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丝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6505发布日期:2022-06-17 20:22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丝堵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丝堵头。


背景技术:

2.堵头,也叫管帽,又叫做封头、盖头、管子盖、闷头,焊接在管端或装在管端外螺纹上以盖堵管子的管件。用来封闭管路,作用与管堵相同。
3.堵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内丝堵头和外丝堵头,内丝堵头设置有内螺纹,用于封堵设置有外螺纹的水管出口,外丝堵头则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封堵设置有内螺纹的水管出口,二者均能够对水管实现密封,放置水流外渗。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562667.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快装外丝堵头,它包括丝杠以及其末端的堵头帽,且丝杠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杠上的外螺纹为间断的螺纹,且间断的螺纹之间形成2个光面;所述的外螺纹牙型为梯形,且梯形的一边为斜边,一边为直边;且直边处在堵头帽一侧,斜边朝外。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快装外丝堵头,快速堵住管道末端,且能有效防止螺纹松动,杜绝了密封存在的泄露风险。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才能进行装配,限制了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丝堵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堵头安装环境受限的技术问题,同时带来更高的结构强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丝堵头,包括堵头本体,所述堵头本体内设有金属支撑架,所述堵头本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封堵部;
7.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正多边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端面位于中心位置设置有正多边形的内凹槽;
8.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圆周表面上环绕设置有凹凸部,所述凹凸部上覆盖有橡胶层;
9.所述封堵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封堵部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封堵部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面上位于所述封堵部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橡胶密封条。
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支撑架镶嵌于所述堵头本体内部,所述金属支撑架为伞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柱和支撑面。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面处在所述堵头本体内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位置,所述支撑柱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封堵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密封条竖直截面为圆形。
13.进一步的,所述封堵部的下端面上位于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弧形凸起。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正四边柱或者正五边柱或者正六边柱。
15.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槽为正四边形或者正五边形或者正六边形。
16.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堵头本体内设置有金属支撑架,目的是从内部为堵头本体提供结构上的支撑,类似人体骨架一样的效果;堵头本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封堵部,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扳手或者夹钳等安装工具进行配合,其结构为正多边柱,能够适配市面上多数安装工具,并且位于第一安装部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正多边形的内凹槽,内凹槽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扳手等安装工具的使用,如内六角扳手或者内五角扳手,其相应设置为正六边形内凹槽或者正五边形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人工手动直接对堵头进行旋紧,其外圆周表面环绕设置有凹凸部,目的是为了增强于操作人员的手掌的摩擦力,避免打滑,在其表面覆盖有橡胶层,其目的一方面也是继续提升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保避免操作人员的皮肤收到伤害;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面上位于所述封堵部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在堵头与管道锁紧时其能够上下同时抵住堵头与管道口端部,提升了二者配合的密封性能。
18.2、金属支撑架镶嵌于所述堵头本体内部,所述金属支撑架为伞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柱和支撑面,通过设置有支撑柱和支撑面,能够实现对堵头水平结构和竖直结构的结构强度的加强,支撑面和支撑柱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大与堵头本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带来更好的支撑效果。
19.3、支撑面处在所述堵头本体内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位置,所述支撑柱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封堵部,该结构的设定可以做到对堵头本体整体结构的强度加强。
20.4、所述橡胶密封条竖直截面为圆形,实现了在旋紧过后其发生形变,与堵头本体及管道的接触面同时增大,提升了密封性能。
21.5、封堵部的下端面上位于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弧形凸起,其设置目的是避免管道内水流中的杂质等附着于封堵部的下端面,由于杂质成分的不确定性,如果大量杂质堆积粘附于封堵部的下端面,则可能对封堵部造成腐蚀等其他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金属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外丝堵头,包括堵头本体1,所述堵头本体1内设有金属支撑架2,所述堵头本体1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2及封堵部13,所述金属支撑架2镶嵌于所述堵头本体1内部,所述金属支撑架2为伞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柱22和支撑面21,所述支撑面22处在所述堵头本体1内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位
置,所述支撑柱22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封堵部13;
28.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为正四边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上端面位于中心位置设置有正六边形的内凹槽111;
29.所述第二安装部12为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外圆周表面上环绕设置有凹凸部121,所述凹凸部121上覆盖有橡胶层(图中未示出,为公知技术,直接将橡胶热熔后进行包覆);
30.所述封堵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下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封堵部13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封堵部13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131,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下端面上位于所述封堵部13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环形凹槽122,所述环形凹槽122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凹槽122内嵌设有橡胶密封条3,所述橡胶密封条3竖直截面为圆形,所述封堵部13的下端面上位于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弧形凸起132。
31.上述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为正四边柱,还可以为正五边柱或者正六边柱,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同理上述内凹槽111为正六边形结构,实际也可以为正五边形或者正四边形,不同形状对应不同的正多边形扳手。
32.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通过外部五金工具对堵头进行旋紧,同时也可以直接人工手动对堵头进行旋紧,当旋紧时堵头本体1上第二安装部12上的橡胶密封条3与水管端部相互挤压发生形变,将缝隙填充,带来更好的密封性。
33.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