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63559发布日期:2023-01-07 01: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倒虹吸修复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沟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需要修一构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此构筑物通常叫做倒虹吸。也就是说,倒虹吸是渠道穿越山谷、河流以及通过道路或其他渠道时设置的压力输水倒虹吸,是引水及农田灌盖区配套工程的重要建筑物之一,对于倒虹吸修复工作也越来越繁杂。
3.在现有技术中,对已经破坏的倒虹吸进行修复时,常采用直接开挖的施工方法进行修复,即采用直接破坏性拆除和补丁试修补,该方法受地表地形条件约束较大,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网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对倒虹吸上方的路面进行全线开挖,修复效率低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提高了修复效率,避免大面积开挖带来的经济成本,确保倒虹吸更加安全有效的运行。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包括:
7.在待修复倒虹吸的上游挖设工作井;
8.在所述待修复倒虹吸正上方的地面向下开设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贯穿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顶部内壁;
9.在所述工作井内,将外径比所述待修复倒虹吸内径小的若干内衬管依次推入所述待修复倒虹吸内,相邻两个所述内衬管之间采用柔性卡箍连接,控制每个所述内衬管的外壁四周与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内壁四周之间预留有浆料容纳空间;
10.所述内衬管安装完成后,在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两端设置封堵结构,将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两端封堵;
11.从所述注浆孔向所述浆料容纳空间内注入浆料;
12.待所述浆料容纳空间内的浆料凝固后,拆除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两端的封堵结构。
13.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内衬管依次推入所述待修复倒虹吸内之前,向每个所述内衬管的外壁上套设支架环,在所述支架环的外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支架。
14.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环的外侧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
15.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支架环顶紧在所述内衬管上的紧固件。
16.进一步地,在向所述浆料容纳空间内注入浆料前,向所述内衬管内安装支撑件。
17.进一步地,拆除所述待修复倒虹吸的两端的封堵结构后,拆除所述内衬管内安装的支撑件。
1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架为十字支撑架。
19.进一步地,在所述待修复倒虹吸正上方的地面上,沿所述待修复倒虹吸延伸的方向每间隔10m~20m开设一个所述注浆孔。
20.进一步地,所述浆料采用泡沫混凝土。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只需要在待修复倒虹吸的上游挖设工作井,并在待修复倒虹吸正上方的地面向下开设注浆孔,利用开挖的工作井,将若干内衬管依次安装到待修复倒虹吸内,安装时相邻两个内衬管之间采用柔性卡箍连接,然后将待修复倒虹吸的两端封堵,利用注浆孔向浆料容纳空间内注入浆料,浆料将内衬管和待修复倒虹吸连为一体,即可实现倒虹吸修复,修复后的整条倒虹吸实现了均匀承压,在完成倒虹吸修复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倒虹吸的承压能力。本发明通过柔性卡箍连接内衬管,在带圆弧的倒虹吸内,能够适应于倒虹吸的弧形,有效的解决了带圆弧倒虹吸的加内衬管修复,同时无需大面积的开挖倒虹吸上方的地面,破坏性小,倒虹吸施工影响面小,施工方便,修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倒虹吸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施工时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施工时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施工中采用的内衬管的支架环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支架环;2-滑轮;3-支架;4-紧固件;5-倒虹吸;6-内衬管;7-注浆孔;8-倒虹吸底座;9-浆料容纳空间;10-支撑件;11-工作井;12-封堵结构;13-柔性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作为本发明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弧形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1、在待修复倒虹吸5的上游挖设工作井11,为后续修复施工提供工作空间。具体地说,在挖设好工作井11后,先对待修复倒虹吸5内的污水和淤泥进行清理。
32.步骤2、在待修复倒虹吸5正上方的地面向下开设注浆孔7,注浆孔7贯穿待修复倒虹吸5的顶部内壁。也就是说,注浆孔7钻入地面穿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后续通过注浆孔7将浆液直接注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
33.优选的,在待修复倒虹吸5正上方的地面上,沿待修复倒虹吸5延伸的方向每间隔10m~20m开设一个注浆孔7,确保后续注浆时,使得浆液能够充分的填充浆料容纳空间9,实现对内衬管6更好的固定。
34.步骤3、在工作井11内,将外径比待修复倒虹吸5内径小的若干内衬管6依次推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相邻两个内衬管6之间采用柔性卡箍13连接,控制每个内衬管6的外壁四周与待修复倒虹吸5的内壁四周之间预留有浆料容纳空间9。
35.具体地说,内衬管6为预先加工制造好的,在将内衬管6依次推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之前,向每个内衬管6的外壁上套设支架环1,在支架环1的外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支架3,利用支架3对内衬管6进行径向定位,防止内衬管6的外壁四周与待修复倒虹吸5的内壁四周之间预留的浆料容纳空间9大小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当内衬管6位于待修复倒虹吸5中心位置时,每个支架3不与待修复倒虹吸5的内壁接触,预留有微小的间隙,防止在内衬管6推入待修复倒虹吸5的过程中,支架3与待修复倒虹吸5内壁发生摩擦。
36.优选的,为了便于将内衬管6推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在支架环1的外侧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2。
37.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架环1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支架环1顶紧在内衬管6上的紧固件4,也就是说,利用紧固件4将支架环1顶紧在内衬管6上。
38.更加具体地说,在向待修复倒虹吸5内安装内衬管6时,将内衬管6吊在上游挖设的工作井11中,利用支架环1上的滑轮2托入待修复倒虹吸5内,根据待修复倒虹吸5的长度需要,将多节内衬管6分节吊入,分节托入,采用柔性卡箍13分节连接内衬管,适应带圆弧倒虹吸,直至满足待修复倒虹吸5长度要求,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牢固。
39.步骤4、在内衬管6安装完成后,在待修复倒虹吸5的两端设置封堵结构12,将待修复倒虹吸5的两端封堵,避免注浆时浆料外漏,填塞封堵要具有一定的强度。
40.步骤5、从注浆孔7向浆料容纳空间9内注入浆料。
41.优选的,为了防止注浆时浆料对内衬管6冲击造成内衬管6变形,在向浆料容纳空间9内注入浆料前,向内衬管6内安装支撑件10,支撑件10能够加固内衬管6,防止变形和偏位。
42.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架3为十字支撑架;浆料采用泡沫混凝土,灌注泡沫混凝土可以充分的让待修复倒虹吸5和内衬管6连接加强倒虹吸强度和耐久性。
43.步骤6、待浆料容纳空间9内的浆料凝固后,拆除待修复倒虹吸5的两端的封堵结构12,拆除待修复倒虹吸5的两端的封堵结构12后,拆除内衬管6内安装的支撑件10,完成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工作。
44.本发明修复完成后,将工作井11进行填埋压实处理。
45.本发明公开的倒虹吸加内衬管的修复方法,破坏性小,倒虹吸施工影响面小,施工方便,修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倒虹吸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
经济性。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够适应于倒虹吸的弧形,在施工时不影响道路交通以及河流的通航,无环境破坏,施工周期短,有效节省工程投资,修复施工的倒虹吸质量较好,既达到了绿色环保、安全施工的要求,又可节省成本费用。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