm以内,满足客户对产品轻、薄的需求,提高冰箱空间利用率。无刷电机安全性高,能够满足iec防爆测试标准,并且可通过驱动算法灵活调节转速、转向,能够有效减少卡冰、堵转现象,优化碎冰效果。由于本技术中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成型的出力轴,其本身结构无需装配配合即可实现动力输出,因此,本技术能够有效规避因机械部件之间装配不可靠产生的故障,提升碎冰机使用感受。
22.本技术中使用的是安全电压的无刷直流电机,其安全性高且无需任何处理就可满足iec防爆测试标准。并且无刷电机整体结构直径小于同等功率输出的有刷电机,无刷电机能够进一步压缩动力输出装置齿轮箱尺寸,方便其集成装配。并且,无刷电机还能随意根据需要,在任意阶段实现不同转速和转向,能够灵活通过转速、转向,减少卡冰、堵转现象,优化碎冰效果。此外,无刷电机还能够进一步通过闭环控制,在不同转速的状态下,保持恒定力矩输出,以提高碎冰效率。
23.本身申请中除了电机及螺钉,全部用工程塑料替代金属零件,能够通过塑料件形变吸收零件之间磕碰摩擦,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工作噪音明显优于现有市场所售碎冰机,并同时减少动力输出装置整体重量。
2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技术的碎冰机齿轮箱的爆炸图;
27.图2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内部出线口防水结构的立体图;
28.图3是本技术碎冰机中一体式出力轴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现有碎冰机中分体式的出力轴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的平面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出力轴内部防水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出线口内部防水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壳体上挡壁结构的示意图;
34.图9是本技术碎冰机齿轮箱蜗杆部半封闭油槽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本技术碎冰机中所采用的另一种一体式出力轴的装配方式示意图。
36.图中,1表示上盖;11表示密封圈安装槽;2表示下盖;3表示一体式出力轴;30表示出力轴耦合件;301表示环形筋面;302表示出力轴驱动齿轮;31表示出力轴密封圈;32表示挡壁;4表示无刷电机;41表示蜗杆;42表示半封闭储油槽;5表示电机出线;51表示出线密封槽;52表示出线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9.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40.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齿轮箱本身而言,由其外壳表面指向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1.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42.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齿轮箱时,由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指向一体式出力轴顶部耦合件的方向即为上,反之即为下,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43.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安装在碎冰机中,用于驱动碎冰机的碎冰装置转动碎冰。本技术将碎冰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设计为包括:
44.齿轮箱,其由上盖1、下盖2密封固定连接,上盖1、下盖2之间还在齿轮箱内部形成器件容纳腔体,齿轮箱内部腔体中通过安装筋、螺栓、连接卡扣等安装部件固定设置有:
45.无刷电机4,其水平设置在齿轮箱的一侧,为方便组装,其轴线方向一般设置于平行于齿轮箱上下盖的开口边缘,该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一般连接有蜗杆或者输出齿轮以提供并输出驱动力矩;
46.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其设置在齿轮箱中部,通过齿轮啮合无刷电机输出端的蜗杆或者输出齿轮,从而从动于无刷电机4的输出轴运转,传递电机的扭矩输出;
47.一体式出力轴3,其底部与所述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末端的齿轮相啮合,其顶部一体设置有凸出于齿轮箱上表面、用于输出扭矩驱动碎冰装置运转碎冰的偶合件;
48.齿轮箱的上盖顶部配合于一体式出力轴顶部结构外周,设置有贴近于偶合件外周的圆形开口结构,该圆形开口结构的底部形成有抵接面,提供对一体式出力轴3底部齿轮啮合系统的限位。
49.本技术所采用的一体式出力轴3区别于图4所示的分离式组装输出轴:本技术的一体式出力轴3由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其底部与齿轮配合的啮合端、其顶部与碎冰装置配合的耦合端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无可拆卸的机械连接,各组成部分完全由一块整体材料通过注塑或者冲压或者铸造等工艺加工成型,各组成部分之间完全固定一体无需装配。由此,该一体式出力轴能够充分利用工程塑料的韧性以及机械强度实现对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啮合传动,并通过具备一定厚度的耦合端实现对碎冰装置的动力输出。由于本技术一体式
出力轴本身无装配连接部件,因此,其转动运行时不会出现螺纹滑丝、连接部件松脱等机械故障,能够稳定地将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输出扭矩直接传递至碎冰装置。并且,一体设计的出力轴部件本身,还能进一步通过工程塑料自身弹性吸收传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从而进一步避免部件之间传动过程中的磕碰,降低整机工作噪音。
50.具体参考图3所示,本技术所采用的一体式出力轴3可具体设置为包括:
51.出力轴耦合件30,其由齿轮箱内部垂直向上由上盖顶端平面内伸出,凸出于齿轮箱上表面,出力轴耦合件30的顶部具有相向设置的一对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与碎冰装置相耦合对接,驱动碎冰装置运转;
52.出力轴驱动齿轮302,其设置于出力轴耦合件30的底部外周,与所述出力轴耦合件30一体连接同步转动;
53.连接筋,其包括沿出力轴耦合件30底部周向排列的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出力轴耦合件30与出力轴驱动齿轮302之间的径向辐条,各连接筋一体连接所述出力轴耦合件30与出力轴驱动齿轮302。
54.为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驱动碎冰装置运转,本技术可具体将上述工程塑料材质的一对耦合件设置为具有较大厚度的、相向设置的两个同心环扇块,将其设置为具有环扇形截面的柱状结构。无刷电机驱动出力轴旋转时,环扇块与出力轴驱动齿轮302同心转动,通过环扇块的侧部抵接并推动碎冰装置的连接机构,驱使碎冰装置同步旋转进行碎冰。当卡冰、堵转发生时,无刷电机可通过内部自带控制程序触发反转或者停止。反转时,环扇块可通过其另一侧端部反向驱动碎冰装置,使其迅速脱离堵转状态,从而尽快恢复正常。
55.除按照图3方式将出力轴耦合件30的顶部端面设置为平面的扇环形结构外,更为优选的,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参照图6或图10方式,进一步将出力轴耦合件30的顶部端面设置为由中间向两侧边缘凹陷的、中间较为隆起的曲面结构。由此,出力轴耦合件30的顶部端面由出力轴耦合件30的中间位置沿碎冰装置的安装方向向两侧收缩形成平滑过渡的导向斜面。碎冰装置内部以图10右侧所示方式,设置有与所述出力轴耦合件30侧部相匹配的、能够插接进入两出力轴耦合件30之间间隙位置的耦合端。安装过程中,碎冰装置内部所述耦合端的底部端面可设置为弧形端面,其沿出力轴耦合件30顶部的导向斜面向下移动至出力轴耦合件30之间间隙位置的底部,与出力轴耦合件30相互耦合实现固定连接或者至少在转动周向相互抵接。由此,无刷电机驱动出力轴耦合件转动过程中,碎冰装置内部耦合端的侧部与出力轴耦合件30的侧部相互抵接,由出力轴耦合件30推动保持同步转动。为保持电机换向时,碎冰装置能够迅速相应电机转向迅速反向运转脱离卡阻位置,本技术可将一体式出力轴3顶部两出力轴耦合件30之间间隙的周向跨度设置为刚好与碎冰装置内部耦合端的周向宽度相一致。由此,当电机转向时,反向运转的出力轴耦合件30可直接通过其另一侧端面直接抵接碎冰装置内部的耦合端侧壁,实现对碎冰装置的同步驱动,而不需要等待出力轴耦合件旋转到达另一侧耦合端所在位置后才能实现对碎冰装置的驱动。
56.考虑到出力轴耦合件30需要直接抵接碎冰装置内部的耦合端输出扭矩,因此,为避免工程塑料结构在驱动过程中受力变形,本技术还优选将出力轴耦合件30环扇形柱状结构沿其截面径向设置为厚度保持一致。由此,由于柱状偶合件注塑成型后壁厚均匀,其径向各位置所受抵接压力能够均匀分布,因此,还径向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耦合件收缩不均匀所导致的驱动抵接应力作用下的变形。
57.在上述出力轴耦合件30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出力轴耦合件30机械强度,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在所述出力轴耦合件30内部进一步增设金属加强芯,通过金属加强芯支撑出力轴耦合件30外部工程塑料结构以进一步减少其受力形变量,进一步提高出力轴机械强度。该金属加强芯可在一体式出力轴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嵌入并紧密固定在工程塑料内部,为出力轴偶合件提供支撑;其也可以通过插接或者螺纹拧接固定等任意方式固定安装在力轴耦合件的工程塑料结构内部。金属加强芯的数量、直径、各加强芯之间间隔角度、距离和设置方式可根据出力轴耦合件30截面尺寸、形状而灵活调整。金属加强芯一般以对称方式垂直设置在出力轴耦合件30的两个凸出结构内部,以保证电机不同转动方式下,加强芯结构均能够提供支撑,保证一体式出力轴本身机械强度。
58.考虑到碎冰机动力输出装置通常安装在冰箱冷冻室内,其运行环境湿度大、温度低,齿轮箱内部水汽集结,使得电气部件导通异常,造成碎冰机的动力装置功能异常。因此,为尽可能地阻挡水汽进入,避免水汽凝结影响齿轮传动,本技术还进一步的在一体式出力轴3底部中间位置设置一圈图3所示的环形筋面301。该环形筋面301可设置为与连接筋的顶部连接为一整体,与一体式出力轴3同步转动。该环形筋面301以图6所示方式环绕设置于出力轴耦合件30的底部外周与出力轴驱动齿轮302的内周之间。环形筋面301一方面可沿周向支撑各连接筋,其另一方面还可通过顶部一圈环形开设的凹槽容纳出力轴密封圈31以通过出力轴密封圈31封闭齿轮箱上盖的环形开口结构,提供阻挡水汽进入齿轮箱内部的效果。
59.配合于该出力轴密封圈31结构,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将上盖顶部沿一体式出力轴顶部外周设置的圆形开口结构进一步向下、向内延伸,使得该圆形开口结构的底部进一步的形成抵接面,利用该抵接面向下抵接环形筋面301顶部,提供对出力轴耦合件30的限位和固定。
60.在更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下,齿轮箱的上表面可进一步设置为沿出力轴耦合件30外周内凹形成出力轴抵接圈。所述出力轴抵接圈的底部端面可设置一圈与一体式出力轴同心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以及出力轴抵接圈紧密抵接于环形筋面301的顶部,配合于环形筋面301顶部端面同样结构的另半边环形安装槽,共同实现对出力轴密封圈31的限位和密封,以阻挡水汽由齿轮箱出力轴接口位置进入齿轮箱内部影响齿轮传动。
61.由此,本技术齿轮箱顶部开口部位与一体式出力轴之间可由出力轴抵接圈及环形筋面301抵接提供固定,由出力轴密封圈31提供密封。该出力轴密封圈31环绕设置于出力轴耦合件30的外周与出力轴驱动齿轮302的内周之间,能够360
°
阻止外部水汽由出力轴外周进入齿轮箱内部。
62.本技术所采用的无刷电机,不需要碳刷检测转子位置,因此能够有效避免碳刷所产生的换向火花。但是无刷电机的驱动和转向控制同样需要通过外接出线实现驱动信号的传输和与电机控制单元的交互。因此,为阻止齿轮箱外壳在电机信号出线端位置进入水汽,本技术中可进一步的在所述齿轮箱中对应于电机出线端所在位置的上盖、下盖之间设置相互对接的两半圆形密封槽。通过齿轮箱上下盖侧壁边缘相对设置的密封槽51内部空间固定设置一个或一组若干个出线密封圈52,通过出线密封圈52封堵出现外周与密封槽开口,实现对出线位置的密封与防水。
63.参考图2、图5或者图7结构,电机出线5贯穿所述出线密封圈52,出线密封圈52内周紧密抵接电机出线5的外周,出线密封圈52的外周紧密抵接齿轮箱上下盖的侧壁结构,由密
封槽提供限位支撑,实现对齿轮箱出线部位的密封与固定。电机出线的内侧直接连接齿轮箱中无刷电机4的控制端子及信号端子,电机出线的外侧穿过密封槽与出线密封圈连接外部的控制端,在保证电机信号通路稳定可靠的同时,为齿轮箱内部齿轮系统提供密封防水效果。
64.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无刷电机可为安全电压的无刷直流电机,其安全性高且无需任何处理就可满足iec防爆测试标准,并且无刷电机整体结构直径小于同等功率输出的有刷电机。装配后齿轮箱沿电机直径方向的厚度可控制在30mm以内,以便于对碎冰机结构进行集成式设计,进一步压缩碎冰机安装空间体积。并且碎冰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能够根据需求,在任意阶段实现不同转速和转向,可减少卡冰、堵转现象,又能优化碎冰效果。此外,碎冰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还能够进一步通过闭环控制,在不同转速的状态下,保持恒定力矩输出,以提高碎冰效率。
65.为进一步优化齿轮箱内部传动效率,一般还需要在齿轮箱内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涂抹润滑油等材料以进一步降低部件之间的机械磨损。为提供对齿轮箱内部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安装固定和转动过程中的限位和支撑,本技术还需要在所述齿轮箱的上盖1和下盖2之间设置安装孔、螺栓或者连接筋、插接件等形式的固定连接件实现固定。为避免齿轮,蜗杆等机构上的润滑材料随部件转动而脱离啮合面,影响连接结构或者电机结构,本技术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盖1与下盖2之间还沿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外周设置若干挡壁32,通过将挡壁32固定设置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而阻挡脱离啮合面的润滑材料影响齿轮箱连接结构和电机结构。
66.由于本技术中,优选将无刷电机设置在齿轮箱的一侧,而将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设置在齿轮箱中部,将出力轴设置在齿轮箱另一侧,因此,本技术可优选将齿轮箱上下盖中间的螺栓等固定连接件设置在电机与挡壁32之间,将挡壁排布在固定连接件与电机的外部,设置挡壁尽可能贴合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阻挡润滑材料。由此,挡壁在保护齿轮箱连接结构的同时还能够保护电机的机械连接部件以及电路连接结构稳定,不受脱落的润滑材料影响。
67.具体参考图5以及图8所示,本技术优选将挡壁设置为上下两段。其中的上段与上盖内侧壁一体设置,由其顶部内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包围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各齿轮外周的若干段顶部弧形挡壁,各段顶部弧形挡壁之间可以相互密封形成包围齿轮外周的封闭腔体,也可与齿轮箱侧壁相配合共同提供对齿轮外周的封闭、密封;
68.而挡壁的下端可设置为与所述下盖内侧壁一体,由其底部内壁向上延伸形成有包围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各齿轮外周的若干底部弧形挡壁,各段底部弧形挡壁之间同样可以选择设置为相互密封形成包围齿轮外周的封闭腔体,也可与齿轮箱侧壁相配合共同提供对齿轮外周的封闭、密封;
69.顶部弧形挡壁的底部断面与底部弧形挡壁的顶部端面之间,可相互对接,也可交错设置,两者配合关系不应过多限制。顶部弧形挡壁与底部弧形挡壁之间的“密封”实际上仅仅是对齿轮啮合部位润滑材料的阻挡,而并非提供对水汽等小分子的封闭。因此,顶部弧形挡壁与底部弧形挡壁之间可留有细小空隙,只要该空隙不会导致润滑材料直接外泄影响齿轮箱其他电气或机械连接结构即可。
70.上述顶部弧形挡壁与底部弧形挡壁优选沿着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中各齿轮的
旋转方向,设置在大于齿轮外径0.2mm的周向位置,以阻挡附着齿轮上的油脂,在高速旋转的状态,避免油脂脱离齿轮面,保持齿轮在油脂润滑状态下动作。
71.类似的,考虑到电机输出轴所连接的蜗杆同样需要润滑材料降低与齿轮啮合转动时的阻力,因此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在所述齿轮箱内部,具体在无刷电机4输出轴所连接的蜗杆41外周设置一圈半封闭储油槽42,将所述半封闭储油槽42中远离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一侧设置为封闭,以储存油脂,保持蜗杆处于油封状态下,降低噪音提高运行平稳性,而所述半封闭储油槽42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之间可设置有轴向开口结构,此开口由于电机的设置位置会正对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因此该开口位置外溢的润滑材料并不会影响电气或机械连接部件,相反,该位置还可接收齿轮旋转脱离的润滑油,或由电机蜗杆向齿轮补充润滑油,保证各传动部件均可保持油润状态以降低动力输出装置整体的运行噪声。
72.具体参考图9所示,本技术的封闭储油槽42同样可通过齿轮箱上下盖设置为包括上下两部分:
73.顶部油槽,其由上盖顶部内壁向下内凹形成,所述顶部油槽同轴设置于蜗杆41顶部外周;
74.底部油槽,其由下盖底部内壁向上内凹形成,所述底部油槽同轴设置于蜗杆41底部外周;
75.所述顶部油槽与底部油槽之间沿蜗杆41轴线方向在远离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外侧形成一轴向密封的抵接壁,底部油槽与顶部油槽的抵接壁上、下端面之间密封抵接,或者,至少保持其间距不足以供润滑油等材料渗透,避免润滑油脱离啮合面影响蜗杆传动,或者影响无刷电机电气部件;
76.所述顶部油槽与底部油槽之间沿蜗杆41轴线方向在接近于工程塑料减速齿轮系统的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一般设置为不超过蜗杆41直径,但应当至少设置该处开口宽度超出横向连接蜗杆的齿轮厚度,以避免齿轮受油槽结构影响转动。由此,上述结构可将大部分润滑油等介质材料限制在油槽内,保持蜗杆与齿轮始终处于浸润状态以,减少磨耗,提高其传动效率,降低噪音。
77.综上,本技术的碎冰机及冰箱相比市面常规设计具有如下优势:
78.本技术利用工程塑料代替除螺钉及电机以外的其他金属零件,可通过一体式齿轮出力轴规避装配故障,提高动力输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运行故障率。
79.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可通过电控程序设计根据需要,在任意阶段实现不同转速和转向的调节,从而通过灵活的动力输出方式减少卡冰、堵转现象,优化碎冰效果。本技术的无刷电机可通过闭环的电控系统控制,在不同转速的状态下,保持恒定力矩输出。
80.本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尺寸更薄,较现有产品减少了25%厚度,因此本技术的碎冰机更易于集成,可充分利用冰箱内部空间,优化冰箱空间结构布局。
8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