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减震杆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2675发布日期:2022-06-14 17:5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吸能减震杆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能减震杆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挖掘机、破碎机、钻机等机械设备上通常设有立杆,立杆可与横杆、斜杆等固定连接组成扶手、栏杆等部件。通常,立杆刚性连接于设备的机体,机体的振动容易传导到立杆上,立杆远离机体的一端容易因机体传导的振动形成甩鞭效应,危害操作人员安全,频繁的甩鞭效应又会在立杆与机体连接处形成较大力矩,使得立杆与机体的连接失效,甩鞭效应还会使焊接、突变、撞击等结构缺陷处产生疲劳或裂纹扩展,进而导致立杆失效。
3.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能减震效果较好的吸能减震杆及工程机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能减震杆,包括杆状本体和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包裹在所述杆状本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杆状本体的外表面接触,且所述网状结构可相对所述杆状本体的外表面移动。
6.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与所述杆状本体为紧配合
7.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杆状本体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杆状本体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流体。
8.其中一实施例中,填充在所述杆状本体的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流体为非牛顿流体。
9.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网状部和纵向部,所述纵向部沿所述杆状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纵向部与所述网状部连接。
10.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杆状本体和/或所述网状结构的表面设有微结构。
11.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减震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部安装座,所述顶部安装座内部中空形成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内设有可相对所述顶部安装座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偏心轮的几何中心。
12.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轮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顶部安装座的几何中心。
13.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减震杆的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安装座,所述杆状本体的与所述底端相邻的底部呈喇叭状,且所述杆状本体的所述底端截面尺寸最大。
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机体和上述吸能减震杆,所述吸能减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能减震杆及工程机械中,由于杆状本体外包裹有网状结构,当振动发生时,动能传导入杆状本体,网状结构可与杆状本体发生位移,可促进部分动能在相对移动中以转换为热能的形式消耗,从而达到了吸能减震的效果,大大减弱甩鞭效应,提高了吸能减震杆的可靠性;同时,网状结构的设置还能提高吸能减震杆本身的韧性,
吸能减震杆不易开裂,提高吸能减震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能减震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吸能减震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吸能减震杆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示吸能减震杆的顶部安装座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21.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2.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3.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及彩色显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能减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吸能减震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吸能减震杆包括杆状本体11和网状结构13,网状结构13包裹在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并与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接触,且网状结构13可相对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移动。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能减震杆中,由于杆状本体11外包裹有网状结构13,当振动发生时,动能传导入杆状本体11,网状结构13可与杆状本体11发生位移,可促进部分动能在相对移动中以转换为热能的形式消耗,从而达到了吸能减震的效果,大大减弱甩鞭效应,提高了吸能减震杆的可靠性;同时,网状结构13的设置还能提高吸能减震杆本身的韧性,吸能减震杆不易开裂,提高吸能减震杆的使用寿命。
27.本实施例中,网状结构13与杆状本体11为紧配合,也就是说,网状结构13会对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产生压紧力。
28.本实施例中,杆状本体11可为截面为圆形的杆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杆状本体11也可为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的杆体。具体地,杆状本体11可为柱状杆体,当然,杆状本体11也可为弯折杆体等。
29.本实施例中,杆状本体11的底部呈喇叭状,且杆状本体11的底端截面尺寸最大。
30.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杆状本体11内部中空形成空腔112。
31.具体地,杆状本体11的空腔112内填充有流体114。具体地,填充在杆状本体11的空腔112内的流体可为非牛顿流体。当由传入吸能减震杆的动能引起的振动频率较低时,杆状本体11内的非牛顿流体因惯性而做阻尼运动,部分动能在阻尼运动中以转化为液体内能的形式消耗,甩鞭效应得到抑制;当振动频率较高时,因非牛顿流体会因其特性而发生“硬化”现象,此时杆状本体11的刚度瞬时加强,部分动能化为液体内能,因而流体的设置可提高吸能减震效果。可以理解,流体114也可为牛顿流体,但效果相对非牛顿流体较差。
32.本实施例中,网状结构13可由钢丝制成。具体地,形成网状结构13的钢丝可包括两股钢丝或两个以上钢丝,以增强网状结构13的强度。可以理解,网状结构13也可由其他材料制成,例如尼龙等材质。
33.具体地,网状结构13包括网状部132和纵向部134,纵向部134沿杆状本体1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纵向部134与网状部132连接。具体地,网状部132可包括多个菱形结构。可以理解,网状部132也可包括多个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等其他形状的结构。具体地,纵向部134可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当杆状本体11为柱状杆体时,纵向部134沿杆状本体11的高度方向延伸。
34.具体地,网状结构13的表面设有微结构。这样,可增加网状结构13和杆状本体11在发生相对位移时的摩擦,促进部分动能在相对摩擦中转换为热能而消耗掉。具体地,微结构可为形成在网状结构13表面的多个细微凸起。可以理解,微结构也可设置在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或者在网状结构13和杆状本体11的外表面均设置微结构。可以理解,微结构至少形成于网状结构13朝向杆状本体11的一侧,当然微结构也可形成于网状结构13的整个表面。
35.请再次参阅图1,吸能减震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顶部安装座15和底部安装座17,顶部安装座15和底部安装座17分别固定连接于杆状本体11。也就是说,杆状本体11的喇叭状底部连接有底部安装座17,底部安装座17的截面积大于顶部安装座15的截面积。这样,当吸能减震杆安装于机体时,吸能减震杆与机体连接更为牢固。具体地,顶部安装座15和底部安装座17可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杆状本体11。
3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顶部安装座15内部中空形成容纳部152,容纳部152内设有可相对顶部安装座15转动的偏心轮19,偏心轮19的转动中心偏离偏心轮19的几何中心。通过设置偏心轮19,可在甩鞭效应最剧烈的吸能减震杆顶部减小质量的同时降低振动幅度。
37.具体地,偏心轮19为圆形。可以理解,偏心轮19也可为方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38.具体地,偏心轮19的转动中心位于顶部安装座15的几何中心。可以理解,偏心轮19的转动中心也可偏离顶部安装座15的几何中心。
39.具体地,偏心轮19通过偏心轴21可转动地安装于顶部安装座15的容纳部152内。
4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机体和上述吸能减震杆,吸能减震杆固定连接于机体。
41.本实施例中,吸能减震杆的底部安装座17固定连接于机体。
4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