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7421发布日期:2022-12-23 22:1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新能源汽车冷却换热系统的控制阀,具体为一种多通阀。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的冷却换热系统通常涉及到电机冷却子系统、动力电池的冷却降温子系统以及人员座舱的冷暖空调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单独的冷却换热管路都需要配置相应独立的控制阀,这就导致现有冷却换热系统管路及其相应的控制阀结构庞杂、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且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高的集成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阀,其能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冷却换热系统中各子系统均需配置单独的控制阀而导致的控制结构庞杂、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4.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通阀,其包括具有内腔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腔内设置有可绕阀体轴向旋转的阀盘,且所述阀盘将所述阀体的内腔沿轴向分隔形成上、下两个独立腔体,每个所述独立腔体内均形成有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体,每个子腔体在阀体相应侧的轴向端部均设有能与外部管路相连接的外部接口,所述阀盘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一密封件与两侧的独立腔体之间形成浮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相对应一侧的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每个所述子腔体、设于该子腔体上的外部接口、及与该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形成一个冷却介质流道,所述阀盘上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的阀盘流道口,所述阀盘流道口能够将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内的冷却介质流道连通形成冷却介质通路,通过转动所述阀盘能够调节阀盘上各阀盘流道口在周向上的位置从而控制位于任一独立腔体内的任一冷却介质流道能与位于另一独立腔体内的任意一条冷却介质流道形成冷却介质通路。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独立腔体内的各个子腔体在所述阀盘上形成轴向投影面;任一所述独立腔体的任一子腔体的轴向投影面至少与另一独立腔体的两个子腔体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形成相应的部分重合面,所述阀盘上的开设的阀盘流道口形状与所述部分重合面的形状相对应;当所述阀盘转动至其任一阀盘流道口与一部分重合面轴向正对时、构成该部分重合面的两个子腔体通过该阀盘流道口连通并形成所述冷却介质通路。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与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之间、与阀盘的轴向盘面之间均为相互配合的密封型面。
7.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阀盘的一侧面为平面或斜面或曲面、朝向独立腔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凸起,所述独立腔体的轴向密封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孔槽,所述密封件的一侧平面或斜面或曲面与阀盘的轴向盘面之间形成配合面接触、另一侧面上的凸起与独立腔体的轴向密封端面上的孔槽配合连接。
8.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独立腔体或下独立腔体的轴向密封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轴向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轴向一端与轴向安装孔的孔底抵接、轴向另一端与位于该独立腔体一侧的密封件抵接。
9.更进一步的,所述阀盘上分布开设有轴向贯穿的泄压孔。
10.本发明方案中的上述密封件,由耐磨防水材料制成。
11.可选的,所述密封件由ptfe材料制成。
12.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ptfe层和橡胶层,所述ptfe层与橡胶层通过硫化处理结合成一体。
13.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阀盘转动机构,所述阀盘转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减速电机固装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伸入所述阀体的内腔内并与所述驱动齿轮轴接,所述阀盘的外周设有齿形面,所述驱动齿轮与阀盘的齿形面啮合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阀盘上设有沿径向凸出于阀盘周面的限位凸块,所述阀体的内腔的腔壁上设有限位挡销,所述限位挡销位于所述阀盘的限位凸块的转动周向路径中,所述限位挡销能与所述限位凸块的径向凸起侧面抵靠。
15.更进一步的,所述阀盘转动机构还包括位置感应器,所述位置感应器安装在所述阀体上。
16.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与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底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下阀体、阀盘、密封件均设有与所述中心轴相对应的轴孔,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对合固接成一体,且所述上阀体的中心轴轴向贯穿阀盘的轴孔、密封件的轴孔并伸入所述下阀体的轴孔内。
17.进一步的,所述上独立腔体、下独立腔体均分别设有四个子腔体,所述阀盘上开设有四个阀盘流道口。
18.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包括阀盖,所述阀盖上围绕所述中心轴形成有四个环形凸包,所述环形凸包具有底部敞开的中空腔体,每个中腔体即形成一个位于上独立腔体内的所述子腔体;所述四个环形凸包分别为第一凸包、第二凸包、第三凸包和第四凸包且每个凸包对应的子腔体分别为第一子腔体、第二子腔体、第三子腔体和第四子腔体,所述第二凸包与第四凸包同心地环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凸包、第三凸包同心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包、第四凸包的外周,所述第一凸包、第二凸包、第三凸包、第四凸包上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一外部接口、第二外部接口、第三外部接口和第四外部接口。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包与第三凸包等高并形成同心的外环凸包结构,所述第二凸包与第四凸包等高并形成同心的内环凸包结构,所述外环凸包结构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内环凸包结构。
20.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顶部敞开的中空腔体,所述外壳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分隔筋板,所述分隔筋板将外壳的中空腔体分隔形成有四个围绕在下阀体的轴孔外周的所述子腔体,分别为第五子腔体、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和第八子腔体,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分别与第五子腔体、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和第八子腔体对应连通的第五外部接口、第六外部接口、第七外部接口和第八外部接口。
2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子腔体、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和第八子腔体均分别包括
相互连通的围绕轴向中心的弧形段和径向锥形段,其中第五子腔体和第八子腔体的弧形段分别位于径向锥形段的径向内侧端,所述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的弧形段分别位于其径向锥形段的径向外侧端,所述第五外部接口、第六外部接口、第七外部接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五子腔体、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的弧形段上,所述第八外部接口设于所述第八子腔体的径向锥形段上。
22.进一步的,所述阀盘上的四个阀盘流道口分别为第一阀盘流道口、第二阀盘流道口、第三阀盘流道口和第四阀盘流道口,其中所述第二阀盘流道口和第四阀盘流道口均为锥形口、所述第一阀盘流道口和第三阀盘流道口均为弧形口,两个锥形口、两个弧形口均中心对称地设置于阀盘的轴孔外侧,且两个锥形口、两个弧形口的沿周向错开设置。
2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盘与上阀体之间,所述下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盘与下阀体之间,所述上密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子腔体、第二子腔体、第三子腔体和第四子腔体一一对应的密封流道口,所述下密封件具有与所述第五子腔体、第六子腔体、第七子腔体和第八子腔体一一对应的密封流道口,所述上密封件、下密封件分别朝向所述阀盘的一侧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密封件朝向所述上阀体一侧的面设有凸缘、所述下密封件朝向所述下阀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上阀体设有环形卡槽,所述下阀体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上密封件的凸缘嵌合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下密封件的若干定位凸起均一一对应地嵌合入所述定位孔中。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转动地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盘将阀体的内腔沿轴向分隔形成上、下两个独立腔体,且每个独立腔体内均形成有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体,每个子腔体在阀体相应侧的轴向端部均设有能与外部管路相连接的外部接口,阀盘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一密封件与两侧的独立腔体之间形成浮动密封连接,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相对应一侧的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由此每个子腔体、设于该子腔体上的外部接口、及与该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形成一个冷却介质流道,设置于阀盘上的阀盘流道口能够将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内的冷却介质流道连通形成冷却介质通路,通过转动阀盘能够调节阀盘上各阀盘流道口在周向上的位置从而控制位于任一独立腔体内的任一冷却介质流道能与位于另一独立腔体内的任一条冷却介质流道形成冷却介质通路,并由此实现有效的多通路切换控制,从而能够集成冷却换热系统中多个子系统的多个控制阀,在一定程度上能少控制阀数量、简化控制管路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通阀的第一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通阀的第二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通阀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的a-a向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通阀的爆炸图;
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阀体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阀体的仰视向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阀体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阀体的仰视向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阀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密封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9.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密封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41.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阀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18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上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
44.100-阀体;
45.10-上阀体,11-中心轴,12-阀盖,13-第一凸包,14-第二凸包,15-第三凸包,16-第四凸包,17-电机座,18-电机盖板,1a-第一子腔体,2a-第二子腔体,3a-第三子腔体,4a-第四子腔体,1b-第一外部接口,2b-第二外部接口,3b-第三外部接口,4b-第四外部接口;
46.20-下阀体,21-外壳,22-分隔筋板,231-弧形段,232-弧形段,241-径向锥形段,242-径向锥形段,25-定位孔,26-轴向安装孔,27-弹簧,5a-第五子腔体,6a-第六子腔体,7a-第七子腔体,8a-第八子腔体,5b-第五外部接口,6b-第六外部接口,7b-第七外部接口,8b-第八外部接口;
47.30-阀盘,31a-第一阀盘流道口,31b-第二阀盘流道口,31c-第三阀盘流道口,31d-第四阀盘流道口,32-齿形面,33-限位凸块,34-限位挡销,35-泄压孔;
48.41-上密封件,411-凸缘,41-1-上密封件,41-2-上密封件,41-3-上密封件,41-4-上密封件,42-下密封件,421-定位凸起,1c-第一密封流道口,2c-第二密封流道口,3c-第三密封流道口,4c-第四密封流道口,5c-第五密封流道口,6c-第六密封流道口,7c-第七密封流道口,8c-第八密封流道口;
49.51-减速电机,52-驱动齿轮,53-位置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50.实施例一:
51.见图1~图16,本发明一种多通阀,其包括具有内腔的阀体100,阀体100的内腔内设置有可绕阀体轴向旋转的阀盘30,且阀盘30将阀体的内腔沿轴向分隔形成上、下两个独立腔体,每个独立腔体内均形成有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体;阀盘30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密封件与两个独立腔体之间形成浮动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阀盘30的轴向两侧分别通过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与两个独立腔体之间形成浮动密封连接。
52.本实施例的阀体100包括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对合固接并形成具有内腔的整体,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之间通过螺钉或外部抱箍固接成一体,或者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直接焊接成一体;本实施例中的上阀体10的底部设有中心轴11,下阀体20、阀盘30、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分别设有与中心轴11相对应的轴孔,上阀体10的中心轴11依次轴向贯穿上密封件41的轴孔、阀盘30的轴孔、下密封件42的轴孔并伸入下阀体20的轴孔内。
53.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内分别形成有多个子腔体,本实施例中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均分别成形有四个子腔体,其中上独立腔体的四个子腔体分别为第一子腔体1a、第二子腔体2a、第三子腔体3a和第四子腔体4a,下独立腔体的四个子腔体分别为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在实际应用中,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内也可以分别开设三个、或五个甚至更多个子腔体,且上独立腔体内的子腔体数量与下独立腔体内的子腔体数量能够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设计成数量不同。
54.每个子腔体在阀体相应侧的轴向端部均设有能与外部管路相连接的外部接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腔体1a、第二子腔体2a、第三子腔体3a和第四子腔体4a在阀体的顶部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外部接口1b、第二外部接口2b、第三外部接口3b和第四外部接口4b,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在阀体100的底部分别对应设有第五外部接口5b、第六外部接口6b、第七外部接口7b和第八外部接口8b。
55.上密封件41上分别设置有与上独立腔体的四个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具体为与第一子腔体1a连通的第一密封流道口1c,与第二子腔体2a连通的第一密封流道口2c,与第三子腔体3a连通的第三密封流道口3c,与第四子腔体4a连通的第四密封流道口4c;下密封件42上开设有与下独立腔体内的四个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具体为与第五子腔体5a连通的第五密封流道口5c,与第六子腔体6a连通的第六密封流道口6c,与第七子腔体7a连通的第七密封流道口7c、以及与第八子腔体8a连通的第八密封流道口8c;每个子腔体、设于该子腔体上的外部接口、及与该子腔体配合连通的密封流道口形成一个冷却介质流道,例如第一子腔体1a、第一外部接口1b、第一密封流道口1c连通形成一个冷却介质流道1,其它同理,即本实施例中上独立腔体内形成四个互不连通的冷却介质流道1~4、下独立腔体内形成四个互不连通的冷却介质流道5~8;本实施例中阀盘30上开设有四个轴向贯穿的阀盘流道口,每个阀盘流道口均能够将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独立腔体内的其中两条冷却介质流道连通形成一条冷却介质通路,通过转动阀盘30调节阀盘上各阀盘流道口的在周向上的位置从而控制位于任一独立腔体内的任一冷却介质流道能与位于另一独立腔体内的任意一条冷却介质流道形成冷却介质通路,由此实现多通路切换控制。
5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独立腔体内的各个子腔体在阀盘30上形成轴向投影面;任一独立腔体的任一子腔体的轴向投影面至少能与另一独立腔体的两个子腔体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形成至少两个相应的部分重合面,阀盘上的开设的阀盘流道口形状与部分重合面的形状相对应;当阀盘30转动至其任一阀盘流道口与一部分重合面轴向正对时、构成该部分重合面的两个子腔体通过该阀盘流道口连通并形成一条冷却介质通路;如此设置后,通过转动阀盘30来调节阀盘流道口的在周向上的位置,使得任一独立腔体的冷却介质流道能够与另一独立腔体上的任意一条冷却介质流道均能形成冷却介质通路,从而实现多通路切换控制的功能。
57.本实施例中的上阀体10包括阀盖12,阀盖12上围绕中心轴11形成有四个环形凸包,环形凸包具有底部敞开的中空腔体,每个中腔体即形成一个位于上独立腔体内的子腔体;具体的,四个环形凸包分别为第一凸包13、第二凸包14、第三凸包15和第四凸包16且每个凸包对应的子腔体分别为第一子腔体1a、第二子腔体2a、第三子腔体3a和第四子腔体4a,第二凸包14与第四凸包16同心地环设于中心轴11的外周侧,第一凸包13、第三凸包15同心地环设于第二凸包14、第四凸包16的外周,第一凸包13、第二凸包14、第三凸包15、第四凸包
16上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一外部接口1b、第二外部接口2b、第三外部接口3b和第四外部接口4b。
5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凸包13与第三凸包15等高并形成同心的外环凸包结构,第二凸包14与第四凸包16等高并形成同心的内环凸包结构,外环凸包结构与内环凸包结构在周向上错位设置;且外环凸包结构的凸起高度大于内环凸包结构。
59.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阀体20包括外壳21,外壳21具有顶部敞开的中空腔体,外壳21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分隔筋板22,分隔筋板22将外壳21的中空腔体分隔形成有四个围绕在下阀体的轴孔外周的子腔体,分别为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外壳21的底部设有分别与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对应连通的第五外部接口5b、第六外部接口6b、第七外部接口7b和第八外部接口8b。
60.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均分别包括相互连通的围绕轴向中心的弧形段和径向锥形段,其中第五子腔体5a和第八子腔体8a的弧形段231分别位于其径向锥形段241的径向内侧端,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的弧形段232分别位于其径向锥形段242的径向外侧端,第五外部接口5b设于第五子腔体5a的弧形段231上,第六外部接口6b、第七外部接口7b分别设于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的弧形段232上,第八外部接口8b设于第八子腔体8a的径向锥形段241上。
61.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腔体1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分别与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形成两个呈弧形的部分重合面;第三子腔体3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分别与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第五子腔体5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形成三个呈弧形的部分重合面;第二子腔体2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分别与第五子腔体5a、第八子腔体8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形成两个呈锥形的部分重合面;第四子腔体4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分别与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八子腔体8a在阀盘30上形成的轴向投影面部分重合并能形成三个呈锥形的部分重合面。
62.本实施例中,阀盘30上设有四个阀盘流道口,分别为第一阀盘流道口31a、第二阀盘流道口31b、第三阀盘流道口31c和第四阀盘流道口31d,其中第二阀盘流道口31b和第四阀盘流道口31d均为与呈锥形的部分重合面相配合的锥形口、第一阀盘流道口31a和第三阀盘流道口31c均为与呈锥形的部分重合面相配合的弧形口,两个锥形口、两个弧形口均中心对称地设置于阀盘的轴孔外侧,且两个锥形口、两个弧形口的沿周向错开设置。
63.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通阀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在每个工作位置时具有四条不同的冷却介质通路;下面举例说明,在第一工作位置时,上阀体的第一外部接口1b、第一子腔体1a、阀盘30的第一阀盘流道口31a、下阀体的第六子腔体6a、第六外部接口管6b依次相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第二外部接口2b、第二子腔体2a、阀盘的第二阀盘流道号31b、下阀体的第五子腔体5a、第五外部接口5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三外部接口3b、第三子腔体3a、阀盘30的第三阀盘流道口31c与下阀体的第七子腔体7a、第七外部接口7b依次相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四外部接口4b、第四子腔体、阀盘30的第四阀盘流道口31d、下阀体的第八子腔体8a、第八外部接口8b依次相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
64.在第二工作位置时,上阀体的第一外部接口1b、第一子腔体1a、阀盘30的第一阀盘流道口31a、下阀体的第七子腔体7a、第七外部接口7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二外部接口2b、第二子腔体2a、阀盘30的第二阀盘流道口31b、下阀体的第八子腔体8a、第八外部接口8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三外部接口3b、第三子腔体3a、阀盘30的第三阀盘流道口31c、下阀体的第六子腔体6a、第六外部接口6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四外部接口4b、第四子腔体4a、阀盘30的第四阀盘流道口31d、下阀体的第五子腔体5a、第五外部接口5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
65.在第三工作装置时,上阀体的第一外部接口1b、第一子腔体1a、阀盘30的第一阀盘流道口31a、下阀体的第七子腔体7a、第七外部接口7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二外部接口2b、第二子腔体2a、阀盘30的第二阀盘流道口31b、下阀体的第八子腔体8a、第八外部接口8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三外部接口3b、第三子腔体3a、阀盘30的第三阀盘流道口31c、下阀体的第五子腔体5a、第五外部接口5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上阀体的第四外部接口4b、第四子腔体4a、阀盘30的第四阀盘流道口31d、下阀体的第六子腔体6a、第六外部接口6b依次连通形成一路冷却介质通路。
66.本实施例中的上密封件41设置于阀盘30与上阀体10之间,下密封件42设置于阀盘30与下阀体20之间,上密封件41具有与第一子腔体1a、第二子腔体2a、第三子腔体3a和第四子腔体4a一一对应的密封流道口,下密封件42具有与第五子腔体5a、第六子腔体6a、第七子腔体7a和第八子腔体8a一一对应的密封流道口,本实施例中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分别朝向阀盘30的一侧端面均为平面并分别与阀盘30形成面接触,上密封件41朝向上阀体一侧的端面设有凸缘411、下密封件42朝向下阀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起421,上阀体10的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上设有环形卡槽,下阀体20的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孔25,上密封件41的凸缘411嵌合入环形卡槽内,下密封件42的若干定位凸起421均一一对应地嵌合入定位孔25中。在实际应用中,上密封件41和/或下密封件42与阀盘30之间、与两个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之间均能采用相互配合的其它结构的密封型面,如斜面配合、曲面配合。
67.下阀体20的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安装孔26,轴向安装孔26内设置有弹簧27,弹簧27的轴向一端与轴向安装孔26的孔底抵接、轴向另一端与下密封件42抵接;弹簧27能够对下密封件42、阀盘30以及上密封件41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从而保证浮动密封效果。
68.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技术方案,其还包括阀盘转动机构,阀盘转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51和驱动齿轮52,减速电机51固装于阀盖12的电机座17内,电机座17顶部设有电机盖板18,减速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伸入阀体的内腔内并与驱动齿轮52轴接,阀盘30的外周设有齿形面32,驱动齿轮52与阀盘的齿形面32啮合传动连接;减速电机51动作,其动力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52转动,驱动齿轮52即带动阀盘30转动。
69.本发明实施例中,齿形面32仅设置于阀盘30的半圆周;在实际应用中,齿形面32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设置成阀盘30的四分之一圆周(即90
°
圆周)、四分之三圆周(即270
°
圆周)或其它任意角度圆周,亦可以在阀盘30的完整外周面上形成闭合的外齿圈。
70.阀盘30上设有沿径向凸出于阀盘30外周面的限位凸块33,阀体的内腔的腔壁上设有限位挡销34,限位挡销34位于阀盘30的限位凸块33的转动周向路径中,限位挡销34能与
限位凸块33的径向凸起侧面33a抵靠;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块33设置在阀盘30外周的半圆形齿形面32的两端外侧,如此设置能够对阀盘30的转动起到有效的周向阻挡限位作用,避免阀盘30转动过度而导致的齿圈32与驱动齿轮52的齿形脱离。
71.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阀体上的位置感应器53,本实施例中位置感应器53安装在阀盖12的顶部。
72.本发明中的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均由耐磨防水材料制成,由此能够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密封效果。
73.其中,耐磨防水材料优选ptfe材料,也可以将ptfe材料与橡胶材料通过硫化处理形成一体的复合材料。
74.在本实施例中,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而在实际应用中,上密封件41、下密封件42也可以采用分体加工再拼合装配到相应的上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下独立腔体的密封端面上;图18给出了分体结构的上密封件4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针对每个密封流道口形成一个密封件单体,即具有密封流道口1c的上密封件41-1、具有密封流道口2c的上密封件41-2、具有密封流道口3c的上密封件41-3以及具有密封流道口4c的上密封件41-4,在应用时拼合装配到阀盖12的密封端面上即可;根据应用要求,可以采用任意的切割分体方式来进行密封件的分体加工,只要保证拼合装配后形成的各个密封流道口与对应的子腔体配合连通即可;同理,下密封件42亦可如此设置成分体结构,不再赘述。
75.实施例二:
7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下阀体上并未设置轴向安装孔26及弹簧27,而是在阀盘30上开设有多个泄压孔35,见图17,泄压孔35的设置能够起到有效均衡阀盘30两侧冷却介质压力的作用,保证浮动密封效果,从而避免阀盘30因两侧冷却介质压力不同而造成的与某一侧密封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磨损的问题,既而能延长阀盘30与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77.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方案,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