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压力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注油控制方法及抽油方法。
背景技术:2.压力控制阀是指用来对液压系统中液流的压力进行控制与调节的阀。此类阀是利用作用在阀芯上的液体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工作的。
3.压力控制阀压力超限后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进行减压与稳压,一方面需要外接设备来实现,增加成本,也增大输油时管路整体的体积。另一方面,对于无人机等设备的软体油囊,在加满油后,即使减压供油,也有可能会造成软体油囊损坏。并且现有的压力控制阀只能进行加油作业,功能单一,不符合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注油控制方法及抽油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切断油路而造成软体油囊损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
6.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出液口;
7.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进液口;
8.阀芯导筒,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导筒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9.主阀芯,沿所述阀芯导筒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芯导筒内,所述主阀芯上设置有内腔和节流孔,所述主阀芯的内腔通过节流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形成连通进液口和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芯导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主阀芯的弹性作用力使主阀芯向阀座靠拢而关闭所述第二通道,当介质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时,所述第二通道打开,所述第一通道通过第二通道与进液口连通;
10.所述阀芯导筒内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主阀芯的内腔;
11.开关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阀芯导筒上,包括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和用于开关第三通道的封堵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与所述封堵部件连接,使所述封堵部件保持第三通道的打开状态,当介质对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所述封堵部件将所述第三通道关闭;
12.止回结构,用于阻止介质从所述第三通道向所述主阀芯的内腔流动。
13.可选地,所述止回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主阀芯的内腔之间,所述止回结构包括止回阀座与止回阀瓣,所述止回阀座上设置有内腔,所述止回阀座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主阀芯的内腔,所述止回阀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阀座和所述第一弹性
件相抵。
14.可选地,所述第三通道包括从进液口方向至所述出液口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液孔、第一空腔、第二导液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导液孔,所述第一导液孔沿所述止回阀座的径向设置于所述止回阀座上,所述第一导液孔与所述止回阀座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导液孔沿所述阀芯导筒的轴向设置于所述阀芯导筒上,所述第三导液孔沿所述阀芯导筒的径向设置于所述阀芯导筒上,所述第一空腔由所述阀芯导筒内壁与所述止回阀座外壁合围形成,所述第二空腔由所述阀芯导筒内壁与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合围形成。
15.可选地,所述封堵部件包括导阀芯与导阀芯螺栓,所述导阀芯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和所述导阀芯连接,所述导阀芯沿所述止回阀座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止回阀座的内腔内,所述导阀芯远离所述导阀芯螺栓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止回阀座的内径,当介质对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所述导阀芯远离所述导阀芯螺栓的一端周侧与所述止回阀座的内腔进口相抵,以关闭所述第三通道。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膜片压板、压盖以及膜片,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膜片压板内,所述压盖的第一端将所述膜片的端面边缘压紧于所述阀芯导筒上,所述膜片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沿所述阀芯导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压盖与所述膜片压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阻止膜片压板向所述出液口方向移动。
17.可选地,所述压盖的第二端与所述阀体内壁连接。
18.可选地,所述压盖的第二端与所述阀体内壁通过定位件连接。
19.可选地,所述出液口外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液口一端与接入管路的手柄。
2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注油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压力控制阀,所述方法包括:
21.当向进液口注入压力介质时,一部分介质通过节流孔进入主阀芯内腔,再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从出液口流出;且止回结构阻止介质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的节流孔回流;
22.另一部分介质将主阀芯向出液口方向推动,第二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该部分介质依次通过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从出液口流出;
23.当压力控制阀内的压力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弹力时,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带动封堵部件将第三通道关闭;
24.介质继续通过节流孔进入主阀芯内腔,并且主阀芯内腔的压力逐渐增大;主阀芯内腔的介质推动主阀芯向进液口方向移动,直至主阀芯与阀座相抵将第二通道关闭。
2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抽油方法,基于上述的压力控制阀,所述方法包括:
26.从进液口通过负压抽吸,由于止回部件的作用,阻止介质通过第三通道从出液口向进液口流动;
27.主阀芯内腔内介质被吸出,造成主阀芯内腔内压力减小,
28.介质从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流动,介质向出液口方向挤压主阀芯,使第二通道打开,从而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出液口和进液口连通。
29.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压力控制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介质从进液口进入压力控制阀,并且在压力控制阀内分为两路通过。第一路,介质从节流孔进入主阀芯的内腔,并通过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最后到达出液口。第二路,介质推动主阀芯向出液口方向移动,使得主阀芯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从而打开主阀芯的底部与阀座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道,使得进液口与第一通道连通。介质经第二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最后到达出液口。
31.当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封堵部件将第三通道关闭。介质无法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从而第一路油路关闭。介质继续从节流孔进入主阀芯的内腔,但无法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使得主阀芯内腔内的介质压力越来越大。主阀芯内腔内的介质向进液口方向推动主阀芯的内腔底壁,并且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主阀芯向进液口方向移动,直至主阀芯的底部与阀座的内腔底壁相抵。从而第二通道关闭,第二路油路也关闭。
32.从油箱向外泵卸油料,由于止回结构的设置,介质无法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的内腔流动,从而介质只能从出液口经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流动。在进液口接入端的抽油负压作用下,主阀芯内腔内的介质经节流孔被抽出。主阀芯内腔内的介质压力减小,从出液口经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流动的介质此时向出液口方向挤压主阀芯,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从而打开第二通道,将介质从油箱中泵卸出。
33.本方案能够在压力控制阀内部介质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关闭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切断供油,保护油箱。本方案还能从油箱向外泵卸油料,功能丰富,能够满足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处局部放大图。
36.零件标号说明
37.1-进液口;2-出液口;3-阀座;4-主阀芯;41-节流孔;42-第一弹性件;5-阀体;51-第一通道;52-手柄;6-阀芯导筒;61-第一空腔;62-第二导液孔;63-第二空腔;64-第三导液孔;71-止回阀座;72-止回阀瓣;73-第一导液孔;81-导阀芯;82-导阀芯螺栓;91-膜片;92-膜片压板;93-压盖;94-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
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40.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5、阀座3、阀芯导筒6、主阀芯4、开关控制机构以及止回机构。阀体5的顶端设置有出液口2,阀座3的顶端外壁连接在阀体5的底端内壁内,阀座3的底端内设置有进液口1,进液口1与出液口2连通。阀芯导筒6的固定设置在阀体5内,阀芯导筒6的底端面设置在阀座3的内腔底壁上。阀芯导筒6的外壁与阀体5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51,第一通道51的顶端与出液口2连通。主阀芯4沿阀芯导筒6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芯导筒6内,主阀芯4为u型,主阀芯4内设置有内腔,底部设置有节流孔41,节流孔41连通进液口1与主阀芯4的内腔。阀芯导筒6内壁沿轴向设置有凹槽,主阀芯4的顶端可在凹槽内沿阀芯导筒6的轴向滑动。主阀芯4的底部与阀座3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下端与进液口1连通,第二通道的上端与第一通道51连通,主阀芯4的内腔底壁与阀芯导筒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42包括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主阀芯4的内腔底壁和阀芯导筒6内壁相抵。第一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导主阀芯4上,使得主阀芯4的底部与阀座3的内腔底壁相抵。从进液口1进入的介质克服第一弹性件42的弹力,向出液口2方向推动主阀芯4,使得主阀芯4的底部与阀座3的内腔底壁分开,从而打开第二通道。阀芯导筒6内设置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连通第一通道51和主阀芯4的内腔。开关控制机构设置于阀芯导筒6上,包括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和封堵部件,封堵部件用于开关第三通道。第一弹性保持组件与封堵部件连接,使封堵部件保持第三通道的打开状态。当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封堵部件将第三通道关闭。止回结构,设置于阀芯导筒6内,用于阻止介质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的内腔流动。
41.介质从进液口1进入压力控制阀,并且在压力控制阀内分为两路通过。第一路,介质从节流孔41进入主阀芯4的内腔,并通过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51中,最后到达出液口2。第二路,介质推动主阀芯4向出液口2方向移动,使得主阀芯4克服第一弹性件42的弹力,从而打开主阀芯4的底部与阀座3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道,使得进液口1与第一通道连通。介质经第二通道进入第一通道51中,最后到达出液口2。
42.当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封堵部件将第三通道关闭。介质无法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第一路油路关闭。介质继续从节流孔41进入主阀芯4的内腔,但无法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中,使得主阀芯4内腔内的介质压力越来越大。主阀芯4内腔内的介质向进液口1方向推动主阀芯4的内腔底壁,并且在第一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主阀芯4向进液口1方向移动,直至主阀芯4的底部与阀座3的内腔底壁相抵。从而第二通道关闭,第二路油路也关闭。
43.本实施例还可从油箱向外泵卸油料,由于止回结构的设置,介质无法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4的内腔流动,从而介质只能从出液口2经第一通道51向第二通道流动。在进液口1接入端的抽油负压作用下,主阀芯4内腔内的介质经节流孔41被抽出。主阀芯4内腔内的介
质压力减小,从出液口2经第一通道51向第二通道流动的介质此时向出液口2方向挤压主阀芯4,克服第一弹性件42的弹力,从而打开第二通道,将介质从油箱中泵卸出。
44.本实施例中两条油路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条损坏时,由另一条执行加油工作,避免频繁更换压力控制阀,降低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本方案还能够在压力控制阀内部介质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关闭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切断供油,保护油箱。本方案还能从油箱向外泵卸油料,功能丰富,能够满足发展的趋势。
4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止回结构设置于第三通道与主阀芯4的内腔之间。止回结构包括止回阀座71与止回阀瓣72。阀芯导筒6上设置有内腔,阀芯导筒6的内径为从进液口1至出液口2逐渐减小的阶梯状。止回阀座71上设置有内腔,止回阀座71内腔连通第三通道与主阀芯4的内腔。止回阀座71的外径为从进液口1至出液口2逐渐减小,并且与阀芯导筒6的内径相互配合的阶梯状,止回阀座71外壁与阀芯导筒6的内壁之间密封并设置有密封圈。第一弹性件42的两端分别与止回阀瓣72的底端和主阀芯4内腔底壁相抵。止回阀瓣72的顶端与止回阀座71的底端相抵,以阻止介质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4的内腔流动。
4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通道包括从进液口1方向至出液口2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液孔73、第一空腔61、第二导液孔62、第二空腔63以及第三导液孔64,第一导液孔73沿止回阀座71径向设置,并与止回阀座71的内腔连通,从而与主阀芯4的内腔连通。第一空腔61由止回阀座71的外壁与阀芯导筒6的内壁合围形成。第二导液孔62沿阀芯导筒6的轴向设置在阀芯导筒6上。第二空腔63由阀芯导筒6的内壁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内壁合围形成。第三导液孔64沿阀芯导筒6的径向设置于阀芯导筒6靠近出液口2的一端上。
4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封堵部件包括导阀芯81与导阀芯螺栓82,导阀芯81沿止回阀座7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止回阀座71的内腔内。导阀芯螺栓82的顶端设置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上,底端与导阀芯81连接。导阀芯81的底端直径大于止回阀座71内腔直径,导阀芯81的底端设置于止回阀座71内腔外,当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导阀芯81底端周侧与止回阀座71的底端内腔口相抵,以关闭所述第三通道。
4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阀芯81的底端为从进液口1至出液口2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面。当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弹力时,锥面的作用为逐步减小流量直至关闭,能够更好的保护油箱和油路。
4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94、膜片压板92、压盖93以及膜片91。膜片91具有弹性,在一定的介质压力下能够沿阀体1的轴向发生形变。膜片91沿膜片压板92的径向插入膜片压板92内,使得膜片91的中部设置于膜片压板92内。压盖93的底部与阀芯导筒6的顶端连接,压盖93将膜片91的端面边缘压紧于阀芯导筒6的顶端。压盖93上设置有内腔,第二弹性件94设置于压盖93的内腔顶壁与膜片压板92的顶部之间,第二弹性件94包括弹簧,用于阻止膜片压板92向出液口2方向移动。当压力控制阀内的介质压力大于膜片91的弹力时,膜片91沿阀体5的轴向向出液口2方向发生形变,带动封堵部件关闭第三通道。
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压盖93的顶端与阀芯导筒6的内壁连接。
5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压盖93的顶端与阀芯导筒6的内壁通过定位件连接,定位件包括定位销管。
5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阀体5的出液口2外壁上铰接设置有手柄52,手柄52用于固定出液口2与外部接入管路的连接,使出液口2与外部接入管路的连接更稳固。出液口2与外部接入管路连接后,扣紧手柄52。
5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注油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压力控制阀,所述方法包括:
54.当向进液口1注入压力介质时,一部分介质通过节流孔41进入主阀芯4内腔,再经第三通道进入第一通道51,从出液口2流出;且止回结构阻止介质从第三通道向主阀芯4的节流孔41回流;
55.另一部分介质将主阀芯4向出液口2方向推动,第二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该部分介质依次通过第二通道、第一通道51,从出液口2流出;
56.当压力控制阀内的压力介质对第一弹性保持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弹力时,第一弹性保持组件带动封堵部件将第三通道关闭;
57.介质继续通过节流孔41进入主阀芯4内腔,并且主阀芯4内腔的压力逐渐增大;主阀芯4内腔的介质推动主阀芯4向进液口1方向移动,直至主阀芯4与阀座5相抵将第二通道关闭。
5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抽油方法,基于上述的压力控制阀,所述方法包括:
59.从进液口1通过负压抽吸,由于止回部件的作用,阻止介质通过第三通道从出液口2向进液口1流动;
60.主阀芯4内腔内介质被吸出,造成主阀芯4内腔内压力减小,
61.介质从第一通道51向第二通道流动,介质向出液口2方向挤压主阀芯4,使第二通道打开,从而通过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将出液口2和进液口1连通。
6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