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80126发布日期:2022-10-12 09:5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出水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龙头为了方便维修和安装,一般会设置一个开口,在使用时将盖体盖在开口上。当出水部件需要维修拆卸时,将盖体取下。但现有的盖体主要通过很多个卡扣将盖体固定在龙头本体上。若通过多个卡扣实现固定,在拆卸盖体时,由于卡面较多,不易拆卸,且拆卸时很容易导致盖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盖体在拆卸时不会导致盖体损坏的龙头。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方案1,一种龙头,包括:
6.龙头本体,其包括朝第一方向延伸的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具备第一腔、开口和出水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腔的第一侧上;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龙头本体在第一方向的一端,且位于所述龙头本体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上;
7.盖体,其被配置为盖合在龙头本体上时遮蔽所述开口、且能够从所述龙头本体上移开以打开所述开口;
8.出水模块,其配置于所述第一腔内且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位置处;
9.连接部件,其包括在所述龙头本体和所述盖体的一方上且沿第一方向位于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的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被配置为锁定设于所述龙头本体和所述盖体的另一方上的紧固部,以将所述盖体紧固在所述龙头本体上;
10.所述龙头本体在靠近所述出水口处配置有第一勾接部;所述第一勾接部位于所述盖体的一部件的第一侧的方向上,用于阻止所述一部件从第一侧的方向离开所述开口;
11.所述锁定构件被配置为可操作地相对所述紧固部活动以解除两者间的锁定,以使所述盖体被允许从所述龙头本体上移开。
12.方案2,基于方案1,所述盖体由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
13.方案3,基于方案2,所述盖体朝向第二侧的端缘面抵靠在所述龙头本体以遮蔽所述开口。
14.方案4,基于方案2,所述盖体是由亚克力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透明结构件。
15.方案5,基于方案2,所述一部件被构造成在所述盖体上沿第一方向突出或凹入。
16.方案6,基于方案1,所述盖体包括透明件和连接构件,所述透明件固定支撑在所述连接构件上,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所述一部件。
17.方案7,基于方案6,所述透明件是玻璃。
18.方案8,基于方案6,所述透明件是亚克力材料通过注塑成型。
19.方案9,基于方案6,所述透明件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龙头本体上时贴靠在所述开口朝向第一侧的端缘面上。
20.方案10,基于方案6,所述一部件被构造成在所述盖体上沿第一方向突出或凹入。
21.方案11,基于方案1,所述龙头本体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锁定构件配置为供穿过所述操作孔的物件的操作下相对所述紧固部活动。
22.方案12,基于方案11,所述操作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延伸。
23.方案13,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以相对所述固定构件能够活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24.方案14,基于方案13,所述固定构件配置在所述盖体上。
25.方案15,基于方案13,所述固定构件配置在所述龙头本体上。
26.方案16,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弹性部件,所述锁定构件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紧固部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锁定构件之间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卡接部朝向第二卡接部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以锁定所述盖体。
27.方案17,基于方案16,所述锁定构件包括转动部,所述锁定构件通过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28.方案18,基于方案16,所述锁定构件包括滑动部,所述锁定构件通过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29.方案19,基于方案17,
30.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施力部件,其中,
31.所述施力部件配置于所述锁定构件上;或
32.所述施力部件包括推动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配置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固定构件之间,所述推动件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构件上,所述弹性件配置为驱使所述推动件对所述紧固部施力,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配合时,推动所述紧固部离开被配合位置。
33.方案20,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受力部,所述龙头本体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受力部配置在所述操作孔的延伸路径上,穿过所述操作孔的物件通过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施加力的方式,驱使所述锁定构件运动以解除其与所述紧固部的锁定状态。
34.方案21,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锁定构件被构成为螺纹连接件,所述盖体上配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件通过支撑在所述龙头本体上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以将所述盖体锁定在龙头本体上。
35.方案22,基于方案21,所述螺纹连接件朝向第二侧的端部包括内六角操作部,该内六角操作部配置为与内六角扳手适配以在其操作下使所述螺纹连接件转动。
36.方案23,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龙头本体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固定座和形成在固定座上的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紧固部具有朝侧向延伸的第二卡接部,所述弹性臂的上端具有朝第二卡接部延伸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操作孔的延伸路径上,所述第一卡接部在所述盖体盖合在龙头本体上时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一方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紧固部在
向上的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部推动所述弹性臂弹性形变,以形成让所述紧固部的通过的活动空间,以释放所述盖体。
37.方案24,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盖体上并收纳于所述第一腔内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所述盖体对外指示出水状态。
38.方案25,基于方案24,还包括第一感应模块以及具有过管腔的过管部,过管腔连通所述第一腔,所述出水部由所述过管部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感应模块沿第一方向配置在比所述出水模块更远离所述过管部的位置处。
39.方案26,基于上述的任一个方案,所述龙头本体包括造型部,所述造型部由所述龙头本体的后端向前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上端,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开口时,所述盖体的后端邻接所述造型部的前端,且所述盖体与所述造型部的外表面构成顺滑表面并形成为所述龙头的上端面;其中,
40.所述盖体的后端沿第一方向距所述紧固部的距离不大于30mm。
41.方案27,基于方案25,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出水口的最远端沿第一方向距所述紧固部的距离不大于45mm。
42.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43.1、方案一,安装时,盖体和龙头本体之间,通过在靠近出水口和出水模块的位置处采用第一勾接部和一部件勾接配合的方式,使得盖体锁定在龙头本体上时,在靠近出水模块的位置出能够保证盖体相对龙头本体不会翘起或不会出现缝隙;
44.且在盖体和龙头本体之间,在远离出水模块的位置处,通过可操作而活动的锁定构件,来实现将盖体锁定在龙头本体上实现盖体的固定,并与第一勾接部处的勾接配合,实现盖体在第一方向上锁定力气平均,不会第一方向的两端出现翘起或缝隙;
45.且通过可操作而活动的锁定构件,解除盖体与龙头本体的锁定关系,使得盖体能够从龙头本体上移开,从而解决现有现有技术中在盖体四周采用卡钩的方式时,需要留下开口供用户撬开影响龙头外观的问题,以及用户在撬开盖体时会损坏盖体的问题。
46.3、方案三,盖体朝向第二侧的端缘面抵靠在龙头本体以遮蔽所述开口,保证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47.9、方案九,玻璃板件与开口的上端缘贴合,使得玻璃板件的外表面与龙头本体的外表面接顺并遮蔽开口,保证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48.16、方案十六,连接部件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固定构件和锁定构件之间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卡接部朝向第二卡接部的方向活动,从而使二者防止脱离,安装稳定。
49.17、方案十七,锁定构件包括转动部,锁定构件通过转动部可转动地支撑在固定构件上,并在物件伸入操作孔时使得锁定构件转动从而脱离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接。
50.18、方案十八,锁定构件包括滑动部,锁定构件通过滑动部可滑动地支撑在固定构件上,并在物件伸入操作孔时使得锁定构件滑动从而脱离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接。
51.19、方案十九,通过施力部件,当解除卡接时即脱离,在拆卸过程中,用户无需一直对物件使得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脱离,并顶出盖体,方便拆卸。
52.20、方案二十,锁定构件包括受力部,龙头本体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受力部配置在操作孔的延伸路径上,穿过操作孔的物件通过克服弹性部件的施加力的方式,驱使锁定构件运动以解除其与紧固部的锁定状态,通过受力部来传递力,从而实现转动或者滑动。
53.21、方案二十一,锁定构件被构成为螺纹连接件,盖体上配置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件通过支撑在所述龙头本体上的方式连接于螺纹连接部,以将所述盖体锁定在龙头本体上,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54.22、方案二十二,螺纹连接件朝向第二侧的端部包括内六角操作部,该内六角操作部配置为与内六角扳手适配,使用户有足够的空间将内六角扳手插入操作孔,并有足够的施力空间能够施力于内六角扳手以便于旋出螺丝,解决螺丝刀因为用来握持的部分直径较大,与龙头的过管部会干涉导致用户无法操作的问题。
55.23、方案二十三,锁定构件包括固定座和形成在固定座上的至少一个弹性臂,紧固部具有朝侧向延伸的第二卡接部,弹性臂的上端具有朝第二卡接部延伸的第一卡接部,紧固部设置在操作孔的延伸路径上,第一卡接部在盖体盖合在龙头本体上时与第二卡接部卡接,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一方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部,紧固部在向上的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引导部推动弹性臂弹性形变,以形成让紧固部的通过的活动空间,以释放盖体,从而实现拆装。
56.26、方案二十六,盖体远离出水口的最远端沿第一方向距紧固部的距离不大于45mm,从而保证安装稳定。
附图说明
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8.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的爆炸图;
59.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60.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隐藏盖体的示意图;
61.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出水模块的立体图;
62.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盖体由透明件和连接构件制成的爆炸图;
63.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结构示意图;
64.图7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出水模块的放大图;
65.图8为本实施例一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的放大图;
66.图9为本实施例二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的放大图;
67.图10为本实施例二中龙头该实施例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1为本实施例三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9.图12为本实施例四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3为本实施例五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处的放大图;
71.图14为本实施例五中龙头第二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7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73.龙头本体1;出水部11;第一腔111;过管部12;过管腔121;造型部122;第一限位面1221;开口13;出水口14;操作孔15;第一勾接部16;第一限位部17;第一本体171;卡钩172;皂液出口18;
74.盖体2;透明件21;连接构件22;一部件221;连接板222;容置件223;活动腔2231;
75.连接部件3;锁定构件;受力部311;转动部312;第一卡接部313;第一引导部3131;第二引导部3132;第二斜面3133;固定座314;弹性臂315;固定构件32;弹性部件33;顶出弹簧34;滑动部35;
76.紧固部4;第二卡接部41;第一斜面411;转动件42;滑动件43;弹性部431;第一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5;弹性端451;
77.出水模块81;出水嘴811;出水安装座812;第一感应模块82;显示模块83;第二感应模块84;
78.导线s1。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80.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81.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82.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83.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84.实施例一:
85.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龙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盖体2、连接部件3、紧固部4。
86.如图1和图2、图6所示,龙头本体1设有出水部11和过管部12,龙头通过过管部12安装在台面上,过管部12支撑整个龙头。出水部11由过管部12处向第一方向(后述第一方向为前方/前端)延伸,出水部11具有第一腔111,过管部12具有过管腔121。第一腔111的后端与过管腔121连通。龙头本体1在其第一侧的端面上具有开口13,开口13与第一腔111和过管腔
121均连通。其中,第一侧为朝向龙头的上方的一侧,第二侧为朝向龙头的下方的一侧,该上方和下方不限制其一定是竖直方向上的上方和下方。龙头在使用时,靠近人体的一端为前端。龙头本体1还设有出水口14,出水口14位于龙头本体1的第一方向上,且位于第二侧上,具体的。第一腔111的底壁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贯通第一腔111底壁的出水口14。出水部11和过管部12的上端共同形成龙头本体1的上端。
87.如图2-图5所示,盖体2包括有透明件21和连接构件22,透明件21由玻璃板件构成,连接构件22还可以通过树脂材料注塑成型,如亚克力材料。透明件21固定的支撑在连接构件22上,具体的,玻璃板件与连接构件22通过胶水粘接固定。盖体2通过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龙头本体1上。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后面详述。
88.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整体可以通过树脂材料注塑成型,树脂材料可以是亚克力材料制成的透明结构件。当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盖体2朝向第二侧的端缘面抵靠在龙头本体1以遮蔽开口13。
89.如图3-图7所示,龙头还包括有出水模块81、第一感应模块82、显示模块83和第二感应模块84。出水模块81配置于所述第一腔111内且设置在出水口14的位置处,出水模块81包括有出水嘴811和出水安装座812,出水安装座812可拆地安装在龙头本体1上,并设置在出水口14上,通过出水口14出水。出水嘴811安装在出水安装座812上,出水嘴811包括有花洒水出水部和进水口,进水口连通花洒水出水部,花洒水出水部包括有多个出水通道,该多个出水通道用于将经进水口流入的水以花洒水的形式排出。其中,进水口用于与水管连接,以连通龙头外部的供水部件(图未示)。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出水嘴811还可以配置为只有一个出水通道,其用于形成普通水流。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安装座812插设于出水口14处,保证外观的需求。
90.如图5-图7所示,第一感应模块82位于出水模块81的前方,即配置在比出水模块81更远离过管部12的位置处,第一感应模块82包括有红外线感应组件和感应安装座。在其它实施例中,红外线感应组件还可以为微波感应器等。感应安装座形成在出水安装座812上,并形成在上侧开口的安置槽,红外线感应组件支撑在安置槽上。在出水安装座812上形成有一个感应区域,第一感应模块82通过感应区域感应人手信息。出水模块81还包括皂液排出部件,皂液排出部件包括有皂液入口和皂液出口18,皂液入口与皂液出口18连通,皂液排出部件配置在出水安装座812上,且位于出水通道的后方。皂液入口用于与皂液输送管道连通,以连通龙头外部的皂液盒(图未示)。可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出水模块81可以不包括皂液排出部件。
91.如图2-图4所示,第二感应模块84包括有第二感应安装座、感应电路板和感应遮光垫。第二感应安装座可拆地安装在连接构件22上。在连接构件22上开设有信号过孔,人体动作信息通过玻璃板件和信号过孔后触发感应电路板上的感应模块。感应电路板在本领域已是公知常识,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92.显示模块83配置于盖体2上并收纳于第一腔111内,显示模块83通过盖体2对外指示出水状态,显示模块83包括有显示组件安装座和显示屏,显示组件安装座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连接构件22上,显示屏设置在显示组件安装座上,在显示组件安装座上开设有显示过孔,显示屏通过显示过孔和玻璃板件向外部显示龙头的出液信息。
93.红外线感应组件、显示屏通过导线s1与第二感应模块84实现电信号的连接,第二
感应模块84通过导线s1连接至龙头外部的电源和/或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用于在红外线感应组件根据感应到人体的信息的变化,对应控制水的通断,即,控制水从出水通道中流出或截断从出水通道中流出的水流。控制器还用于在感应电路板感应到的人体的信息的变化,对应控制皂液的通断,即控制皂液从皂液出口18排出或截断从皂液出口18中流出的皂液。
94.在连接构件22和龙头本体1之间配置有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
95.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机构包括有形成在连接构件22上的一部件221和形成在龙头本体1上的第一勾接部16(应了解的,还可以是一部件221形成于龙头本体1,连接构件22形成于盖体2的形式)。
96.龙头本体1在靠近出水口14处配置有第一勾接部16,第一勾接部16位于盖体2的一部件221的第一侧的方向上,第一勾接部16向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方)凸出,形成在其下侧的勾接空间;一部件221由连接构件22向前方凸出,其在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其上端面接合在第一勾接部16的下端面,使玻璃板件与开口13的上端缘贴合,使得玻璃板件的外表面与龙头本体1的外表面接顺并遮蔽开口13,保证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97.通过第一勾接部16下端面与一部件221上端面接合,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盖体2的前端不会并往上侧(即第一侧)的方向离开龙头本体1,使得玻璃板件与龙头本体1之间不会出现影响龙头外观的间隙。可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勾接部16在龙头本体1上构造成向后方凸起的结构,一部件221在连接构件22上构造成向后凹入的结构,在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第一勾接部16和一部件221相互配合,实现两者勾接。
98.如图8,第二安装机构包括有形成在连接构件22上的紧固部4和在龙头本体1上的锁定构件31(同理,也可以是紧固部4形成于龙头本体1,锁定构件31支撑在盖体2上的形式)。盖体2远离出水口14的最远端沿第一方向距紧固部4的距离不大于45mm。由于盖体2远离第一勾接部16的一端在过管部12的上方,锁定构件31支撑在出水部11的下侧壁上,若锁定构件31沿第一方向上距过管部12过远,会导致在锁定时,由树脂材料制备的盖体2或连接构件22在第一方向的后端容易翘起,因此为了防止该端翘起,盖体2与龙头本体1紧固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盖体2远离第一勾接部16的一端。而龙头本体1设置了过管腔121,用于使过管腔121内的管路能够与外界的水源连接。这样就使得,盖体2与龙头本体1紧固的位置,会受过管腔121的影响。对于过管腔121内径较大的龙头,过管腔121位置处无法设置锁定构件31或设置操作孔15,且在龙头上端面设置操作孔,则会影响龙头的整体外观,且容易导致渗水。在龙头前端处,需要安装出水模块81、第一感应模块82和/或皂液排出部件,在前端位置处没有空间可安装锁定构件31,如果利用锁定构件31锁定盖体2的前端,则会因为锁定构件31沿第一方向距盖体2的前端过远,导致盖体2前端会有翘起的问题。因此,锁定构件31配置在龙头本体1在第二侧的壁部上且靠近过管部12的位置处。且盖体2远离出水口14的最远端沿第一方向距紧固部4的距离不大于45mm,使得盖体2的后端有足够的力接合在龙头本体1上。
99.在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龙头本体1具有一造型部122,其中,龙头本体1是一体成型的,该造型部122形成在龙头本体1的上端,且由后向前延伸,遮盖部分的第一腔111。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盖体2的后端的外周面与造型部122的外周面顺滑相接,其中,并不限定两者一定要接触,至少从外表面上看上去,两者间是顺滑没有高低台阶,保证龙头的外
观的整体性和美观。通过造型部,使得盖体2的后端距锁定构件31锁定的位置处的距离缩短。优选的一方案中,盖体2的后端距锁定构件31的距离不大于30mm,保证锁定力变化时,树脂材料制备的盖体2或连接构件22的后端不会翘起。
100.龙头本体1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操作孔15,当利用物件穿过操作孔15时并触碰锁定构件31时,即可使锁定构件31相对紧固部4活动。
101.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构件31被构成为螺纹连接件,紧固部4上配置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螺接件通过支撑在龙头本体1上的方式与螺纹连接部螺接,从而使得盖体2锁定在龙头本体1上。安装时,将盖体2盖设于龙头本体1上,螺纹连接件具体为内六角螺丝,内六角螺丝穿过操作孔15并与螺纹连接部螺接,使得盖体2和龙头本体1锁定,反之则解锁。螺纹连接件朝向第二侧的端部还包括内六角操作部,该内六角操作部配置为与内六角扳手适配以在其操作下使螺纹连接件转动。
102.实施例二:
10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9,连接部件3还包括固定构件32和弹性部件33,且锁定构件31和紧固部4的结构不同;固定构件32可配置在盖体2或龙头本体1上。
104.锁定构件31包括受力部311、转动部312和第一卡接部313,转动部312与固定构件32铰接,锁定构件31通过转动部312可转动地支撑在固定构件32上,铰接轴线与竖直方向相垂直并与操作孔15的中心线存在距离,受力部311由铰接处向操作孔15所在方向延伸,并被配置为在操作孔15的延伸路径上。
105.紧固部4具有与第一卡接部313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41。
106.弹性部件33配置在固定构件32和锁定构件31之间用于驱使第一卡接部313朝向第二卡接部41的方向活动,在锁定构件31旋转后,给与其一个复位力。弹性部件33可以是扭簧、板簧、拉簧或压簧等。
107.由于受力部311被配置为在操作孔15的延伸路径上,当物件穿过操作孔15后能抵于受力部311使得转动部312转动(即锁定构件31转动),锁定构件31整体动作,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313与第二卡接部41脱离,解除锁定构件31与紧固部4的锁定状态。通过该结构,如果用户没有在拿开盖体2时,锁定构件31会自动复位并锁定紧固部4。安装时,物件穿过操作孔15并抵于受力部311使得第一卡接部313转动,然后盖体2盖设于龙头本体1上,紧固部4进入第一腔内,松开物件与受力部311的抵接,锁定构件31受弹性部件33作用使得锁定构件31复位,第一卡接部313与第二卡接部41卡合从而锁定盖体2。通过该结构,用户在打开盖体2时,用户不需要特定的工具,例如螺丝刀或内六角扳手,即可实现打开盖体2。
108.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也可在第一卡接部313端部设置朝向开口13的斜面,当紧固部4与第二引导部3132斜面配合时,锁定构件31转动,从而允许第一卡接部313和第二卡接部41卡接。
109.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部件3包括两个或多于两个的锁定构件31。使得紧固部4受力稳定,保证能够稳定地将盖体2锁定在龙头本体2上。
110.如图10,连接部件3还包括施力部件34,施力部件34在第一卡接部313和第二卡接部41脱离配合时,推动紧固部4离开被配合位置。具体的,施力部件34配置于锁定构件31,如在第一卡接部313上配置有凸块,在第一卡接部313转动时,凸块顶抵第二卡接部41,使得在
第一卡接部313和第二卡接部41脱离配合时,推动紧固部4离开被配合位置。
111.施力部件34还可以包括推动件和弹性件,弹性件配置于推动件与固定构件32之间,推动件可活动地支撑在固定构件32上,弹性件配置为驱动推动件对紧固部4施力,使得在第一卡接部313和第二卡接部41脱离配合时,推动紧固部4离开被配合位置。从而不用在手动取出盖体2,拆卸方便。
112.实施例三:
11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11,锁定构件31以滑动的方式支撑在龙头本体1上。当物件抵于受力部311并对受力部311施力时,将导致锁定构件31沿远离操作孔15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313与第二卡接部41脱离。
114.具体的,锁定构件31包括滑动部35、受力部311和第一卡接部313;滑动部35可滑动地支撑在固定构件32上,滑动部35一端沿滑动方向延伸并形成受力部311,受力部311在操作孔15的延伸路径上,本实施例中,滑动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弹性部件33沿滑动方向配置在固定构件32和锁定构件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其沿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顶抵于固定构件32和滑动部35。
115.当物件伸入操作孔15并于受力部311的后方时(以受力部311偏向前方为例),向前推动受力部311,锁定构件31整体动作,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313与第二卡接部41脱离,解除锁定构件31与紧固部4的锁定状态。安装时,物件伸入操作孔15并向前推动受力部311使得锁定构件31整体动作,然后将盖体2盖设于龙头本体1后,松开物件,锁定构件31受弹性部件33作用使得第一卡接部313与第二卡接部41卡合从而锁定盖体2。
116.上述方案需要操作孔15具有较大的尺寸才方便操作使得锁定构件31沿滑动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优选的,受力部311配置有朝向操作孔15的斜面,且滑动部35与固定构件32间还止转配合,当具有与受力部311的斜面相适配的物件伸入操作孔15内并抵于受力部311的斜面时,即可实现力方向上的变化,从而使得滑动部35滑动,该结构操作孔15可以设置的更小,防止水汽进入内部,损坏元件。
117.实施例四:
118.如图12,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锁定构件31包括固定座314和形成在固定座314上的至少一个弹性臂315,龙头本体1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15,锁定构件31设置于龙头本体1上。,紧固部4设于盖体2上,紧固部4具有朝侧向延伸的第二卡接部41,弹性臂315的上端具有朝第二卡接部41延伸的第一卡接部313,紧固部4设置在操作孔15的延伸路径上,第一卡接部313在盖体2盖合在龙头本体1上时与第二卡接部41卡接,第一卡接部313和第二卡接部41的一方上设置有第一引导部3131,紧固部4在向上的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引导部3131推动弹性臂315弹性形变,以形成让紧固部4的通过的活动空间,以释放盖体2。第一引导部3131设于第一卡接部313并为朝向第二侧的斜面。第一卡接部313还设有第二引导部3132,第二引导部3132为斜面并朝向第一侧。
119.当物体由操作孔15伸入并推动紧固部4时,力传递至第一引导部3131导致弹性臂315向外变形,使得紧固部4通过,盖体2可脱离。当盖体2盖合时,紧固部4推抵固定座314,力传递至第二引导部3132导致弹性臂315向外变形,使得紧固部4进入,盖体2紧固。
120.实施例五:
121.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连接部件3的结构。
122.如图1、图2,图13,图14,龙头本体1在第二侧的壁部上开设有操作孔15,龙头本体1还设有第一限位部17,第一限位部17与第二侧的壁部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7包括第一本体171、卡钩172和第一凸柱。第一本体171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腔111的底壁。如图所示,卡钩172设有四个,且各卡钩172均布且对称地凸设于第一本体171的两侧。各卡钩172朝向第一腔111底壁的面形成第二限位面。第一凸柱设有两个,且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本体171朝向开口13的面上。
123.如图2所示,过管腔121的上端设有造型部122。造型部122与开口13沿第一方向布设。造型部122上设有朝上的第一限位面1221,在实际使用时该第一限位面1221呈台阶状。
124.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2与开口13适配,用于打开或遮蔽开口13。盖体2的后端抵靠于龙头本体1的第一限位面1221上,使盖体2的上表面与造型部122的上表面齐平。
12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3设于龙头本体1上,紧固部4设置于盖体2上,当然,连接部件3和紧固部4也可以反过来设置。但是,由于连接部件3要相对紧固部4活动,要么设置孔,要么是的连接部件3凸出设置,使得其可操作地活动,连接部件3设置在龙头本体1上,可以设置于龙头本体1的底部,这样孔或凸出的部分就被隐藏了,更加美观。
126.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部件3滑动地设置于盖体2或龙头本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3滑动地设置在龙头本体1上,即连接部件3沿竖直方向与第一限位部17滑动连接且部分显露于按压孔。具体地,连接部件3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一卡接部313,第二本体座落于第一本体171上,并与两第一凸柱插接配合;且第二本体的中部覆盖操作孔15。第二本体设有朝向第二限位面的第三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限位配合,从而防止连接部件3相对第一限位部17脱离。第一卡接部313从第二本体的中部朝向开口13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接部313垂直于竖直方向的两端还设有两第二斜面3133,两第二斜面3133朝向开口13。
127.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构件22设有连接板222和容置件223,连接板222设有容置槽;容置件223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板222上,容置件223设有开口13背离连接板222的活动腔2231。活动腔2231顶端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环壁、两第二凸柱和与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孔。其中,第一环壁的内孔与第二孔连通。两第二凸柱位于第一环壁的两侧。
128.如图3和图4所示,紧固部4包括转动件42、滑动件43、第一弹性件44和第二弹性件45;转动件42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对称设置,转动件42相对盖体2绕垂直于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其适于与连接部件3卡接配合,具体的,转动件42与活动腔2231的侧壁转动连接并设有与第一卡接部313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41,第二卡接部41上设有与第二斜面3133斜面配合的第一斜面411。
129.如图3和图4所示,滑动件43沿竖直方向与盖体2的第一环壁滑动连接并设有使转动件42锁紧连接部件3的弹性部431。具体地,滑动件43一端伸入第一环壁的内孔,并贯穿第二孔与容置件223挂接配合,使得滑动件43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环壁滑动,另一端设有弹性部431,弹性部431顶抵于转动件42靠近活动腔2231顶壁的一端,使得第二卡接部41锁紧第一卡接部313。
130.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44置于盖体2与弹性部431之间以使弹性部431作用于转动件42使其转动于第一卡接部313卡接的位置。具体地,第一弹性件44套设于滑动件43上,且一端位于第一环壁内顶抵活动腔2231的顶壁,另一端顶抵弹性部431,以使弹性部431作用于转动件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4为弹簧。
131.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件45作用于盖体2和转动件42之间,以在滑动件43克服第一弹性件44的弹性力滑动至弹性部431脱离转动件42的位置时驱动转动件42脱离连接部件3的卡接。具体地,第二弹性件45设有两个,且两第二弹性件45与两转动件42对应设置。两第二弹性件45一端均设有固定端,另一端均为呈钩状的弹性端451。两第二弹性件45的固定端分别套设于两第二凸柱上,两第二弹性件45的弹性端451均夹设于活动腔2231的内壁和对应转动件42的顶端之间,以在滑动件43克服第一弹性件44的弹性力滑动至弹性部431脱离转动件42的位置时驱动第二卡接部41脱离第一卡接部313的卡接。
132.如图4所示,紧固部4在初始状态下,由于第一弹性件44作用于弹性部431,使得转动件42受弹性部431和第二弹性件45的作用始终位于与第一卡接部313卡接的位置。
133.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构件包括配置于盖体2的前端的第一勾接部16和配置于龙头本体1的前端的第二勾接部;第一勾接部16与第二勾接部勾接配合时,限制盖体2沿竖直方向移动,当勾接配合时,连接部件3被允许与紧固部4连接,从而将盖体2固定在龙头本体1上;当连接部件3被以相对紧固部4活动的方式释放紧固部4时,盖体2能够活动地使第一勾接部16脱离第二勾接部。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拆卸时简单、快速;且虽然盖体2被勾接限位了,但不需要借助工具将盖体2从龙头本体1上撬开,不会导致盖体2损坏。
134.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44设于盖体2和弹性部431之间,推抵弹性部431作用于转动件42,使转动件42转动至锁紧连接部件3的位置。第二弹性件45装设于盖体2和转动件42之间,在滑动件43克服第一弹性件44的弹性力滑动至弹性部431脱离转动件42时,此时,转动件42失去弹性部431的顶抵,第二弹性件45驱动转动件42转动至脱离与连接部件3卡接的位置。因此,如图所示,紧固部4在初始状态下,转动件42受弹性部431和第二弹性件45的作用始终位于卡接的位置。
135.盖体2在安装时,盖体2的前端通过第一勾接部16和第二勾接部勾接进行限位,然后通过按压盖体2的方式实现连接部件3与紧固部4连接。盖体2在下压过程中,紧固部4和连接部件3彼此靠近,当连接部件3顶抵转动件42时,第二斜面3133与第一斜面411接触,通过斜面配合,使得转动部312件转使转动件42转动至脱离卡接的位置并使第二弹性件45压缩,且转动件42推抵弹性部431使得第一弹性件44压缩;在这个过程中,连接部件3相对盖体2运动至与转动件42卡接的位置,此时盖体2抵靠龙头本体1位于开口13处的端面。盖体2被释放后,第二弹性件45和第一弹性件44复位使得转动件42转动至卡接的位置,与连接部件3卡接配合将盖体2紧固在龙头本体1上,即连接部件3与紧固部4卡接配合,以将盖体2紧固在龙头本体1上。
136.盖体2在拆卸时,物件直接伸入按压孔,推抵连接部件3使得连接部件3朝向滑动件43滑动,使得滑动件43克服第一弹性件44的弹性力滑动至弹性部431脱离转动件42。此时,由于转动件42的顶端失去弹性部431的支撑,在第二弹性件45的作用下,转动件42转动使得转动件42脱离与连接部件3的卡接,即连接部件3脱离与紧固部4的卡接,盖体2被释放;之后活动盖体2使第一勾接部16脱离第二勾接部即可取下盖体2。
137.该方式不使用工具,拆卸时更加简单、快速。且虽然盖体2被勾接限位了,但不需要借助工具将盖体2从龙头本体1上撬开,不会导致盖体2损坏。
138.在实际使用时,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部件3和紧固部4将盖体2紧固于第一腔111的底壁。第一勾接部16和第二勾接部可以是弹性勾接也可以是刚性勾接。若第一勾接部16
和第二勾接部为弹性勾接,则可以通过将盖体2盖设于开口13上,并按压盖体2使第一勾接部16和第二勾接部勾接配合,同时盖体2的后端抵靠龙头本体1的第一限位面1221。若第一勾接部16和第二勾接部为刚性勾接,则需要先将盖体2上的第一勾接部16和龙头本体1上第二勾接部勾接配合。接着,将盖体2的后端抵靠龙头本体1的第一限位面1221,使得连接部件3与紧固部4卡接。
139.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