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685发布日期:2023-03-22 10:1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密封圈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油道、水道与零件关联的接口,例如与油腔接触的相位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等,通常采用零件向安装孔延伸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置o型密封圈的结构进行密封,如图一所示,需要与发动机本体进行配合安装的零件,与本体安装孔内壁,使用o型密封圈配合密封。该密封圈与安装孔内壁为过盈配合,安装过程中,为避免配合时出现密封圈划伤、翻边等故障,通常需要使用润滑油,对密封圈进行润滑。
3.传统的密封圈润滑方式是使用毛刷,对密封圈涂抹一圈。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毛刷的方式润滑效率低;润滑涂抹不均匀,存在部分区域涂抹过少,存在润滑不到位的情况;毛刷存在掉毛风险,影响密封圈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圈的润滑装置,能够润滑套设在零件端部的密封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效率低、涂抹不均匀、毛刷存在掉毛风险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圈的润滑装置,用以润滑套设在零件端部的密封圈,包括:
6.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沿横向的壁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内腔的中心的部分呈朝向所述内腔的中心渐扩设置,所述内腔的上壁面开设有第一通孔;
7.活塞组件,包括沿横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外形与所述开口相适配,能够伸入所述开口内以密封所述开口,所述活塞头的自由端用以与零件端部抵接;以及,
8.润滑油储存罐,位于所述壳体上方,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接通所述内腔;
9.其中,所述零件端部自所述开口伸入。
10.可选地,所述活塞头的材质为硅胶。
11.可选地,所述活塞头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端面还设有凹槽,用以供零件端部伸入,且所述活塞头在横向与所述密封圈间隔。
12.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在横向相互套接的润滑接头和套筒,所述润滑接头和所述套筒套接形成所述内腔;
13.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润滑接头上。
14.可选地,所述开口包括在横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二孔段呈朝向所述内腔的中心渐扩设置,第一孔段沿横向延伸,用于供零件端部伸入;和/或,
15.所述润滑接头和所述套筒套接处还设有接头密封圈。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刮片,所述多个刮片用于刮除润滑油。
17.可选地,各所述刮片材质为橡胶。
18.可选地,所述润滑接头的下侧开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孔段,且所述回油孔处在各所述刮片和活塞头之间;
19.所述密封圈的润滑装置还包括回油存储罐,所述回油存储罐处在壳体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回油孔接通所述内腔。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孔段至少包括两个依次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设置所述回油孔,所述第一段呈朝所述第二段渐扩设置;
21.多个所述刮片位于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侧。
22.可选地,所述润滑油储存罐上端设有加注孔,加注孔上设有加注盖。
23.本发明的密封圈的润滑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横向开口的内腔用于供零件端部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内腔的中心的部分呈朝向所述内腔的中心渐扩设置,设置可活动的活塞头与开口形状相适配,用以接触零件,设置润滑油储存罐连通内腔,通过重力作用使得润滑油储存罐内的润滑油自然流入内腔,在活塞头远离开口运动时,活塞头与开口之间分离,形成环形间隙,润滑油自环形间隙流出,润滑与活塞头接触的零件端部上的密封圈,当活塞头靠近开口运动时,活塞头与开口抵接,对内腔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润滑油外溢,从而快速对密封圈进行润滑,同时环形间隙可以确保密封圈被均匀润滑,避免传统毛刷润滑时的掉毛问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中零件和密封圈配合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27.图3为图1中刮片与回油孔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刮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1中活塞头与开口形成润滑油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30.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
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3润滑接头1壳体131回油孔1a内腔14套筒11开口21活塞头111第一孔段211凹槽1111第一段3润滑油储存罐1112第二段31加注孔112第二孔段32加注盖113刮片4回油存储罐12第一通孔
ꢀꢀ
32.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发动机油道、水道与零件关联的接口,例如与油腔接触的相位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等,通常采用零件向安装孔延伸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置o型密封圈的结构进行密封,如图一所示,需要与发动机本体进行配合安装的零件,与本体安装孔内壁,使用o型密封圈配合密封。该密封圈与安装孔内壁为过盈配合,安装过程中,为避免配合时出现密封圈划伤、翻边等故障,通常需要使用润滑油,对密封圈进行润滑。
35.对密封圈传统的润滑方式是使用毛刷,对密封圈涂抹一圈。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使用毛刷的方式润滑效率低;2)润滑涂抹不均匀,存在部分区域涂抹过少,存在润滑不到位的情况;3)毛刷存在掉毛风险,影响密封圈密封效果。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密封圈的润滑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润滑,提高润滑均匀性的密封圈润滑装置100。其中,图1为本发明中零件和密封圈配合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刮片与回油孔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刮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活塞头与开口形成润滑油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36.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00中,所述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00包括:壳体11、活塞组件22以及润滑油储存罐33,所述壳体1具有内腔1a,所述内腔1a沿横向的壁面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的部分呈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渐扩设置,所述内腔1a的上壁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活塞组件2包括沿横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1a的活塞头21,所述活塞头21的外形与所述开口11相适配,能够伸入所述开口11内以密封所述开口11,所述活塞头21的自由端用以与零件端部1011抵接;所述润滑油储存罐3,位于所述壳体1上方,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2接通所述内腔1a;其中,所述零件端部1011自所述开口11伸入。
3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活塞头21可以是与开口11形状相适配的锥形活塞头21以保证内腔1a的密封性。所述活塞头21可横向活动于所述内腔1a,具体可以通过在活塞头21背离开口11的一侧横向依次设置活塞杆、活塞杆密封圈1012以及弹簧,弹簧可固定连接在内腔1a的底壁上来实现。这样活塞头21、活塞杆密封圈1012与壳体1之间形成容置润滑油的腔体,通过零件101推动活塞头21,进而压缩弹簧,使得活塞头21离开开口11处,在活塞头21与开口11之间形成润滑油流出通道,进而使容置润滑油的腔体流出润滑油对零件端部1011的密封圈1012进行润滑。当润滑完成后,零件端部1011离开活塞头21,弹簧恢复弹性形变,使
得活塞头21向开口11处运动从而抵接开口11处,形成密封内腔1a,避免润滑油流出。对于活塞头21的横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1a的具体实现形式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只要能满足活塞头21既能密封又能离开所述开口11即可。
38.本发明的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横向开口11的内腔1a用于供零件端部1011自所述开口11伸入,所述开口11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的部分呈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渐扩设置,设置可活动的活塞头21与开口11形状相适配,用以接触零件101,在壳体1上方设置润滑油储存罐3连通内腔1a,通过重力作用使得润滑油储存罐3内的润滑油自然流入内腔1a,在活塞头21远离开口11运动时,活塞头21与开口11之间分离,形成环形间隙,润滑油自环形间隙流出,润滑与活塞头21接触的零件端部1011上的密封圈1012,当活塞头21靠近开口11运动时,活塞头21与开口11抵接,对内腔1a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润滑油外溢,从而快速对密封圈1012进行润滑,同时环形间隙可以确保密封圈1012被均匀润滑,避免传统毛刷润滑时的掉毛问题。
39.为了方便在润滑油使用完后,快速加入新的润滑油,避免反复拆下润滑油储存罐3,所述润滑油储存罐3上端设有加注孔31,加注孔31上设有加注盖32。可以通过拧开加注盖32直接向加注孔31中加入润滑油,避免多次拧下润滑油储存罐3造成瓶口污染,影响使用。
40.为了保证活塞头21与开口11处的密封性,所述活塞头21的材质为硅胶,通过硅胶的弹性与柔性,充分与所述内腔1a开口11处的内壁接触,避免在不使用所述密封圈1012润滑装置时润滑油的外溢,避免污染开口11处,形成油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所述活塞头21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壳体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铜或不锈钢等不会与润滑油发生反应的金属。
41.所述活塞头21在于与零件端部1011接触时,由于是抵接状态,并不是固定状态,因此会存在接触不牢固滑脱的情况,为了使得所述活塞头21在于与零件端部1011接触时接触处尽量不移动,所述活塞头21靠近所述开口11的一侧的端面还设有凹槽211,用以供零件端部1011伸入,且所述活塞头21在横向与所述密封圈1012间隔,如此设置,所述零件端部1011可以深入所述活塞头21端部的凹槽211,进而对端部进行限位,同时,所述活塞头21与所述密封圈1012间隔设置,可以避免润滑油流出时,所述密封圈1012与所述活塞头21接触而导致润滑不均匀的问题。具体地,所述凹槽211的形状与深度可以根据零件端部1011的尺寸与形状进行调整,以适应零件端部1011的尺寸。
42.为了方便不同型号的零件101在使用同一型号的润滑油时可以通用润滑油,同时避免同一型号零件101需要不同润滑油时频繁更换润滑油,所述壳体1包括在横向相互套接的润滑接头13和套筒14,所述润滑接头13和所述套筒14套接形成所述内腔1a;所述第一通孔12设置在所述套筒14上,所述开口11设置在所述润滑接头13上。这样,在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零件101时,仅需更换所述润滑接头13即可,而不需将整个密封圈1012润滑装置更换,此外,设置成分体还有利于制造,在内部活塞组件2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更换。
43.设置成分体时,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润滑接头13和所述套筒14套接处还设有接头密封圈1012。具体地,所述润滑接头13和所述套筒14可以通过螺纹形式配合,也可以通过卡合形式配合,还可以通过磁吸方式配合。
44.为了保证零件端部1011在深入开口11时,避免晃动,所述开口11包括在横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第二孔段112呈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渐扩设置,第一
孔段111沿横向延伸,用于供零件端部1011伸入,这样,零件101在伸入时先经过所述第一孔段111,再接触所述润滑接头13,所述第一孔段111可以对零件101起到周向定位作用,避免零件101滑脱。
4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润滑接头13和所述套筒14套接处还设有接头密封圈1012与所述开口11包括在横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第二孔段112呈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渐扩设置,第一孔段111沿横向延伸,用于供零件端部1011伸入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单独设置,同时设置时,既能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又能保证在零件101伸入时的稳固性。
46.零件101上的密封圈1012在完成润滑后,可能会存在润滑油偏多的情况,一方面浪费资源,另一方面过多的润滑油会产生油泥,为了在完成润滑后,将所述密封圈1012表面多余的润滑油刮走,所述第一孔段111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刮片113,所述多个刮片113用于刮除润滑油。
47.为了不影响零件101的伸入与伸出,同时保证对多余的润滑油的刮除,各所述刮片113材质为橡胶。多个所述刮片113可围合形成环形刮片113,当完成密封圈1012的润滑后,取出零件101,经过环形刮片113,环形刮片113内径与密封圈1012外径接近或略小于密封圈1012外径,取出过程中,环形刮片113挡边可将密封圈1012外圈过多的润滑油刮掉,留在润滑接头13内侧。零件101取出后,既可保证润滑油充分润滑密封圈1012,也可以保证不会有过量的润滑油带出,均匀的润滑油薄膜以避免过多润滑油给装配过程带来二次污染。
48.为了回收刮除的润滑油,所述润滑接头13的下侧开设有回油孔131,所述回油孔131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孔段111,且所述回油孔131处在各所述刮片113和活塞头21之间;所述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00还包括回油存储罐4,所述回油存储罐4处在壳体1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回油孔131接通所述内腔1a。这样在完成密封圈1012的润滑后,刮除的多余润滑油会经过第一孔段111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回油孔131,流入回油容器中,节省润滑油。为了方便在回油存储罐4装满回收的润滑油后便于转移,避免反复拆下回油存储罐4,所述回油存储罐4下端可以设置加注孔31,加注孔31上设有加注盖32。可以通过拧开加注盖32直接将回收的润滑油转移,避免多次拧下回油存储罐4造成瓶口污染,影响使用。
49.为了方便回收的润滑油可以更顺利流向所述回油孔131,所述第一孔段111至少包括两个依次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1111和第二段1112,所述第二段1112设置所述回油孔131,所述第一段1111呈朝所述第二段1112渐扩设置,多个所述刮片113位于所述第一段1111背离所述第二段1112的一侧。也即在所述挡片到所述回油孔131之间的第一孔段111的内径是呈渐扩设置,这样,通过刮片113刮除的多余的润滑油就可以顺着倾斜的内壁顺利流入所述回油孔1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孔段111可以仅包括第一段1111和第二段1112,所述第一段1111呈朝所述第二段1112渐扩设置,所述刮片113设置在所述第一段1111背离所述第二段1112的一侧,也即所述刮片113设置在开口11处,所述回油孔131设置在所述第二段1112。所述第一孔段111还可以包括第三段,其中第三段设置在所述刮片113背离所述第一段1111的一侧,形成三段内径各不相同的段,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制。
50.本发明的密封圈的润滑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横向开口11的内腔1a用于供零件端部1011自所述开口11伸入,所述开口11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的部分呈朝向所述内腔1a的中心渐扩设置,设置可活动的活塞头21与开口11形状相适配,用以接触零件101,设
置润滑油储存罐3连通内腔1a,通过重力作用使得润滑油储存罐3内的润滑油自然流入内腔1a,在活塞头21远离开口11运动时,活塞头21与开口11之间分离,形成环形间隙,润滑油自环形间隙流出,润滑与活塞头21接触的零件端部1011上的密封圈1012,当活塞头21靠近开口11运动时,活塞头21与开口11抵接,对内腔1a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润滑油外溢,从而快速对密封圈1012进行润滑,同时环形间隙可以确保密封圈1012被均匀润滑,避免传统毛刷润滑时的掉毛问题。
5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