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系统及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1538发布日期:2022-06-07 23:0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系统及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系统及拖拉机。


背景技术:

2.行星减速机构是传动系统常用的一种结构,广泛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机等各个领域的变速箱、驱动桥的变速或减速机构中。
3.其中,最终传动比i对于增大动力输出非常重要。如图1和图2,作为最终传动的单排行星减速机构一般由太阳轮a、行星轮c、内齿圈b以及行星架x四部分构成,动力由太阳轮输入a,传递给行星轮c,此时内齿圈b固定,动力经由行星架x输出。
4.假设太阳轮a的齿数为za,内齿圈b的齿数为zb,行星轮c的齿数为zc,则此单排行星减速机构的传动比为i=1+zb/za。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单排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不参与传动比的换算,只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所以单排行星减速结构虽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由于其只有一排行星轮,传动比较小,输出动力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田耕作对拖拉机的马力要求越来越高,无人大农场的发展更需要马力更大的农机,而单排行星减速机构并不能适应现代农机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其传动比大,传输动力能力强,输出动力大。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双联行星轮以及行星连接轴;
7.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同轴设置,所述双联行星轮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
8.所述行星连接轴与所述双联行星轮同轴设置,所述行星架包括径向连接部和轴向输出部,所述径向连接部通过所述行星连接轴和所述双联行星轮相连接,以使所述双联行星轮可自转地设于所述径向连接部上,所述轴向输出部自所述径向连接部沿所述内齿圈的轴向延伸;
9.所述太阳轮转动时相继带动所述双联行星轮、行星连接轴及行星架绕所述内齿圈的中心轴转动,进而使所述行星架的轴向输出部输出动力。
10.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一体成型。
11.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双联行星轮上设有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轴线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行星连接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行星连接轴的另一端与与所述行星架的径向连接部固定连接。
12.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通孔与行星连接轴之间设有滚针组件,所述
滚针组件包括沿所述行星连接轴周向设置的多支滚针
13.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滚针组件沿所述行星连接轴的轴向设置有多组。
14.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相邻两组滚针组件之间设有隔圈。
15.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通孔的两端设有用于止挡所述滚针组件的垫片。
16.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所述径向连接部与所述行星连接轴通过销连接。
17.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输出半轴,所述轴向输出部上设有花键孔,所述输出半轴的一端设有花键并嵌设在所述花键孔内以传递所述轴向输出部输出的动力。
18.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比大,传输动力能力强,输出动力大,尤其能够有效满足大马力拖拉机的作业工况。而且,在动力输入一定的情况下,双联行星轮由于是两个行星轮,能够分担一部分动力流,进而减轻其它零部件承载的压力,减少故障率,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
2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
2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和拖拉机应用所述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因而具有与其相应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现有的单排行星减速机构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机构运动简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3中的双联行星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3的机构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1、内齿圈2、行星架3、双联行星轮4以及行星连接轴5;太阳轮1与内齿圈2同轴设置,双联行星轮4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齿轮4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41的直径,第一齿轮41与太阳轮1相啮合,第二齿轮42与内齿圈2相啮合;所述行星连接轴5与所述双联行星轮4同轴设置,所述行星架3包括径向连接部31和轴向输出部32,所述径
向连接部31通过所述行星连接轴5和所述双联行星轮4相连接,以使所述双联行星轮4可自转地设于所述径向连接部31上,所述轴向输出部32自所述径向连接部31沿所述内齿圈2的轴向延伸;所述太阳轮1转动时相继带动所述双联行星轮4、行星连接轴5及行星架3绕所述内齿圈2的中心轴转动,进而使所述行星架3的轴向输出部32输出动力。具体地,为保证双联行星轮4的强度,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42为一体成型。径向连接部31与行星连接轴5通过销连接。
30.该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工作时,由于内齿圈2是固定的,双联行星轮4的第一齿轮41与太阳轮1相啮合,第二齿轮42与内齿圈2相啮合,动力从太阳轮1输入时,双联行星轮4的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同时绕内齿圈2的中心轴转动,而与双联行星轮4同轴设置的行星连接轴5亦绕内齿圈2的中心轴转动,进而带动与行星连接轴5连接的整个行星架3绕内齿圈2的中心轴转动,轴向输出部32随之输出动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为双联行星轮4可自转地设于所述径向连接部31上,是因为双联行星轮4绕内齿圈2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双联行星轮4本身会进行自转。
31.与单排行星减速机构相比,该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增加第二齿轮42,相当于在单排行星减速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减速。进一步地,从计算公式中对比两者的区别:假设图4中,太阳轮1的齿数为za,内齿圈2的齿数zb,第一齿轮41齿数为zc,第二齿轮42齿数zd;则传动比i
双排
=1+(zc*zb)/(za*zd)。若是如图1的单排行星减速机构,则传动比i
单排
=1+zb/za。可知,i
双排
与i
单排
相比,i
双排
增加zc/zd,即相当于增加另外一级减速,由此说明本实施例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比单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比大。
32.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传动比大,传输动力能力强,输出动力大,尤其能够有效满足大马力拖拉机的作业工况。而且,在动力输入一定的情况下,双联行星轮4由于是两个行星轮,能够分担一部分动力流,进而减轻其它零部件承载的压力,减少故障率,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
33.进一步地,双联行星轮4上设有沿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轴线方向贯穿的通孔43,行星连接轴5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通孔43内,行星连接轴5的另一端与行星架3的径向连接部31固定连接。更优地,当行星连接轴转动地设于通孔43时,通孔43与行星连接轴5之间设有滚针组件,使得行星连接轴5与通孔43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且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
34.当然,为实现双联行星轮4可自转地设于径向连接部31上,也可以是以下方案,行星连接轴5的一端与通孔43固定连接,行星连接轴5的另一端与行星架3的径向连接部31为可转动连接。
35.具体地,滚针组件包括沿行星连接轴5周向设置的多支滚针81,更具体地,滚针组件沿行星连接轴5的轴向设置有多组。而且,相邻两组滚针组件之间还可以设有隔圈82,尺寸更短的滚针更易于制造。通孔43的两端设有用于止挡滚针组件的垫片9。
36.该双排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输出半轴6,所述轴向输出部32上设有花键孔321,输出半轴6的一端设有花键并嵌设在花键孔321内以传递轴向输出部32输出的动力。动力传递路线为:太阳轮1

双联行星轮4

行星架3

输出半轴6。
3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双排行星减速机构。
3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系统。
39.该传动系统和拖拉机应用所述双排行星减速机构,因而具有与其相应的有益效果。
4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