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9917发布日期:2022-09-21 00:3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对于氯碱行业氢气系统的脱水方式,目前大多为氢气总管直接连接一个直排管,并采取人工开关阀门以实现氢气系统的脱水。具体表现为根据氢气管线的现场布置情况,在管线最低点或重要设备、仪表及阀门等管线前从管道下部或侧方开口安装脱水管线及阀门,同时在日常脱水过程需要通过人工不定期打开脱水阀并观察脱水口水量以判断系统内冷凝水情况。
3.本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氢气系统内的水量波动较大,若排水不及时会造成氢气系统压力波动,严重时会造成氢气压缩机进口管线液封导致氢气压缩机停止工作,此外,人工成本较高,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工观察往往不够准确,未及时关闭排水阀或排水阀开度较大会使系统内氢气随着冷凝水一同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管组和所述直排管相连通,所述u型管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所述直排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
7.优选地,所述u型管组包括第一直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管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与所述氢气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直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
8.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呈圆弧状。
9.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开设有呼吸口。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呈圆弧状。
12.优选地,所述u型管组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体式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直排管一体式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u型管组和直排管相连通,u型管组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氢气总管产生的冷凝液能够依次流经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后排出,直排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位于地沟的上方,能够将冷凝液直接排出;
15.通过在直排管的前端增加u型管组和第一连接管,能够将氢气进行有效液封,确保日常运行过程中u型管组内部的液体可完全将氢气密封在总管内,冷凝水能够自动从系统中排出,彻底解决系统内水量波动以及氢气系统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系统的自动脱水,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8.图中1、u型管组;11、第一直管;111、手动阀;12、第二连接管;13、第二直管;
19.2、第一连接管;21、呼吸口;
20.3、直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一
25.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到了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1、第一连接管2和直排管3,第一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u型管组1和直排管3相连通,u型管组1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氢气总管产生的冷凝液能够依次流经u型管组1、第一连接管2和直排管3后排出,直排管3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位于地沟的上方,能够将冷凝液直接排出;
26.通过在直排管3的前端增加u型管组1和第一连接管2,能够将氢气进行有效液封,确保日常运行过程中u型管组1内部的液体可完全将氢气密封在总管内,冷凝水能够自动从系统中排出,彻底解决系统内水量波动以及氢气系统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系统
的自动脱水,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7.本实施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对u型管组1的高度进行设置,氢气压缩机进口总管压力为16.5kpa,氢气总管直径为φ=0.4m,氢气总管冷凝液为碱性水,按水密度计算,忽略管道阻力、冷凝液粘性等影响因素,根据氢气总管压力及冷凝液密度等参数科学计算液封高度为:u型管组1的最小高度可为hmin≈1.65m,u型管组1的最大高度可为hmax≈2.05m,本实施例中u型管组1高度h≈1.85m;
28.氢气总管与u型管组1的连接处设置有脱水口,本实施例中,脱水口应该优选在氢气总管整体高度的最低点,同时要尽可能的远离其他分支管线,此外开口的具体位置优选设置在氢气总管的下侧或中部,作为最优选的方案,开口位置选择在总管盲端0.4m处的下侧。
29.实施例二
30.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到了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1、第一连接管2和直排管3,第一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u型管组1和直排管3相连通,u型管组1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氢气总管产生的冷凝液能够依次流经u型管组1、第一连接管2和直排管3后排出,直排管3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位于地沟的上方,能够将冷凝液直接排出;
31.通过在直排管3的前端增加u型管组1和第一连接管2,能够将氢气进行有效液封,确保日常运行过程中u型管组1内部的液体可完全将氢气密封在总管内,冷凝水能够自动从系统中排出,彻底解决系统内水量波动以及氢气系统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系统的自动脱水,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u型管组1包括第一直管11、第二连接管12和第二直管13,第二连接管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11的底部和第二直管13的底部相连通,第一直管11的顶部与氢气总管相连通,第二直管1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2呈圆弧状。
33.实施例三
34.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直管11上设置有手动阀111,在生产发生异常情况或者u型管组1内部无液体时可选择及时关闭手动阀111,手动阀111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氢气系统由此处泄压导致氢气系统压力波动,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35.实施例四
36.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管2呈圆弧状,第一连接管2的顶部开设有呼吸口21,呼吸口21优选设置在第一连接管2的最高点,呼吸口21能够避免虹吸现象,便于氢气总管内冷凝液的排出,同时在自动排水系统初始被使用时,呼吸口21还可以作为注水口,通过呼吸口21向u型管组1内部注水,以使u型管组1内部在氢气压缩机未开启之前就已经充满水,以平衡气压,减少在氢气压缩机开启后的压力波动。
37.实施例五
38.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u型管组1与第一连接管2一体式
连接,一体式连接能够有效提升u型管组1与第一连接管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39.实施例六
40.在上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管2与直排管3一体式连接,一体式连接能够有效提升第一连接管2与直排管3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